我國當下對教育的重視可謂是極度重視,不僅在國內各大省市增開各種院校,還對正在接受教育的學生實行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就比如大中小學生的九年義務教育和大學生的獎學金機制,最重要的就是對貧困生給予困難補助。
從這些政策中就可以看出我國當下對教育事業的重視,也正因為國家大力發展教育,所以在2018年的時候,我國受教育人數高達3億多,其中大學生畢業生數量就佔到了820萬,這表示我國教育事業正在蒸蒸日上。
這一現象也側面反映出我國就業形式嚴峻,這820萬畢業生何去何從成了當下最主要的問題,大多熱門專業的學生在就業上都很容易,相對冷門的專業卻不是很好就業,而且薪資待遇也不是很理想。
在最新發布的大學專業榜單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大學生就業薪資最低的10大專業,其中臨床醫學和小學教育榜上有名,要想有一份穩定且薪資較高的工作,在報考時一定要避開這10大專業。
考生避雷的10大專業指南--這三種和教育相關的專業收入不高,主要和課時緊密掛鈎
第一種: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
很多人在看到這兩個專業的時候非常好奇,在大多數人眼中教師和公務員不相上下,都是一份長期穩定的「鐵飯碗」工作,而且師範專業也是當下最熱門的專業,不少研究生和畢業都搶著報考,其實並不然。
學前教育的老師大多從事的是幼師,小學教育教師則課時短,因此在績效這一塊兒,兩者專業並不於吃香,薪資也不是很高,大多數畢業生都會選擇避開這兩大專業。
第二種:教學類專業
這個專業出現在榜單中毫不意外,甚至可以說是意料之中,這個專業相對來說比較冷門,學生畢業後並非直接從事科教類工作。所以此專業就業範圍很小,相對應薪資也不是很高。
第三種:思政教育專業
思政教育專業相對口的崗位比較特殊,大多在畢業後從事的是科教類的工作,但此專業卻是作為輔助門課教學,在學科優勢上遠不及語數英這三大專業,在學校課時相對較短,績效工資也比較低。
臨床醫學雖剛畢業工資較低,但工資會逐年增加
此專業在大多數報考生生眼中是一個熱門專業,認為就業後從事的是醫生職業,薪資待遇也不會很低,其中並不是,這個專業畢業生的初期工資基本和護士不相上下,甚至有的還不如普通護士工資。
好在他們的工資低是因為剛入職的關係,越往後這個職業的工資越高,這個專業和教師一樣,是有職稱評選,大體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職稱,職稱越高,相對應工資也越高。
因此報考這一專業的學生在就業初期一定要努力考證,工資提升自然不在話下。
六大理論專業就業面窄,收入低
生化環材-四大天坑-勸退專業
生化環材指的就是生物,化學,環境以及材料這四大專業,由於這四大專業的就業問題非常嚴峻,成為了畢業生口中的勸退專業,那這四大專業究竟差在哪裡?接下來就來看一下。
原因一:畢業生供大於求
隨著我國各大高校不斷擴招,這四大專業的畢業生越來越多,就業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而市場上對這類型的人才崗位設置卻絲毫沒有增多,這類專業就出現了供大於求的情形,而且這類專業的學生考公務員也比較難考,沒有相對應的崗位。
原因二:工作環境差
這四大專業都偏向於科研,會長時間的待在實驗室,工作環境並不是很理想,就比如化學專業,長期進行一些有毒的試劑,短時間內可能沒有反映,長此以往,身體難免會受到影響,因此報考人數也相對較少。
學這種專業的學生因為長期不和人交流,人際關係也比較淡薄,長此以往就會缺乏人脈資源,想要報考這些專業的一定要考慮清楚。
原因三:薪資待遇低,就業門檻高
這些專業畢業後的薪資都普遍較低,只有3000-4000元的工資,而且晉升非常困難,想要在這類型的工作中晉升可謂是難上加難,可以說是基本不可能,這也是大多數此專業的學生選擇繼續讀研的原因。
行政學和歷史學理論性較強,就業面窄
這兩大專業都是文科類的專業,在理論和實際方面更側重於理論。在就業這一方面,相對的工作崗位比較受限,只能從事教師這個職業,再加上學科的特殊,課時自然不是很多,工資也相對較低。
美術學專業收入較低
美術專業聽起來起文藝氣息滿滿,在就業上卻是一大難題,這種專業畢業的學生大多在學校擔任美術教師,因課時緣故,薪資並不會很高,但如果這個專業的畢業生會PS或者是設計,出路還是比較多的。
從上面所講述的這幾大專業來看,要想就業之後薪資不錯,工作穩定,選對專業非常重要。
報考專業需要注意什麼?
提前做好功課:考生在報考院校和專業時,一定要選對專業和院校,從就業形式和未來前景方面著重去看待,儘量避免文中所提到的這幾大專業,選擇前景較好的專業去報考。
審時度勢:很多專業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淡出社會,也有許多專業應勢而生,所以在報考專業時,審時度勢很有必要,想要報考的學生一定要結合社會的發展。
不必太局限就業:在各行各業都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任何行業都沒有一塵不變,及時變動職業規劃很有必要,不要太局限自己的就業選擇,應該做好隨時調整的準備,這樣才能在這大千社會謀得一絲生機。
結語:從上面所講述的來看,學生報考專業是一門藝術,什麼樣的專業決定什麼樣是薪資,報考的學生一定要多留意。
今日話題:大家對於這些專業還有什麼想說的嗎?#12月跨年衝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