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口罩賣300元!有的需求大增77倍,有的價格狂飆100倍……全球一...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金投網

文章來源:網絡

日本:一隻口罩賣323元,為搶口罩發生爭執

據媒體報導,近期日本的口罩缺口非常大,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普通的一盒醫用口罩(40隻裝)甚至可以賣到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937元),平均每隻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23.5元)。

口罩價格飆升。圖據NHK

2月21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口罩不足問題稱,政府決定進行補貼加強口罩生產,有關部門已經要求日本國內的口罩生產企業24小時運轉加大口罩的產能,此外還將逐步恢復從中國的進口,預計口罩周產量將超過1億,現在的供給已較往年倍增。

但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再加上「國民病」花粉症開始進入高發期,現在日本每周口罩需求激增9億個,各地的口罩供應量嚴重不足。在許多藥妝店門口,一早就能看到人們排著長隊購買口罩,甚至有的顧客因為搶購口罩而發生爭執。

據央視新聞,截至當地時間2日10:30,日本新冠肺炎感染者共計962人,其中包括在日本國內的感染者和中國遊客等243人,「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乘客和乘務人員705人,以及乘坐日本政府包機回到日本國內的14人。

馬雲回贈日本100萬隻口罩

馬雲公益基金會表示已經向日本捐贈了100萬隻口罩 ,用於支持日本「抗疫」。這批口罩已從浙江嘉興菜鳥倉發貨,抵達日本後將交由日本一般社團法人日本醫療國際化機構名譽理事長二階俊博轉交相應急需部門。

箱子上寫的是「青山一道,同擔風雨」。就在20天前,日本各地緊急為中國籌集的12.5萬套防護服由嘉興菜鳥倉發往了全國各地。

中國將向日本捐贈5000套防護服和10萬隻口罩

3月1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布了關於中國向日本捐贈5000件防護服和10萬隻口罩的推文。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也刊發了相關公告:疫情發生以來,日本政府和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中國人民對此銘記在心。近來日本進入疫情防控關鍵期。中方願在努力抗擊本國疫情的同時,盡己所能向日本提供支持和幫助。不久前,中方向日方交付一批病毒檢測試劑盒。近期中國政府還將分批次向日本捐贈5000套防護服和10萬隻口罩,其中前兩批物資已於27日、28日運抵東京。中方將繼續根據日方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日本人民攜手共渡難關。

推文發布後引起網友熱烈反響,已獲得數千轉贊。許多日本網友都表達了感謝,甚至有人用中文發表了感謝的評論。

截圖:人民視頻

推文下還有很多中國網友為日本加油打氣的友好對話。

截圖:人民視頻

韓國:口罩需求狂增長7650%,限購再限購

由於疫情擴散,韓國防疫物資出現緊缺。據中新社國際站數據顯示,近一個月,韓國的口罩需求大幅上升,醫用口罩的增長高達7650%,同時,測溫儀的需求增速已經達到3100%。

據韓國統計廳昨日統計,近期KF94口罩的網上售價超過4000韓元(約合人民幣23.3元),較疫情前增長6-8倍。

據環球時報報導,當地時間2月24日,韓國大邱市數千人在超市門口排隊購買口罩。韓國媒體的航拍畫面顯示,買口罩的隊伍長達數百米。

有網友感嘆:這樣排隊搶購,感染新型肺炎的機率會不會更高?倒不如待在家裡勤洗手。

▲2月24日,大邱市數千人在超市門口排隊購買口罩。圖據《慶北日報》

2月25日,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與口罩生產企業、大型超市E-Mart合作供應KF94口罩,並在大邱市和慶尚北道優先供應221萬個,每人限購30個,每個820韓元(約合人民幣4.74元)。沒想到,才開賣兩個小時,大邱分店就賣出了48萬隻,達到當天限額,後來只能貼出公告,每人每天限購一隻口罩。

而據人民日報報導,為緩解口罩供應緊張,韓國政府決定從27日起每天向市場供應350萬隻口罩,民眾可以在藥店、郵局等官方定點銷售處購買,每人限購5隻。

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處長李儀卿表示,當前國內口罩每日產量達1100萬隻,較前兩周翻一番,但仍面臨供應緊缺問題。政府將嚴格限制口罩出口量,動員所有力量解決口罩供應不足問題。

上海捐贈給韓國大邱和慶尚北道的50萬隻口罩啟運

上海市政府向韓國大邱市等地區緊急捐贈了10萬隻醫用口罩和40萬隻KN95口罩等防疫物資,幫助韓國人民戰勝疫情。

3月2日9時32分,東航MU5041航班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這個航班運送了上海市捐贈給韓國大邱市和慶尚北道的50萬隻口罩飛向韓國首爾,飛機已於當地時間11時53分(北京時間10時53分)順利抵達首爾仁川機場。

中國使館緊急捐贈韓國大邱2.5萬隻口罩

2月27日傍晚,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為大邱市緊急籌備的2.5萬餘個醫用口罩從首爾明洞中國大使館整裝起運。運送愛心口罩的貨車懸掛著新羅旅唐學者崔致遠「道不遠人、人無異國」的名句和「大邱加油!韓國加油!」的醒目橫幅,以最快速度踏上徵程,馳援大邱一線。

伊朗:藥店已買不到口罩

據海外網報導,在伊朗留學的西南大學伊朗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金鵬表示,雖然伊朗政府明確表示,口罩存量足夠,並在加緊生產。但據他個人觀察,一些藥店確實買不到口罩。

「對於戴口罩,伊朗人的觀點與我們恰恰相反。他們認為,沒有感染的人不需要戴口罩。街上民眾戴口罩的更是少。」金鵬告訴海外網,中伊兩國對戴口罩的理解似乎不太相同。

在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伊朗政府率先公開聲援中方。伊朗外長扎裡夫是國際上第一個向中國發來慰問的外交人員,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令人動容。伊朗2月初向中國援助了100萬隻口罩,伊朗駐華大使克沙瓦爾茲·扎德明確表示,伊朗將與中國共度難關。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隨著伊朗新冠肺炎疫情嚴峻,2月25日,駐伊朗大使常華代表中國使館和在伊有關中資企業緊急向伊衛生部捐贈25萬隻口罩。29日,中方還派出一個專家組趕赴伊朗交流抗疫經驗。

美國:一隻N95售價175元,普通口罩漲價11倍

據海外網報導,雖然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並未建議民眾使用口罩預防感染新冠肺炎,但美國休斯頓街頭的民眾已經排起長隊搶購N95口罩。

▲CDC曾發文稱,不建議健康人戴口罩預防呼吸疾病。

當地衛生部門官員表示,截至目前,休斯頓還沒有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而那些在美國檢測呈陽性的患者已經被隔離。與此同時,休斯頓衛生局官員認為,「只有醫療保健工作者、已經出現症狀的人和患病者才需要口罩,他們佩戴口罩就不會把疾病傳染給他人。」

過去的幾天以來,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Holcombe醫療器械商店的門前,已經有民眾排隊等待店鋪開門,購買N95口罩。店鋪負責人表示,口罩的需求量1月開始猛增。

報導稱,在Holcombe醫療器械商店,一隻N95口罩的售價在20美元(約合人民幣140元)至25美元(約合人民幣175元)之間。負責人說,價格的上漲是由於口罩的短缺。

根據一家追蹤亞馬遜價格的公司數據,N95口罩的價格從1月開始飆升。休斯頓一家知名五金店的N95口罩剛剛在27日售罄,而通常,一包兩隻N95口罩的價格為8美元(約合人民幣56元)。

還有藥店店員表示,平時售價4美元的三層掛耳口罩售價,如今價格達到45美元,這已是很正常的價格。

圖:深圳衛視視頻截圖

有人質疑口罩漲價違法。德克薩斯州總檢察長辦公室表示,只有在州長或總統發布災難聲明後,抬價行為才違法。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此前表示,要從中國「召回」4家口罩商,他認為,當疫情發生的時候,「我們沒有盟友」,還鼓吹「所有美國的醫藥公司全部撤離中國」。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阿扎爾上周出席國會聽證會時表示,美國需要約3億個N95口罩,但目前能供使用只有約3000萬個,也就是說缺口達2.7億個。

義大利:C羅捲入疫情恐慌?口罩價格狂飆100倍

義大利是歐洲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

3月1日凌晨,尤文圖斯官方宣布U23隊已經取消所有訓練計劃,並安排全體隊員居家隔離至3月8日。據義大利媒體報導,當地一家丙級聯賽球隊皮阿尼斯有3名球員和1名俱樂部工作人員被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而尤文圖斯U23隊一周前剛跟這支球隊踢過比賽。

據報導稱,一些參加了那場比賽的尤文U23球員,在上周中和C羅以及尤文一隊有過一次合練。

而原定於上周末空場進行的五場聯賽,也都因為義大利有球隊內部出現疫情,被推遲至5月份,其中就包括尤文與國米的義大利國家德比。義大利杯決賽則由原定的5月14日推遲至5月20日。

口罩價格瘋漲100倍

據海外網援引路透社報導,米蘭副檢察官蒂齊亞娜·西西里亞諾2月25日說,「口罩的在線價格從10分歐元(約合人民幣0.76元)漲到10歐元(約合人民幣76.2元)。」義大利政府已經開始介入調查網絡價格瘋漲的問題。

一邊在瘋搶,一邊在嘲諷。

據央視新聞,2月26日,義大利一名議員戴著口罩進入議會,然而卻因此被嘲。在發言時,他情緒激動,將口罩摘下,對著大家說「自己去過三個疫區,戴口罩是為大家安全著想,如果你們是聰明人,你們也早就戴上口罩了」,說完,他怒摔話筒。

戴口罩不被理解的義大利官員不只一位。

當地時間2月27日凌晨,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大區主席阿迪裡奧·豐塔納在Facebook上宣布,因大區政府有同事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他將自行在家中和辦公室隔離14天,並通過網絡和電話指揮工作。

然而此舉卻遭到了大量義大利網友的抨擊,很多人認為豐塔納的舉措是在製造恐慌並且會造成潛在的經濟損失。一位網友寫道:「僅憑一張照片,GDP就能減少1分。」還有人認為一名義大利政府官員佩戴口罩會影響到義大利在世界面前的形象。

世界衛生組織執行委員會成員、義大利衛生部長斯佩蘭薩的顧問沃爾特·裡恰迪教授,在2月2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說:「口罩只用於保護病人和醫護人員。」而義大利衛生部在日前頒布的10條新冠防疫指南中,也明確表示,在沒有呼吸道症狀的情況下,一般人群不需要戴口罩。

受疫情影響,義大利北部多個市鎮被封鎖,威尼託大區的沃鎮就是其中之一。2月29日,當地居民聚集在廣場,手拉巨大橫幅,要求「歸還自由」。從視頻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未佩戴口罩。

法國:買口罩需醫生開具處方

當地時間2月29日,法國衛生部長表示,法國買口罩需醫生開具處方。如沒有醫生開具的處方,不需要戴口罩。他還表示:「如果大家都去買口罩,則會造成口罩短缺。」

另外,法國衛生部長宣布,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取消全國5000多人以上的室內聚會。

2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前往收治法國本土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醫院探望,他與一線醫護人員一一握手,但交流全程無人佩戴口罩。

當地時間3月1日,法國衛生部長奧利維爾·維蘭(Olivier Véran)宣布法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上升至130人,為全球第7大疫情區(含「鑽石公主」號)。

另據最新報導,法國2名市長被確診新冠肺炎,系歐洲首次有政府官員確診。

輸入性病例頻現,鍾南山發「預警」

中國已發現4例伊朗輸入病例、北京寧夏4名自伊朗回國人員確診、浙江新增1例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廣東通報首例境外輸入病例……近期,輸入性病例頻現。

近日,在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就曾表示,中國有可能成為疫情輸入地,新冠肺炎是全人類的疾病,而不僅是一個國家的疾病。

相關焦點

  • 口罩5分購進賣4元,差價73倍!這些藥店提價超10倍受重罰,最高300萬
    疫情防控期間由於短期需求激增、供應不足口罩等防疫商品「一隻難求」部分商家趁機哄抬價格有的進銷差價甚至高達數十倍絕不允許借疫情發國難財!!!1月27日,津南區市場監管局將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送達當事人,擬處以3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並將當事人哄抬價格涉嫌經濟犯罪有關線索移送公安部門。進銷價差最高達24倍,領100萬元罰單!
  • 以前1元不到的一次性醫用口罩現在有的賣3-5元,你怎麼看?
    口罩產量迅速增長 2月25日下午,國務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司長歐曉理公布,現在全國口罩日產量超過了5400萬隻,比春節前增長了3倍,已經緩解了口罩供應緊張的局面。其中醫用N95口罩日產量達到了90萬隻左右。
  • 美國至暗一周:股市血流成河,口罩價格翻5倍,一隻售價160
    美國至暗一周:股市血流成河,口罩價格翻5倍,一隻售價160 iwangshang / 李丹 / 2020-02-29 摘要:美國的新冠病毒大考,才剛剛開始。
  • 兒童口罩翻三倍賣 網友評論炸鍋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每次爆出些熱點事件後,網友評論也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下引發了不少網友討論的【兒童口罩翻三倍賣】,這條新聞短短1小時內已經收到了1876條評論,有人表示質疑,有人贊同,有人甚至還在評論區激烈討論了起來,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吧~
  • 哄抬口罩價格,16家藥店、超市被重罰:多家被罰300萬元
    疫情防控期間,口罩「一隻難求」,部分商家趁機哄抬價格,甚至銷售假劣口罩。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重拳出擊,一些違法商家受到了罰款最高達300萬元的嚴厲處罰。囤積居奇、哄抬防疫用品價格,罰款300萬元!據此,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擬對該藥店處以頂格罰款300萬元。12元口罩賣128元,罰款300萬元!
  • 一隻口罩3.8元!法國LV從中國購買4000萬隻口罩,網友:有點便宜
    其中,第一批1000萬隻口罩將在不久後交付,花費了50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3800萬元,每隻口罩3.8元人民幣。剩下的3000萬隻口罩,也將在未來幾周陸續交貨。一隻口罩賣3.8元,究竟是貴還是便宜呢?要知道法國國內口罩急缺,價格暴漲,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不僅是口罩,洗手液等防疫用品的價格也大幅上漲,預計這些防疫用品日後也將從中國購買。國內一隻口罩賣多少錢?事實上,國內每個地方的口罩價格並不一樣,有的地方低於3.8元,有的地方高於3.8元,不盡相同。
  • 央視曝光兒童平衡車安全隱患:有的增塑劑超標300倍!
    不少產品的買家好評率也都在9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了100%。 記者發現,市場上的兒童平衡車產品,名稱並不統一,有的叫兒童平衡車,也有的叫滑步車、滑行車。還有的叫學步車、溜溜車,表明這種新興的兒童娛樂產品還缺乏標準規範。儘管線上線下的推銷展示出安全可靠的形象,但實際上,大量兒童平衡車質量狀況還是一個未知數。前不久,長三角消保委聯盟專門開展了兒童平衡車的比較試驗。
  • 揭秘口罩斷供謎局:廠商花五倍工資招人 藥店不敢進貨
    「仙桃是疫情重災區,給三倍工資,工人都不一定來。目前,我們工人工資每天不低於500元,而以前同樣崗位只要100元,一些技術崗位工資甚至上千。」李東說道。「我自己也不去工廠,在家隔離。」多位廠商均反映,由於招不到工,買不到原材料,工廠復產量不足疫情前的一半。
  • 國慶酒店價格暴漲!有的漲價近10倍,有房間10萬1晚仍被搶空
    有的漲價近10倍,有房間10萬1晚仍被搶空)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加之國慶中秋雙節的8天長假,多家券商及研究機構等預測,國內旅遊需求會集中釋放,旅遊人次可能達到
  • 一個口罩炒到100元,籤合同還可以對賭,一車口罩洗4000萬元!
    口罩從業人員,也是人心惶惶,看著每日下跌的價格,以及積壓的庫存,如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出口大戶,最熱門的KN95口罩,價格也是一路跳水。白板KN95一隻最低降到了1元以下,資質齊全能出口的價格也跌到了4元以下,電商平臺的零售價更是慘不忍睹,已經跌到到1.6元一個。
  • 一隻口罩的利益之旅
    廠裡有 8 條生產線,滿負荷的話需要 100 多員工。好在現在員工都已到崗,政府給了支持和補貼。我們現在簡直不知道是白天還是黑夜,24 小時生產,2 班倒,每個工人一天工作十來個小時,原本熟練工工資一天 80 元左右,現在一線員工一天能拿到 500。普通員工的工資也在 300 左右。但現在問題是原材料非常緊缺啊。
  • 全球「一罩難求」,但口罩的錢不好賺?
    因為復工要求必須要戴口罩。有上海老闆向記者表示:當時,假如一家公司有100個員工,復工不準備10000個口罩,敢開工嗎?萬一口罩斷檔了再停工,比不開工損失還要大,而且,每家每戶買口罩都是幾十上百個的買,導致大家集中在這段時間全民囤貨。很多人就看到機會了,開足馬力改造生產線造口罩。造尿布的,造服裝的,造車的都改造口罩了。
  • 2個月漲2倍,一斤賣90元,死蟹都賣40元,漁民表示賺大了
    如今的雙節期間,海產品的需求明顯增加,很多海鮮的價格也迎來了上漲,不過要說漲到更猛的應該就是梭子蟹了,在2個月裡可是漲了2倍,一斤賣出了90元。而梭子蟹其實很有特點,頭胸甲部分和梭子比較相似,它主要是在沿海生長,人工養殖的不是太多。
  • 一盒普通口罩賣500塊,漲價超50倍,哄抬物價將面臨300萬以下罰款
    隨後,這些黑心商人又把主意打到了口罩上。網上突然出現一種言論,那便是唯有「N95」口罩能夠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產生有效的防護。如此一來,一些買了口罩或者是還沒有買口罩的群眾,紛紛上網開始搶購這款名為「N95」的口罩。面對洶湧而來的人群,不少商人也是動了異樣的心思,他們偷偷將口罩的價格翻了數倍。
  • 價格一度飆漲30倍:誰是最牛口罩概念股 這隻龍頭業績暴增10倍
    上市公司紛紛轉產口罩原先,口罩生產廠家主要供給國內市場,而隨著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持續蔓延,海外訂單出現爆發式增長。在國內外巨大需求的刺激下,一大批公司紛紛投入到口罩的生產鏈中。證券時報·數據寶粗略統計,A股涉及到口罩業務的上市公司已經超過百家,不少公司甚至跨界生產口罩。
  • 有的網紅兒童平衡車增塑劑超標300倍!寶寶的玩具真的安全嗎?
    記者近日走訪市場發現,兒童平衡車價格在100多元到300多元之間,有較知名的品牌,也有一些雜牌。銷售人員宣稱,不管是哪個價位的產品,區別只在於材質和配件的不同,產品質量都是可靠的。記者:「多少錢這個?」商家:「 350元,這個比較好,很輕的,你看它的粘合度都很好的,裡面是一層海綿,很滑,很順溜的。」
  • 5斤100元賣不動,被「神話」的車釐子,價格為何下跌2-3倍?
    元5斤,大家買不買?」  車釐子價格大幅度下降的消息成為了近期的熱點話題,往年提到車釐子,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貴,一斤60元是普遍,不少區域能達到70-80元,而今年的車釐子價格大幅度下跌,每斤30-40元,價格直接「腰斬」,一些地區只賣到20元/斤,下跌了3-4倍,並且還賣不動,一些網友戲稱「終於能嘗嘗車釐子什麼味道了」。
  • 韓國網購KF94口罩價漲8倍
    由於該教會信徒在全國各地的流動性大,預計未來幾天新病例的數量還會激增。 另據韓國疾控部門此前發布,韓國目前的衛生防疫體系每日最多可檢測7500人,計劃在2月底之前提高到每日檢測1萬人,全國77處檢測機構2月將增至100處。這也可能導致了更多的病例被檢測出。
  • 眼鏡業被曝10倍暴利 成本十幾元的鏡片能賣到200元
    經濟之聲記者就此採訪到的連鎖眼鏡經銷商服務人員介紹,成本十幾塊的鏡片,零售能賣到100到200元。服務人員:十幾塊的那個鏡片,我們建議零售價翻10倍到15倍,可以賣一百多到二百。這個是眼鏡暴利行業的行情。記者:現在市場上比較流行的是鈦架嗎?服務人員:對。記者:在你們這兒的價格呢?
  • ...的國貨運動:「雙品網購節」銷售額大增1.37倍 大賣的體感遊戲機...
    原標題:95後的國貨運動:「雙品網購節」銷售額大增1.37倍,大賣的體感遊戲機了解一下?   高峰指出,本次「雙品網購節」促銷活動呈現出六個方面的亮點:   一是新老國貨表現亮眼。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對國貨認同感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