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目的:
探討遺傳算法的局限性和實用性,並分析基於相互作用產生的上位效應對遺傳算法可靠性的影響。
創新點:
1. 指出遺傳算法缺陷的根源;2. 基於測試樣本函數定義目標函數,以判斷遺傳算法的適用性。
方法:
1. 基於非上位效應函數(表1)和上位效應函數(表2),以及非上位效應函數F4和上位效應函數F6的結構圖來驗證遺傳算法可靠性;2. 通過計算樣本函數(公式(1))和遺傳算法流程(圖3)表達遺傳算法的工作原理。3. 利用克洛弗函數(公式(2))和計算不同結構角下的函數分布(圖4),進一步判斷匹配度(表3)和計算效率(表4);定義新的目標函數(公式(9))和一組新的變量(公式(10))來實現變量相關性解離。
結論:
1. 對當前遺傳算法存在的不足給出了獨到見解,並認為正定性的假設並非可以保證遺傳算法實際的有效性和優化性。2. 定義成本代價函數用以判斷遺傳算法可靠性,並分別考慮上位性和非上位性效應兩種情形。當成本代價函數在非上位性效應下時,遺傳算法是有效的;否則,可以把N維函數降級為N個一維函數,從而採用更簡單的算法來判斷。基於一些通用的基準,進一步設計三類樣本函數來證實以上判斷,且這些樣本函數適合於上位性效應情形和非上位效應情形。3. 遺傳算法的瓶頸在於主算子和相干匹配性;可以通過破壞某些結構來實現變量關係的解離,從而抑制相干匹配性對遺傳算法的影響。希望相關讀者在處理實際優化問題時能驗證作者關於上位效應的定性結論,並給出更可靠的方法來表徵這種效應。
關鍵詞:
上位性效應;遺傳算法;相干匹配性;疊加性;優化;成本代價函數
作者:
Sajad Jafari, Tomasz Kapitaniak, Karthikeyan Rajagopal, Viet-Thanh Pham, Fawaz E. Alsaadi
Sajad Jafari, Tomasz Kapitaniak, Karthikeyan Rajagopal, VietThanh Pham, Fawaz E. Alsaadi, 2019. Effect of epista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genetic algorithm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 (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20(2):109-116.
https://doi.org/10.1631/jzus.A1800399
全文下載地址:
http://www.jzus.zju.edu.cn/oldversion/opentxt.php?doi=10.1631/jzus.A1800399
《學報(英文版)A輯:應用物理與工程》是一本應用物理與工程類的綜合性期刊,於2000年創刊,為英文科技月刊。接收的文章範圍包括機械及土木工程、環境工程及能源、材料和化工等領域。被SCI-E、EI、CA、SA、JST、 Scopus等國內外重要資料庫檢索和收錄。期刊一直執行嚴格的國際同行評審制度,平均審稿周期為65天,平均錄用時間為90天,錄用後一般3個月左右正式發表。
2017JCR報告中,影響因子為1.215,2010年底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首屆期刊獎),2013年和2015年獲得「中國百強科技期刊」稱號,2013年成為首家獲得「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項目A類資助的大學學報(2013-2015年度)。
本刊堅持「內容為本,誠信為上」,努力提升國際影響力和學術水平;追蹤國內外學術研究前沿和熱點,積極促進科研成果的對外傳播與交流;緊跟國際出版技術新趨勢,建設自主網站創新平臺。
期刊Springer主頁: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11582
在線投稿地址: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zusa/default.aspx
浙大學報英文版是四個英文學術期刊的統稱,收錄範圍涵蓋了理工農醫各個方向,歡迎向我刊投稿,可關注我刊公眾號zdxbywb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