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灣女明星多出文藝女青年?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水鴨、黃小姐 藍小姐和黃小姐

因為在採訪中說到王智和梅豔芳,伊能靜被網友追罵。

每有異事,伊能靜必甩一篇小作文為自己說話,已成為伊能靜混娛樂圈的一項標配,我們拭目以待她又會寫啥?不得不說有這種充沛的文字表達欲的女演員還真的不多。

▲ 大大方方地在自己的微博裡直接加了這個標籤,也算一種幽默吧。

雖然大家對伊能靜的「作」多有嘲諷,但她是一個標準文藝女青年的事大家應該都沒有疑問,畢竟她演過那麼文藝的電影:

▲1994年伊能靜主演侯孝賢的電影《好男好女》(上圖)被提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下圖為她主演的侯孝賢電影《南國再見,南國》。

寫過一些好聽的歌詞:

▲這首歌是她從英國遊學回來後在回臺灣的飛機上寫的,當年這首歌非常流行。

▲這首著名的《春泥》是她為前夫寫的歌詞。

還出過十多本書:

▲伊能靜出版過的部分書。

當年劉若英也走的是才女路線,又是寫書又是唱歌。

年輕一代有桂綸鎂:從《藍色大門》開始,到《不能說的秘密》到頂峰,她的文藝女青年形象深入人心。

「元氣少女」和「文青女神」張鈞甯雖然也被黑過,但文藝範兒還是挺足的……

臺灣女星走文藝範的挺多,但是在大陸演藝圈,女演員想要做個「文青」還是不太容易的,被黑被嘲幾乎是宿命。

▲ 做過饒雪漫書模的馬思純多年來展現出來的形象就是女文青,但總翻車。接下《第一爐香》後,在微博發的這條驢唇不對馬嘴的讀書感獲得的嘲點達到了高潮。

▲ 微博發出後,卻先後收穫張愛玲資深讀者毫不掩飾的鄙視和燕公子的無奈吐槽。一石激起千層浪,馬思純的「文青人設」翻車現場又被人嘲了好久。

藍盈瑩參加《浪姐》之後,關注度激升,以前在微博推薦過的書被人翻出來嘲笑沒深度,「雞湯書沒文化」。

▲ 藍盈瑩被嘲的點,在於推薦的都是成功勵志學或者東野圭吾張愛玲這種被讀爛了的書。有人覺得真正愛書的人不可能讀這些「垃圾」。

▲ 被頂的熱評都在說藍盈瑩是「為了讀書而讀書」,都是為了人設。

挑刺的人太多,森女,小清新這一套在咱們這裡也不太受用了,明豔四射的大美人才是人人追求的模板。

▲ 連原本五官不夠立體、氣質寡淡的鞠婧禕和陳都靈,也因為極具特點的明豔濃妝上了不少熱搜,火了一陣。

為什麼臺灣女星走文藝路線咱們就受落,而大陸女星走文藝路線就被嘲呢?

這確實還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想這其中的原因有三:

其一,受眾不一樣。

早期的臺灣文藝女星走紅的時候,大陸的年輕觀眾不像現在的網友,見多識廣,略裝一下就被火眼金睛的讀者找出毛病來了。

其二,環境不一樣。

臺北城市雖然舊舊的,但是年輕人都愛談論最近看了什麼電影什麼劇什麼畫展,臺灣影視圈有一種講究文藝的傳統,女星在其中耳濡目染,少不了得越來越文藝。

還有各種家學淵源,劉若英是名門之後,伊能靜酷愛文藝也是因為前夫是望族子弟,名旦的兒子,才子庾澄慶,張鈞甯人父母都是高知,所以女明星們有熱衷拍文藝片的氛圍。

其三,文藝也是一件可以學習的事,它需要時間檢驗。

其實大部分的女星都是因為漂亮入的這一行,學問肯定是沒有多少,所以亦舒就曾經刻薄地說,女明星有兩個通病:誤以為青春永駐;老想假裝有學問。她還諷刺過張艾嘉拼了老命裝文藝。

▲事實求是地說,可能真的張艾嘉年輕的時候是裝,但這麼多年張艾嘉拍的電影演的戲足以撐得起她是一位真正的文藝女性,這說明事在人為,是不是真文藝,要靠時間來檢驗,而且是不是真文藝,也要看行動,伊能靜一裝三十年,但小作文有時確實還寫得不錯,你不得不承認她真是硬生生地把自己活成了一個文藝女青年。

而臺灣女星也樂於做文藝女青年,年老的一代如此,年輕的一代也如此。

比如前段時間我們談吳慷仁演的《一把青》,和他演對手戲的小朱青的扮演者連俞涵,就是一個極有趣的文藝女青年。

▲ 這張郭軫(吳慷仁飾)和小朱青(連俞涵飾)的結婚照是無數《一把青》迷妹的心頭愛。

▲ 連俞涵劇裡民國扮相佳,戲外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女青年,穿衣風格也走讓人舒服的文藝清新風。

雖然在大陸沒有太大知名度,但這個已經34歲的女演員,卻依然快快樂樂地走「文藝女青年」路線,雖然偶爾被同行和媒體稱為「有點怪的女孩」,但她的故事是真文藝,也真有趣。

一起來看看連俞涵的故事吧~

文藝界的祖師奶張愛玲說得好啊:出名要趁早。

對年齡宛如金子一樣珍貴的女演員更是如此,十幾歲入行剛剛好,20歲出頭算是湊合,要是20歲後半才出道,那演藝生涯基本上就等於是判了「死刑」。紅,還是有機會的,但機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而第一次正式進入演藝圈,正兒八經拍電視劇處女作《一把青》的連俞涵,當時已經29歲了。

▲ 從天真追愛的女學生到後期失去人生至愛如行屍走肉的中年女人,連俞涵在劇裡的年齡跨度和角色變化非常大,對新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跟隨《一把青》劇組,首次走金鐘獎紅毯時,連俞涵也是緊張到不行。

▲ 從體態和呼吸都看出來的緊張,很難見到新人女演員侷促成這樣。

在金鐘獎上憑藉《一把青》奪得最佳新人獎時,連俞涵上臺發言時,依然是肉眼可見的緊張。

▲ 當年的頒獎嘉賓其中有邱澤和柯佳嬿。

▲ 連俞涵後來說,當時特意選了有口袋的禮服,就是為了在裡面塞進小紙條。在照著小紙條上快速念完一連串的感謝人員名單後,連俞涵緊張又深情地說了一句:《一把青》是我的第一部電視劇,也是我永遠的初戀。

連俞涵出道晚,參加金鐘獎紅毯的次數也比較少,但其中兩次亮相都一次比一次好。

▲ 2016年第一次走金鐘獎紅毯,連俞涵選了H&M的Conscious Exclusive訂製款,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套禮服的布料選用了「永續物料」,兼顧時尚和環保,這符合連俞涵一向堅持的環保理念。

▲ 2019年的金鐘獎紅毯,連俞涵選了Honey Suckle Atelier的裸色烏幹紗印染長袖禮服,這套紗裙禮服如雲似霧,仙得不行,胸部設計也非常性感。內層迭暈染了深淺褐色的樹葉圖案,多了絲靈動。

▲ VOGUE臺灣還評選出當屆金鐘獎「三美」,連俞涵這套禮服也入選其中。

29歲的女演員剛剛主演第一部電視劇,在常人看來,幾乎是讓人扼腕般的嘆息與著急。但對連俞涵來說,能得到這次主演機會也是個偶然。

▲《一把青》中朱青的角色,一開始是90後女演員溫貞菱的,但在拍了概念前導片之後,導演曹瑞原覺得溫貞菱的長相不太適合朱青這個角色,即使她是自己非常欣賞的女演員,還是讓她扮演了戲份遜於朱青的配角大墨婷。

▲ 連俞涵是後來通過試鏡得到的朱青這個角色。從後期成片來看,因為角色年代跨度長,氣質變化大,連俞涵較為溫婉的長相確實比溫貞菱更合適一些。

雖然29歲才第一次主演電視劇,但連俞涵並不是毫無演出經驗。

她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後的好幾年裡,她也沒閒著,拍廣告、MV、微電影、舞臺劇、獨立小眾製片……基本上是個無人問津的小透明。

▲ 臺灣高鐵概念廣告

▲ S&D咖啡廣告

▲ 發熱衣廣告

▲ 拍過2011年蕭亞軒《逞強》的MV。

▲ 2011年信的《桃花開,搖搖擺擺》MV。

▲ 2015年五月天《我不願讓你一個人》MV,這個動圖頗有大陸文藝青年沈星之風範

▲ 2015年李榮浩《哎呀》MV。

這個極其羞澀的女孩,對於「走紅」這個事情,她幾乎就沒想過。因為在她的世界裡,拍攝和工作只佔很小一部分。

嗜書如命的女孩

連俞涵愛書,在圈子裡是出了名的。

連俞涵第一次和張棟梁合作拍戲時,只要導演一喊卡,不管休息時間長還是短,連俞涵立刻就會從包包裡拿出一本書讀,把張棟梁驚訝到不行。

▲ 張棟梁後來接受採訪時還笑跟媒體講:我白眼翻到頭頂,覺得就這麼幾分鐘,你到底能看得了幾個字?是假文青嗎?如果要玩手機,倒是覺得合理。不過後來了解深了,發現連俞涵就是這個樣子,她不覺得這樣怪或者「裝」,這已經是她的本能和慣性了。

連俞涵接受採訪時也說,自己的生活每天都離不開文字,離不開書。

▲ 讀書的時候被朋友叫起來抬頭,一臉懵逼的連俞涵。

「在家裡,我的床邊會放書、吹頭髮的地方會放書、書包裡也會放書,我會同時閱讀好幾本書,每到一個角落就翻開書,善用零碎的時間,才能夠日日閱讀。」

▲ 拍攝雜誌的時候,偶爾也會用書來做道具。

營業31年的敦南誠品書店在2020年正式閉店,這個臺北東區的文化聖地也是連俞涵心中的「朝聖地」,閉店之前,她還特意寫了紀念文章。

▲ 其中有一句話特別動人:「我喜歡被太陽曬到封面有點褪色的書,有一種時光記憶的感覺,帶走褪色的書,就像把敦南誠品的時光帶走。」這句話一般人看來,特別文藝風,但對於愛書的人來說,卻是真情流露。

因為愛書,連俞涵還受邀代言了「臺南文學季」,參加推廣閱讀的沙龍活動。

白先勇是華語文學巨擘,《一把青》是他的短篇小說集《臺北人》裡的其中一個故事。連俞涵高中時便讀過《臺北人》,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永遠的尹雪豔》,誰成想十幾年後自己居然演了白先勇筆下的人物,緣分也是妙不可言。

▲ 白先勇先生在臺灣清華大學開文學講座時,連俞涵也去捧場。

不光讀書,連俞涵自己也寫書。她有隨手備有小紙條,想到什麼就立刻寫下來的愛好。

在拍攝《一把青》這部歷史巨作的時候,經常會在紙上和社交網站上寫下瞬間的感想和思緒,被出版社編輯在網上看到後,受邀寫了第一本書:詩集《女演員》。後來,又寫了隨筆集《山羌圖書館》。

▲《女演員》是詩集,《山羌圖書館》是隨筆集。連俞涵前兩本書就挑戰了兩種文體,挺特別的。女演員確實挺少有寫詩的。

▲ 連俞涵的書銷量還不錯,曾經登上過博客來網絡書店的實時銷量冠軍。

▲ 挺妙的,山羌是一種小型鹿科動物,易受驚,又很敏感,連俞涵曾以此自喻。

她在去年出版的最新一本書是《一邊夢遊,一邊鎌倉》,是本圖文書,遠赴日本鎌倉拍攝寫真,風格也是特別小清新文藝風的。

▲ 這本書一共有四款腰封,上面印著不同的寫真,隨機發售。

文藝女孩的自我修養

連俞涵的個子不高,一米五幾,五官也不是非常精緻,但在文藝風這條路線上走得很穩。

▲ 帽子是常備的單品。

喜歡手作,自製過裙子和鬥篷,顏色鮮豔,卻不俗氣。

▲ 誰說小清新文藝風穿的都是莫蘭迪色、馬卡龍色或者永遠不出錯的黑白灰?連俞涵的手作衣服總是充滿了鮮活的顏色。

▲ 手作的裙子也絕不是黯淡的,大色塊、小碎花、長條形都來者不拒,上身效果卻依然的都不錯,穿出街也很合適。

文青多必有劉海,連俞涵也一樣,有劉海的加持,才更有文藝氣質。

但在妝容清淡,往臉上懟大特寫的時候,沒有劉海,效果也不賴。

對小清新來說,濃妝一般是死穴,連俞涵也不例外,只要搞濃妝,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 兩套比較失敗的造型。左邊的劉海過於死板,妝容也生硬,鼻部幾乎沒有修飾,暴露了鼻子有點大的缺點。右邊的濃妝性感造型也是百分百的不搭。

最適合她的,就是文藝清新風,而且毫無年齡感,主要也是因為她心態年輕。

▲ 雖然女性並不應該以「白幼美」為審美準繩,但連俞涵的文藝風造型確實減齡不少。

而且她喜歡拍照。評價一張照片的美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連俞涵用相機拍攝的照片,在很多人看來可能並不夠好看,卻充滿了靈思。

▲ 小貓「雜雜」的背影和影子交相錯映,綠色地面和黃色斑點也是點睛之筆。

▲ 普普通通的市場、雜物攤和黑貓,連俞涵的回答很妙:接近傍晚的時候,世界充滿這樣的色調喔!

▲ 爬山時拍的山景,美得像幅畫。

▲ 日本拍攝圖文書時,在天橋上拍攝的日本女生。

拍照只為了記錄當下那一刻看到的美好,沒有那麼多所謂的技術流或者絕對構圖。

除了愛拍照,翻開連俞涵的社交主頁,手作佔了絕大篇幅。

▲ 做梅子幹和梅子果露;嘗試畫釉料。

▲ 做陶塑和茶壺。

▲ 畫畫,做枯山水。

▲ 給弟弟的女兒手作小洋裝裙。

她的每種嘗試都因好奇和渴望而起。說真的,到了30多歲還能有這麼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我是很懷疑自己是否能做到哈哈哈哈哈,蠻佩服她的。

即使在小清新遍地的臺灣,連俞涵的作風和文藝氣質也是獨樹一幟,還被媒體和同行稱為「仙女」。

連俞涵曾經自嘲說,所謂仙女的稱呼不過是因為自己不善交際,在片場也很慢熱,只會躲在角落裡讀書。

▲ 性格慢熱,也比較內向,初拍戲的連俞涵不好意思跟同劇演員搞社交,總是一個人默默讀書,這種少見又不合群的行為也曾經被很多人誤會過,有劇組人員匿名虧她「沒禮貌,總是一個人坐那裡讀書。」

文藝女青年也有根硬骨頭

雖然氣質是小清新,但連俞涵的內心卻並不孱弱。

我們總說,只有人生經歷豐富的演員,才能更深入地發掘角色,表現才會更好。

但對於經歷單純的連俞涵來說,挑戰不同的角色,成了她經歷不同人生的方式。

她完全不諱言自己的真實生活是單純乃至乏味的。她直面自己性格和經歷對演員事業的缺陷,然後一點點地在拍攝中進步。

她也不願意被固定住,憑藉《一把青》贏得圈內人注目時,面對紛至沓來的「文青演員」「藝術氣質演員」的標籤,她的回應是,轉身接了兩部On檔戲的偶像劇,儘快讓自己適應不同角色。

「最差也就是砸了自己的腳。」她笑說,「砸完還是可以繼續往前啊!包紮一下,還是要往前看看有什麼是還沒試過的。」

這股子韌勁兒也體現在她的人生觀上。

面對催婚,她笑盈盈表示,婚姻這種事情,你一旦規劃就會有壓力,但是萬一你沒有遇到那個人,那規劃又有什麼意義?所以何必硬要結婚呢?這可是一輩子的事情耶……

▲ 後來在接受採訪時,連俞涵明確表示自己從小就想好不要婚姻和不要小孩。

原生家庭優秀的好處又體現出來了,弟弟妹妹都已經結婚生子,父母對自己的態度也很開明,如果一個人生活足夠充實快樂的話,何必非要勉強找另一個人搭伴兒呢?

▲ 連俞涵的弟弟妹妹都已經結婚生子,她作為老大已經沒有太大壓力。父母也都是開明型,覺得她開心就好。

大概是良好的心態和充盈的生活,這種幸福感真的能體現在臉上,連俞涵30多歲,外表卻真的可以用「青春少女」來形容。

在忙碌的生活中,發現生活之美,也是一種本領。

▲ 連俞涵跟好友曾少宗爬山,突然下雨,兩人也不慌亂,索性拍個照。連俞涵還開玩笑說自己的劉海被雨打溼後就有了點「昭和女子味」。

▲ 疫情期間,工作停滯,索性在家自己漆牆。顏色也選了非常舒服的藍色。

這麼一個「不像女演員」的女演員,雖然入行時間不長,連俞涵倒是也有幾段真假難辨的緋聞。

首先是吳慷仁,大概是《一把青》的CP粉太多,很多人都期望吳慷仁和連俞涵能在一起。

尤其是連俞涵這麼一個超感性的人,對《一把青》劇組又有一種感激和眷戀,在ins上也是經常提到吳慷仁。

▲ 連俞涵下一場戲非常重要,已經收工的吳慷仁陪著她走,幫她找感覺。吳慷仁這個人也太棒了吧!

▲ 《一把青》殺青宴上,吳慷仁擁抱了連俞涵,鼓勵她多出去走走,接觸一下不同的事物,儘可能多的體驗生活。

兩個人在當年金鐘紅毯上也是攜手亮相,很是登對。

兩人後來還合作了微電影,流出的宣傳照都是很有場景感的甜甜照片,更引發CP粉的狂歡。

▲ 《一把青》的CP 粉估計每天都靠這些照片續命。

去年,他們倆還和楊瑾華一起慶生,可見《一把青》劇組的感情是真的好。

雖然兩人的緋聞虛無縹緲,但依然有不死心的CP粉一直等待著。

▲ 吳慷仁的前女友和緋聞女友蠻多的,算是肉食系男。光曝光過的歷任前女友裡就有曾愷玹、夏于喬、鍾瑤,全都是長得漂亮身材也好的女生,最近兩年還一直被傳和邵雨薇的緋聞。

▲ 吳慷仁的吻戲也是很絕。他跟連俞涵還真是兩種極端。

連俞涵和吳慷仁目測真的就是純潔的朋友友誼,性格相差太多,人生經歷也太不同:一個經歷單純,內向羞澀;一個十幾歲出來闖蕩社會,感情經歷豐富。不過保持這種友誼也蠻好的。

在合作《如朕親臨》時,連俞涵和男演員李國毅也曾傳過緋聞,私下也在IG上有互動。

▲ 《如朕親臨》是連俞涵通過《一把青》大火後接的第一部偶像劇,但是坊間也有傳聞說李國毅嫌棄連俞涵演技不好……

而在去年,連俞涵更是傳出斷背緋聞,和女作家李屏瑤的社交網站的雷同之處被扒了個遍。

▲ 李屏瑤是作家,連俞涵也愛讀書,之前兩人因為書籍結緣,也有些互動。

▲ 兩人都去參觀了同一個展覽,發文時間隔了四天,連俞涵在ins發,李屏瑤在Facebook上發,拍攝角度也很接近。

▲ 兩人又曾經曬過日本夏目漱石紀念館的近同角度照片。

在娛樂圈,為什么女明星都想成為文藝女青年?

僅僅是缺什麼補什麼,裝裝樣子,讓自己看起來高級麼?

其實也未必如此膚淺。

我覺得一是為了活得輕鬆一點,因為不必華山一條路,一直往漂亮那條路上鑽,年輕漂亮這件事一定是折損的,但文藝能讓年齡變成加持,這能讓女明星沒有那麼焦慮。

其次也是為了專業。

如果你要成為一個巨星,你還真得文藝,太過世俗的人只能成為藝人,你必須敏感,必須內心豐富,你才能演出千面人生的精髓。

最後,成為一個文藝青年,最重要的好處是能在險惡的環境最大程度地保全自己。

要知道,在這個聚焦了萬千聰明人漂亮人熱錢滾動的圈子裡,你要正常地生活下來,你就得有穩定的三觀與抗拒誘惑的定力。

多少女演員在名利的漩渦裡迷失了自己,崩潰了人生,但如果你是一個多思多想的文藝女青年,你對於自己的評價就可以跳脫出世俗的體系,你能看到更高更遠的世界,你可能就不會為暫時的名與利所誘惑,那些壓力和焦慮毀不了你,千帆過盡之後,你仍是自己。

文藝武裝你的內心,豐富你的內在,讓你不被現實擠壓成碎片,還能保有那些內心最純真最寶貴的東西,這才是文藝給我們生命最大的禮物。

不僅僅是女明星想要文藝,普通人也是如此。

能成為文藝青年,是這次旅程中最幸運的事,連俞涵之所讓我們喜歡,大概也是因為如此。

原標題:《人物 || 為什麼臺灣女明星多出文藝女青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臺灣女明星的戀愛對象也太接地氣了吧!
    不知道文藝青年的錯愕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我的重點是:和相戀十八年的「吉他手」男友分手,陳綺貞的新歡竟然是一位銀行「資深襄理」?襄理:在銀行或者大企業裡協助經理工作的人……所以還不是經理不是銀行襄理不能和女明星交往,而是我發現,臺灣女明星的戀愛對象,真的是遍布三百六十行!
  • 從伊能靜到蔡依林,臺灣女明星為什麼這麼扛老?
    作為中國臺灣娛樂圈第一代「美容教主」,伊能靜對容貌追求到極致的保養,如果與時俱進地結合醫美,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她和她的後浪們,依靠各種手段對體態的維持、皮膚的護理,客觀上給大眾形成了一種「臺灣女明星怎麼不會老」的印象。醫美如家常便飯臺灣女明星對醫美的依賴就好像歐美女明星對露天日光浴的依賴,小李子對自行車的依賴。
  • 《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爆紅 唱作女生首度曝光
    沒想到,復讀一年後的她卻考出了個青海省文科狀元,於是她去了北大讀新聞系。在02年去了北京讀書。四年後,她又被保送至傳媒大學念電視新聞研究生,去年剛畢業,是名副其實的北大才女。  女鼓手  組建過三支樂隊,導過話劇  在北京讀書的幾年裡,邵夷貝如願地成了一名標準的文藝女青年。
  • 韓寒新片「賣文藝」 男星讀詩「秒殺」文藝女青年
    ——江河(陳柏霖飾)  為你讀詩 「秒殺」文藝女青年  很多人認為寫劇本的趕不上寫小說的文藝,寫小說的比不上寫詩歌的文藝。道理很簡單:「通俗」的反義詞就是「深刻」。  為了塑造文青「必修片」的形象,韓寒也儘可能地把電影與詩歌搭上邊。不僅他親自填詞的《平凡之路》和《後會無期》兩首電影音樂充滿詩情畫意,影片主演也開始「讀詩」。
  • 臺灣女生和我們打扮哪不同?臺灣女明星為啥看起來總有哪兒不一樣
    香港男導演拍的臺灣女,為了展現出最高程度的娛樂性,他只試圖一個字說明臺灣女孩的一切,嗲。底妝也是和我們一樣,比較傾向於偏粉嫩的效果,那種在香港也很流行的W型修容術和偏自然色系的底妝在臺灣是完全吃不開的了:對比一下香港和臺灣女明星的底妝與修容最受歡迎髮型
  • 凱特·戴琳斯:破產姐妹中的Max,骨子裡偏愛搖滾的文藝女青年
    提到凱特·戴琳斯相信很多人都應該很熟悉,即便是在中國,凱特·戴琳斯也是有很大知名度,因為她曾主演過《破產姐妹》這部電視劇在中國播出的時候還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凱特·戴琳斯在劇中的是Max,劇中最毒舌的一個角色,也是因為這個角色才讓凱特·戴琳斯紅遍了世界各地,但是凱特·戴琳斯本身卻是偏愛搖滾的一個文藝女青年
  • 那個唱著《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的新青年,活成了我們想要的模樣
    除了發布這張新專輯,近期邵夷貝的消息真的多起來了。前不久,她參與了知名電視節目《超級演說家》,感動了萬千觀眾,至今還被大家津津樂道。在《超級演說家》裡,邵夷貝的精彩表現,歸根結底可以概括成為她的幾個標誌關鍵詞:灑脫、才華、文藝。這幾個關鍵詞,從她簡單的一條微博中,竟也能窺出一二。
  • 乘風破浪的姐姐,大唐獨立文藝女青年薛濤
    「想唱就唱」出道演藝圈少女時代的薛濤,很早就表現出了特立獨行的氣質。在貧困面前,她既沒有怨天尤人,自怨自哀,也沒有想著趕緊嫁一個有錢人找一張長期飯票。而是決定,要憑藉自己的才藝開拓職業道路,進軍娛樂圈,成為明星。十六歲的薛濤就這樣加入樂籍,成了一名樂伎。
  • 80後北大才女唱《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走紅(圖)
    核心提示:近日,一段名為《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的現場演唱視頻在網上熱傳。據悉,演唱者為北大畢業的一名文藝女生,自稱靈感來自搖滾圈八卦。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  演唱者邵夷貝是02年青海文科狀元,坦言創作靈感來自搖滾圈八卦  最近,又一首「網絡歌曲」在網上爆紅!
  • 80後北大才女唱《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走紅(視頻)
    從上月中旬開始,一段名為《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的現場演唱視頻就在網上被爭相傳誦,幾天工夫,點擊率就已高達30萬,超過2000名「文藝青年」加入了她的豆瓣音樂人頁面,更被各大門戶推到首頁。歌紅了,不少網友開始人肉搜索唱歌的女孩,查出她是北大畢業的一名文藝女生,名叫邵夷貝,筆名邵小毛。記者幾經曲折,終於找到了這位80後女生,對她進行了專訪。
  • 《立春》:文藝片中的音樂劇,一首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
    電影的女主人公王彩鈴,是一個不得志的文藝「老」青年。在世俗而卑微的生活裡,堅持著她「要唱到巴黎歌劇院」的夢想。看簡介說她相貌醜陋,卻因天生有一副唱歌劇的嗓喉,相當清高。不得不說蔣雯麗確實「扮醜」成功,這也是電影的一個亮點。
  • 為什么女明星戴眼鏡只會減分,而男明星戴眼鏡是顏值和氣質的加分
    明星們總是能玩出時尚的新花樣來博得大家的眼球,比如最近就發現不論是男明星還是女明星,都開始不好好戴眼鏡而是玩起了「眼飾」這樣東西!小編在豆瓣看到一個討論戴眼鏡的問題,大概是說為啥女明星戴眼鏡不如男明星戴眼鏡對顏值和氣質的加分多。現在終於知道了為什麼了!
  • 五種韓國小清新紋身,讓你秒變文藝女青年
    最近韓國開始流行風格清新又簡約的刺青,特點就是圖案偏小,多以簡單的線條或小圖案為主,紋身的位置也大多選擇比較不引人注意的地方。這種像插畫一一樣可愛又俏皮的韓式刺青,是現在很多文藝女青年的新選擇!耳朵刺青:多以彩色的小圖案為主。文字刺青:文字女青年的必備款,把自己的座右銘或是喜歡的句子、詞語,以好看的字體紋在手臂或頸部。注意字體一定要小小的比較好看。
  • 高齡林志玲冷凍卵子 臺灣女明星求子招數大公開
    其實,但凡高齡、單身的臺灣女明星,多半都被媒體問到過是否考慮「凍卵」。而除了「凍卵」之外,還有像藍心湄這等矢志不婚,勇敢選擇「借精生子」的。無論「凍卵」還是「借精」,都算是未婚女明星「科學求子」手段。還有一些已婚卻遲遲無法懷孕的臺灣女明星,選擇求神拜佛或者篤信偏方,為生子不計代價。
  • 這個浪漫有特色的小島,是國內文藝女青年必來的地方!
    隨著電影《後會無期》的上映,這個在祖國最東邊的小地方逐漸火起來,舟山,可以說是文藝女青年必去的小島,讓我們一起揭開她的神秘面紗必遊景點一,東極島。體驗漁家風情,看第一道光照射點的日出。有人說這是假的地方但是它真的存在,美且純真的存在來到東極島不得不提一下島上的酒店客棧民宿,簡直是文藝青年最愛。在陽臺上就可以看到美麗的海景,聽著海浪聲入睡,甭提有多愜意。必遊景點二,普陀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海天佛國,觀音菩薩的道場。
  • 選擇這6件單品,你也可以成為文藝女青年!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文藝復古風怎麼搭配吧?碎花單品提到90年代媽媽輩的時尚,小仙女們一定能想到碎花元素,碎花單品可是十分接地氣的單品,那時候的女人冬天都喜歡裹一件大花棉襖。所以,碎花在我們的印象中就是low的象徵。
  • 20世紀文藝女青年有什麼梗?
    如果灰姑娘的鞋子合腳…… 那它為什麼會掉?想像一下,如果上個世紀的文藝青年也發memes,風格很有可能是這樣的: memes
  • 我是華東師大社會學系主任李向平,文藝女青年為何迷戀靈修,問我吧!
    我是華東師大社會學系主任李向平,文藝女青年為何迷戀靈修
  • 這個臺灣女明星長得真的是耐看,越看越好看
    有很多的女明星都是長得很好看的,在這一些女明星當中,有一些女明星長得是第一眼看的時候覺得還挺好看的,但是並沒有到那種特別好看的感覺。但是當你一直看她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她真的是越看越好看的,這種女明星就是屬於那種耐看的。這裡有一個臺灣女明星我覺得她是越看越好看,她是越看越耐看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個臺灣的女明星她的名字叫做六月,當然這個名字其實並不是她的真實的名字。
  • 《屋頂上的貓》「雞毛姐」高姝瑤變身文藝女老師
    高姝瑤變身美女老師   近日,因《雞毛飛上天》中楊雪一角而備受關注的青年女演員高姝瑤,搖身一變,成為了兒童溫情電影《屋頂上的貓》的文藝女老師。從商業大劇到文藝電影,高姝瑤的演技,贏得了廣大網友的認可。網友表示:「演的特別真,會繼續支持演楊雪的高姝瑤」、「支持高姝瑤的新作品」。   電影《屋頂上的貓》主要描述了留守兒童小龍(巫晨曦飾)從小與爺爺(張毅飾)生活在一起,他與好朋友樂樂(石亦凡飾)、小美(潘婧之飾)約定小學畢業後,一起上市重點。然而樂樂與小美違背約定的同時,小龍的父親通知小龍即將去上海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