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4年,中國隊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上演了一出「王者歸來」!
北京時間今天(20日)凌晨,IMO官網公布了各國數學大神的2019年競賽成績,中國隊在4年後重登冠軍寶座,以227分的總成績與美國隊並列世界第一,韓國隊位列第三。
自1985年首次徵戰IMO以來,中國隊已經拿下20次團體第一。
據該賽事中國合作夥伴「愛尖子平臺」介紹,這是時隔20年後,IMO賽場上再次出現「並列第一」。此前,IMO歷史上僅有2次「並列第一」,分別為1986年的美國和蘇聯,1999年的中國和俄羅斯。
7月16日,第60屆IMO比賽於英國巴斯正式開考,共有來自112個國家或地區的621名選手到場參賽,這也是歷年來參賽者最多的一次。目前,中國帶隊老師及學生尚未回國。
值得注意的是,IMO網站顯示,參賽者個人滿分為42分,個人金牌分數線為31分。而中國誕生了2名滿分選手,且6名隊員均摘得金牌,這也是8年來中國隊員再次全部摘金。
據《長江日報》報導,兩位滿分選手分別是來自武鋼三中的袁祉禎和樂清知臨中學的謝柏庭。其中,袁祉禎是武鋼三中競賽班學生,今年高二讀完就已被保送至清華大學姚班。
網友評論:
中國隊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冠軍,碰巧7月20日四部門聯合發文加強數學科學研究。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重大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礎。為切實加強我國數學科學研究,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同制定了《關於加強數學科學研究工作方案》,並於近日正式印發。
方案指出,數學實力往往影響著國家實力,幾乎所有的重大發現都與數學的發展與進步相關,數學已成為航空航天、國防安全、生物醫藥、信息、能源、海洋、人工智慧、先進位造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
但數學又是非常小眾的學科,常常不為人所關注。33歲就獲得菲爾茲獎的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認為,發展像數學這樣的基礎科學,目的並非直接為經濟和技術服務。「太過急功近利,做不出原創性的成果。」「基礎數學需要獲得國家更多的投入。」
華為公司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也曾公開表示:「其實我們真正的突破是數學,手機、系統設備是以數學為中心。」
此次制定的方案明確,在國家層面要「持續穩定支持基礎數學科學」「加強應用數學和數學的應用研究」「持續推進和深化高層次的國內外交流與合作」。
方案還強調,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設立「數學與交叉科學」重點專項,統籌支持數學及交叉科學研究,圍繞科學與工程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數學理論與方法、複雜系統優化與控制、計算機數學等重點方向,以及信息技術、能源與環境、海洋、生物醫藥、經濟與金融安全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的關鍵數學問題進行項目部署……一系列舉措將為我國數學科學研究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二戰期間,美國豐富了數學的發展,賦予數學全新的活力,產生了計算機、控制論、資訊理論、計算數學、博弈論等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數學分支,其邊際效應和帶動效應極強。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湯濤認為:「中國現在是經濟大國,在強調基礎研究的同時,還要借鑑美國的經驗,充分發揮應用數學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