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小吳最近發現他的小腿上出現了數個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樣的丘疹,部分皮疹上面還可見到針頭大小的水皰,說是近期旅遊回來就出現的症狀,而且同行的兒子身上也有類似皮疹,瘙癢劇烈,不知是不是吃了不乾淨的食物引起了過敏。來我院皮膚科就診後方知,原來這是丘疹性蕁麻疹。
提起丘疹性蕁麻疹這個名詞,可能很多讀者並不熟悉,但看到照片時,想必很多讀者會覺得似曾相識了。
01
什麼是丘疹性蕁麻疹
這是一種在夏秋季節比較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又名急性單純性痒疹、蕁麻疹樣苔蘚,或統稱「蟲咬皮炎」。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紅色風團樣丘疹,略呈紡錘形,質地較硬,頂端或有水皰,全身皆可出現,奇癢難忍,煩躁不安,甚至影響睡眠。通常需要2周左右才能慢慢消退,有些患者會出現老的一批皮疹消退,又有一批新的皮疹出現,甚至反反覆覆形成慢性病程,還有的會發展成結節性痒疹。
02
丘疹性蕁麻疹的發病原因
丘疹性蕁麻疹發病的主要原因是節肢動物類叮咬引起的外因性變態反應,當然也有少數因感染、精神緊張及飲食過敏等致病。有意思的是,每當醫生告知這可能是蟲咬引發之後,很多患者都表示強烈的質疑,經常說「我們家很乾淨的,哪裡來的蟲?」
引起丘疹性蕁麻疹的蟲子主要有蚊子、跳蚤,蟎蟲等,有很大一部分是肉眼注意不到的,常見於新換床單、被褥、竹蓆之後,或者外出旅遊之後,或者接觸寵物之後。因夏秋之際,穿著單薄、暴露,且此時蚊蟲活躍,因此發病率較高。當患者被蟲類等叮咬時,蟲類體液可注入叮咬局部皮膚內,若被咬者具有過敏體質傾向,即可引發遲髮型變態反應而致病。由於叮咬的節肢動物種類的不同以及不同患者機體反應性的差異,可引起叮咬處不同的皮膚反應,有的很輕,有的很重,甚至反反覆覆,還有的幾乎沒有任何反應。
03
丘疹性蕁麻疹的臨床表現
好發人群:多見於嬰幼兒及兒童,成人亦可患病,往往同一家庭中幾人同時發病。
好發季節:夏季及初秋,患者多穿著單薄、暴露。
好發部位:好發於肢體部位,多為無衣物遮蔽部位。
皮疹形態:群集或散在的綠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帶紡錘形的紅色風團樣損害,有的可有偽足,頂端常有小水皰,有的發生後不久便成為半球形隆起的緊張性大水皰,內容清,周圍無紅暈。有的皮疹為較硬的粟粒樣大丘疹,搔抓後呈風團樣腫大。新舊皮損常同時存在。
自覺症狀:陣發性瘙癢,多於入夜加重。
病程轉歸:皮疹一般經1-2周可自行消退,留下暫時性色素沉著,但新疹可同時陸續發生,使病程遷延較久,有些甚至發展為結節性痒疹。
04
得了丘疹性蕁麻疹該怎麼辦?
雖然丘疹性蕁麻疹一般短期內可自愈,但也有部分病程較長甚至遷延不愈者,因此需及時予以相應的幹預。
首先,注意避免用力搔抓,以防皮膚破損、感染。
第二,可予以相應的藥物治療,包括口服和外用:
局部用藥:一般採用中效類糖皮質激素製劑,如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頑固者可予強效類製劑如滷米鬆軟膏等,但應注意儘量避免長期用於面部或外陰。
系統用藥:多使用抗組胺藥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第三,中醫藥治療本病也有較好的療效:
中醫認為本病系先天稟賦不耐,外感風邪,溼熱內蘊,或昆蟲叮咬,毒邪內侵,風、溼、蟲、毒蘊結於肌膚而發病。臨床上,可根據不同情況,採用辨證施治、穴位按摩或直接使用驗方的治療手段,都可達到較好的效果。
1. 辨證施治:此病一般分為風熱型、溼熱型兩類施治:
風熱型:皮損常發生在四肢,為散在性紅色風團樣丘疹,中心有小丘疹或水皰,瘙癢較重,或惡風,身熱,口渴,尿黃,舌質紅,苔薄白或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宣肺止癢。可用消風散,常用藥物:當歸、生地、防風、蟬蛻、知母、苦參、荊芥、蒼朮、牛蒡子、石膏、甘草等。
溼熱型:皮損多發生在腰骶部位,丘皰疹、水皰較多,部分撓破糜爛,伴見滲液,滋水淋漓,自覺又痛又癢,或伴發熱,便秘,食欲不振等症狀。舌質紅 ,舌苔黃、微膩,脈濡數。治宜清熱化溼,疏風止癢。可用龍膽瀉肝湯,常用藥物:龍膽草、梔子、黃芩、澤瀉、車前子、柴胡、甘草、當歸、夏枯草、馬齒莧、生地等。
2. 臨床驗方:臨床常用一些簡單的驗方及中藥自製劑,經濟、安全、有效。
①薏米赤豆湯配合苦黃止癢酊。薏米赤豆湯:取薏米、赤小豆各50g,大棗15枚,紅糖30g。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服用3-7日。苦黃止癢酊:取苦參10g、黃柏3g、冰片3g、高度白酒100ml。先將苦參、黃柏研成粗末,冰片研細末,一起裝入玻璃瓶內,倒入白酒,密封瓶口,每日晃動瓶子3次,使藥物充分溶解。浸泡5天後,用雙層紗布過濾去渣,取上清液,用棉籤蘸藥液塗擦患處,每日3-5次,3天為一療程。試用期間應停用其他外用藥。
②三仁湯加減:薏苡仁30g、杏仁15g、白豆蔻仁10g、竹葉10g、厚樸10g、半夏10g、通草10g、滑石15g、防風15g、荊芥10g。水煎服,另取水煎劑溼敷或外搽,每日3-5次,7天為一療程。
③椒風止癢外洗方:川椒10g、野菊花、苦參、當歸各15g,防風、荊芥、赤芍、蟬蛻各9g。水煎去渣,外洗患處,每日1-2次
④金銀止癢湯:雞內金、赤小豆、茯苓各10g,銀花、白鮮皮、防風各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一劑,2-4劑可愈。
丘疹性蕁麻疹因其能反覆發作,甚至遷延形成慢性,因此不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不應對此病掉以輕心,應在高度重視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達到最佳的治療目的。
王一飛 醫學博士 副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
兼任《中華皮膚科雜誌》審稿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外科瘡瘍專委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委會美容學組委員等。入選上海市「杏林新星」計劃。
擅長:皮炎溼疹、蕁麻疹、銀屑病、痤瘡、黃褐斑、脫髮、病毒疣、淺部真菌病、丹毒、帶狀皰疹及其後遺神經痛、痛風、性病等疾病治療。
專家門診時間:周二上午 大柏樹
特需門診時間:周一上午 青海路、周五上午、周六上午 大柏樹
嶽陽醫院皮膚科普通門診時間
每周一至周六全天,周日上午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官方微信訂閱號二維碼,歡迎掃碼關注!
原標題:《蟲咬?過敏?——說說煩人的丘疹性蕁麻疹》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