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 周麗梅 邱天
公民辦學校統一搖號、小升初全面取消特長生招生、民辦學校小升初只能選一所學校……為促進教育公平,今年,成都市出臺一系列升學政策。從6月開始,幼升小、小升初成為了不少學子家庭的頭等大事。面對成都豐富的教育資源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只能填報一所民辦初中志願,我該怎麼選?為服務廣大學生和家長,提供權威、公信的升學信息,6月6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攜手近40所成都知名學校,在萬達廣場(成都青羊店)舉辦「2020年升學指導會」公益活動。成都外國語學校、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川中學等各大知名中小學的校長、名師坐鎮現場,為家長、學生答疑解惑。
沒有到現場的朋友,還可以通過封面新聞APP直播頻道全程回顧指導會精彩瞬間。
面對面 一站逛遍近40所學校
值得一提的是,參與此次升學指導會的學校有成都外國語學校、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成都西川中學、成都市溫江區二十一世紀學校、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成都市溫江區東辰外國語學校等近40所學校,很多都有小學、初中和高中。有的以外語教學見長、有的開展小班化教學、有的以課程豐富見長,有的注重學生綜合發展等等。對孩子來說,到現場不僅可以了解學校的整體辦學情況,幫助自己做好長遠升學規劃,還可以現場得到校長和老師們的指導。不少家庭都是一家三口、四口到場,走遍所有攤位。
記者在現場走訪了不少家長發現,今年小升初政策引人關注。民辦學校志願選擇從3個變成1個,公民辦同招,都讓家長和孩子對學校考察地越來越仔細。「民辦小升初只能選擇一所學校,意味著從小學就要選對學校。」一位帶著孩子前來諮詢的家長說。學校是怎麼開展教學的,一個班多少人,老師配置,小升初直升情況是怎麼樣的,怎麼搖號,搖號後沒有被搖中該怎麼辦等等都是家長關注的重點。一位五年級的媽媽帶著孩子的作品來到一所名校展位前諮詢,老師表示,如果真心想要選擇這所學校,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要專注學習,全面發展,同時還要放平心態。
考察學校看9個方面
學校這麼多,家長該從哪些方面考察一所學校呢?成都外國語學校校長龔智發給了9條建議:先看學校有沒有先進的辦學理念,有沒有核心的校園文化,有沒有優秀的管理團隊,有沒有優秀的教師隊伍,有沒有鮮明的辦學特色,有沒有自己的校本課程,有沒有高效的課堂教學,有沒有給孩子提供特長發展的平臺,有沒有國際交流的機會。他還特別提到,孩子如果有機會,可以到學校考察,考察時可以注重細節,比如一個學校的廁所,也很能看出學校的管理水平。
成都市龍泉驛區新格林公學學校初中副校長周丹說,學生選擇民辦校,首先是要了解各個學校宣傳的特色、亮點,是否和家長、孩子本身所持有的教育理念契合,這樣才能更好的形成教育的合力;其次家長可以多了解下學校的情況,聽聽其他的家長朋友對學校辦學的實際情況、教育教學活動、效果的評價;家長還應該就自己本身的經濟情況、距離學校的遠近做一個綜合評估,孩子對學校的評價也是家長必須要考慮的方面;當然考慮學生畢業後直升與否也是選擇一所學校十分重要的因素。
選學校 光有家長做主不行 還得看孩子
6日,前來參加「2020年升學指導會」的家庭不少都是家長陪著孩子來。面對家長們的「求學」熱情,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劉元華表示,選學校一定要看適不適合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小升初,家長幫孩子做主還不行,一定要看孩子自己。今年,他建議家長和孩子,如果想選某所學校,有機會要一起到學校看看,「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尊重孩子的決定。」
「我們學校以外語特色見長,開設了英語、法語、日語、西班牙語等語種,我們也給孩子提供了國際賽事、豐富的課外活動等發展平臺。今年學校對外招生計劃有1000多人,如果有志於到實外學習的學生可以選擇報名。」
選學校 就是在選成為什麼樣的人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選擇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就是在選擇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對於一所學校來說,以怎樣的理念教育孩子,其實就是賦予孩子怎樣的人生。」在展會上,各個民辦學校都拿出了自己的「獨門法寶」吸引家長和學生。成都市溫江區二十一世紀學校執行校長楊旭表示,成都市民辦教育走在全國前列,給家長和孩子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作為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在成都開設的第一所分校,學校以80至100平方米的寬敞教室打造小班化高效課堂,為學生提供了上百種豐富的課程。「好的教育是『有滋味』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胃口』,每種個性都值得被尊重。我們的小學主題融合課程,採用主題教學理念,把所有課程整合成綜合課程,以主題形式進行單元式教學。同時實行中外教包班,小班制讓每個孩子得到充分關注。初中實行『選課走班』制,尊重學生個性,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與空間,為每一個孩子的學習而設計。」
面對搖號放平心態 不要死磕
按照成都市教育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要求,今年小升初全面取消特長生招生;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取;每位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可填報一個民辦學校電腦隨機錄取志願等。現場諮詢的家長不少都提到了這些政策。師大實外的張蕊老師也表示許多家長擔憂孩子搖號搖不中怎麼辦。
成都市金牛區協同外語學校老師陳友中表示,經歷了疫情,家長更應該注重對孩子心理的關注,在家庭教育中增強家長和孩子之間交流,緩和親子關係矛盾。在選學校上,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一定要放平心態。
面對民辦小升初一個學校志願,讓不少家長都不淡定。「孩子的身體、心理健康第一,學習第二。先成人、成才,再說成功。」龔智發表示,面對搖號,家庭首先要適應、放平心態,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千萬不要抱著非某校不讀的心態,這樣如果搖號不中,會影響孩子的情緒。
至於選公辦還是民辦學校,龔智發建議,一定要理性分析孩子的優勢、特長,不要盲目跟風。選學校第一選方向——民辦還是公辦;第二選層次,在同類學校中按之前的9條原則加以比較,選適合自己的;第三看孩子有無特殊需求,如果要出國留學就要選外語優勢的學校;如果孩子藝體特長突出,可以選藝體特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