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將出徵火星的美國新一代漫遊車還在等待自己的官方名字。按照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慣例,它的命名權掌握在一群孩子的手中。
「命名火星車大賽」官網顯示,處於美國K12基礎教育階段(相當於國內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學生可以提交一個名字和不超過150單詞的短文來解釋命名原因。最終贏得命名權的孩子會收穫一份大獎:與家人受邀參加2020年6月位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角空軍基地的發射儀式。
截至1月14日,155個名字已經從28000份提名中脫穎而出,入圍「半決賽」。4700名來自教育界、科技界和太空發燒友圈子的志願者裁判隨後參考大眾投票結果,從中挑選出9個決賽圈方案交給專家決斷。最終的名字將在3月份誕生。
這些專家包括NASA行星科學部主任洛裡格萊澤(Lori Glaze)、太空人傑西卡瓦特金斯(Jessica Watkins)、火星車操作員尼克維特西(Nick Wiltsie)和華裔女孩馬天琪(Clara Ma)。
2009年,12歲的馬天琪命名「好奇號」
10年前,12歲的馬天琪通過類似的比賽擊敗9200個競爭方案,為2011年發射的NASA火星車命名「好奇號」(Curiosity)。她當時寫道:「好奇是每個人心中持續不滅的火焰。它驅使我每天起床,不知道生活今天又會扔給我怎樣的驚喜。好奇是如此強大的力量。沒有它,我們難以成長為今天的自己。小的時候,我好奇天為什麼是藍的?星星為什麼眨眼睛?我為什麼是我?我現在也還好奇。」
目前,「好奇號」已經在紅色星球上工作7年多,是NASA目前唯一仍在運行的火星車。更早發射的雙胞胎漫遊車「勇氣號」和「機遇號」同樣由學生命名,已經先後失聯。
2020年的火星發射窗口將在7月17日開啟,「火星2020」漫遊車的計劃發射時間定在7月或者8月。如果一切順利,它將在2021年2月18日登陸火星北半球的耶澤洛隕石坑(Jezero Crater),寬45公裡,深500米。科學家們認為,數十億年之前這一區域可能是一片河流三角洲,具備宜居性。
NASA的2020火星車
過去一段時間,火星探測器已經發現了火星地表下的水冰和有機物質,但始終沒有找到火星生物的實錘。「火星2020」漫遊車的主要任務就是繼續搜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曾經生活過的跡象,採取樣本以待未來送回地球,交給科學家分析。此外,它還會描繪火星的氣候和地址特徵,為人類未來登陸火星做好鋪墊。
格萊澤認為,作為一種激勵年輕人投身理工科研究的手段,命名大賽很「酷」,也能賦予火星車別樣的氣質。
在官網展示的155個入圍半決賽的名字中,確實有不少是緊扣著2020火星車的核心使命:尋找生命跡象,鋪墊人類登陸。比如在4年級及以下組中出現了「人性」、「解碼者」、「信徒」;5年級至8年級組出現了「樂觀」、「足跡」;9年級至12年級組出現了「可能」、「催化劑」和「尋找者」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