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層地獄爬出的"理想"

2020-12-13 第一電動網

摳門

低調,摳門。即使理想汽車剛IPO融了100億元,市值最高將近150億美元。

IPO當晚的慶祝聚會,原本只是計劃搞一次擼串,這是理想汽車一貫的節約風格。但考慮到可能有投資人參加,才破格批准了一筆3萬元預算,這才有了公司成立5年來規格最高、在西餐廳的一次聚餐。

「摳廠」是理想汽車員工對公司的自嘲。

在理想汽車內部有一則笑談,2018年中秋節,員工去食堂就餐,意外發現有五仁月餅,有員工吐槽「公司好不容易發回月餅,也不發個好的」。食堂承包方的阿姨聽了後不高興,「你們以為是理想汽車買的?是餐飲公司看你們沒月餅,自掏腰包給你們買的。」

一位理想汽車離職員工告訴36氪,由於出差住宿上限只有300元,一些常駐常州為工廠提供支持的員工,甚至會自己加錢住好一點的酒店。

創始人李想也「摳」自己和高管。他自己在外出差一直都是經濟酒店、經濟艙。2018年美國CES期間,理想汽車副總裁劉傑帶著3個高管去出差,一行人甚至沒有住酒店,就擠在蔚來北美的員工公寓裡,解決了住宿問題。當時就有蔚來員工感嘆,「這在李斌肯定做不到。」

「摳」讓理想汽車做到了和同行幾乎同樣的產出,卻只花費少很多的錢。李想曾公開說過,理想「一場發布會用了200多萬元,拿到上萬訂單。」相比之下,同行的一場發布會往往費用超過千萬元,蔚來2018年第一次NIO DAY發布會的費用更是超過8000萬元。

成本控制也是理想汽車的「鐵律」。座艙團隊想在改款車型中增加一個NPU(協處理器),「幾百塊的硬體成本,車機團隊和李想整整溝通了大半年,一定要把功能定義、用戶價值全部向李想理清楚,才能把他說服。」一位接近理想汽車高層的知情人士對36氪透露。 

長期高強度的成本、費用控制,讓理想汽車只用50億元,就維持了公司5年的運營支出,同時開發了SEV和SUV兩款車型。理想汽車交付過萬輛,就拿到了13%的毛利率,經營現金流為正——而投入超過300億元的蔚來,剛剛在今年第二季度實現8.4%的綜合毛利率。

這正是理想汽車今年IPO時被超額認購、市值一度追平蔚來汽車的重要原因。

但仍然有部分員工對李想的策略不理解。多位理想汽車員工透露,公司在賣車之前只發放固定13薪,不漲薪不漲級,已經近3年沒有加薪,逢年過節也幾乎沒有福利。直到今年6月,最新的職級和薪酬獎勵制度才推出。

理想汽車P7職級以上員工可以拿到股票,但其全公司3000多人中僅有200多人在P7級以上。「大家會懷疑,理想汽車的理想,可能只是李想的理想。」多位理想汽車離職員工向36氪說。

非主流 

跟一路融資開掛的蔚來汽車不一樣,理想汽車摳門的另一面,是融資艱難。

當理想汽車進入衝刺量產交付的關鍵階段,C輪融資卻遲遲沒有進展。「見了上百個機構,都說你挺不錯,但是卻沒人投錢。」李想在一個視頻欄目中談起他在C輪融資時的狀態,「我當時免疫系統就崩了,病了三個月。」 

從投人視角上看,李想、李斌此前都是汽車網站的創始人,但從事情本身看,兩人在造車上選擇了兩條很不一樣的路線。

李斌沿著特斯拉的純電動路線,講了一個「中國特斯拉」的故事。但理想汽車要做的是油電混合混合動力車,這既很難對標特斯拉,也匹配不上中國新能源車重鎮—北京市的電動車補貼政策。

理想汽車的投資人、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早期拉著李想見了大量頭部VC和PE等投資機構,「大家都很認可李想,覺得他是非常優秀的企業家,但是聽到李想說不做純電,就都猶豫了。」

有股東向李想提議過,「要不咱就做純電吧,融資好融,也好做。」相比純電動的單一系統,增程方案的複雜度會明顯提高,要考慮電動和內燃機兩套系統的平衡,以及噪音共振和能量的損耗轉換等問題。 

「李想當時的一句話就是,我這個車不是給VC做的,不是給投資人做的,我要做的是一個中國廣大群體願意用,而且買得起的車。」黃明明向36氪回憶。

為什麼兩個看似經歷相似的創業者,會選兩條不一樣的造車路線?

李想跟李斌其實很不一樣。

李斌大開大合,長於自上而下做布局。在易車網時代,李斌2015年大比例稀釋自身在易車的股份,引入百度、騰訊、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這既為後來的易車私有化打開通道,也讓自己站在了巨頭陣營裡——蔚來、易鑫集團以及摩拜單車等李斌的項目中,都有這些巨頭資本來往穿梭的身影。多位投資人向36氪感嘆過李斌對資本節奏的敏銳度,「尤其是賣出摩拜的那一次出牌」。 

但做汽車之家時的李想,除了早期引入過薛蠻子等人的天使投資,第二次融資就是IPO,在資本圈中的摸爬滾打並不算多。

「李斌出身北大,精英光環,有一種往那一站,就能讓機構投錢的能力,」一位參與過理想汽車項目的投資人士向36氪評價,「李想是個典型的產品經理,缺乏一種面向投資機構的sales(銷售)經驗。」 

華興包凡對李想的評價是「big boy」。「這個行業有些人城府比較深,有些人會考慮很複雜,但李想是個特別純粹的人。」包凡說,「李想一談到他在車上要做的一個新功能,就眉飛色舞。」

李想的邏輯更自內而外。他「典型產品經理」的地方在於,是以用戶需求作為一切決策的原點和底盤:特斯拉引領的純電動路線,動力電池的成本和能量密度、充電效率、補能設施的普及率等等因素,都滿足不了李想的產品原則。 

他的同事告訴36氪,李想最大的愛好就是車。因為暈車,李想必須自己開車。作為司機,李想喜歡寶馬甚於特斯拉,從寶馬325到X6、X7,李想買過7、8輛寶馬,但只買過3輛特斯拉,兩輛Model S,一輛Model X。這讓他對燃油車的行駛自由和電動車的續航焦慮都有更切身感受。 

「要做電動化的時候你要解決裡程焦慮的問題,你不能做出來是一輛小眾玩具,我希望做出來銷量很大的產品。」李想在與同事張輝的訪談中說,從他自己的感受而言,他開特斯拉其實感覺非常好,但是每次想去更遠地方玩的時候,還是要開他的奔馳S或者寶馬X5。

「真相是美國90%的家庭都有安裝充電樁的條件,所以有了特斯拉優秀的表現;中國80%的家庭連固定停車位都沒有,更不要說固定充電樁了。」在和同事張輝的訪談中,李想說,自己並沒有故意在意是否和別人不一樣,「而是更關注到底什麼是事實的真相。」 

但實際上,李想的人生一直都「非主流」,並在「非主流」之路中不斷獲益:高中輟學,24歲已經身家上億。

高一給電腦報寫文章拿稿費,他跟所有同學不一樣;高二辦網站,月入2萬是自己父母的十倍,跟所有人不一樣;輟學不參加高考,震驚了身邊所有人;在汽車之家時期挑戰行業灰色規則、拒絕給廠家回扣等……他在一次次與眾不同的選擇上,基本都得到了正向反饋,收穫了成功。

對於公眾來說,高中輟學創業、24歲就身價上億是一個精彩的勵志故事,但是對於當事人李想來說,他需要釐清,在商業世界裡,自己的價值陣地在哪裡。「我沒有任何背景,所以一定要把事情做出來,才有可能去拿投資。」李想曾在2006年央視的《對話》節目中說。

人類之所以往往傾向於從眾,是因為非主流並不意味著一定成功,反而往往意味著高風險。要走「非主流」之路並成功,也並不僅僅是「關注事實真相」、「用戶產品思維」那麼簡單。比如,一旦非主流,融資這關大部分人可能就過不去。

C輪融資的艱難時刻,是經緯創投的張穎給李想出了主意:「你去把所有有錢的朋友都找一遍,看有沒有人投你。」這才有王興和張一鳴在理想汽車C融資中下注,聯合老股東共投資5.3億美元。

李想並不諱言,回頭看輟學創辦「泡泡網」時的自己,是個「自以為是的白痴」。而造車「這麼難的行業,必須訓練一個從18層地獄為起點往上爬的創業企業,熬出地面才能有更強的競爭力。」

從創辦泡泡網、汽車之家,到操盤百億美元市值的新造車業務,一個高中輟學的少年,是怎麼跨過了這條看來巨大的鴻溝?

第三次進化:造車,也是造一臺效率機器

2015年,在望京一個咖啡廳裡,李想花3個多小時跟黃明明復盤了過去創業的得失,並說要辭去汽車之家職務、創業造車。當時黃明明還是有些不解,汽車之家剛上市兩年,每個季度幾乎都是20-30%的增長,「閉著眼睛什麼事都不做,你就能成為一個百億美金的公司。」

但李想的想法很堅定,「我看到了在有生之年,可能再打造一個豐田的機會。」李想認為,以「精益製造」為殺手鐧的豐田是傳統汽車製造業的巔峰。 

對2000年泡泡網的創業史,李想總結當時的問題是還不懂管理和團隊協作,也不懂建立什麼樣的管理結構,而且因為是行業第三,常年被頭部公司的灰色規則綁架。所以2005年創立汽車之家時,李想的原則是「一定做到行業第一」,考慮到自己在管理上的短板,就引入海歸背景的秦致作為CEO,幫助搭建管理結構、梳理企業文化,最終把汽車之家的規模和流量快速做到頭部,一家網站吃掉了行業幾乎全部利潤。

而李想對汽車之家的遺憾是,沒有很清晰的總結成「為什麼好」的系統和方法論。而在理想汽車這家公司上,「要有系統和方法論去支撐我們做得更好。」

理想汽車成立以來,李想先後推行了四步法、八步法、OKR、LBP(來自豐田的工作方法,主要用於問題糾偏)等多種工作方法,以及為員工付費學習《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這本書——《高效能》培訓效果在理想內部參差不齊——幫助建立企業共同語言,以此來打造組織體系。 

李想曾經在公司論壇上現身說法,分享他用自己總結的「四步法」裝修自家別墅的經過:「四步」分為用戶群體、用戶需求、業務需求和目標四方面,用戶群體是自己、家人和保姆;用戶需求方面,他要求使用中高質量且批量易維護的裝修材料,同時外部溝通事宜全權授權,交給項目主管和設計負責人等。「我用了5個小時和項目方溝通,完成了四步法流程,後續可以幫我節省大概200-300個小時。」李想最後總結。

李想還會訓練員工拆解問題的思維方式。比如李想不會蠻橫地去卡成本,而是讓大家把事情拆開,看到底用戶需不需要。「比如一些功能設置,如果有多個選項,那每個選項都要付錢,為什麼不思考下用戶最習慣用哪個,直接提供默認設置。」李想的同事說。

理想汽車的早期投資方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告訴36氪,造車最難的一點,是怎樣讓各種不同背景的人在一起共事——這其中有來自網際網路的產品人才、有來自傳統主機廠製造業的人才、還有運維體系人才,未來還需要深諳海外市場的人才幫助公司出海。

「要用什麼樣的組織體系,把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的戰鬥力都調動出來,形成合力往前走,這是李想第一次和我們聊的時候就想清楚的。」朱天宇說。

如果組織是為了凝聚團隊,系統工具則是用來驅動組織效率。在理想汽車的一級部門中,除了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實際業務部門,還有兩個職能部門:組織部和企業系統部門,這兩個部門的負責人都直接向李想匯報。

組織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理想汽車內部推動OKR等商業語言的貫徹和執行,由張輝負責;企業系統部門則負責在線系統開發,負責人是王陽,他也曾在汽車之家負責搭建數據系統,他現在的團隊有40餘人,包括工程師和數據人員,規模甚至與智能駕駛部門相當。

新造車入場者一般認為,機會在於靠電動化、智能化,對傳統車企彎道超車。但李想的想法是,如果傳統車企想成為豐田這樣的公司,要經過幾代企業家的發展。但是以現在這種集中化的研發和集中化的管理,加上電動汽車被簡化的技術門檻等,可能在更短的時間內達到豐田的體量。

「汽車之家時代,尤其是IPO之後,需要精細化運營,李想就開始高度重視數據化系統的建立。」一位結識李想十多年的人士告訴36氪。

不過作為媒體網站的汽車之家的數據相對單一,主要就是文章的閱讀、流量效益以及廣告投放等數據,而在汽車公司內,數據要更加複雜和多元,「理想幾乎把所有的數據都在線化和可視化了,讓數據在最大範圍內可以去共享,這樣不管是製造、銷售還是市場公關,都能在同一個維度進行溝通對話。」 

以銷售業務為例,理想汽車的數據系統叫「中央作戰看板」,可以看到實時的訂單數據、單店客流、試駕量、新用戶量、新的線索量以及線索來自哪裡(線上、線上、小程序還是第三方)等等。

「甚至你還能看到上下遊的數據,如果你銷量不好,那是市場、銷售還是產品的問題,這些在公司內部都是透明的,大家彼此可以看到最近更新了什麼, 合作了什麼,在做什麼。」接近理想汽車高層的知情人士告訴36氪。

車輛交付以後,理想汽車還針對性地做了一個用於預警的在線系統。只要車輛有任何報警和異常,會第一時間通過該系統傳輸到理想總部,有潛在問題的情況就會在釘釘裡面自動生成工單,發送給工程師。「公司要求我們幾分鐘內做出響應,系統那邊接的都是待機時長超過24小時的諾基亞功能機。」一位理想汽車的員工告訴36氪。近期,理想汽車又開發了一系列自動回復機器人,用在銷售、產品、車輛管理上。

在線化和數據化的雙重驅動下,石家莊的一位店長甚至會通過物理看板來記錄每個店員的心理情況、身體情況等,以了解他們的工作狀態。

華興資本集團董事長包凡向36氪轉述,「李想有一個理念,他說一切企業競爭的本質都是效率競爭。你今天做的任何創新,都是因為比以前做這件事的人效率更高。」

「李想從來不是個勞模型創業者。」理想汽車的一位投資人說,組織和數據化系統正在將李想自己的精力解放出來。李想對該投資人說,現在不管他人是在常州的辦公室還是北京的研發中心,管理效率、整個公司的運營都不會受影響。

據汽車媒體人餘建約所知,李想每天主要用於工作的時間只有3.5小時,主要幹三件事情:戰略教練、產品教練和組織教練。剩下的時間就是用於學習、思考戰略。

迭代:完美不存在

快速迭代是李想身上公認的最大特點。

李想好友、雪球創始人方三文向36氪總結了李想的主要特徵:保持進取心、好奇心,深入思考,不斷總結規律;持續行動,在實踐中不停糾偏。與李想有密切交流的媒體人餘建約評價李想和王興是同一類人,「都是認知迭代機器」。 

李想會隨身攜帶紙筆,在與人交流時隨時記錄要點。泰合資本郭如意曾和李想一起上培訓課,課上完後,他發現李想做的筆記最認真,記錄得滿滿當當,而且李想能夠舉一反三,快速把信息領悟。 

李想也告訴過同事,「我一個月前和一個月以後必須是不同的,必須不斷成長,挑戰自己和團隊成長的極限。這是我最重要的動力。」 

很多加入理想汽車的員工,都是對李想慕名而來,但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心中的偶像在工作中也會表現出暴躁的一面。

「你這個想法太蠢了」、「做的都是什麼玩意」——員工跟不上李想的思考節奏或者看法不一致,或者是李想收到了關於產品的負面評價,他就會在內部會議上罵人,VP級高管都未能倖免。李想還曾因為看不上產品團隊的設計方案,而自己動手畫了空調屏的草圖。這種情況下,也會有員工感覺李想「專權」。

認知迭代快,決策也下得快。李想的同事告訴36氪,他經常興奮地走進會議室,說發現了某個業務的效率公式或者運營策略,然後就開始快速推廣,但一旦發現不適用,就會叫停。

這也會讓他的員工感到困惑。2018年初,李想在內部開過高管會,推動汽車定價和區塊鏈技術結合,但幾個月後,隨著區塊鏈行業崩盤,計劃也不了了之。李想也曾讓產品團隊去借鑑抖音和王者榮耀的用戶體系,應用到理想汽車的產品上來,但不到兩周,他考慮到可行性不高,就不再推行。

也有理想人士認為說,李想的暴躁,也可能是源於有的員工跟李想差距太大——理想汽車因為工資不高,有時候只能招「60分的人」。

一個薪酬不高的例子是,朗鹹朋帶領的智能駕駛部門長期只有30多人,也因為一次招聘和HR動了怒。「當時朗鹹朋需要一個數據收集人員,以P4的初級崗,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不錯人選,但是HR以第一學歷不是本科為由,拒發offer。」接近理想汽車高層的人士向36氪透露,「又要求工資低,又要求學歷高,朗鹹朋當時就在高管群裡發了火。」

長期高強度的成本控制的確給理想汽車帶來了很多正向激勵,但在開始賣車之後,這種路徑卻讓李想差一點錯失戰略窗口期。

今年以來,蔚來獲得合肥市牽頭的70億元投資後,渠道擴張提速,如今已經開設超過140家線下店,單月銷量也隨之節節走高,穩定在3500臺左右。

但直到今年5月,理想汽車的渠道規劃還是全年新開20家店。他的同事透露,在此之前,李想還在制定規劃,要在理想汽車APP線上賣車,「他算了一筆帳,每個用戶到店的成本是2000多元,包括銷售人員、試駕車等,所以想做純線上購車。」

線下渠道是汽車銷售的核心環節之一,尤其是汽車是個重服務和體驗的大宗消費品。2019年初,特斯拉CEO馬斯克曾放言,要關閉線下店,全部轉為線上賣車,但很快淪為一場「鬧劇」。

和王興、王慧文的交流讓李想調整了策略。與李想有多次交流的媒體人餘建約告訴36氪,5月初王興李想的會面,不僅敲定了理想汽車D輪5.5億美金的融資方案,也確定了理想在渠道和自動駕駛的擴張策略,包括全年新開店面60家,並提前一年投入L4級自動駕駛研發。

美團元老講述了早期與餓了麼的一次交鋒:餓了麼團隊精良、服務優質,但在經營12個城市之後停下步伐,而美團則趁勢佔領了100多個城市。理想汽車的經營狀態幾乎與餓了麼一樣,而他早期創業的泡泡網也因為沒有及時擴張,被頭部企業的灰色規則綁架。繼續擴張還是守成盈利,李想很快有了答案。

理想汽車投資人黃明明向36氪總結了李想能夠快速迭代的內在動力:誠實和坦誠。「能做到自我的高速迭代,第一要求就是對自己和市場足夠誠實。」

理想汽車曾在低速電動小車SEV上折戟。有知情人士向36氪透露,這款小車的研發投入超過了5億人民幣,這在理想汽車早年是一筆不小的資金。李想希望通過輕便靈活的特性,快速打入汽車共享市場。但由於分時租賃的商業模式未能跑通,國家對低速電動車的政策也在日益收緊,理想的SEV小車項目發展艱難。

理想汽車首款低速小車SEV,圖源:官方微博

2018年初,李想果斷叫停了SEV項目。當時也有股東建議不要對外說「停掉」了SEV項目,而是採用「暫時先擱置」的說法,但李想拒絕了。相反,他迅速安排與員工溝通,當時公司沒有大的會議室,就分部門挨個開會通知。有員工向36氪回憶,「當時李想一整天都在溝通砍掉SEV項目的事,開了7-8場會,每場1個多小時,李想每一場都詳細說明為什麼他決定要停掉SEV項目,之後公司會怎麼發展。」

直面事實,是李想的一個核心原則。他的同事告訴36氪,李想厭惡的行為之一就是「不說人話」,「他喜歡把事情一步步拆解開,挖掘本質」。 

理想汽車員工必讀書籍之一是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的《原則》,作者在開篇提到自己的原則之一:獨立思考並決定,1、你想要什麼;2、事實是什麼;3、面對事實,你如何實現自己的願望。  

李想把自己獨立認知世界的方式,歸功於家庭:小時候怎麼花錢是他自己說了算,很多人生的判斷決策也是自己來做,而自己做決策就要自己負責。 

李想說,一切要感謝他的父母,「掌握主動權是我一個最大特質。」

來源:36氪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24063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以上內容轉載自36氪,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並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地獄不是18層,是333層!
    大家都知道,我們通常罵人比較狠會這麼罵:祝你下18層地獄。。。很尷尬,我們都搞錯了,地獄不止18層,有333層,更恐怖的是,它還不是最底層。導演用了特別討巧的設計,將每一層記錄了下來,食物只能從上往下送,人為的分成了自上而下的運送模式,在這個前提下,故事就展開了...
  • 18樓就是十八層地獄?原來秘密在這裡
    18樓就是十八層地獄?原來秘密在這裡對於數字的禁忌,是各個文化都存在的現象。不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禁忌不同而已。但中國民間流傳的十八層地獄的說法最早卻來自佛教,後來也被道教所引用和接納。其他的宗教也有地獄或者類似性質的概念,但十八層地獄的說法卻是佛教首先提出來的。按照本土道教的理解,世界分為陽世和陰間,陰間也分為很多部分,但地獄是最陰暗、最苦難的極端。所以在人們的理解中,十八層地獄是人們所能想到的最痛苦的深淵。
  • 新家搬到了18層地獄
    公司劉副總搬新家了,住在第18層,同事私下稱他的家為18層地獄。劉副總住進去沒多久,他的孩子沒了,老婆瘋了,丈母娘死了。一夜之間,這下同事們更相信住在第18層不吉利了。
  • 18層樓層真的是代表18層地獄嗎?
    最近有一位網友提問,說他自己買了一套房子,選擇的是18樓,問風水上有沒有什麼問題?這個話題或者是這個問題,我想很多人應該是困惑過,特別是在買房子的時候,自己看中的是18層或者僅剩18層沒有辦法。那麼民間也有一些老人講說18層是十八層地獄,所以在風水上18層到底可不可以住人呢?今天就和大家來分享一下,並且和各位講一講我們選擇樓層的高矮到底是根據這什麼?在風水上面有人說住的地方不能太高,高的話沒有地氣。也有人講高矮要根據情況來看,那麼哪種是正確的?其實這兩種都正確,只不過它是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說你做的高和矮它沒有一定的標準。
  • 山西一座古廟,地下發現「18層地獄」,嚇壞了不少人
    在山西一座古廟,地下發現了「18層地獄」,嚇壞了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做了虧心事的人。這個古廟就是山西省臨汾市蒲縣的東嶽廟。臨汾有四大景點必看,「上西天、下地獄、入虎口、進監獄」,其中的「下地獄」就是這座東嶽廟。東嶽廟是一座道觀,名聲響亮,年代久遠,可以追溯到元朝以前。
  • 規劃蓋18層地獄樂園?花蓮縣政府闢謠:訛傳
    花蓮要蓋18層地獄主題樂園?有網友在PTT八卦板PO文附上企劃書圖片指出,「傅昆萁要在花蓮蓋18層地獄主題樂園」,揶揄可與陰間無縫接軌,花蓮縣府建設處8日急忙澄清「絕無此事,是訛傳啦!」    樂園初步構想以18層地獄為主題,仿真國內外著名鬼屋,布置18個小園區,搭配奈何橋、售賣燒人肉、香腸嘴等區域,入口還設置算八字區,未達四兩不得入園,期能達到「教化人心、引人向善」功能。
  • 臺灣一風景區設18層地獄展示 提醒遊客莫做壞事
    原標題:臺灣一風景區設18層地獄展示 提醒遊客莫做壞事   中新網3月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彰化八卦山大佛風景區內的南天宮,設有18層地獄展示空間,展示人走過奈何橋後的18層地獄情境,提醒民眾莫做壞事。
  • 到鬼屋走訪18層地獄
    到鬼屋走訪18層地獄 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報導,位在臺南麻豆地區,有一處頗具名氣的賞鬼地窖,來到此處據傳可以轉換陽世陰間,不只可以看見各種鬼的形體,還能走訪十八層地獄,親眼見證各種殘酷刑罰。  臺南麻豆代天府裡的「天堂地獄」,是臺灣著名的恐怖景點之一。
  • 深氪|從18層地獄爬出的「理想」
    李想和理想汽車SUV車型理想ONE摳門低調,摳門。即使理想汽車剛IPO融了100億元,市值最高將近150億美元。IPO當晚的慶祝聚會,原本只是計劃搞一次擼串,這是理想汽車一貫的節約風格。多位理想汽車員工透露,公司在賣車之前只發放固定13薪,不漲薪不漲級,已經近3年沒有加薪,逢年過節也幾乎沒有福利。直到今年6月,最新的職級和薪酬獎勵制度才推出。理想汽車P7職級以上員工可以拿到股票,但其全公司3000多人中僅有200多人在P7級以上。「大家會懷疑,理想汽車的理想,可能只是李想的理想。」多位理想汽車離職員工向36氪說。
  • 中國最「恐怖」的鬼城,裡面有18層地獄,晚上無人敢逗留
    在中國就有一個最恐怖的鬼城,裡面有18層地獄,晚上無人敢逗留。大家都知道重慶現在是網紅必打卡之地,也知道這裡的火鍋、景點都是超讚的,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裡有個地方被稱為鬼城。它就是重慶的豐都鬼城,舊名酆都鬼城,古為「巴子別都「,起源於東漢和帝永元二年置縣,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從重慶順長江而下,豐都鬼城隱匿在岸邊山巒中,更添一份神秘與陰森。
  • 十八層地獄都有哪十八層
    十八層地獄(或稱十八地獄、十八重地獄、十八泥犁)是地獄名稱。中國民間傳說閻羅王為地獄之首,屬下的十八位判官分別主管十八層地獄。在佛教傳入中國後,為道教所沿用和解釋。  地獄(梵語naraka)十八泥犁纖中,列有十八個地獄,何等為十八呢?
  • 山西有一古寺廟,院中藏有「18層地獄」,塑像真的太嚇人了
    民間傳說的十八層地獄,相信很多人從小就有陰影。小時候,常常聽大人說:「如果生前作孽太多,死後就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深受輪迴之苦。」那麼十八層地獄是個什麼樣子,相信沒人能夠給出準確的答案。在舊社會,很多城隍廟內都有關於十八層地獄的表現,但發展到今日能夠保存下來的寥寥無幾,在一些人眼中十八層地獄等仍被當成封建迷信,而給予歧視。在山西省蒲縣東面的柏山上,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寺廟-柏山寺。整個寺院規模宏大,結構完整,從山門進入,經過一系列庭院,最後抵達東嶽行宮大殿。
  • 你相信有地獄嗎?古代人關於十八層地獄的傳說故事
    這地方簡直就是地獄!在傳說中,地獄是黑社會的一部分,閻羅王的管轄權。他手下有18個法官幫助他管理地獄。相應的,地獄有十八層,一層比一層深,不僅是地形,更是這裡靈魂的懲罰。每層地獄將遭受比上一層地獄多20倍和兩倍的痛苦。
  • 臺中地獄一日遊!難忘十八層地獄!醉酒美奈何橋
    善與惡有18個層次。在法官的指導下,他第一次來到了久負盛名的十八層地獄。唐太宗早就相信嚮往代表十八層地獄。一路走到煉獄十八層,詳細介紹了專為人類世界汙穢而設計的終極刑法,尖叫聲聽起來真的很酸!從上到下共有18層,可以教會人們做更多的好事,更容易落下。美麗圖例奈何橋。十八層確實是雕刻出來的,然後移動到奈何橋。
  • 十八層地獄是指什麼?
    生活中經常聽到大家對某事的不悅可以用「十八層地獄」來比喻,那麼十八層地獄到底是什麼呢?還是只是人們以訛傳訛的謬論呢?其實不然,中國自古就有很多神鬼傳說,這十八層地獄的來歷也是在人們的構想中慢慢建造出來的,「地獄」是指關押人死後的靈魂受審受苦的地方,並且一層比一層的酷刑更重,喻為"十八層地獄",閻羅王為地獄之首,它屬下的十八位判官分別主管十八層地獄。
  • 這部電影裡的地獄,不止18層
    人性、血腥、殺戮等元素隨處可見,觀影體驗如同地獄之行——《飢餓站臺》El hoyo導演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沒啥名氣。但憑藉優秀的內容,影片首映就在業內掀起一些波瀾。平臺在一層稍作停留後,便會降到下一層。可想而知,層數越往上的人,食物越多。而下面的人,只剩下被糟蹋過的殘羹冷炙。底層甚至更糟糕,完全沒有食物的他們,甚至只能......
  • 《山海經》:18層地獄可能在我國境內!與山東蓬萊相望,無人敢去
    在東方與西方的傳說中,都有不少關於"天堂"和"地獄"的記載,雖然文化並不相同,但給人的印象都是善良正直的人去"天堂",而犯了錯就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你知道這十八層地獄分別是哪些嗎?第一層拔舌地獄,第二層剪刀地獄,第三層鐵樹地獄,第四層孽鏡地獄,第五層蒸籠地獄,第六層銅柱地獄,第七層刀山地獄,第八層冰山地獄,第九層油鍋地獄,這九層為上九層,又名東地獄。
  • 來自地獄的你《封天》十八層地獄探秘
    原標題:來自地獄的你《封天》十八層地獄探秘   十八層地獄是《封天》全新加入的副本探秘玩法。在十八層地獄中,玩家們不僅能體驗到險象環生的鬼域探秘之旅,還能感受到全程BOSS連戰的爽快!而玩家通關十八層地獄後,不僅能獲得海量裝備道具獎勵,還能獲取升級羽翼的神秘道具!心動的玩家快來遊戲中體驗吧!
  • 宏傑下18層地獄受刑 網笑爛:根本《戲說臺灣...
    《炮仔聲》大反派江宏傑下18層地獄。 《炮仔聲》大結局講述宏傑夢到自己下18層地獄,遭受林家人扮演的地府角色用刑,從裸身抱鐵柱外加鞭刑,再到被挖掉右眼珠,甚至被狗與蛇執行咬刑、剖腹,奈何橋上被閻羅王、黑白無常包圍,但就是死不悔改。網友看了笑噴,「戲說臺灣之炮仔傳奇」、「我以為在看《與神同行》」、「好爛的結局 什麼爛報應!」
  • 想不想修真 冥界地獄竟然是19層難道不是十八層地獄嗎?
    之前說了三十三天和魔界,今天小編就來說以一下想不想修真裡的冥界,冥界分為十九層,分別為枉死地獄、火山地獄、白骨地獄、亂魂地獄、黑繩地獄、寂靜地獄、血蓮地獄、血池地獄、哀嚎地獄、陰靈地獄、怨魂地獄、冥東地獄、夜永地獄、阿鼻地獄、陰陽地獄、紅蓮地獄、青蓮地獄、無間煉獄,原來是十八層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