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麥當勞旗下咖啡品牌麥咖啡高調宣布:未來三年將投資25億,在中國布局超過4000家門店。麥當勞中國區CEO稱:麥咖啡並非新手上路,在賽道上沒有把誰看作競爭對手。
回想起2017年小藍杯創立,創始人攜
帶10億資本進場廝殺,短短一年多時間開店近4000家,18個月即在美國上市。一時間曾風光無限,成為行業內讓人羨慕嫉妒的一匹黑馬。
同樣實力雄厚,攜重金進場,不免會讓人拿這兩個品牌相比較。小黃杯會不會接棒小藍杯成為下一匹連鎖咖啡品牌的黑馬,作為行業觀察者和消費者,今天就來八一八這倆個連鎖咖啡品牌。
品牌背景
瑞幸咖啡的創始人曾是神州租車的高管,在公司的組織架構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幾乎都是神州的原班人馬。也就是說,瑞幸咖啡這個品牌,骨子裡是網際網路公司的血脈,靠的是網際網路思維做餐飲。很多老餐飲人看不明白瑞幸咖啡的打法很正常,人家壓根兒跟你玩兒的就不是一個路子。
麥咖啡的母公司麥當勞是國際大型的快餐品牌,但了解這個品牌的人都知道,麥當勞從本質上講是一家地產公司,盈利模式是地產出租+品牌授權+門店利潤。對這個品牌感興趣的朋友,推薦你們看一部電影《大創業家》,講的就是麥當勞創始人的故事。
這兩個品牌打根兒上講,都不是根正苗紅做餐飲的,一個是網際網路一個是房地產。但都屬於後來居上,擴張迅速。
銷售策略:
瑞幸咖啡早期做用戶數據靠的是下載瑞幸APP,新用戶免費喝一杯。推薦給朋友,朋友免費得一杯。字樓的電梯裡隨處可見小藍杯的廣告,湯唯和張震這兩個代言人選的著實招人喜歡。請同事喝一杯咖啡也成了彼此間增進感情的一種方式。後續,根據大數據算法定期推送各種打折優惠券,培養用戶習慣。
麥咖啡現在也推出了免費活動,叫:打哈欠就請你喝。配合近期「醒醒吧,犯困人」的宣傳文案,暖暖的溫情牌。除了免費喝活動,每個手機號碼首次註冊會員都可以領取一張5元拿鐵咖啡券,對比均價在28-38這個價格區間的牛奶咖啡,5塊錢一杯的價格非常良心。
兩者前期都是靠免費和低價吸引用戶下載註冊,拉新形式和內容大同小異。
產品策略:
瑞幸咖啡自籌備階段起,就請來了三位世界咖啡師大賽(WBC)的冠軍組成了咖啡大師團隊,全面負責產品研發和品質管控。產品線上,除了大師咖啡、環球經典、厚乳拿鐵,最近還多了掛耳咖啡和凍幹咖啡產品。零食、輕食、堅果等輔助產品線定位辦公場景,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麥咖啡目前從產品線上來看暫時沒什麼亮點。小程序的點單界面上只能看到傳統的咖啡飲品、可頌、甜品和幾款中式茶。麥當勞中國區CEO說:麥當勞可以賦予麥咖啡做日食的廚房和設備,這也將是麥咖啡獨特的競爭優勢。但從當前來看,麥咖啡的食品一欄裡選擇非常單一,且新意不足。
產品種類這部分,個人站小藍杯。從消費者的角度上來說,在新品研發和產品升級迭代上瑞幸顯然更用心。
選址策略:
瑞幸咖啡之前布局的線下門店,多數覆蓋寫字樓周邊,大多不設位子,外賣和自提是主要形式。方便快捷是瑞幸的主要商業策略。且隨著無人零售終端機的進場,瑞幸將更大程度的覆蓋辦公室、校園、機場、車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社區等各個場所。
麥咖啡依託麥當勞現有門店,覆蓋商圈。店內提供座位,有消費場景。但個人感覺空間體驗感有待優化。相比一般快餐店,店內的環境、燈光、座位等基礎設施尚可,但相比帶座位的咖啡館,就顯得有些雞肋,舒適體驗度一般。
瑞幸現有4500家門店,麥咖啡計劃布局4000家門店,體量上兩者不相上下。但是能抓住耗子的貓才是好貓,能留住用戶的品牌才是好品牌。誰才是笑到最後的實力黑馬,權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