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0日訊 日前,濟南市出臺《關於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對有在濟南從業、居住意願的外地人員,全面取消在城區、鎮區落戶遷入條件限制。《措施》主要包括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全面實施大學生留濟創業就業工程、全面保障落戶權益等內容,政策實、操作易、含金量高,旨在進一步吸引聚集更多人才來濟南發展創業,加快形成與「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人才集聚效應和人力資源支撐。
全面實施大學生留濟創業就業工程
改善大學園區配套 設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實習補貼
在健全完善校地合作機制方面,《措施》提出,完善校地聯席會議制度,成立服務駐濟高校(含民辦高校、職業技工院校,下同)工作專班,定期組織宣傳、教育、科技、文化旅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開展上門服務,「點對點」統籌協調高校在基建投資、項目申報、成果轉化、後勤服務、就業實習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開展「攜手共建」活動,利用節假日、雙休日,開通免費地鐵、公交等,有計劃地組織廣大高校師生觀摩全市重點園區、重大項目及城市建設,引導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全市重大政策制定、重要活動,為濟南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在暢通校地溝通交流渠道方面,《措施》提出,建立市級領導聯繫高校制度,在「畢業季」「開學季」進高校宣講人才政策。發揮高中「母校」橋梁紐帶作用,由各高中每年寒暑假組織「回母校、議變化、獻良策」等活動,讓濟南籍外地高校在校生和應屆畢業生及時了解全市發展建設成就,增進回歸發展意願。建立駐濟高校和濟南籍外地高校學生信息資料庫,全力打通信息傳遞渠道,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定期推送濟南最新發展規劃、產業政策、服務流程、崗位需求,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等,引導他們關注濟南、嚮往濟南、紮根濟南。
在改善大學園區綜合配套條件方面,《措施》提出,加大章丘、長清大學園區周邊配套設施規劃建設,在新興產業布局、文化基礎設施、公共運輸服務、職住環境改善等方面加大建設力度,全面提升駐濟高校周邊的創業就業、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文化娛樂、自然生態、社會治安環境。加大高校老校區保護力度,優化周邊環境,營造人文氣息,傳承高校文脈,切實增強高校師生、校友對濟南的認同感、歸屬感,增強吸引人才留駐的軟實力。
在搭建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平臺方面,《措施》提出,圍繞十大千億產業發展,加大市級層面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力度。鼓勵各類研究院、檢驗檢測機構以公益價格開放實驗室、試製室和檢測室等資源,並為大學生創業就業提供技術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鼓勵支持大學生就業輔導、職業技能培訓、信息諮詢、科研院所等機構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服務。各區縣、功能區要在地理位置、商業環境、交通條件相對優越地帶建設創新街區、眾創空間、創業特區等孵化平臺,提供數量充足、設施配套完善的創業工位。
在設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實習補貼方面,《措施》提出,鼓勵各區縣、功能區定期匯總提供轄區內企事業單位實習崗位清單。對企事業單位給予在校本科及以上大學生實習補貼、補助的,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50%給予不超過3個月的補貼。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和擇業期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籤訂1年及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4個月以上的,按照「由企業隨工資發放,據實向市、區縣人社部門(經辦機構)申領」的方式,向每人一次性發放2000元。畢業1年內來濟參加面試的非駐濟「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可依據面試通知書和相關票據,一次性申領不超過1000元的補貼,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補貼資金直接打入畢業生個人支付寶、微信等帳戶。
在設立駐濟高校「留才獎」方面,《措施》提出,鼓勵駐濟高校創造條件引導支持應屆畢業生在濟南落戶就業,對籤訂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按照本科及以下每人300元、碩士及以上每人500元的標準據實給予高校一次性獎勵。
在優化大學生服務渠道方面,《措施》提出,打造「選擇濟南共贏未來」招聘品牌,進一步擴大大學生就業招聘會規模、層次、行業和專業,同步整合高校就業服務網站、公共就業招聘網站等資源,搭建在濟就業統一線上服務平臺,為求職者提供多樣選擇窗口。在章丘區、長清區高校集中區域,設立大學生創業就業服務中心,方便大學生辦事和留濟創業就業。
相關新聞
濟南設非駐濟高校在校生網上落戶「綠色通道」
可在中國濟南人才網、濟南公安微信服務平臺辦理
為貫徹落實《關於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日前,濟南市出臺《全日制非駐濟高等院校在校學生網上落戶推進辦法》(簡稱《辦法》),建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安協作配合機制,依託中國濟南人才網、濟南公安微信服務平臺,加快推進「智慧落戶」建設,開闢非駐濟高等院校在校學生網上落戶「綠色通道」。
《辦法》提出,非駐濟高等院校在校學生可申請在市人才服務局、區縣人才服務中心人才集體戶落戶。申辦手續為:1.申請人錄取通知書或學生證;2.居民戶口簿或集體戶口登記卡;3.註明準遷證郵寄地址的說明。
受理流程有兩種,第一種為中國濟南人才網辦理:申請人通過中國濟南人才網網上提交申請材料預受理,系統自動核對後將核准信息發派出所,符合條件的同時發送短息通知申請人將申辦手續郵寄到派出所。省外遷入的,派出所列印準遷證並按準遷證郵寄地址發申請人,申請人憑準遷證辦理戶口遷出並將遷移證發派出所落戶;省內遷入的,不再發放準遷證,戶籍地派出所辦理遷出後直接辦理落戶。
受理流程第二種為濟南公安微信辦理,申請人通過濟南公安微信公眾號網上提交申請材料預受理,擬落戶地公安派出所受理、核准,符合條件的通知申請人將申辦手續郵寄到派出所。省外遷入的,派出所列印準遷證並按準遷證郵寄地址發申請人,申請人憑準遷證辦理戶口遷出並將遷移證發派出所落戶;省內遷入的,不再發放準遷證,戶籍地派出所辦理遷出後直接辦理落戶。
據悉,派出所定期將非駐濟高等院校在校學生落戶情況通報市人才服務局、區縣人才服務中心協管員,並將集體戶口登記卡交協管員統一管理。人才集體戶協管員負責做好落戶人員戶口管理規定的宣傳指導。
濟南設立駐濟高校「留才獎」根據《關於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中關於設立駐濟高校「留才獎」的有關規定,濟南市日前制定《駐濟高校「留才獎」發放工作辦法》(簡稱《辦法》)。
駐濟高校「留才獎」的申請條件為:濟南市行政區域內駐地普通高等學校;駐濟高校應屆畢業生在濟南行政區域內就業落戶,籤訂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
駐濟高校「留才獎」獎勵標準為:凡駐濟高校其應屆畢業生在濟南就業落戶並參加社會保險的,按照本科及以下每人300元、碩士及以上每人500元的標準據實給予高校一次性獎勵。
《辦法》提出,各區縣、功能區要通過海報、宣傳冊、公益廣告、微博、微信、簡訊、移動互聯平臺多種渠道進行濟南市的人才、產業政策宣傳,擴大宣傳覆蓋面,提高政策知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