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讓社區兒童活動中心成為孩子們的溫馨驛站

2020-12-20 中國文明網

  

  圖為在固原巷社區,孩子們正在學習舞蹈。 (記者史傳芝攝)

  

  圖為在水磨溝區葦湖梁片區管委會昌盛祥社區兒童活動中心,艾則再·麥蘇木(左)和妥美玲正在交流畫畫心得。 (記者王磊攝)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的成長關乎每個家庭的幸福。烏魯木齊市婦聯從2012年起在各區縣的重點社區試點建設兒童之家,已建成20個兒童之家和1個兒童活動中心。此外,烏魯木齊市許多社區還與「訪惠聚」工作隊、相關職能局,共同建設了多種形式的兒童活動中心,一起探索對學齡前兒童、困難兒童、留守兒童的服務。

  流動人口子女在這裡體驗早教服務、農牧區和困難家庭的孩子在這裡學習才藝、留守兒童放學後在這裡接受作業輔導、城區孩子在這裡體驗科技大餐……5月11日-19日,記者走進兒童之家,感受兒童之家豐富多彩的生活。

  兒童之家

  互動中增進親子感情

  5月17日11時30分,哈斯椰提·吾斯曼帶著3歲的女兒麥乃賽·帕爾哈提來,走進二道橋片區管委會固原巷社區的兒童之家,上個月剛升級完的活動室增加了不少新書籍和玩具。

  「周二到周日每日上午開放,不管是外地孩子還是本地孩子,都可以來這裡讀書交朋友。」哈斯椰提·吾斯曼說,他們一家是從阿克蘇來烏打工的,家庭條件較困難,但沒想到自己的孩子也能享受到這麼好的教育資源。

  2016年,全國婦聯將兒童早期發展社區家庭支持項目延伸到新疆,固原巷社區「兒童早期發展社區家庭支持項目示範點」是烏魯木齊市兩個示範點之一,為資源貧乏社區0-3歲兒童和家庭提供公平、優質的兒童早期發展指導和服務。

  該社區外來務工人員多,流動人口佔60%以上。轄區近 50名0-3歲的孩子都在兒童之家活動,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親子閱讀、親子遊戲、共學語言等。

  女兒快4歲了,哈斯椰提· 吾斯曼打算讓孩子學點特長,這在社區也能實現。

  固原巷社區主任哈麗比努爾·馬木提說,針對4-7歲的孩子,社區開辦了書法班、舞蹈班,他們還與崑崙學院的志願者達成合作,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提供適合的服務。

  活動中心

  輔導學習培養愛好

  5月11日,7歲的蘇比伊努爾·阿加布都拉來到水磨溝區葦湖梁片區管委會昌盛祥社區兒童活動中心,來自市第76小學的音樂教師杜夢嬌在給20多個孩子教舞蹈。

  杜夢嬌說「:每周六我和同事都會輪流到這裡,給對音樂舞蹈感興趣的孩子教一些基本功。」

  社區另一間教室裡,杜夢嬌的同事正在教水墨國畫。9歲的妥美玲在市54小上三年級,在這裡她第一次學習畫梅花。

  水磨溝區葦湖梁片區管委會昌盛祥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馬萍說,轄區困難家庭較多,針對這一實際情況,他們邀請市第 54小、75小、76小以及77小的教師開展公益服務,設置國學誦讀、書畫、紙藝等課程。

  在米東區中興社區的石化 14區中心市場內,不少放學後的孩子跟在市場上做生意的父母打了招呼,就朝市場中間的一間屋子走去。

  孩子們進屋,市第61中學駐中興社區工作隊隊長竇文鵬招呼他們坐下,給需要輔導的孩子答疑解惑。

  去年年初,竇文鵬和同事走訪時,得知中心市場的商戶們普遍有個煩惱——孩子放學後正值經營高峰期,孩子沒地兒去,就在店裡搬個板凳寫作業。

  隨後,工作隊與派出單位及米東區教育局聯繫,整合多方資源,為孩子們協調場地和老師。

  去年6月底,愛心課堂開班,周一至周四每天免費輔導1 小時。

  自愛心課堂開辦以來, 10歲的馬悅幾乎從不缺席。她說:「爸媽在市場開了一家小吃店,每天五六點就開始準備,晚上有時10 點才回家,沒時間管我。在這裡,老師輔導我學習,還能認識許多朋友。」

  VR館

  徜徉科學世界

  濃煙四起、火苗亂竄,小朋友可在屏幕前實景滅火;突然地面晃動、桌椅平移,小朋友則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開始逃生演習;待在屋裡,也可以享受在操場上狂奔的感受……在高新區(新市區)二工片區管委會科學北路社區的科普實驗室,這一切都通過VR體驗成為現實。

  5月11日,在科學北路社區 VR館,6歲的郭梓涵帶著3歲的弟弟感受VR技術帶來的樂趣。

  該社區文體專幹林靜說,社區VR館主要通過VR技術模擬火災、交通、校園地震逃生等場景,體驗者戴上VR頭盔身臨其境地學習自救和逃生的方法與技能。

  郭梓涵的母親王女士說,女 兒 3 歲 起就開始參加社區的活 動 ,在社區可以學藝術課程 ,周 末社區會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和體驗性活動,增加孩子們的課外知識。社區的VR館自去年開放以來,女兒基本每周都要來,現在兒子也跟著一起玩耍、學習,這給二孩家庭減輕了不少負擔。

  「我和弟弟都能在這找到樂趣。」郭梓涵說,除了VR體驗館,她還能在「科普大屏」上自選動物世界、植物百科等觀看,增長了不少知識。

  科學北路社區針對兒童長期開展各類特色活動,除了日常輔導作業等,還引進培訓機構為孩子們開設藝術類課程,並和轄區單位合作,帶孩子們前往天文臺、科技館等地開展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

  親子活動坊

  陪伴多了不孤單

  每天下午6點,是達坂城區東溝鄉葦蘭社區親子活動坊裡最熱鬧的時刻,10歲的馬明成和幾個小夥伴一起來這裡玩。

  走進約40平方米的房間,裡面設計有圖書閱覽區、傾訴傾聽區、娛樂活動區、親情連結區等。

  葦蘭社區居民多以打零工、務農為主,尤其是農忙時,顧不上照看孩子。

  看著這些孩子放學後、周末以及寒暑假沒人看管,社區幹部和「訪惠聚」工作隊隊員們急在心裡。

  去年11月,社區向達坂城區民政局申請,建起了「親子活動坊」。

  馬明成的父母都在主城區打工,大多時間沒有辦法陪伴他,有了親子坊就不一樣了。

  馬明成說:「社區的叔叔阿姨常會組織我們來這裡開展活動,爸媽也會抽出時間陪我,我還可以和這裡的其他小朋友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學才藝,一點也不孤單了。」(記者史漓莎 王磊 史傳芝 賈夢妍 宋建華 牟敏)

相關焦點

  • 新城社區兒童之家 孩子們的溫馨驛站
    新城社區兒童之家 孩子們的溫馨驛站 2021-01-04 15: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兒童之家:孩子們的溫馨驛站成長樂園!
    ������兒童之家:孩子們的溫馨驛站成長樂園6月2日,五寶鎮在萬緣村兒童之家開展遊園活動我區實現社區(村)兒童之家全覆蓋,其中,已建成示範型兒童之家17個,到今年年底將增至31個。
  • "​兒童之家"孩子們的溫馨驛站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孩子的成長是每一個家庭乃至全社會的關注重點,讓廣大兒童擁有溫馨的成長環境,是每一位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今年以來,且末縣委組織部駐良種場二隊工作隊積極響應且末縣婦聯號召,鼓勵幹部自籌書籍、玩具等,推進兒童之家的建設,打造孩子們的溫馨驛站。
  • 「兒童之家」:孩子們的溫馨驛站
    「來,寶寶,慢點兒走,手扶著兩邊……」近日,記者來到前鋒區代市鎮鍾街社區的「兒童之家」,裡面一片歡聲笑語,孩子們在家長的看護和社區志願者的陪伴下,開心地玩著滑梯。 環顧「兒童之家」,室內面積大約20平方米,空間不大卻布置溫馨。牆面用卡通圖案點綴,小桌椅和板凳擺放整齊,書架上有圖書、橡皮泥、水彩筆和一些玩具、運動器材。 「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原因,無暇照顧孩子,我們成立『兒童之家』的目的就是給社區的孩子們提供一個免費的、寓教於樂的好地方。」
  • 福光社區優兒健康驛站向社區兒童家長開放
    深愛榜訊(記者張小葭)為提升社區兒童健康水平,提供更精細化、精準化的社區服務,福光社區日前引進了民生實事項目優兒健康驛站,優兒健康驛站位於在南山區桃源街道福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從即日起,驛站每周二、周四定期開放,面向社區兒童及其家長提供推拿調理、兒童健康諮詢服務。
  • 海口秀英區兩個社區鄰裡中心啟用:社區居民有了共同的「家」
    記者石祖波 攝  當天下午,在位於福隆廣場二期小區的愛華社區鄰裡中心,記者看到,該鄰裡中心室內寬敞明亮,乾淨整潔,設置了閱讀區、健身區、娛樂區、活動區、議事區等多個功能區,包含心靈驛站、鄰裡驛站、文化驛站、愛心驛站、誠信驛站等五大板塊。
  • 9家社區兒童中心提供早教
    公益繪本館、公益親子課和兒童遊樂區……這些活動遊戲和親子課程都是社區兒童中心為寶寶提供的早期教育服務。昨天記者從北京市計生協獲悉,本市已有7家社區兒童中心投入運營,在建的2家將在年底開放。  「我的小小汽車,請你快快上來,我把汽車開……馬上我們就要到終點了,準備加速嘍!」在位於西城區廣外街道的手帕口南街社區兒童中心,小小的呼啦圈成了孩子們手中的方向盤,老師正帶領十幾位大小朋友一起上親子課。記者看到,在兒童中心的親子活動區裡,整齊擺放著各類多功能玩教具和可隨意組合的感統訓練器械。
  • 廣安區:社區黨群服務活動中心溫馨如家
    世上沒有後悔藥,還請大家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出行環境溫馨如家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對母子在廣安區岔路口社區黨群服務活動中心閱讀圖書。廣安區自2018年推進社區黨群服務活動中心親民化改造以來,各個社區對黨群服務活動中心的空間布局、功能設施、服務水平等進行了「大變身」,新設婦女兒童之家、青年之家、文化走廊、閱讀區等10餘個功能區。改造後的社區黨群服務活動中心溫馨如家,成了不少居民讀書看報、品茶聊天的好去處。
  • 【書院門社區兒童驛站】科學探索-紙樹開花,繽紛冬日~
    11月13日,由西安市陽光社會服務中心執行的書院門社區兒童驛站「科學小天窗」系列活動順利開展。
  • 平利縣幼兒園:讓黨旗在社區飄揚 讓社區兒童沐浴黨恩
    近日,平利縣幼兒園黨支部開展了「 關愛社區務工人員子女 」為主題的主題黨日活動。縣幼全體黨員、教師代表及幼兒代表參加了結對共建志願服務活動。活動開展前,該園負責人與陝西省婦源會負責人積極溝通、統籌安排,根據工作實際情況,明確本次活動的任務、職責,要求黨員教師發揮自身特長和專業優勢,用實際行動服務社區兒童。活動當天,平利縣幼兒園負責人帶領志願服務團隊,在白果社區工廠服務中心理事長與社區兒童空間工作人員的全力協助配合下,拉開了主題黨日誌願服務活動的帷幕。
  • 南京江北新區大華社區"藍絲帶"課堂進驛站 帶來暑期好時光!
    閒來無事來社區充充電!這裡不僅可以結交新朋友,還可以get一項新技能:繪畫、科學實驗、數學遊戲.....在2020年暑假之際,泰山街道大華社區在網格紅色驛站開展&34;暑期課堂活動,活動採用線上授課的方式,負責上課的老師通過視頻與孩子們對話,網格員現場協助維持課堂秩序,創造了和諧、歡樂的課堂氛圍。
  • 家人中心助力「我畫我家」社區兒童塗鴉大賽
    5月12日,「我愛我的家、我愛我的國」——第三屆「我畫我家」社區兒童塗鴉大賽活動在北苑家園中心廣場溫情開啟。本次活動以「厲害了我的國,改革開放40年」為背景,從關愛兒童出發,由我愛我家發起籌備,北京晨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北京家人社區工作發展服務中心傾情參與。
  • 社區兒童之家,開啟周末歡樂模式!
    猛追灣街道積極整合轄區資源,藉助社區「兒童之家」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和娛樂活動,用心打造一個讓孩子開心、家長放心的溫馨驛站。10月18日上午,猛追灣街道望平社區在社區兒童之家開展「小小規劃師」活動,培養孩子們「小主人翁」意識,讓小朋友們自覺參與到社區事務中。
  • 三都縣社會福利中心開展「六一」兒童節慶祝活動
    為了讓孤殘孩子們度過一個歡樂、溫馨的「六一」兒童節,感受成長的快樂和幸福,三都縣社會福利中心精心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更多的關愛和溫暖。活動當天,工作人員組織孩子們通過運桌球、蒙眼敲鑼、猜字謎等小遊戲,以及唱歌、舞蹈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讓孩子放飛心情,沉浸在熱鬧的節日氛圍中,院內充滿了歡聲笑語,成了歡樂的海洋。「我們都很高興,都希望以後能回報這個社會,回報這個福利中心,感謝社會對我們的關注,對我們的關懷。」縣社會福利中心兒童王春倩說。
  • 溫馨夏令營!五桂山社區開展「漫話七夕」創意手工親子活動
    為豐富兒童的假期生活,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8月20日下午,五桂山社區開展「乘風破浪的少年」暑期夏令營活動之「漫話七夕·創意手工」親子活動。活動中,五桂山社區婦聯執委巾幗志願者從「七夕節」的淵源、傳說、風俗習慣,以及涉及到的詩詞等方面向參加活動的青少年宣傳了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 甘肅蘭州城關區酒泉路街道:讓社區成為孩子們的第二個家
    而位於蘭州市中心區域的暢家巷社區,轄區內有蘭州一中、實驗小學、暢家巷小學等3個中小學校。青少年群體數量多,其中還包括近200名流動兒童。 如何給流動兒童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學習活動場所,搭建一個與家長、監護人溝通交流的互動平臺,開展青少年的教育引導和管理工作,一直是街道和社區團組織看在眼裡,想在心裡的大事。自2011年7月開始,三年多的時間,工作人員也把這做成了一件卓有成效的實事。
  • 快樂驛站伴成長 社區暑期班結業孩子們的才藝展示棒棒噠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8月20日上午,鄭州市管城回族區關工委聯合東大街街道黨工委,在東關南裡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三樓會議室舉行了「少年強 中國強」主題教育之「快樂驛站 伴我成長」暑期班結業典禮,書法班、國學班、編程班等暑期班的孩子們精彩的學習成果展示
  • 興國長徵社區:「小驛站」聚合「大能量」
    近日,興國縣長徵社區聯合縣青年志願者協會在「紅色驛站」開展「城市文明 社區先行」主題志願活動,進一步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服務功能。  為更好地解決社區黨組織聯繫和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問題,興國縣長徵社區在人流聚集區、群眾服務需求大的繁華路段——瀲江之春廣場,精心打造了一個「紅色驛站」。
  • 「雲」服務帶來新希望——疊北社區小候鳥驛站探索開展線上服務
    ▲ 疊北社區小候鳥驛站項目在線發起「窗二、借勢推出無接觸系列「雲」服務 2月11日起,疊北社區小候鳥驛站積極應對暫停開展線下服務的難題,將已安排的月度服務通過「雲服務」線上方式推進,以0至3歲、4至6歲和7-14歲三個年齡層次的少年兒童為服務重點,陸續推出兒童安全
  • 社區舉辦兒童跳蚤市場 孩子們歡樂當「掌柜」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呂高見 為了倡導公益環保理念,11月24日,鄭州鄭東新區萬安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盛世年華小區廣場開展了兒童跳蚤市場活動,讓社區的孩子當起「掌柜」,進行物物交換,促進閒置物品的重新歸置利用,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