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已經進入緊張備考階段,《經濟法》是初會和中會兩證都要考試的的學科。《經濟法》涉及內容範圍廣,背誦知識點較多,中級會計考試對經濟法科目的要求更高,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優路教育老師對經濟法學科的備考指導,祝各位報考中會的同學在今年的考試中一次通過!
一、中級經濟法考試時間
二、中級經濟法考試題型及分值
三、中級經濟法各章節重要程度
三、2018中級經濟法教材框架
四、中級經濟法客觀題命題規律及答題技巧
客觀題命題規律
(1)考點分散,各章、各節皆有考題。
(2)閱讀量大,一個題目涉及兩三個知識點是常有的事,且多以案例形式進行考核,旨在考察考生運用的能力。
(3)計算性題目的計算量並不大,但往往隱藏「小陷阱」。
(4)考核內容並沒有想像中難,但偶爾也會涉及一些瑣碎的知識。
應試技巧
(1)總結記憶口訣
(2)計算性題目找準計算依據
(3)利用常識做題
答題要求
(1)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2)多項選擇題
每小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3)判斷題
選對得1分,選錯倒扣0.5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零分」。
五、中級經濟法主觀題命題規律
主觀題命題規律
(1)考核內容大多為重點知識,且法條表述相對較短,命題章節較為固定,題目一般出自「二、三、四、五、六、七章」,其中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票據法、合同法、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為高頻命題章節。
【注意1】自2016年機考改革之後,打破了「稅法」章節獨佔綜合題,「非稅法」章節考核簡答題的命題規律。
【注意2】稅法部分考核主觀題,不僅僅考核計算,也要求理論闡述
主觀題答題技巧——掌握三段答題法
①表明觀點:符合或不符合法律規定,正確或不正確,觀點必須明確。
②引述法條:「根據規定……」無需按法條原文表述,只要答出關鍵詞就能得分,即使完全不記得法條,用自己的話把自己判斷的原因表達出來。
③具體分析:「本題中……」結合案例事件、人物等簡略描述重申觀點。
【注意1】部分題目只要求表明觀點,不要求說明理由,切勿畫蛇添足。
【注意2】票據法、合同法部分,涉及人物、時間、事件相對複雜,應學會畫「當事人關係圖」加以應對。
例題:2010年3月8日,食品廠向麵粉廠出具了見票即付的商業匯票一張…後養雞場在匯票上記載「保證」字樣並籤章,但未記載被保證人名稱和保證日期。
其中第二問:本案例中,保證日期為哪一天?簡要說明理由。
第一步表明觀點(觀點必須明確):本案中,保證日期為2010年3月8日。(0.5分)
第二步說明理由(引述法條原文+具體分析):根據規定,保證人在匯票或者粘單上未記載保證日期的,以出票日期為保證日期。本題中,保證人未記載保證日期,則保證日期為該匯票的出票日期,即2010年3月8日。(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