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
美國孕婦醫院停車場站著產子,是孕媽粗心?還是種族文化不同?
一提到生孩子,我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產婦疼了幾天幾夜,孩子還沒出生,又是散步又是催產,終於開全了骨縫。
之後,產婦躺在床上,臉上流著黃豆大的汗珠,布滿痛苦的表情。周圍的人喊著「用力用力!」鼓舞士氣。最終,在一堆人的手忙腳亂中,孩子呱呱墜地。
生孩子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歷,時間長又很折磨人。但是有點人卻不知不覺中生下孩子,好像沒事人一樣。
看到相關報導,2020年6月19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的蘇珊·安德森要生了,老公開車帶她來到分娩中心。他們把車停在停車場,剛下車,蘇珊·安德森就感覺不對勁,在助產士的攙扶下,站著生下孩子。孩子險些滑落到地上,助產士桑迪·洛拜娜一把抱住,真是有驚無險。
有朋友很疑惑,外國人怎麼就能站著生孩子呢,是種族不同嗎?不是的,在中國也有不少站著生孩子的案例。
今年5月份,浙江台州黃巖,一位18歲年輕產婦在路上走著走著,突然感覺要生孩子,趕緊站住不動,雙腿不由自主分開,一會兒孩子就出生了。當時還有人戲稱是「年輕生娃快」。
看到她們生孩子這麼容易,網友紛紛表示羨慕。其實,這種情況是急產,生太快對大人孩子也不好。
01有一種特殊分娩是急產
1、什麼叫急產呢?
在醫學上,初產婦每小時子宮擴張速度大於5釐米,經產婦每小時子宮擴張速度大於10釐米。或者從產前陣痛到完成分娩,用時少於3小時。
上面提到的案例,產婦出現的情況是突然感覺,突然分娩,時間遠遠不到3小時。
2、急產有什麼危害?
由於胎兒過快出生,產婦身體會無法承受,撕裂、側切的風險也非常高。
由於子宮連續不斷地強烈收縮,胎盤的血液循環會受到極大阻力,很容易導致血液供應減少,使胎兒缺氧。
胎兒如果太快出生,從40度左右的環境中突然來到20度左右的環境中,可能會因為不能及時適應影響大腦發育。
如果沒有他人的幫助,孩子如果掉到地上,疏於照料等,同樣會發生健康危險。
3、哪些產婦容易急產?
據統計,平均每100個產婦中大約有3-5個會發生急產,發生率並不高,一般下列情況的產婦容易發生急產,一定做好預防工作。
出現過流產情況的產婦。年齡低於18歲的產婦。年齡大於40歲的產婦。患有甲亢、貧血等疾病的產婦。胎兒過小、胎盤異常的產婦。骨盆過大的產婦。
02分娩方式不僅僅是躺著
還有朋友好奇,生孩子也能站著生?不都是躺著生嗎?生孩子不僅是躺著生,還可以站著生、在水裡生。
看過《知否》的朋友應該記得,當時明蘭就是站著生孩子,並不是杜撰出來的方式。
在古代,醫療條件有限,站著生孩子時,產婦能更好用力,由於重力作用,嬰兒和產道的方向一致,會極大縮短產程,減輕產婦痛苦。
水中分娩被大眾所熟知,在很大程度上有謝依霖的功勞,她兩次生子都是水中分娩。
水中分娩是在分娩池中,藉助水的溫度和浮力完成待產和分娩過程。由於水溫和浮力的作用,可以加快產程、減輕疼痛,減少撕裂或側切的風險,是非常理想的分娩方式。
所以,站著生孩子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只是我們對分娩方式沒有足夠的了解。
03臨近分娩要注意預防急產和早產
一次分娩如同過一次鬼門關,一定不能粗心大意。為了保護自己和胎兒的健康,一定做好各種準備,防止出現危險。
1、減少運動
臨近分娩時,運動量和運動時間都要相應減少,因為胎兒已經以頭朝下的姿勢做好出生準備,大量運動會導致胎兒向宮口移動,容易引起宮縮,很容易早產或急產。
2、減少外出次數
臨近分娩時,儘量在家待產,減少外出,尤其不能長途旅行、到人員擁擠的場所。長途跋涉會因為勞累引起宮縮,人員太多會碰到肚子刺激宮縮。如果必須要外出,一定要家人陪同,並多帶一件衣服,防止出現急產的情況。
3、進行合理飲食
飲食也會導致分娩延遲或者提前,所以要注意合理飲食。
多吃魚肉,魚肉中的脂肪酸可以延長妊娠期,預防早產和急產。多吃新鮮蔬菜和瘦肉等,保證飲食均衡。
少吃辛辣刺激、生冷寒涼的食物,避免引起宮縮。少吃過鹹的食物,避免引起高血壓增加早產概率。
04結語
急產的機率雖然不高,但是也時而見諸報端,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會急產,值得每位孕媽媽注意。
如果出現急產,也不要慌張。就地不動,向周圍人求援,撥打120。不要用力屏氣,要張口呼吸,用衣服包裹好孩子,及時去醫院治療。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