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晚9點,二環東路東環碼頭附近,接近0℃的氣溫下,一群身穿火紅色工作服的工人正在熱火朝天地施工。
不到100平方米的工地上,一臺小型起重機不斷從井下提出泥桶,地面上的工人們配合嫻熟,一個打開桶底開關,將淤泥倒入小推車,一個將推車送至工地入口的淤泥暫存處。這裡是小清河的「動脈」——沿線汙水管道清淤現場。
據悉,小清河沿線汙水管道因長時間高水位運行嚴重淤積、部分進出水閘門鏽蝕嚴重,已達不到閉水要求。為了避免汙水冒溢汙染小清河水質、影響城市汙水系統正常運行,10月8日起,市排水服務中心啟動小清河沿線汙水主幹管及設施清淤維護工程。工程包括對穿小清河9座倒虹管道、濱河南路沿線11座倒虹管道和小清河北路沿線5座倒虹管道。其中,二環東路西側倒虹淤泥幾乎堵塞了整個管道,僅此一處就清理出200立方米淤泥。
據該工程項目部主任範東介紹,眼前正在施工的工程是東側倒虹,現在還不是最忙的時候,「目前只有橫穿小清河倒虹管24小時施工,再過一小時,交通流量小了,旁邊清河南路的兩個標段也要開始施工,要一直幹到早上5點半。」
夜間作業除了顧慮交通流量,也是考慮到白天用水量大、汙水流量大的現實。尤其是此處汙水管線處於市政排水管網末端,輸送水量大。當水流過大,或遇到尖銳雜質時,封堵氣囊可能會破裂,而倒虹管道普遍跨距長(跨距86-172米),埋深大(埋深8.7-14.6米),人員撤離難度大,嚴重威脅井下清淤安全。
「為了保障人員安全,我們設了三道封堵氣囊,給下井工人配備了呼吸器、防毒面具、安全繩、有毒氣體檢測儀等全套裝備,還在井內放置了機器人檢測裝備。」範東表示,該檢測裝備可實時檢測管道內的淤泥量、管道的結構性缺陷。「機器像素達400萬,能看清每1根頭髮絲。像管道錯口、塌陷、或樹根侵入等,都能從電腦上看到。」
截至目前,小清河沿線汙水主幹管及設施清淤維護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預計將於1月8日如期完成任務。此次清淤及檢測逐步摸清了我市城區汙水管線運行情況及結構性缺陷,將為下一步做好城區汙水管線改造及修復工作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