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比上年增長23.4%

2020-12-11 國家統計局

  為動態監測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變動情況,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在《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監測制度》和經濟發展新動能統計指標體系的基礎上,採用定基指數方法,測算了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並根據最新資料和口徑修訂了2015-2018年歷史指數數據。結果顯示,以2014年為1002015-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分別為124.8159.1204.1269.0332.0,分別比上年增長24.8%27.5%28.3%31.8%23.4%2019年,各項分類指數與上年相比均有提升,其中,網絡經濟指數漲幅最高,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最大。

 

  一、網絡經濟指數。2019年,網絡經濟指數為856.5,比上年增長42.0%,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率為80.5%

 

  二、創新驅動指數。2019年,創新驅動指數為201.4,比上年增長15.6%,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率為8.6%

 

  三、經濟活力指數。2019年,經濟活力指數為313.6,比上年增長7.4%,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率為6.9%

 

  四、知識能力指數。2019年,知識能力指數為147.2,比上年增長8.3%,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率為3.6%

 

  五、轉型升級指數。2019年,轉型升級指數為141.4,比上年增長1.0%,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率為0.4%

 

2015-2019年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及分類指數

 

 

2015-2019年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分類指數及其增速

指標名稱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指數值

增速(%)

指數值

增速(%)

指數值

增速(%)

指數值

增速(%)

指數值

增速(%)

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

332.0

23.4

269.0

31.8

204.1

28.3

159.1

27.5

124.8

24.8

經濟活力

313.6

7.4

292.0

9.6

266.5

18.3

225.2

46.7

153.5

53.5

創新驅動

201.4

15.6

174.2

21.6

143.2

13.5

126.2

11.2

113.5

13.5

網絡經濟

856.5

42.0

603.0

66.5

362.1

81.1

199.9

46.7

136.3

36.3

轉型升級

141.4

1.0

140.0

16.3

120.4

0.9

119.3

10.6

107.9

7.9

知識能力

147.2

8.3

135.9

5.8

128.5

2.7

125.1

11.1

112.6

12.6

 

 

附件: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統計指標體系及測算方法

 

  一、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統計指標體系

 

  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是指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簡稱「三新」)為主要內容的統計指標體系,具體如下:

 

分類指數

權重

序號

指標名稱

計量單位

知識能力指數

0.2

1

經濟活動人口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數比例

%

2

「四上」企業從業人員中專業技術人員佔比

%

3

非信息部門信息人員比重

%

4

每萬名就業人員R&D人員折合全時當量

人年

經濟活力指數

0.2

1

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數量

萬戶

2

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

3

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企業單位數

4

創業板、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

5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

億美元

6

對外直接投資額

億美元

7

快遞業務量

億件

創新驅動指數

0.2

1

R&D經費支出與GDP之比

%

2

企業R&D經費

億元

3

科技企業孵化器內累計畢業企業數

4

每萬名R&D人員專利授權數

5

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

億元

網絡經濟指數

0.2

1

固定網際網路寬帶接入用戶數

萬戶

2

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數

萬戶

3

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

GB

4

電子商務平臺交易額

萬億元

5

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

萬億元

6

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

%

7

網購替代率

%

轉型升級指數

0.2

1

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

%

2

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

%

3

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數量

4

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銷售商品或服務的「四上」企業佔比

%

5

高技術產品出口額佔出口總額的比重

%

6

單位GDP能耗降低率

%

 

  二、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測算方法

 

  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是利用「三新」調查基礎數據,採用線性加權的綜合評價方法構建而成的複合指數,用來反映經濟新動能發展的趨勢和進程。為更好反映新動能的長期變化趨勢,動態監測新動能的聚集過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測算方法為定基法,即以2014年為基期,指數值表示報告期與2014年相比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變化趨勢。具體步驟如下:

 

  1.基礎指標的標準化

 

  基礎指標的標準化處理為:

 

其中,對應的指數,為報告期值,為基期值,本報告中指數選擇的基期為2014年,即以2014年為100進行計算。

 

  另外,當基礎評價指標為逆指標時,通過倒數方式轉化為正指標再採用上述公式計算指數。

 

  2.分類指數的計算

 

  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的分類指數計算公式為:

 

  其中,的權數,為第個分類指數值,為第個類別中第1個基礎指標在整個指標體系中的序數,為第個類別中最後1個基礎指標在整個指標體系中的序數。

 

  3.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的計算

 

  計算公式為:

 

  其中,NEI為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為分類指數的權數。

 

  4.分類指數對總指數增長貢獻率的計算

 

 

  三、2019年指數測算其它相關技術說明

 

  1.2019年部分指標根據當年初步數或預計數測算。

 

  2.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2014-2018年相關歷史數據進行調整,對部分指標按最新口徑進行重新測算,在此基礎上對2015-2018年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做出修訂。

 

相關焦點

  • 2017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比上年增長34.1%
    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   為全面監測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變動情況,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在《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監測制度(試行)》和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統計指標體系的基礎上,採用定基指數方法,初步測算了
  • 2019.01: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統計測度
    >   內容摘要:本文立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框架,結合國家統計局最新頒布的新經濟統計方法制度,在科學構建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的基礎上,深入考察我國農村經濟新動能發展態勢,甄別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影響因素,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 人民日報:發展新動能正加速壯大
    ,有力推動產業改造升級,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以2014年為100,2015—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分別為124.8、159.1、204.1、269.0和332.0,分別比上年增長24.8%、27.5%、28.3%、31.8%和23.4%。2019年,各項分類指數與上年相比均有提升,其中,網絡經濟指數漲幅最高,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最大。
  • 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 比2018年增長3.4%
    據海關統計,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3.4%。2019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佔我國外貿總值的59%,比2018年提升1.2個百分點。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所佔比重接近六成。鐵礦砂、原油、天然氣、大豆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去年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穩中提質趨勢明顯。貿易方式結構持續優化,貿易新動能顯著增強,國際競爭優勢顯著提高。」
  • 首個北京新經濟指數報告發布 2019年北京新經濟指數比2015年增長1...
    昨天,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發布了首個北京新經濟指數報告。該指數由區域經濟活力、知識型人力投入、創新能力、國際化、「數智」化、轉型升級共六個方面構建,反映了北京新經濟的發展狀況。報告顯示,2019年北京新經濟指數為351.1,比2015年增長1.23倍。
  • 「冪成長企業景氣指數」發布:中國新動能加速發展
    中國科協「新經濟動能主體發展評估」課題組發布第二季度「冪成長企業景氣指數」:中國新動能加速發展近日,中國科協「新經濟動能主體發展評估」課題組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冪成長企業景氣指數」,指數顯示,隨著二季度我國經濟增長實現
  • 2017年「三新」經濟增加值增速快於同期GDP增速 呈現逐年加速之勢
    數據還顯示,2015年至2017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分別為123.5、156.7、210.1,分別比上年增長23.5%、26.9%和34.1%,呈逐年加速之勢。  數據顯示,2017年網絡經濟指數高達362.1,對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的貢獻為34.5%,發展最快,貢獻最大。依託網際網路平臺,線上消費繼續保持旺盛增長勢頭,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等新消費模式異軍突起。  研發投入持續加大  「三新」快速發展,與我國研發投入強度持續提高密切相關。
  • 服務業成我國經濟發展主動力 去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百分之五十...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連續5年高於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超過半壁江山,服務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 中國科協發布二季度「冪成長企業景氣指數」:中國新動能加速發展
    近日,中國科協「新經濟動能主體發展評估」課題組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冪成長企業景氣指數」,指數顯示,隨著二季度我國經濟增長實現v型反轉,代表新動能的新經濟企業加速發展,冪成長企業景氣指數比一季度大幅上升。
  • 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帶動冪成長企業景氣指數大幅上升
    近日,中國科協「新經濟動能主體發展評估」課題組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冪成長企業景氣指數」。指數顯示,隨著二季度我國經濟增長,代表新動能的新經濟企業加速發展,冪成長企業景氣指數比一季度大幅上升。所謂「冪成長企業」,是指具有「高技術、高成長、高價值」等特徵的新經濟企業,簡稱「三高」企業。
  • 4.23萬億元!2019年福建GDP總量首超臺灣,意味深長
    全國人大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5月23日表示,2019年福建省GDP達到4.23萬億元人民幣,首次反超臺灣地區,這是歷史性突破,對對臺工作具有深遠意義。公開數據顯示,臺灣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初步數據為4.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經濟增速為2.73%。福建省2019年GDP達到了4.23萬億元,一舉反超臺灣;經濟增速高達7.6%。福建經濟總量首次反超臺灣,張志軍認為「這特別值得一提」。
  • 費兆奇:經濟增長動力逐步切換——2019年一季度國新指數分析
    釐清中國經濟的短期波動特徵及不同時期的增長動力,有助於分析2019年經濟運行的總體趨勢。中國經濟在本輪復甦中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是:增長動力逐步切換。其一,在本輪經濟復甦前夕,2015年的中國經濟面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宏觀經濟的下行運行壓力凸顯。
  • 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 11月份PMI三大指數均至年內高點
    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於上月0.7個、0.2個和0.4個百分點。  「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
  • 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和2019年展望
    原標題: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和2019年展望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全面部署2019年經濟工作,提出了「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八字方針,為我們堅定信心、深化認識,做好2019年經濟工作指航定向。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經濟工作任務十分繁重。
  • 堅定不移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記者從會上獲悉,2018年和2019年,河北省在改善地方科研基礎條件、優化科技創新環境、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以及落實國家科技改革與發展重大政策等方面表現突出,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創新主體加速成長,協同創新步伐加快,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量達8.3萬家,連續兩年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 抓穩新機遇 匯聚新動能——我國經濟社會復甦勢頭強勁
    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題:抓穩新機遇 匯聚新動能——我國經濟社會復甦勢頭強勁新華社記者高亢、鬱瓊源、劉夏村在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同時,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下,全國生產活動也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速恢復,經濟社會復甦勢頭強勁、向好態勢明顯。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積蓄新動能
    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五個關係。「長江經濟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正確把握『五個關係』,各項任務取得積極成效,長江經濟帶已經成為我國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陣地。」
  • 數字經濟建設邁上新臺階!2019年增加值達35.8萬億 對GDP增長貢獻率...
    受疫情影響,原計劃在今年4月份召開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未能如期舉行。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在發布會上介紹,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在今年10月12日到14日在福州召開。本次峰會將順應疫情防控和數字展會發展趨勢,設立「雲上峰會」平臺,線上線下同步展現峰會盛況。
  • 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超過GDP的三分之一
    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4年上升  據介紹,截至去年年底,全國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了2.7億,約佔網民數的三分之一,已分配的IPv6地址用戶數達到了13.92億。5G商用全面提速,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已經開通5G基站13萬個,5G用戶也快速增長。
  • 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2019年主要經濟數據
    一、經濟總量穩步提高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在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局面下,我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顯示出強大韌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