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遼寧本溪市 9 歲小學生朱琳,日前收到一封意義非凡的回信,回信人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我從爸爸的手機上看到鍾南山 爺爺坐餐車去武漢非常辛苦,就想到給他寫信,讓他保重身體 ……"
9歲的朱琳沒有想到,這個童真的想法真的實現了,鍾南山爺爺不僅收到了她的信,還親筆給她回了信。
幾天前,一封特別的來信,打破了本溪市明山區實驗小學開學後的寧靜。這不僅是因為這封信信封上的寄信人地址是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也不僅是因為收信人是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更惹人注意的是,印刷貼上信封的收信人地址、姓名下方附了一行字:南山爺爺的回信。
9歲的她給鍾南山寫信
「鍾爺爺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9 月 22 日下午,新學期已經上了三年級的朱琳告訴了記者為什麼鍾南山爺爺會給她來信。" 因為在 3 月份的時候,我給鍾爺爺寫過一封信啊!"
朱琳說,因為新冠疫情,不能上學也不能出去玩,每天只能自己在家做功課,她就跟爸爸約好,完成一項作業後,就可以玩爸爸的手機," 一次只能看 10 分鐘。"
就是這每次 10 分鐘的瀏覽,9 歲 的朱琳在網頁上看到了鍾南山因為買不到坐票坐在列車餐車裡從廣州趕往武漢的信息," 鍾南山爺爺坐餐車去武漢。他都那麼大年紀了,為了治病救人還那麼辛苦。"
朱琳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 我要給鍾南山爺爺寫封信,告訴他他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朱琳說,以前自己心中的英雄都是 " 像超人、孫悟空那樣的,現在才知道鍾南山爺爺才是中國的大英雄,比超人還厲害。"
朱琳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她的父親朱萬賀告訴記者,剛聽到孩子說出這個想法的時候,也覺得是不是有點異想天開," 可是再一琢磨,這是好事啊,平時總想著怎麼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正是引導孩子的一個好機會啊!"
朱萬賀說,孩子小,疫情來了,一開始對居家隔離不理解," 待不住啊, 總是抱怨不能上學、不能出去玩。作為我們家長也有意引導,引導她關注 時事,給她講疫情的可怕,還有那些逆行者,包括鍾南山院士、醫護人員,給 她講這些人的偉大還有相關的知識。"
" 所以說孩子說要給鍾南山院士 寫信表達敬意的時候,我們家長非常 支持。對於一個二年級的小孩能有這種想法,我們家長也感到非常驕傲。很多孩子都是對那些文藝明星關注,而對真正給國家民族還有我們的生活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物了解得越來越少,所以我們也給她介紹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也給她灌輸一些知識,相對來講我們比其他家長可能在這方面做得多一點,孩子也由不理解居家隔離到理解支持。"
得到父母的支持,朱琳有了信心,勇敢地給鍾南山爺爺寫了信,信不長,她向鍾南山爺爺問好,表示鍾南山爺爺已經取代超人、孫悟空等成為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請鍾南山爺爺保重身體。
朱萬賀幫女兒買回了信封、郵票,到網上搜索後,又聯繫廣州的朋友確認了鍾南山院士的收信地址,"3 月中旬的事,孩子把信寫好封好後, 我就幫她寄了出去。"
朱萬賀說當時真沒想到會收到鍾南山院士的回信,他也和朱琳談過這個問題," 畢竟一個是大院士、一個是小學生,而且鍾南山院士又是那麼忙,就算是想回信也不一定能抽出時間啊!" 於是,父女倆說好了,這封信只是表達一個小學生對鍾南山院士的敬仰之情,不期待別的。
朱琳說,信剛寄出的時候,自己 還總是想 " 鍾爺爺那麼繁忙,會收到我的信嗎?會看我寫的信嗎?會給我回信嗎?" 幾個月過去,復學了、上課了,她仍然通過自己的方式關注著鍾南山爺爺," 鍾爺爺獲得共和國勳章的時候我真為他高興。"
朱琳向全班小朋友展示鍾南山院士給自己的回信。記者 金松 攝
鍾南山回信:
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
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
5 個多月過去,鍾南山院士真的 給朱琳回信了,這封回信不僅給朱琳帶來了高興歡喜,也給整個本溪市明山區實驗小區帶來了震動和興奮。
從郵戳中可以看出,這封回信是 今年 8 月25日寄出的。
本溪市明山區實驗小學副校長隋宏巖告訴記者," 朱琳留的地址是學校,信寄到後,門衛拿給我說有一 封廣州來信是寄給學生的,我的第一反應是驚訝。"
" 收信人地址是列印的,真的是 鍾南山院士寄來的嗎?"
隋宏巖說自己也很疑惑,經過驗證和詢問,得知三年級的朱琳確實給鍾南山院士寫過信,是在疫情期間, " 這封信真的是鍾南山院士寫給她的。只不過朱琳寫信的時候還是二年級,所以回信地址上寫的還是她二年級的班級。"
鍾南山院士回信的內容是一段寄語,還有一張院士親筆籤名的照片,特別是鍾南山院士的照片非常具有紀念意義:它正是這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在給朱琳寫回信的照片,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回信的文字內容,像是一首詩、 也像是一幅對聯:標題是 " 寄少年 ", 正文分兩行:"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 "。署名 " 鍾南山 "。前兩句引用了主席的詞, 後兩句連續用典,頗有深意。
看到鍾南山爺爺給自己的回信, 朱琳開心得跳了起來。
她跟記者說,80 多歲的鐘南山爺爺和那些白衣戰士英勇無畏、治病救人的事跡,讓她深受感動,自己以後 也要當一名白衣天使,像鍾爺爺那樣治病救人。
她的願望
希望自己將來成為醫生
朱琳說,她知道鍾爺爺寫的 " 期投身杏林 " 是希望自己將來成為一名醫生,實際上這也是她的願望," 小時候看到小朋友受傷,我就想自己要是 醫生多好,就能夠治病救人,小朋友就不會疼、不會哭了。"
朱琳的班主任劉老師是這學期剛剛接手的," 才 20 多天,對學生還不是很 熟悉。朱琳這孩子,能感覺到她特別陽光,願意參加活動,也懂事,老師有什麼事她都能看出來,也願意幫忙。"
隋宏巖說,學校還有一名孩子的家長是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借著鍾南山院士給朱琳回信的契機,學校也對全體學生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文章來源:遼瀋晚報 記者:金松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