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吉他,學鋼琴,學提起或者是其他的什麼樂器,樂理都是很重要的,所以練技術的同時也別忘了補充樂理知識。
大家都知道C和弦就是以C為根音的大三和弦,寫出來就是135(音名是CEG)這三個音組成,那麼把它寫成153,它還是C和弦嗎?或者說寫成1153或者1351,又或者1513等等這個和弦還是C和弦嗎?這個問題也是很多剛開始學習樂理的朋友經常感到困惑的問題了,那麼今天就一起來說說和弦排列與轉位的那些事兒!首先,先要向大家介紹一個東西,四部和聲。
四部和聲
所謂四部和聲就是指有四個聲部的和聲,四部和聲也是傳統和聲學裡面非常重要的東西,很多合唱譜都是四部和聲。如何去理解四部和聲這個定義的?先來說一說什麼叫做和聲,和聲的定義是這樣的,使幾個音組合成和音,並使這樣的一些和音形成連續的進行,這就是和聲,但有時候也把一組和音甚至一個和音也叫做和聲。
由於三和弦只有三個聲部,因此要使三和弦構成四部和聲就必須要重複三和弦的其中一個音,常見的是重複根音,其次是重複五音,三音很少重複。重複了一個音之後就有了四個聲部,這四個聲部從低到高分別是低音部(男低音),次中聲部(男高音),中音部(女低音),高音部(女高音),這裡需要注意的時女低音比男高音還高。
三和弦的旋律位置
和弦中哪一個音在最高聲部(旋律),這個和弦就是什麼旋律位置,比如C和弦裡面把三音放在高音部,那麼就是三音旋律位置。可以把三音放在最高聲部,當然也可以把根音和五音放在高音聲部,分別是根音旋律位置與五音旋律位置。那麼就回到之前的問題,135是C和弦,153同樣也是C和弦,只不過是排列方式不同而已,1153,1351,1315等等這樣的組合,它們都有一個特點,根音都在低音部,只不過是排列以及旋律位置發生變化而已,因此這些和弦都是原位的三和弦,假如把三音或者五音放在低音部,那麼才叫做轉位,記住一點,只要根音在低音部,不管上方聲部如何去排列,它都是原位,但是只要根音不在低音部,那麼就是轉位。
三和弦的排列法
三和弦的排列分為密集排列與開放排列,密集排列時,上方的三個聲部中每一對相鄰聲部之間的距離是三度或者四度,開放排列時,這種距離大於四度,可以是五度、六度、八度。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排列,低音部與次中音部的距離都不受限制,可以從同度一直到兩個八度(有時可以更遠)。這點很重要。這裡需要注意一點,不能聲部交叉,所謂聲部交叉就是次中音部高於中音部,低音部高於次中音部或者高音部低於中音部。說簡單一點,就一句話,就像樓房一樣,二樓必須要比三樓低。
三和弦的轉位
通過前面的介紹,大家應該能大體了解三和弦的轉位了,三音放在低音部就是第一轉位,五音放在低音部則是第二轉位。那麼,這樣做到底有什麼意義?使用轉位和弦的目的是什麼?和弦轉位之後首先最明顯的改變是低音部的音發生了變化,這樣在和聲進行時可以避免低音部的跳進,舉個例子,比如C和弦到F和弦的進行,根音是一個四度上行(或者說是五度下行),但是你想讓聲部平穩進行不想讓它跨度那麼大,那麼如果使用C和弦的第一轉位,之後就能做到低音上行二度,這是一方面。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和弦轉位後音響效果會有所變化,使用轉位和弦能豐富和聲的色彩。還有另外一些妙用,比如一級三和弦的第二轉位就經常在終止式裡面使用,二級和弦的第一轉位經常用來代替四級和弦等等,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好了,通過上面的介紹,不知你對三和弦有沒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