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玻璃纖維行業概況
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是以葉臘石、石英砂、石灰石等天然無機非金屬礦石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經高溫熔制、拉絲、絡紗等數道工藝加工而成,具有質輕、高強度、耐高溫、耐腐蝕、隔熱、吸音、電絕緣性能好等優點。其單絲的直徑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的1/20-1/5,每束纖維原絲都有數百根甚至數千根單絲組成。玻纖能夠替代鋼、鋁、木材、水泥、PVC等多種傳統材料,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建築與基礎設施建設、電子電氣、環保等產業。
玻璃纖維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1)根據生產時選擇的原材料的不同,可將玻璃纖維分為無鹼、中鹼、高鹼及特種玻璃纖維;(2)根據纖維外觀的不同,可將玻璃纖維分為連續玻璃纖維、定長玻璃纖維、玻璃棉;(3)根據單絲直徑的差異,可將玻璃纖維分為超細纖維(直徑小於4μm)、高級纖維(直徑在3~10μm)、中級纖維(直徑大於20μm)、粗纖維(直徑在30μm左右)。(4)根據纖維性能的不同,可將玻璃纖維分為普通玻璃纖維、耐強酸強鹼玻璃纖維、耐強酸玻璃纖維、耐高溫玻璃纖維、高強度玻璃纖維等。
玻璃纖維的分類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玻纖行業與上、下遊之間的關聯性較強。上遊對應礦石、化工、能源等產業,下遊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建築與基礎設施建設、電子電氣、環保及一些新興產業等。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玻璃纖維行業的主要技術特點
1、窯爐熔化技術
我國玻纖行業經過近六十年的發展,在池窯拉絲製造技術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大部分窯爐熔化部及通路均採用純氧燃燒系統,基本淘汰空氣燃燒方式,較空氣燃燒,節能達40%以上。其中,窯爐熔化部使用爐頂純氧燃燒,為國際玻纖窯爐先進的燃燒技術,節能效果進一步得到提升。
2、纖維成型技術
纖維成型一般採用雙層長作業線布置,分別為纖維成型區和拉絲卷繞區,其中纖維成型區與外界隔離,拉絲卷繞區開放布置。整個作業區配置專業化空調,全新送風,實現自動控制,使成型區形成穩定氣流組織,並確保環境溫溼度滿足需求,改善工人勞動條件。另5,000孔以上鉑銠合金大漏板的應用極大提高勞動生產率。
3、玻璃配方、浸潤劑技術
玻璃配方技術的更新與完善、浸潤劑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是玻纖企業不斷提高產品市場佔有率並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玻纖企業技術水平提高的重要標誌。
三、玻璃纖維行業的主要特徵
1、周期性
玻纖作為基礎原材料,因其具有很強的替代作用而廣泛運用於多個行業,無明顯的周期性。雖然受一定宏觀經濟周期的影響,但因我國人均佔有量較小,行業仍處於快速發展期。
2、區域性
我國玻纖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浙江、山東、四川、重慶等地,具有較強的集群效應。在銷售方面,玻纖因其優異的性能,各地經濟發展都會使用玻纖產品,因此不具有區域性。
3、季節性
玻纖行業不存在明顯的季節性。但某些玻纖材料因冬季建材行業開工量減少,對應的玻纖產品需求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四、進入玻璃纖維行業的主要障礙
1、資金壁壘
玻纖行業屬於重資產行業,玻纖製品及其規模化生產需要在固定資產上有較高投入,主要體現為池窯、廠區的建設與拉絲機、鉑銠合金等設備需要較大投入,並且隨著產能的增加,投入也會相應變多,因此建成規模的池窯生產線所需資金量較大。對於玻纖行業裡的中小企業而言,資金壁壘較高。
2、政策壁壘
工信部於2012年10月發布《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指出"新建無鹼玻璃纖維池窯粗紗拉絲生產線單窯規模應達5萬噸/年以上,新建細紗拉絲生產線單窯規模應達3萬噸/年以上",同時規定了能耗與環境汙染物排放的標準。該政策有效避免了小企業建立低產能產線所導致的無序競爭,並逐步將質量、管理、規模等方面落後的企業擠出市場。
3、技術壁壘
玻纖行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覆蓋了矽酸鹽材料、化工、機械、冶金、紡織等工業技術,玻纖生產涉及無機化學、表面處理、拉絲、貴金屬處理等步驟,特別是窯爐、浸潤劑配方、多孔漏板、粘結劑等,對這些技術的掌握程度不僅僅會影響到產品的生產品質同時也會帶來成本的差距。有技術優勢的企業生產成本明顯低於對手,有經驗的技術工人效率明顯高於新人。技術和經驗的積累最終會轉化為效率的提高,新進入者很難形成競爭優勢。玻纖運用範圍廣,特定用途的玻纖製品需要特定的玻纖紗,這對玻纖紗企業的生產研發能力提出更加嚴苛的要求;有研發實力的大企業已經開發出風電、熱塑等產品,這類產品往往需要長周期的認證,客戶換供應商的成本比較高,粘性很強,新進入者很難替代。
五、促進玻璃纖維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
1、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
中國工信部於2012年發布《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指出"開發高性能玻纖"、"積極發展高強、低介電、高矽氧、耐鹼等高性能玻纖及製品"。該規劃將高性能玻纖列入發展重點行業,並鼓勵企業進行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發展產業基地,實現部分新材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國務院於2015年印發《中國製造2025》,其中提到"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並將特種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先進複合材料列為發展重點。
中國工信部於2016年發布《建材工業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提出"隨著經濟發展方式不斷轉變,需求結構不斷升級,綠色建材和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複合材料等需求量繼續增長。"
其他相關的鼓勵產業政策包括《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7年)》,國家發改委將"5萬噸/年及以上無鹼玻纖池窯拉絲技術和高性能玻纖及製品技術開發與生產"列入"第一類鼓勵類"。《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2012年修訂)》中工信部對玻纖行業提出準入條件等。
2、下遊行業的需求強勁
玻纖材料作為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是一種良好的替代材料,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建築、基礎設施建設、電子電氣等產業,通常作為複合材料中的增強材料、電絕緣材料和絕熱保溫材料、電路基板等,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下遊行業中起到的作用越發明顯。
3、能源成本降低
池窯拉絲企業在生產玻纖的過程中,對能源有較強的依賴度,例如天然氣、電力等,能源價格降低有利於降低玻纖產品成本。
4、生產自動化與智能化水平提升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帶動了物流網、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的發展,玻纖成本會有所改善。
六、影響玻璃纖維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1、研究水平尚待提升
玻纖複合材料行業作為新興行業,需要較大的科研投入。尤其在深加工過程中,由於應用研究積累不足,科研能力較弱,會導致企業盲目生產某種產品,造成產品同質化嚴重、低端產品過剩以及低價惡性競爭。在高端新興領域方面,由於科研人才的缺乏,科研配套設施不完善,導致高端產品市場長期被國外企業佔領。
2、人工成本上升較快
我國目前人工成本不斷提升,會造成玻纖產品成本上升,使其失去價格優勢,不利於競爭。
3、反傾銷限制
歐盟、印度等經濟體對從我國進口的玻纖產品徵收反傾銷、反補貼稅,不利於我國玻纖產品在當地市場進行競爭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