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了這些方法,養鱔魚少走彎路,賺錢還不少
導語:鱔魚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黃鱔,因為它長得細細長長的,外形和蛇差不多,所以也有人叫它長魚。這種水生動物的肉質非常的鮮嫩,使用它做出來的菜那是非常好吃的。一般飯店裡燒一盤長魚,那價格還是比較貴的,尤其是野生的長魚基本上是誰家有貨,馬上就會被人收走,而且價格也不便宜。然而現在的自然環境也沒有以前那麼好了,很多水質都受到了汙染。而且抓長魚的人往往不是下藥,就是使用那種非常厲害的捕魚器進行長魚的抓捕。
所以目前野生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市面上的需求量又比較大,所以很多人發現了這個商機,就開始進行人工養殖長魚。這種通過人工養殖的,雖然銷售的價格要便宜一點,只要養殖好了它們長得還是很快的,一般從開始養殖到出售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在銷售量增加的情況下,還是比較賺錢的。為了保證在養殖的時候長魚可以長得又大又快,同時還要減少疾病的發生,就要按照小編以下的這些養殖方法,進行一步一步的科學管理,這樣才能保證養殖場可以獲得更大的效益。
長魚這種動物,一般只要水質合適,在全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人進行養殖,其中又以中部地區和南部地區養殖的人最多。如果想要進行長魚養殖的話,首先就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池塘,因為這種魚一般都喜歡在淤泥裡進行活動,所以就不適合在河流裡進行網箱養殖。在選擇水塘的時候,水塘的大小可以根據自己的養殖量進行決定,如果投資大的話就可以選擇比較大一點的水塘,或者後期進行擴建也可以。
在水塘選好以後,就先對它進行一定的改建處理。改進的第1步就是先對整個水塘進行消毒,這時需要把水塘裡面的水全部放空,然後先看看水塘的深度能不能達到要求,一般深度的最低要求要控制在一米以上,如果深度不夠的話就要進行深挖處理,深度足夠的話就可以直接進行消毒。消毒的具體操作方法就是在水塘的底部馬上一定量的石灰,然後在陽光底下暴曬一個禮拜左右,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殺死淤泥裡的一些病菌、還有寄生蟲之類的害蟲蟲卵。
對淤泥進行消完毒以後,我們就可以把水塘裡面放入新鮮的水了,在這些水放進來以後,還要使用一定量的漂白粉對這些水進行消毒,因為水裡面往往也會存在一些寄生蟲或者是一些疾病的病原菌。一般水塘裡的水不需要放入太多,只需要達到10公分左右就可以了,因為長魚一般都是呆在淤泥裡的,而且它可以使用肺進行呼吸,所以對水量的要求不是太高。如果水太多的話可能還會造成長魚不適應,在它遊出水面的時候還非常容易逃出水塘,這樣養殖戶的損失就大了。
在水塘完全處理好以後,就可以放入魚苗進行餵養了。長魚也是一種食性比較雜的動物,對食物的品種不是太挑剔,所以還是比較好餵的。一些家裡吃不掉或者是市場上被人扔掉的菜葉,還有一些不新鮮的瓜果都可以拿來餵個長魚吃,但是一定要保證這些東西都沒有腐爛變質。當然如果光使用這些東西餵養,營養肯定達不到要求,所以為了可以讓它們長得更快,我們就要經常去購買一些小魚小蝦,還有一些蚯蚓之類的蟲子餵給它們吃。
在進行食物投放的時候,還要摸清楚長魚的具體食量量是多少?在餵食的時候就可以控制好食物數量,這樣第一可以避免浪費還節約成本,第二如果長期大量的投入食物在水塘裡沒有被長魚吃完,對水質也會造成汙染的。所以在每次餵完食以後,不過水塘裡還有食物沒吃完,就要及時的把它們都撈出來。同時每隔一段時間,還要使用漂白粉對水塘裡的水進行消毒。
在養殖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及時的注意長魚的生長情況,如果發現有生病的,一定要馬上把它們從水塘裡撈出,然後放到別的地方單獨進行餵養治療,這樣可以防止出現傳染病,從而造成整個水塘都被感染。
總結:按照小編以上所說的這些方法,對長魚進行養殖,一般在半年左右就可以把它們拿到市場上進行銷售了。在每次成魚賣完以後,一定不能馬上投入新的魚苗進行養殖,還是要按初次養殖的操作方法,對水塘重新進行都處理,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