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教育部發布公告,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
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7月7日,語文9︰00至11︰30;數學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綜合/理科綜合9︰00至11︰30;外語15︰00至17︰00。
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時間安排的意見,商教育部同意後及時向社會發布。
據了解,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
更多內容:協力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2月25日,國務院對各省、區、市下發《關於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同時公布了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辦公室制定的15項各個不同場所機構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
其中,《中小學校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第10條原文如下:
「
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教室、宿舍、圖書館、學生實驗室、體育活動場所、餐廳、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加強通風換氣。每日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課間儘量開窗通風,也可採用機械排風。如使用空調,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
」
1
原文中「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教室、宿舍、圖書館、學生實驗室、體育活動場所、餐廳、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加強通風換氣。」
「加強通風換氣」指的是,應比以往通風換氣次數多、量更大,有通風設備的要常開,沒有通風設備的有可能要安裝通風設備。
學校新風系統小王子二代案例圖片
2
原文中「每日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
對通風次數和時長提出明確要求,即:需每日通風大於3次並超過30分鐘。
假設開窗換氣時間與學生上課錯開,只能安排早讀前、午休、和下午放學後這三個時間段內,這樣一來,學生上課期間30-40分鐘正是人員密集時,不能加大通風換氣,只會讓室內空氣憋悶,成為細菌病菌繁衍的溫床。
假設開窗換氣時間安排在課間10分鐘或20分鐘,不能達到時長要求不說,還可能因為通風不徹底導致教室內附著細菌病毒的汙濁空氣不能及時排出。
假設開窗換氣時間在上課期間,則室外讀書聲、車流等噪音,將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老師教學。
再者,由於空氣品質差,隨著春節天氣回暖,細菌病毒有了更有利的繁殖生長環境,細菌病毒一旦附著在灰塵、霧霾或者氣溶膠,開窗通風時,也將隨著我們呼吸進入呼吸道引起病變,中小學生屬抵抗力較弱人群,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
3
原文中「課間儘量開窗通風,也可採用機械排風。」
「機械排風」,就是開啟新風系統,讓室內、室外空氣流通起來,室外空氣經過淨化殺菌後輸入室內,再將室內的混濁空氣定向排到室外。
機械排風是通風+淨化+排風,不是簡單的在室內放一個淨化器或殺菌設備,要能通、排風才可以。
學校新風系統祥瑞500案例圖片
4
原文中「如使用空調,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
現在很多教室內基本配置的都是分體空調,配置中央空調的很少。分體空調室內機在製冷、制熱過程中,是一個內循環工作流程,即將從室內取100%的風後,經過表冷器對空氣進行加熱或製冷後,再100%的排到室內,這樣不可能有任何新風輸入。
如果要科學精準落實《關於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技術要求,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就必須加裝帶有通風、淨化、殺菌功能的新風機。
學校新風系統祥瑞787案例圖片
「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如果採用的是中央空調系統,按國標要求規定必須要有15-30%的新風補充量,加上室內迴風的70-85%,組成100%的風吹入室內。現在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疫情期間,國家早就要求100%關閉迴風系統,如此,學校領域內的中央空調系統也應加裝或增大原新風補充量。
「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保證】是必須、嚴格要求的意思,【充足】指達到國家相關規定最低風量的要求,當然風量越大越好。《中小學校教室換氣衛生標準》GB/T17226-2017 第5條必要換氣量小學生不宜低於20m3/(h·人),初中生不宜低於25m3/(h·人),高中生不宜低於32m3/(h·人)。
「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從室外引進新風的同時,要求將室內混濁空氣有組織地全部排到室外;可以直接選用雙向流新風系統,也可以選用單向流新風系統,在選用單向流新風系統之時,應考慮有組織排風,避免排出的混濁空氣汙染其他空間,發生交叉感染。
學校新風系統祥瑞500案例圖片
疫情在中小學這種公眾場所,更應該做到可防可控,學生們的學業不能耽誤,生命健康更不能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