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被BBC提名為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與愛因斯坦並列

2021-03-01 精準醫學

來源:北美留學生日報

英國BBC新聞網新版塊「偶像(ICON)」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

在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成功進入候選人名單。

不僅是科學領域中唯一在世的候選人,也是所有28位候選人中唯一的亞洲人。

和她一起入圍的,還有物理學家居裡夫人(Maria Curie)、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詩經》中描述的野鹿,呦呦地呼喚同伴一起到野外尋找和分享蒿草。

在BBC「偶像」欄目的個人簡介處,關於屠呦呦的形容是「在艱難時刻仍然秉持科學理想」、「砥礪前行亦不忘回望過去」、「其成就跨越東西」。

(圖源:天下雜誌)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

1951年,她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學系生藥專業。

1955年畢業後到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前身)中藥研究所工作至今。

屠呦呦在醫學領域的成就不光是中國的驕傲,也代表著世界級的水平。

她發現、提取的青蒿素,為世界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抗瘧藥。

如今,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ACT)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瘧疾治療的最佳療法,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

瘧疾(Malaria,中文俗稱打擺子、冷熱病、發瘧子)是一種會感染人類及其他動物的全球性寄生蟲傳染病,其病原藉由蚊子散播。

瘧疾引起的典型症狀有發燒、畏寒、疲倦、嘔吐和頭痛;在嚴重的病例中會引起黃疸、癲癇發作、昏迷或死亡。

(圖源:維基百科)

20世紀60年代,氯喹抗瘧失效,人類飽受著瘧疾之害。

1969年1月底,39歲的衛生部中醫研究院實習研究員屠呦呦,忽然接到一項秘密任務:以課題組組長的身份,研發抗瘧疾的中草藥。

然而,彼時的屠呦呦沒有博士學位,沒有出國留學經歷,也沒有院士頭銜。因此有人稱她為「三無」科學家。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屠呦呦還是臨危受命,接受了國家瘧疾防治研究項目「523」辦公室艱巨的抗瘧研究任務。

接到任務的屠呦呦深知責任重大,於是在第一時間決定把無人照料的大女兒送去託兒所的全託班,小女兒則送回老家由家裡老人照料。自己便開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科學事業中。

接到任務的屠呦呦將自己一個人當成一個團隊,首先收集整理中醫藥典籍、走訪名老中醫。

她僅憑一己之力,用3個月的時間,收集了包括植物、動物、礦物藥在內的2000多個方藥,並在此基礎上編輯成包含640個方藥在內的《瘧疾單秘驗方集》,送交到國家抗瘧防治辦公室。

之後的兩年裡,屠呦呦和她的團隊對幾百種中藥提取物進行實驗,但是結果都不能令人滿意。

向所有最後取得了成功的人一樣,屠呦呦並沒有因此氣餒。

她選擇繼續在古代醫學典籍尋求靈感。

為了不負國家所託,得到一個有可能的方案,屠呦呦時常半夜三更還在苦心鑽研。

努力是不會辜負任何一個辛勤的人。

有一天,當屠呦呦正在閱讀東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時,她突然被其中一段話「醍醐灌頂」。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這句話讓她意識到溫度可能是提取有效成分的關鍵。

得到靈感的屠呦呦又開始了埋頭實驗。

終於在1971年10月份的一天,發現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對鼠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100%!

得到有效樣本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等待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們的,是更加艱苦卓絕的臨床實驗過程。

當時條件艱苦,設備簡陋,他們找不到藥廠願意配合,只好使用「土法上馬」:用七口平常生活裡使用的的水缸作為實驗室的常規提取容器,裡面裝滿乙醚,把青蒿浸泡在裡面提取試驗樣品。

由於乙醚是有毒的,很多科研人員都出現了鼻子流血,頭暈眼花,皮膚過敏的情況。

但是心裡有共同的信念在支撐著,因此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

1972年7月,屠呦呦與2名科研人員一起住進北京東直門醫院,成為第一批人體試驗的志願者。

同年8月,她又不怕艱難險阻親自帶領團隊前往海南瘧疾高發區,在真正的病人身上進行試驗。好在結果是令人欣喜的。

1977年,經衛生部同意,屠呦呦她們的研究論文以「青蒿素結構研究協作組」的名義,在《科學通報》上發表,首次向全球報告了青蒿素這一重大原創成果

(圖源:中醫中藥網)

1986年10月,青蒿素獲得衛生部頒發的《新藥證書》。

2000年以來,世界衛生組織把青蒿素類藥物作為首選抗瘧藥物,在全球推廣。

世界衛生組織《瘧疾實況報導》顯示,2000年至2015年期間,全球各年齡組危險人群中瘧疾死亡率下降了6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了65%。

青蒿素類藥物作為治療瘧疾的主導藥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這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圖源:時代周刊)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委讓·安德森如此評價屠呦呦的貢獻:

「屠呦呦是第一個證實青蒿素可以在動物體內和人體內有效抵抗瘧疾的科學家。她的研發對人類的生命健康貢獻突出,為科研人員打開了一扇嶄新的窗戶。」

當諾貝爾獎的消息傳出來之後,中國上下都沸騰了,屠呦呦本人卻表示,「沒有特別的感覺,有一些意外,也不是很意外。」

站在領獎臺上,她說:「這不僅是授予我個人的榮譽,也是對全體中國科學家團隊的嘉獎和鼓勵。」

事實證明,這樣的話不只是說說而已,行動上她也是這麼做的。

諾貝爾獎金一共是為46萬美元,折合成人民幣是300多萬元。

屠呦呦將其中200萬元分別捐給了北京大學醫學部和中醫科學院,成立了屠呦呦創新基金,用於獎勵年輕科研人員;其餘的錢主要則支付她的家人到瑞典領獎的相關費用等。

(圖源:美聯社)

每當領導問道她的生活上有沒有什麼困難時,她都絕口不提。但是只要一說到青蒿素,她的眼裡便燃起了火光。

自從拿到諾獎之後,面對鋪天蓋地的媒體採訪,屠呦呦基本都謝絕了。

她說:「就到這吧,我不習慣這種場合上的事,咱們還是加緊青蒿素研究吧。」

即使這個世界再浮躁,總有人在靜下心來做事。

十幾年如一日地重複著同樣的事情,只為了治病救人。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醫者仁心」吧。

雖然屠呦呦本人一直認為青蒿素是「中醫的勝利」,甚至在諾貝爾獎的獲獎感言中說道:「假如沒有當時主張成立的中醫研究院;假如當時把我分配到一個鄉村醫院,我現在頂多是一個平庸的中醫而巳,更別談什麼青蒿素,什麼諾貝爾獎了。」

這次她被提名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遠遠不止是中國或者亞洲的驕傲。

居裡夫人發明了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以及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腫瘤。

愛因斯坦不光在相對論方面做出巨大貢獻,同時還是率直的和平主義者與國際主義者。

艾倫·圖靈作為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之父,在二戰期間成功破解德國的密碼,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顯然,這四位偉大的科學家之所以能從一眾偉人中脫穎而出,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在科學上的成就,更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心懷全人類。

當一個人在科研方面有傑出的貢獻時,我們會稱他「科學家」。

當一個人將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明天作為奮鬥目標時,我們會稱他「偉人」。

ref:

http://www.12371.cn/2019/01/11/ARTI1547172248747309.shtml

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9-01-25/doc-ihqfskcp0360564.shtml

http://www.catcm.ac.cn/zykxyydd/dtyw/201701/403419a9e50749898100f176f9488750.s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瑪麗·居裡

免責申明: 本文小編鄢老師,來源於北美留學生日報、網絡,不作商業用途,僅作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敬請諒解,聯繫我們刪除,電話、微信18049686639

歡迎關注、轉發和分享到朋友圈,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精準醫學公眾號,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精準醫學》精彩推薦

關於我們:

我們是中國微循環學會轉化醫學專業委員會(http://www.csmctm.com/),歐美同學會醫師協會轉化醫學專業委員會(http://www.wrsatm.com/),旗下擁有《Cancer Translational Medicine》,《Translational Surgery》,《Glioma》三本英文期刊,業餘時間創辦自媒體:轉化醫學平臺(總號),腫瘤(總號),肝癌(分號),肺癌(分號),精準醫學(分號),健康新觀點(分號)。後期會陸續開辦各專科腫瘤分號。顧問:楊勝利院士,楊寶峰院士,丁健院士,付小兵院士,王福生院士,袁鈞英院士,主編:詹啟敏院士,陳志南院士。執行編輯部主任:塗老師(微信號7644488),歡迎閱讀傳播,並提寶貴意見

相關焦點

  • BBC評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行榜,屠呦呦與圖靈、愛因斯坦並列!
    在2019年1月初,英國知名媒體BBC發起了20世紀最偉大人物,其中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評選當中,我國藥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入圍,並與愛因斯坦並列。值得注意的是,在入選的4人名單中個,屠呦呦是科學領域28個候選人中唯一入圍的亞洲人,下面是完整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名以及介紹。
  • 屠呦呦入圍BBC「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和愛因斯坦並列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本月初,英國BBC新聞網新版塊「偶像(ICON)」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在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成功進入候選人名單。
  • BBC「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屠呦呦入圍 與居裡夫人並列!(雙語)
    1月8日,英國BBC新聞網新版塊「偶像(ICONS)」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選出對人類當前生活影響最大的傑出人物。   在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與居裡夫人(Maria Curie)、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共同進入候選人名單。   本次「20世紀最偉大人物」入圍候選人有28位,來自7個領域,包括科學家、領袖、探險家、社會運動者、藝術家、體育明星、演藝明星。
  • 她是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超越霍金,和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齊名!
    她是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超越霍金,和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齊名!本月初,英國BBC新聞網新版塊「偶像(ICON)」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一共有領導人、探險者、科學家、演藝人員、社會運動、運動員、藝術家7大板塊,總計入圍28位候選人。在14日發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成功進入候選人名單,此次與其一起入圍「科學家篇」的還有物理學家居裡夫人、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數學家艾倫·圖靈。
  • 為什麼屠呦呦能與愛迪生一起入圍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
    本月初,英國BBC新聞版塊「偶像(ICON)」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在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屠呦呦入選候選人名單。與屠呦呦並列的有愛因斯坦、居裡夫人和「計算機之父」阿蘭·圖靈三人。屠呦呦是誰?
  • 屠呦呦:不是兩院院士的諾獎得主,被評為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之一
    直到現在,屠呦呦教授都還不是中國兩院的院士。她沒有留洋背景,不是博士,發表的論文數量也不夠。然而,英國某大媒體發起的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中,屠呦呦是與物理學家居裡夫人、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以及數學家艾倫·圖靈並列的巨人。她入選的理由是:「如果用拯救多少人的生命來衡量偉大程度,那麼屠呦呦無疑是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 英媒評20世紀4大最偉大的科學家,屠呦呦成功入選,你喜歡她嗎?
    20世紀初,計算機和飛機仍然是夢想的東西。然而到了2000年,這些「夢想」早已稱為現實,整個世界也通過網際網路連通了起來。曾經小說電影裡面的「幻想」如今都變成了現實,這些都離不開科學家們的努力。英國知名媒體BBC為此評選出了20世紀4個最偉大的科學家,其中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成功入圍,下面一起來看看詳細名單和介紹吧。1、瑪麗-居裡(Marie Curie):瑪麗-居裡出生於華沙,世稱「居裡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裡,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 屠呦呦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BBC介紹屠呦呦的短片(視頻)
    三年僅見女兒一面   由於手頭的研究項目抽不開身,屠呦呦不得不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送去寄養。接下來的三年裡,母女三人僅僅見過一次面。   後來母女重聚,大女兒已經生疏到都不願意開口叫媽媽,而小女兒甚至都不認識自己眼前的母親。
  • 誰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你們覺得是誰?
    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談談科學家。談及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BBC這部紀錄片從上萬名科學家中選了四位。波蘭移民瑪麗.居裡猶太難民艾爾伯特.愛因斯坦同性戀數學家艾倫.圖靈默默無聞的科學工作者屠呦呦至於前三位我們從小學開始都有所了解。
  • 20世紀全球最偉大的四位科學巨人,全亞洲只有一個中國人入選
    在20世紀,世界各國誕生了很多偉大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但若要以成就排名的話,20世紀全球最偉大的四位科學家中,全亞洲只有一人入選,而且是一位中國人,這個人就是屠呦呦。
  • 逆襲流鼻祖: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今天爽子就與大家分享一位從失敗中逆襲的人,他就是QD逆襲文中的典型,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英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烏爾姆市,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猶太裔物理學家在我們印象裡,世界上最聰明的男人是愛因斯坦。
  • 她是我國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今年入選「20世紀最具標誌性人物」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今年初,由英國廣播公司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發起的「20世紀最具標誌性人物」評選活動中,我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得主屠呦呦研究員榮耀入選
  • 與愛因斯坦並列!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到底有多大價值?
    據新華社消息,屠呦呦團隊的青蒿素抗藥性研究取得新進展!簡而言之,瘧原蟲產生抗藥性的難題解決了,並且困擾人類多年的紅斑狼瘡有望能治癒!昨天上午,「屠呦呦團隊」的新研究進展訊息一經公布,多方媒體競相報導,話題熱度如火箭般躥升。
  • 牛頓or愛因斯坦,誰是最偉大的科學家
    拉格朗日則直呼牛頓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作為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的愛因斯坦,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的「那麼誰是你心目中最偉大的科學家呢?牛頓是一個百科式的全才,幾乎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建樹。關於牛頓最經典的一個故事就是「一個蘋果砸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而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這兩種共同構成了經典力學的基石,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在數學方面,牛頓和萊布尼茨共同創立和發展了微積分,開創了數學史上的新紀元。
  • 生日快樂,偉大又可愛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2016年3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137年前,也就是1879年3月14日,Pauline Koch女士產下了一名男嬰,起名叫"阿伯特-愛因斯坦",雖然小的時候並沒有展現出驚人的天賦,但是後來卻成為當時最偉大的科學家。很多人甚至認為我們再也見不到第二個愛因斯坦了。今天是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生日。
  • 自愛因斯坦去世後,僅幾十年來,世界上為何再未出現偉大科學家?
    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出生於1879年3月14號,逝世於1955年4月18號。短短不過76年的時間卻改變了一個時代。愛因斯坦對於後世人的影響也是無人能企及的,哪怕如今,愛因斯坦也被無數的科學家奉為心中的偶像。他是繼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 十位改變歷史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排第三,愛迪生列第五
    現在來看看究竟有哪十位頂尖的科學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歷史的發展:TOP、10 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獲得CH(英國榮譽勳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勳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他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 愛因斯坦真正偉大之處是什麼?科學家:敢於承認錯誤!
    愛因斯坦的偉大之處就是敢於打破常規,提出與前人不同的觀點,哪怕是牛頓的經典力學。而在宇宙方面,通常我們於生具來的感受與知覺告訴我們,空間是空間,時間是時間,二者各自絕對獨立並豪無關聯地客觀存在著。愛因斯坦的偉大就在於,他告訴我們:空間與時間根本不是原有的那種關係,我們被原有的感受與知覺給欺騙了。愛因斯坦的偉大還在於敢於承認錯誤,正像中國古語所言: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愛因斯坦在研究宇宙常數的時候,曾經犯過一個錯誤。宇宙常數其實還是愛因斯坦最先提出的。1917年愛因斯坦利用他的引力場方程,對宇宙整體進行了考察。
  • 愛因斯坦為何是最偉大科學家,他到底做了什麼?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發明和對科學的貢獻是驚人的,這就是為什麼他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但是他的發明和對現代科學的貢獻是什麼呢?愛因斯坦是怎麼做的,為什麼他的名字如今是天才的代名詞?愛因斯坦做了什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一位物理學家,也是一位數學家,也是近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你可能會問,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
  • 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愛因斯坦為何拍照吐舌頭?
    在我們的世界上存在著許多的科學家,那些科學家往往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科學家們為了世界的進步,都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同時在我們的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也是有很多的,不知道大家最喜歡的科學家是哪一位呢?畢竟我們世界上存在著很多人,肯定有許許多多的人,喜歡各種各樣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