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生活妙招噠」,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最靠譜、最實用的健康養生相關的常識、知識。完全是免費
雖然放屁不文雅,不過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吃飯後,由於消化道正常菌群作用而產生較多氣體,氣體會跟隨腸蠕動向下運行,然後由肛門排出。因此放屁是腸道正常運行的一種症狀,也是腸道的一面鏡子,無論是放屁過多或不放屁都是異常情況。
放屁哪些表現需警惕大腸癌?
隨著腸道中惡性腫瘤增長,可堵塞腸道,不能及時排出腸道中垃圾,使得人們放屁次數增多且有便意。腸癌同樣會破壞腸道正常菌群環境,使得腸道菌群失衡,從而導致排氣量增多。另外腸道內發生病變後,癌細胞可引起腸道潰瘍、糜爛和出血,再加上受到細菌分解發酵,就會分解出異味,導致放屁有腥臭味。此外隨著癌細胞增長可堵塞胃腸道,使得腸蠕動發生障礙,進而導致腹脹和放不出屁。
有哪些症狀需警惕腸癌?
1、大便形狀發生改變
健康情況下大便呈現圓柱形或香蕉狀。當腸道發生癌變後,癌病灶可壓迫糞便,使得糞便變細變扁或大便呈現褐色。另外大便一次不能完全排盡,總有一種排不乾淨的感覺,這在醫學上被稱為裡急後重。若持續排出柔軟、又細又扁的糞便,同時伴有裡急後重需去醫院做腸鏡檢查。
2、排便習慣發生改變
正常情況下一天排便約1~2次。若最近一天排便次數在3~4次,便秘和腹瀉交替進行,或有排不淨感需警惕腸癌。若靠近肛門部位出現癌病灶,腸道可變得狹窄,糞便不易通過,進而引起便秘。另外由於腸道變窄,為能讓糞便排出,大腸需不停的蠕動來促進排便,因此腸道運動變得異常活躍,進而導致腹瀉。
3、持續性腹痛
隨著癌病灶增大,最典型的症狀莫過於腹部疼痛。若長期腹痛且放屁次數增多、能摸到腫塊,需去醫院做檢查。
4、有膿血便
通常糞便中不帶血,若頻繁便血需警惕大腸癌,但這往往跟痔瘡相混淆。痔瘡便血一般是鮮紅血液,腸癌排便時有少量出血且伴有膿液,這種情況下還需去醫院做直腸指診做進一步鑑別。
如何預防腸癌?
調整好飲食結構,多吃含膳食纖維食物如粗糧或蔬果等,能促進糞便排出,縮短致癌物質在腸內停留時間,同時也能稀釋腸腔內致癌物質濃度,儘量少吃油炸、燻制和醃製食物。腺瘤性息肉是腸癌的癌前病變,只要發現應及時通過手術方式摘除,防止發生癌變。另外要積極治療大腸炎症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
溫馨提示
進入45歲後每5年做次腸鏡檢查,尤其是有腸癌家族遺傳史或其他高危人群應增加癌症篩查頻率。平時多參加體育鍛鍊,減少久坐時間,每坐一小時至少站起來活動10分鐘。避免吸菸喝酒,增加主食中粗糧比例,少吃肉,多吃菜,尤其是加工肉製品和紅肉。積極治療便秘,以免致癌物質長期在腸道中停留。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往期推薦
每天早上吃一個雞蛋,對身體到底好不好?醫生終於講出大實話!
53歲夫婦先後查出腦梗,失聲痛哭!醫生直言:這東西怎麼天天吃
為什麼腦梗越來越多?醫生直言:和肥肉無關,廚房一種調料是根源
膽固醇高的人,不想血管被堵,3種早餐請儘早撤下餐桌,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