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5日訊(記者 陳淋)當前,高中教育發展正處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階段,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課程如何改革?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進行人才選拔?11月14日-15日,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發展大會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高中教育專委會2020年年會在成都石室中學(文廟校區)舉行。來自全國的教育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理念、教育改革與發展政策、拔尖創新型人才選拔與培養機制等重要議題進行報告和交流。
本次會議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高中教育專委會、四川省中學校長協會主辦。在開幕式上,石室中學校長、四川省中學校長協會會長田間對前來參會的領導、專家及學者表示誠摯的歡迎,並對石室中學千年積澱的深厚歷史及發展現狀進行了詳細介紹。他指出,教育如何迎接新時代,應對新挑戰,是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面對新課程、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基礎教育如何發展,基層學校如何應對,是必須切實去探索的課題。田間表示,石室中學將不斷完善現代學校制度,加強學校文化建設,深化高中課程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形成多元評價機制,承擔國際教育責任,為創建有中國特色的世界領航中學而不懈努力。
談及高中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四個創新點,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編輯、編審,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韋志榕表示,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促進了教學的深化改革,更新了教學內容,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他認為,面對新的形勢和要求,首先應當要深刻領會高中課程改革的要求。德育為先,以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為「綱」,突出學科課程的育人價值;能力為重,以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為「場」,使學生在解決情境問題中,體會和感悟學科的思想和方法,培育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科學適宜,以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度」,教學內容的容量、難度、結構、呈現方式等方面符合學生年齡特徵。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課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長陳玉龍對我國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背景、主要措施、特色亮點等進行了深入解析。他表示,新時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以持續開展課程改革,與科學技術發展同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發展趨勢。
「面對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帶來的挑戰,求解中國高中教育面臨的顯示問題,培養創興型人才,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必須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博雅聞道考試與評價技術研究院院長高拴平指出,學校需要認真落實國家和教育部門制定的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做好全面育人工作;學校要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型教學體系,改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要鼓勵學生勇於探索,創新創造,切實加強美育體育,讓學生在高中階段獲得思想品德、學生水平、身體健康、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學生應該加強師生師德建設,弘揚高校師德。
會議現場,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代表還以「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教育發展的挑戰與機遇」為主題,以沙龍形式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討論。
(圖片由石室中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