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看中國3Q19: 寶馬中國逆勢增長領跑全球_鳳凰網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美股 老外看中國3Q19: 寶馬中國逆勢增長領跑全球 2019年11月9日 19:03:23 中金研究

本文轉自微信公號「Kevin策略研究」,作者:中金策略 劉剛 董靈燕 王漢鋒

寶馬在華逆市增長且領跑全球,預計中國將成iX3最大市場;菲亞特克萊斯勒中國持續疲軟,去庫存拖累,計劃推出新品提振銷量;博格華納在華低迷,展望謹慎,對電動車保持樂觀;三星看好5G需求,DRAM出貨好於預期,但部分得益貿易摩擦提前備貨;阿迪達斯中國增速為近年最慢,加大創新與線上渠道投入;艾默生電氣自動化業務穩健但商住業務下滑,預計全球capex依然疲弱(11月9日)

寶馬(BMW-DE,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為18.9%),在華逆市增長且領跑全球;預計中國將成為即將推出的BMW iX3車型的最大市場。公司三季度汽車銷量持續增長,交付同比增長3.6%,收入同比增長9.0%。分品牌看,勞斯萊斯同比增長41.6%,遠高於寶馬的3.7%和MINI的2.6%。摩託車業務在19年前三季度也表現良好,銷量同比增長8.0%。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表現領跑全球。具體而言,三季度中國市場汽車交付量為176,232輛,同比增長10.1%。寶馬的強勁表現與國內整體汽車需求下滑8.0%形成鮮明對比。實際上,寶馬在中國的業務在6月底一度受到BMW 3系車型變更的負面影響。儘管如此,2019年前三季度的總交付量達526,824臺,同比顯著增長14.5%。此外,管理層也對金融服務部年初至今的表現感到滿意,主要受中國信貸融資增長的推動。2019年前三季度,51.4%的新車是由金融服務部門辦理了租賃或融資,相比2018年增長2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管理層表示,得益於國產X3的可觀表現,中國市場有望實現2019年增長5-10%的預測。此外,寶馬正在對X2進行國產化,並不斷改進其客戶服務,以更好地與日益年輕的客戶群建立聯繫。鑑於寶馬在中國市場不可小覷的影響力,公司對其發展前景保持樂觀,並預計中國將成為即將推出的BMW iX3車型的最大市場。

菲亞特克萊斯勒(FCAU.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7%),中國市場持續疲軟,去庫存造成拖累;計劃推出新品提振銷量。三季度公司淨收入同比下滑1%。亞太地區市場表現依舊不佳,特別是中國和印度市場。國產吉普銷量同比下滑,但進口吉普銷量良好。在中國市場合資企業出貨量下降26%、以及整體出貨量同比下降11%的拖累下,亞太地區整體出貨量同比下滑24%。不過,得益於新款牧馬人銷量增加帶來的產品結構改善,亞太地區淨收入同比增長18%。瑪莎拉蒂總銷量同比下滑29%,中國市場下滑17%。此外,中國市場的國5標準車輛去庫存受到很多關注,截至9月底已基本完成。由於經銷商持續去庫存導致出貨量同比下降48%。

對於全年前景,管理層預計中國市場將持續疲軟,同時預計銷量將下降40萬輛(同比下降6%)。展望2022年,公司相信中國的發展勢頭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疲軟。但是,為了提高銷量恢復盈利,商業團隊一直在為重新啟動市場做出努力。在評論中國市場戰略時,公司認為在中國市場目前更需要的是銷量。因此,商業團隊將在第四季度重新啟動其營銷作業,例如全電動的菲亞特500、插電式混合動力吉普自由俠、插電式混合動力吉普指南者以及新款阿爾法產品屆時都將推出。

博格華納(BWA.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6.6%,公司供應工程系統和部件,主要面向汽車動力傳動系統應用),中國市場表現低迷,展望謹慎;對電動車前景保持樂觀。三季度公司銷量同比內生增長4.5%。相比全市場三季度銷量同比下降0.4%,公司超過市場水平490個基點。分業務來看,發動機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4.6%,其中歐洲市場的強勁增長被中國市場的低迷表現所抵消。此外,動力傳動系統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4.2%,然而調整後EBIT同比下滑,主要受中國研發支出及相關成本上升拖累。整體來看,中國汽車市場依然承壓、需求趨軟,總產量本季度同比下滑5.5%。電動汽車銷量相較於混合動力汽車表現不振,但管理層對電氣化的發展前景仍保持樂觀。向前看,公司預計中國汽車產量全年下滑 9%至11%,因此對其在華發展前景持謹慎態度。

三星(005930-KR,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7.2%),看好中國5G需求;DRAM出貨好於預期,但部分得益於貿易摩擦提前備貨。三季度總銷售額同比下滑5%。產品方面,個人電腦需求可能會受到中美貿易問題影響,但得益於假日消費以及關稅推遲實施前的搶跑,總體需求應該會和上季度持平。對於行動裝置,主要客戶的年末訂單、2020年春節的預購效應以及5G手機的持續發布都會使需求保持穩定。由於中國對高解析度圖像傳感器的需求不斷增長,使得大規模集成電路盈利環比改善。公司計劃在2020年推出並採用針對差異化5G智慧型手機的解決方案。同時,為了加快5G市場的發展,公司正與中國和韓國主要客戶建立密切合作。除此之外,得益於各種應用需求、特別是移動用戶和數據中心需求的增長,第三季度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儲器)出貨量高於指引,不過中國市場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市得益於關稅實施前行動裝置生產商提前備貨的推動。

展望第四季度,管理層預計高解析度圖像傳感器的需求將持續增長。但由於移動端Aps(網絡輔助定位)和DDIs(深度偏差指示器)的需求將相對下降,收益可能會與上季度持平。對於5G業務,5G 單晶片解決方案將應用於中國和韓國客戶生產的新型高端智慧型手機中。其中,三星5G單晶片產品基於價格競爭力,低功耗和與現有雙晶片解決方案相比更小的晶片尺寸,有望幫助5G在中低價智慧型手機中普及。此外,公司預計數據中心的需求將保持穩定。而隨著新CPU的採用,16GB的高密度產品的需求將繼續增長。即將推出的高密度新智慧型手機的前景也很樂觀。

阿迪達斯(ADS-DE,2018年中國區收入佔比20.8%),中國增速為近年來最慢;公司加大產品創新與線上渠道投入。三季度公司淨銷售額同比增長9%,其中亞太地區增長8%、大中華區增長11%。分產品看,阿迪達斯品牌在亞太的確實現了9%的同比增長,得益於其運動表現(SportPerformance)系列兩位數的高增長。但另一方面,由於運動和經典系列表現疲軟,銳步品牌收入同比下降11%。在中國,本季度的增速實際上為多年來最緩,因此公司決心增加在中國市場兩個主要領域的投資:一是促進新穎產品設計的本地創新中心(local creation center),另一個是旨在通過線上渠道更好與客戶互動的技術中心(tech hubs)和數字中心(digital hubs)。展望第四季度,中國最大的「雙十一」促銷季有望顯著提高業績。管理層在談及人民幣兌歐元近期貶值時表示預計在短期內將對財務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但公司對中國市場的整體前景抱有信心。

艾默生電氣(EMR.US,2018年中國區收入10.9%),中國自動化業務增長穩健但商住業務收入下滑;預計全球capex依然疲弱。三季度公司整體淨收入同比增長2%,訂單量同比增長1%。分業務部門來看,自動化解決方案(Automation Solutions)三季度基本收入同比增長5%,符合預期。終端市場需求依然穩健。在中國的拉動下,亞洲區增長強勁。公司認為中國市場擁有巨大潛力,由於中國依然在科技領域加大投資,增強自主性。因此,公司認為中國區自動化解決方案訂單有望在2020財年實現5%~10%的增長。商住解決方案(Commercial & Residential Solutions)基本收入同比下降2%,其中,中國基本收入同比下降9%,專業工具的穩健增長未能完全抵消商用空調和冷鏈市場的下滑。整體來看,公司業務增長依然有韌性,目前公司預計2020財年經濟環境具有一定挑戰。管理層提到,若中美貿易摩擦久拖不決,或進一步加大全球企業投資的下行壓力,歐洲增長疲弱也是公司未來經營面臨的潛在風險。

Hugo Boss大陸增長強勁香港下滑,線上線下渠道並舉;Tapestry整體疲弱,關稅拖累利潤率;安德瑪保持高端定位,售美產品10%在華生產;萬豪大陸增長強勁香港大幅下滑,出境遊需求可觀;Nutrien中國化肥需求和庫存降低,預計春節後回暖;美盛中國高個位數下滑,下遊去產能,但明年回暖;特雷克斯逆勢增長,擴建在華重要工廠(11月7日)

► Hugo Boss(BOSS-DE,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為7.9%)。中國大陸增長強勁,香港大幅下滑。亞太區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2%(經匯率調整),中國大陸增長勢頭強勁,同店收入同比實現雙位數增長,但部分被香港低迷的業績表現所抵消(香港地區營收佔公司總體約25%,三季度同比下滑50%)。分品牌來看,BOSS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歐洲和亞太的增長被美國的疲弱表現所抵消。HUGO三季度收入同比提升6%,增長勢頭有所加速,主要得益於休閒裝雙位數增長的拉動。公司看好中國市場未來的利潤空間,認為中國市場能夠幫助改善公司的盈利結構。向前看,公司預計亞太區2019全年收入同比或能實現中單位數增長,得益於線下和線上零售的共同推動(公司線上主要合作夥伴包括天貓商城和京東),公司中國大陸的強勁增長勢頭能夠持續至第四季度。

► Tapestry(TPR.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4.7%)。整體下滑;關稅拖累Kate Spade利潤率;公司繼續提升品牌知名度。三季度(2020財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降低2%,毛利率同比降低20bp,主要是由於Coach品牌受到匯率因素的拖累。此外,由於Kate Spade的成衣、珠寶主要在中國生產,因此三季度毛利率的降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關稅對利潤率的拖累程度有所加深。公司的手袋和皮革製品在中國的業務相對有限,但鞋類、成衣和珠寶中國收入敞口較大。分品牌來看,蔻馳(Coach)全球同店收入同比增長1%,雖然香港局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中華區的整體業績,但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店銷售同比依然有所增長。Kate Spade受北美地區的疲弱表現拖累,三季度同店銷售同比降低16%。但包括中國大陸和日本在內的國外收入同比仍有增長,表現好於國內業務。公司繼續在全球樹立Stuart Weitzman的品牌形象,Kendall Jenner和楊冪的秋季廣告吸引超10億人次觀看。公司還在上海恒隆廣場開業並登上《Vogue》中國版封面。往前看,公司將進一步推動各個品牌在中國消費者中的知名度,拓展中國市場潛力。

安德瑪(UAA.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3.4%)。保持高端定位;美國產品僅10%在華生產。公司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按固定匯率計算與上一季度持平)。分地區來看,三季度亞太區收入同比提升4%(按固定匯率計算同比提升6%)。在中國,公司正通過擴張中國辦公室、建立新香港總部來鞏固品牌影響力,並且致力於通過增加品類及開展新店擴張渠道來提升中國市場滲透率。實際上,公司近幾年來一直在不斷優化在中國的業務模式,仍致力於保持其品牌的高端定位。除此之外,公司認為分銷商的協助為其在華發展前景打下了紮實的基礎。談及美方關稅,公司表示由於僅有約10%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在中國生產,公司目前得受關稅影響有限。向前看,公司已在2020年的收入指引中考慮到了額外關稅的可能影響,並且已準備好相應對策。

萬豪(MAR.US,2018年來自中國的收入為1.1%),大中華區RevPAR同比下降0.4%;大陸增長強勁香港大幅下滑;出境遊可觀。三季度大中華區RevPAR同比下降 0.4%,入住率同比增長1.7%。中國市場表現強勁,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地區。然而,由於遊客數量減少,三季度香港市場RevPAR同比下降27%,儘管優於行業平均水平。2019年至今的9個月內,萬豪旅享家(MarriottBonvoy)會員數量增長120萬,總計達到1370萬,其中近40%的增量來自於中國,包括與阿里巴巴的合資企業的貢獻。此外,中國市場對酒店的休閒住宿需求持續增長。另一方面,中國的出境旅遊數量十分可觀,其中大部分也是休閒旅遊,去往歐洲的遊客人數多於去往美國的遊客。

展望未來,香港市場持續疲軟,第四季度預計RevPAR同比下降40%。受此影響整個亞太地區的RevPAR在第四季度預計持平或小幅下降。公司預計2020年亞太地區RevPAR個位數增長,主要依靠北京、中國南方市場等地區的強勁增長。

► Nutrien(NTR-CA, 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5%),等待新協議導致庫存和需求降低;預計春節過後需求有望回暖。公司三季度的調整後EBITDA同比下滑6%,主要是由於鉀肥銷量疲軟以及氮肥和磷肥價格下跌。具體而言,客戶近期在等待中國地區業務達成新協議而決定減少庫存,進而使得鉀肥需求在三季度末減弱。由於新合同預計不會在2019年底前達成,公司因此將鉀肥產量指引下調至1160~1020萬噸,和其6400~6500噸的全球需求預測基本一致。展望2020年,管理層預計隨著春節過後農耕活動的重啟,中國地區需求將有望回暖,並帶來港口庫存的大幅減少。此外,由於中國地區原材料成本上升,管理層預計價格將上漲2-2.5%。但是旺季到來時,公司預計額外的成本可能會被轉嫁給農戶。此外,美國玉米和大豆產量的下滑已經導致供求關係趨緊。

美盛公司(MOS.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2.3%,是世界領先的高濃度磷肥和鉀肥的生產商和銷售商),中國銷售出現高個位數下滑;下遊出現去產能;管理層預計明年中國化肥需求和價格回升。公司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6%,中國區收入同比下滑7.8%。由於整體經濟增速放緩以及環保政策收緊,氨,硫和巖石成本均有所上漲。同時,近期人民幣貶值也形成了負面影響。在上述不利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的部分下遊生產商已經逐漸在去產能。例如,今年早些時候與美盛籤署了諒解備忘錄的中化集團近期宣布關閉其產能為150萬噸的涪陵工廠。然而,管理層認為明年中國區化肥價格有望企穩回升,主要理由包括:1)當前市場價格已經接近生產者的邊際成本,歷史上通常價格會在這一階段出現回升;2)管理層預計明年中國區需求有望企穩回升;3)中國區已經出現了產能整合與調整,管理層認為在這一背景下,化肥價格有望企穩回升。

往前看,公司預計中國區2020年鉀肥出貨量為1520~1560萬噸,與2019年預期的1540萬噸相比基本持平。具體而言,考慮到合同結算繼續延遲和國內需求疲軟,明年的出貨量增長可能承壓,但預計中國進口的鉀肥量將有所增長。對於磷肥,公司認為,繼過去幾年的持續下滑後,國內出貨量將穩定在1500萬噸左右。

特雷克斯(TEX.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2.6%,是一家從事吊裝與物料搬運的設備製造企業,旗下有高空作業平臺、建築機械、重機、物料搬運與港口解決方案和物料處理事業部),中國高空作業平臺部門逆勢增長;2020年公司將擴建中國一處重要製造工廠。三季度公司淨銷售額同比下降6.8%。分部門看,高空作業平臺部門(AWP)整體銷售額為6.28億美元,同比下滑約14%,銷售額和產量的減少導致該業務利潤率下降。不過,中國市場擴大以及產品採用率的提高推動銷售額增長。物料處理事業部(MP)依然表現強勁,全球銷售額3.39億美元,同比增長約8%。公司在中國擁有一家製造工廠,為中國、亞太地區乃至歐洲地區生產產品。因此,該工廠不僅為中國業務帶來了強勁的增長,而且也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歐洲和北美業務。公司計劃2020年擴建該工廠,從而更好地滿足中國以及海外的產能需求。此外,管理層將中國市場份額的增加歸因於中國製造商數量的增加。

往前看,管理層預計2020年公司整體收入同比將下滑約10%,原因是工業設備需求疲軟。此外,Terex將繼續嚴格執行資本配置策略,投資於創新產品和服務,增加全球製造產能。

大眾亞太區表現好於整體市場,加大在華SUV投入;杜邦中國降幅收窄,手機需求驅動增長但汽車拖累;雅詩蘭黛增長強勁,推動社交媒體和渠道下沉;凱悅中國大陸地區仍有增長但香港下滑,新開酒店或創紀錄;中國推動拜耳製藥業務增長,「藍天計劃」或推升成本;諾和諾德胰島素創新藥在華需求強勁,藥品帶量採購政策影響有限(11月6日)

大眾集團(VOW-DE,2018年公司中國業務收入佔比為4.0%),公司亞太區表現好於整體市場;加大SUV投入提升利潤率。公司前9個月整體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9%。亞太區前9個月汽車交付量同比下滑6.4%,而公司交付量同比僅下滑了3.8%,明顯好於市場整體情況。旗下不同品牌方面,斯柯達中國區交付量累計同比下滑22%,進而拖累其全球交付量同比減少2.7%,約為91.4萬輛汽車。奧迪推出了該品牌首款緊湊型跨界車Q3Sportback,能夠為用戶提供數字操作體驗。由上汽大眾推出的E-Lavida是大眾汽車在中國推出的第一款全電動車型。此外,公司繼續在中國加大SUV的推廣與投入,並推動了利潤率的攀升。

受貿易摩擦等因素的影響,中國車市繼續承壓,不過,管理層認為市場不景氣也是拉大與一些實力較弱的競爭對手的差距、並持續獲得市場份額的機會。此外,公司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依然會致力於推動柴油車業務的復甦。

杜邦(DD.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2.5%),中國市場降幅收窄環比改善,手機需求驅動增長而汽車拖累。公司三季度整體淨收入同比下滑5%。分地區來看,受汽車終端市場疲軟的影響,公司在亞太區內生收入同比下滑4%。此外,公司在亞洲市場銷量同比下滑超過10%,主要受關稅和去庫存的影響。中國區三季度收入同比僅下滑2%,環比改善,為年初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個季度(vs. 一季度同比降低10%,二季度同比降低3%)。分部門來看,三季度中國區電子與成像業務收入同比大增30%,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新一代智慧型手機需求強勁的拉動。管理層表示,與智慧型手機相關的一半產品都在中國本土生產。中國區安全與建築和營養與生物科學部門也表現出色。此外,管理層提到關稅每年約造成5000萬美元的影響,對公司來說完全可控。

雅詩蘭黛(EL.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2.6%),中國拉動公司整體增長;推動社交媒體和渠道下沉。三季度公司淨收入同比增長10.5%,主要得益於中國區的拉動,包括電商平臺(如天貓)、百貨商店、獨立式商店和專賣店等多種渠道的推動。不過,由於遊客人數減少,三季度香港收入同比大幅下滑20%。公司已重新定位其業務戰略從而吸引更多本地消費者,從而對衝遊客人數的減少。公司將2019年全年淨收入增速指引從8%上調至9%,得益於以下兩點:首先,雅詩蘭黛在中國地區具有長期投資策略,公司在中國本地的組織能夠滿足中國區特定的市場需求;其次,公司在中國推進渠道下沉也能夠推動業績增長。管理層認為,中國社交媒體的興起有助於刺激全國需求。儘管其品牌在中國最多僅分布在121個城市,但社交媒體能夠輻射到600個城市。中國不斷擴張的中產階級以及中國大眾對美的高度熱情也是中國區長期增長的動力源。此外,管理層表示,儘管全球增長放緩,但公司中國區業績並未出現明顯的惡化跡象。

凱悅(H.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為4.2%),大陸地區RevPAR和入住率仍有增長,但香港大幅下滑;新開酒店創紀錄。公司三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13.1%,但由於入住率和房價從的下滑,亞太地區全服務酒店RevPAR三季度同比下滑2%。具體而言,受赴港遊客數量銳減以及澳門賭場收入縮減的影響,三季度大中華區全服務酒店RevPAR同比下滑6.5%。不過,剔除港澳臺地區後,中國大陸RevPAR增長0.5%,入住率也上升了200個基點。此外,亞太地區的客房數淨增長達18%(剔除大中華地區增長最為強勁的TwoRoads酒店增速仍達14%)。鑑於強勁的客房數淨增長足以抵消RevPAR的下滑,本季度公司基本管理費用、激勵管理費用和特許經營費用按固定匯率計算同比增長5%(包括香港地區45%的下滑)。

展望未來,公司對大中華區的長期增長前景充滿信心。儘管近期面臨逆風,但凱悅品牌的影響力仍然穩步擴大,公司市場份額在三季度增長了110個基點。此外,開發商興致不減,管理層表示預計今年將在大中華地區開幕創紀錄數量新酒店。

拜耳(BAYN-DE,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7.2%),中國推動製藥業務增長;「藍天計劃」或推升成本。公司三季度整體收入同比增長5.4%。分部門來看,製藥業務(Pharmaceuticals)收入同比增長5.9%,暢銷產品拜瑞妥(Xarelto)和艾力雅(Eylea,眼內注射溶液)表現依然亮眼,中國業務增長也非常強勁。受中國和俄羅斯銷量增長的推動,拜瑞妥(Xarelto)三季度銷量同比增長9%。公司預計拜瑞妥(Xarelto)和艾力雅(Eylea)未來依然能夠延續強勁表現。消費者護理(ConsumerHealth)業務三季度整體收入同比增長3.7%,但亞太區收入同比降低3.6%,主要是受中國下半年跨境電子商務監管的拖累。消費者護理部門正在實施扭虧計劃,公司認為接下來的幾個月將會繼續改善。作物科學(CropScience)三季度整體收入同比增長4.8%。大豆種子與性狀(Soybean Seed & Trait)收入同比增長10%,但由於大豆市場供給過剩,市場競爭激烈;並且中美貿易摩擦也造成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往前看,公司預計在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未來大豆種子市場或將出現單個位數下滑。此外,公司認為中國的「藍天計劃」會推升成本,進而影響公司的EBITDA。

諾和諾德(NOVO,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1.5%,諾和諾德主要在糖尿病領域、生長激素領域和血友病領域提供藥品和服務),胰島素創新藥推動中國市場強勁增長;藥品帶量採購政策影響有限。得益於國際業務的強勁表現(年初至今累計同比增長11%),三季度公司全球銷售額累計同比增長5%(按固定匯率計算)。公司預計2019年全年收入增速介於5-6%之間(按固定匯率計算)。得益於中國糖尿病患者需求擴大以及諾和諾德市場份額的增長,中國收入累計同比增長13%。創新藥持續推動中國業務的增長勢頭。Tresiba(長效基礎胰島素)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將於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為了推出並推廣該藥物,公司已招聘400名銷售代表。管理層還指出,艾昆緯研究表明,基礎胰島素(中國市場規模約50億丹麥克朗)至少佔整個中國胰島素市場(中國市場規模約140億丹麥克朗)的三分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此外,公司還計劃在四季度向藥監局提交Esperoct(治療血友病)的審批申請。

談及「4 + 7」藥品帶量採購政策的影響,管理層指出由於胰島素尚不在採購範圍內,當前影響有限,並表示公司將繼續關注相關政策變化。管理層表示,如果胰島素產品未來被納入,NovoNorm的營收將面臨一定壓力,但該產品僅佔公司在華業務的一小部分。

歐萊雅中國增長強勁,看好奢侈品需求和電商促銷;高露潔中國市場2017年底以來首度正增長;德爾福受汽車產量疲弱拖累大幅下滑;通用電氣中國醫療成像需求疲弱;葛蘭素史克疫苗業務增長強勁;輝瑞生物製藥業務在華增長強勁(11月4日)

歐萊雅(OR-FR,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8.3%),中國收入增長強勁,看好奢侈品需求和電商促銷拉動。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整體收入同比增長7.5%,主要得益於高檔化妝品(L'Oréal Luxe)和活性健康化妝品(Active Cosmetics)的拉動。亞太區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23.7%,其中中國區增長強勁。亞太區高檔化妝品(L'OréalLuxe)方面,蘭蔻(Lancôme)、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科顏氏(Kiehl’s)、阿瑪尼(Giorgio Armani)和赫蓮娜(Helena Rubinstein)表現亮眼。大眾化妝品(ConsumerProducts Division)方面,巴黎歐萊雅(L』Oréal Paris)和3CE Stylenanda進一步推出並取得了強勁的增長。此外,修麗可(SkinCeuticals)和理膚泉(La Roche-Posay)拉動了活性健康化妝品(ActiveCosmetics)部門的表現。專業化妝品(Professional Products Division)部門的增長則主要受中國市場卡詩(Kérastase)的推動。公司認為儘管目前中國香氛市場規模不大,但增速每年可達30%。此外,公司看到中國市場奢侈品高端化趨勢得以延續。中國電商品臺的營銷與促銷活動推動了奢侈品銷售的增長,中國年青一代對奢侈美妝產品也有著強大的需求。目前公司已經處在中國奢侈品銷售的第一梯隊,並且仍將持續擴大市場份額。

高露潔(CL.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6%)。中國市場2017年底以來首度正增長。三季度,公司六個主要市場中的五個的內生收入同比實現了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中國區在內的亞太地區收入同比重回增長,為6個季度以來的首次,主要是受牙膏的拉動(高露潔天然系列、高露潔防齲齒系列),中國市場量價齊漲。管理層表示依然會高度重視執行其戰略計劃,包括通過提高營銷能力、針對中國的創新和優化品牌營銷等,以保證業務可持續增長。向前看,公司預計四季度及2020年中國區的增長勢頭有望延續。

德爾福(DLPH.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24.1%),車市疲弱拖累收入大幅下滑。公司三季度整體收入同比下降8%,主要受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汽車市場生產疲弱拖累。三季度,公司在中國市場三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5%,新推出的業界首套500+Bar汽油缸內直噴式(GDi)燃油系統未能抵消生產的疲弱(中國三季度產量同比下滑7%)。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動力電子業務收入表現疲弱,主要受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變化、貿易摩擦不確定性持續和中國本地汽車廠商的拖累。往前看,公司預計四季度中國區的汽車產量將同比下降約9%,預計全年下滑11%(此前預期下滑12%)。

► 通用電氣(GE.US, 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5.5%),中國醫療成像需求疲弱,逆風更多集中在私人部門。通用電氣三季度工業業務板塊內生收入同比增長7%,其中除電力設備以外業務領域均實現增長,特別是航空與再生能源部門增速在兩位數以上。新訂單方面,整體同比增長1%,其中醫療保健業務訂單增長2%,其中醫療設備訂單內生增長1%。進一步看,對於醫療系統業務,生命科學、超聲系統、和設備服務業務的增長,被中國市場成像系統的需求疲軟以及美國市場銷售周期較長所抵消。談及在中國面臨的不利因素,管理層指出,當前的疲軟主要來自私人部門板塊。考慮多方面的不確定性,通用為四季度做出了保守的銷售指引,但管理層認為,在中國新任命的領導層將能夠有效提高公司的市場競爭力,並有望在成像系統業務方面取得更為可喜的業績。

葛蘭素史克(GSK-GB,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2.9%),疫苗業務拉動增長,多種新藥在中國持續推出。公司三季度銷售同比增長11%,主要得益於疫苗業務快速增長的拉動,特別是Shingrix(帶狀皰疹疫苗)。疫苗業務收入本季度同比增長15%,其中Shingrix是主要驅動因素,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長76%。公司期待明年在中國和日本分階段推出Shingrix。除此之外,幾個季度前推出的宮頸癌疫苗Cervarix也取得了成功。治療呼吸疾病的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9%,其中三聯慢阻肺藥物Trelegy計劃於2019年四季度在中國上市。公司認為,Trelegy推出的關鍵因素是建立中國醫生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更積極的治療態度。狼瘡藥Benlysta也將在中國推出,公司認為,Benlysta因其較強的創新特性,未來在中國市場面臨的直接競爭可能相對較少。公司目前也在中國推進肺病新藥Anoro和哮喘藥物Relvar的許可進程。

輝瑞(PFE.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3.6%)生物製藥業務在華增長強勁;儘管受帶量採購影響,普強表現好於預期。三季度公司總收入同比下降5%,因為生物製藥業務9%的同比增長被普強高達26%的同比下滑所抵消。本季度普強的大幅下滑主要是由於Lyrica(治療神經性疼痛)在美國專利到期。剔除該影響,收入同比降幅收窄至6%。在中國,生物製藥業務同比上漲42%,進而推動輝瑞新興市場同比增長15%。在華生物製藥業務本季度的收入遠高於普強業務,後者同比僅增2%。然而考慮到11個城市藥品到量採購政策的影響,普強在中國的表現依然好於管理層的預期。具體來看,除了偉哥的持續增長之外,立普妥(治療高血脂)和絡活喜(治療心血管疾病)的銷量在尚未實施帶量採購的省份也有所增長。此外,業務擴張和渠道下沉也有助於減輕政策變化的影響。往前看,輝瑞目前預計普強在中國的收入2019年全年將以中位數至高個位數增長,相比先前的低位數至中位數的增長預期有所提升。

可穿戴與服務是蘋果增長主要動力,中國市場持續改善;新開店和數位化推動星巴克增長,門店增長17%,三四線更快,看重家庭和商務食品服務;豬瘟和貿易摩擦拖累邦吉虧損,預計大豆需求好轉要到2H20;中國業務幫助美泰亞太地區扭虧,在美銷售產品中國原產地不到2/3;伊頓在華建築和挖掘機需求穩健(11月1日)

蘋果(AAPL.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8.3%),可穿戴與服務是主要增長動力;中國市場持續改善。三季度(2019年第四財季)公司總收入達到640億美元(其中外匯變動造成近10億美元的拖累),同比增長1.8%,創歷史以來最高的三季度收入記錄。美洲和亞太其他地區收入創新高,中國區收入進一步改善。分部門來看,iPhone收入同比下降9%,與前個三季度同比下降15%左右的情況相比明顯改善;除iPhone外,其他部門季度收入總計同比增長17%,服務業務(Services)收入同比增長18%,收入額創歷史新高。可穿戴設備(Wearables)三季度收入同比大增50%。蘋果支付(Apple Pay)業務收入與交易量同比增長超一倍。,大中華區收入同比下滑2.4%,較去年四季度(2019年第一財季)同比大幅下滑27%的情況明顯改善。公司認為市場回暖的主要因素包括中美貿易摩擦放緩、產品受消費者青睞、定價策略、以舊換新、手機分期付款等。iPhone 11、11 Pro和11 Pro Max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目前,公司在發展中市場採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根據產品特性並考慮到匯率因素進行定價,管理層對此策略抱有信心。

星巴克(SBUX.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3.8%),新開店和數位化(專星送、啡快)拉動增長;三季度門店同比增長17%,三四線增速更快;看重家庭和商務食品服務。受到中國市場強勁增長的推動,公司國際業務三季度(2019第四財季)營收同比增長6%。中國三季度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達5%(銷量3%,單價2%),新增門店,線上業務的發展以及產品和服務的不斷創新是主要貢獻。僅在三季度,星巴克在中國開張了歷史最高的201家新門店,門店數量同比增長17%。更值得一提的是,新門店均帶來高額回報,而且三四線城市的新店數同比大幅增長。除了擴大實體店面,星巴克還致力於發展其數位化業務。星巴克會員項目目前擁有1000萬活躍會員,數量同比增長高達45%。目前,移動訂單銷售額佔中國總銷售額的10%,其中7%來自專星送貢獻,3%來自7月份在北京新推出的「在線點,到店取」的「啡快」服務貢獻。專星送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已經將外賣服務推廣至100個城市的3000餘家門店。此外,公司通過與雀巢的聯盟正式進軍中國的家庭和食品服務領域,使消費者能夠在家中舒適地享用星巴克咖啡。

談及2020財年的指引,管理層預計中國的通電收入增長將在1-3%的範圍內。此外,計劃將在中國開設600家新門店,同比增長15%左右。同時,隨著星巴克將注意力轉向辦公,大學和五星級酒店,公司將把餐飲服務視為下一個重大機遇。總體而言,中國為星巴克提供了巨大的增長前景。

邦吉公司(BG.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2.5%),非洲豬瘟和貿易摩擦拖累公司虧損;預計大豆需求要到2H20才能好轉。三季度公司大幅虧損。油料(Oilseed)方面,全球大豆壓榨平均利潤率明顯低於2018年,原因是豆粕出口需求疲弱,並且在價格抬升預期下,農民選擇留存大豆。在加拿大和中國強勁表現的拉動下,三季度軟籽加工業績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穀物(Grains)方面,北美和南美的收成都較低,一定程度上受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農民自留程度提高的影響。非洲豬瘟也使得穀物貿易和生產者的營銷行為發生了改變。雖然公司注意到全球大豆需求出現一定再平衡的跡象,生產者開始填補中國蛋白質需求的空白,但管理層預計要等到2020年下半年以後才能真正看到好轉。

美泰(MAT.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0.9%,美泰主營業務為兒童玩具產品),中國業務幫助亞太地區扭虧;關稅影響相對有限(在美銷售產品中國原產地不到2/3)。三季度公司總銷售額同比增長3%,而亞太地區實現了15%的強勁增長,與去年的38%的下降相比實現扭虧。中國、澳大利亞,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均為亞太地區表現做出了貢獻。對於關稅,美泰認為考慮其在美國銷售的美泰玩具中不到三分之二原產地為中國,遠低於行業85%的平均水平,因此負面影響相對有限。此外,美泰還準備了多種措施來減輕關稅的影響,例如價格上調,更改合作供應商,優化產品組合,採用不同製造流程等。展望未來,美泰志在擁有能夠應對瞬息萬變的全球商業環境的能力,而其處理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的方式將作為一個初步檢驗。

伊頓(ETN.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4.1%,是一家動力管理公司,提供節能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有效管理電力、液壓和機械動力),中國市場穩健,得益於其建築市場和挖掘機穩定需求。公司三季度總銷售額內生下滑1%,併購帶來的0.5個百分點貢獻被匯率產生的1.5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所抵消。管理層在談及其在中國的業務時指出,中國市場仍是一個增長點,考慮到非住宅和住宅建築市場均表現良好。具體而言,三季度新開工寫字樓同比增長 10%,新開工住宅同比增長6%。此外,挖掘機在華銷售額在三季度也實現了穩健增長(同比增長達 16%),訂單量同比增長7%。

通用中國交付下滑17%,推出11款新車型;康明斯中重卡需求微增,工程機械銷售驟降;創新藥驅動默克中國增速高達90%;飛利浦中國去增長領先新興;史賽克增長強勁;億滋國際看重三四線市場並計劃加大投資;AO史密斯大幅下滑,大規模裁員並關店(10月31日)

通用汽車(GM.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4.3%),中國交付量同比下滑17%;正在推出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11種新車型。通用三季度全球交付量總計187萬輛,相比去年三季度的198萬輛同比下降5.5%。在中國,三季度整體汽車行業銷量同比下降近11%,通用表現弱於行業整體,交付量同比下滑17%至69萬輛。此外,通用汽車在中國的2019年初至今市場份額同比縮至12.3%,與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個百分點。由於貿易摩擦,消費者偏好轉型以及對舊款車型的需求趨軟等因素,使得通用相對於中國整體汽車行業表現欠佳。具體車型而言,凱迪拉克2019年初至今同比增長8.3%,而別克,雪佛蘭,寶駿和五菱的銷量自2018年下半年持續疲弱。鑑於價格壓力不減,排放監管政策變嚴以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弱,管理層預計2019年全年銷量將較2018年有所減少。

目前,通用汽車正在中國推出11種新車型,包括一款電動車。公司密切關注市場反應,到目前為止反映較為積極。未來,通用計劃推出更多電動汽車車型來迎合節能減排的趨勢,然而這可能在短期內降低利潤率。面臨挑戰,通用仍決心繼續在中國穩固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合作夥伴關係,並致力於改善產品組合和成本。

康明斯(CMI.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9.5%),中卡和重卡需求增長被建築設備和輕型車疲軟抵消;小幅上調2019年銷售指引。含合資企業在內的三季度中國市場收入12億美元,同比下滑2%。中型和重型卡車市場需求增長被建築和輕型商用車疲弱需求部分抵消。具體而言,受益於正式採用國六標準前天然氣發動機的預購,中國市場中型和重型卡車的需求同比增長1%。自二季度以來的預購趨勢使得康明斯的市場份額從一年前的15.6%提高至16.1%。同時,中國市場的挖掘機需求同比增長16%,公司的市場份額上升了0.4個百分點至15.4%。然而,由於整車製造商和經銷商從2018年下半年起不斷減少庫存,導致今年三季度銷售縮減29%。雖然公司預計中國挖掘機行業銷量將在18年的最高紀錄的基礎上增長8%,但鑑於2020年春季銷售季的預計需求下調,行業產量可能會下滑。

管理層預計四季度中國市場將隨著運輸車輛的改善以及輕型商用車需求的回暖而朝著積極方向發展。因此,管理層目前預計2019全年,包括合資企業在內的國內收入將下滑1%,相比之前的預期下降2%有些許上調。

► 默克(MRK.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5%),創新藥驅動中國90%同比高增長;預期「4 + 7」帶量採購影響有限。公司三季度的強勁營收增長(同比增長+16%,剔除匯率影響)很大程度是受到中國市場的推動——同比增速高達90%。創新藥KEYTRUDA為主要增長點,該藥品最近在中國被全面批准用於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線治療。其他收入增長動力來源還包括GARDASIL宮頸癌疫苗,Lynparza(治療卵巢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Lenvima(治療甲狀腺癌)和JANUVIA(治療II型糖尿病)。

談及國內藥品定價政策的變革,管理層認為正在進行的「4+ 7」藥品帶量採購試點以及未來推廣至其他31個省份的計劃可能以對默克部分成熟品牌帶來壓力。儘管如此,負面影響主要限於兩種產品,即COZAAR(治療高血壓)和SINGULAIR(治療哮喘)。此外,考慮到默克在中國的藥品組合中有近三分之二為創新藥物,這類藥品未來受帶量採購的影響也有限,反而有助於默克在中國保持長期增長勢頭。展望未來,公司計劃爭取讓更多旗下產品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但同時也對其在自費市場的競爭力抱有信心。

飛利浦(PHIA-NL,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2.8%),中國拉動新興市場增長;關稅帶來一定拖累。三季度,公司可比收入同比增長6%;在中國雙位數增長的拉動下,新興市場可比收入同比增長9%。中美貿易摩擦及關稅一定程度上給公司經營造成了拖累。

分業務部門來看,中國區診療部門(Diagnostic and Treatment)訂單同比實現雙位數增長。且護理部門(Connected Care)和個人護理部門(PersonalHealth)中國區收入同比均實現了雙位數的強勁增長。本季度,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公司在中國市場成功推出了Azurion(飛利浦新一代的影像引導治療平臺),預計中國區訂單四季度仍將進一步增長。公司預計中國醫療市場將實現中到高單位數的增速,主要得益於政府提高醫療領域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允許私人部門投資建設醫療設施等舉措。儘管中國的消費者信心仍然低迷,但飛利浦個人健康業務本季度依然表現強勁。

史賽克(SYK.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2.3%,全球最大的骨科及醫療科技公司之一),骨科手術系統Mako增長強勁,中國是主要戰略市場。三季度公司內生收入同比增長8.6%。受Mako髖關節和膝關節產品強勢表現的推動,整形外科(Orthopaedics)部門實現8.8%的同比內生增速。隨著新髖關節產品和許可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手術得以藉助Mako進行膝、髖關節置換。在中國市場,史賽克目前正在推出骨科手術系統Mako,現階段已經獲得了髖關節手術許可,正在等待全膝關節的許可。公司表示,日本和中國是Mako的兩大市場。公司目前已在除美國外的其他地區投放了100臺Mako機器人。印度市場也有發展空間,但其潛力釋放仍需時日。

億滋國際(MDLZ.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2.0%),中國收入高單位數增長;看重三四線市場並計劃加大投資。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長4.2%,體現了公司全球和本土品牌在零食市場的領導地位和公司的強勢基本面。分產品看,餅乾產品同比增長4.1%,約75%的地區達到或高於這一比例(包括中國);巧克力產品同比增長6.4%,約65%的地區達到或高於這一比例;在糖果和口香糖產品上,公司三季度收入同比微升,約35%的地區達到或高於這一比例(包括中國)。分地區看,發展中市場同比提升6.6%(第五個季度同比增速超5%)。受餅乾和口香糖市場的表現推動,三季度中國區同比增長略低於10%。公司在中國市場採取了本土化戰略。公司針對90後消費者推出的炫邁(Stride)口香糖品牌個性化營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公司在中國市場分銷渠道上也有亮眼表現,本季度公司在中國達到了150萬個餅乾銷售點和100萬的口香糖銷售點的成績。公司認為中國分銷市場的機會主要在三四線城市,並計劃在未來幾年繼續投資。

► A.O.史密斯(AOS.US, 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32.6%)。中國收入下滑19%,通過裁員和關店控制成本。與2018年同期相比,公司三季度整體收入同比下滑3%,北美地區增長6%。中國市場方面,銷售收入同比大幅下滑19%(本幣計價),主要是受到疲弱的消費者需求(同比下降~5%-8%)以及渠道庫存水平的拖累。同時,人民幣匯率對摺算後的銷售收入帶來了約600萬美元的負面影響。儘管銷售和管理費用有所下降,但仍不足以抵消銷量下滑的拖累。

公司認為,短期內,市場將持續受負面因素影響,包括經濟增速放緩、中國消費者支出增速降低、房地產銷售降低、關稅和貿易摩擦。目前公司已採取措施應對,包括裁員人數增加到近20%,降低管理費用,關閉超700家零售店,實行積極地製造和產品成本計劃,與分銷客戶合作降低渠道庫存。目前,公司預計這些行動將有望節約年化總額為3800萬至4000萬美元的成本,其中約2800萬美元將在2019年兌現。

旺季提前發貨拖累百威英博中國銷量下滑,考慮國產科羅娜;固特異中國需求回暖,出貨兩位數增長,經銷商庫存較低;豬瘟塗裝輪胎等下遊需求拖累伊士曼下滑;法液空中國平板顯示器和大型工業需求強勁;5G建設提振福迪威需求;滲透率提升推動伊利諾伊工具在華增長遠好於整體(10月30日)

百威英博(ABI.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0.4%),旺季提前發貨和夜生活消費疲弱拖累三季度中國銷量下滑;高端品和線上依然強勁,考慮科羅娜國產化。中國市場三季度收入同比小幅下降0.2%,由於每百升單位收入6.0%的同比增長被銷量5.9%的同比下滑所抵消。銷量下降(尤其是百威品牌)主要由於國慶前夕夜生活消費疲軟,加之夏日高峰使得部分三季度發貨提前至二季度。然而,公司認為夜生活消費近期的疲軟只是暫時的,而非反映了長期的市場變化,並指出黃金周假期後復甦跡象已顯現。

另一方面,單位收入的顯著增長得益於產品持續高端化和超高端化的趨勢,因此,產品組合的變化對增長的貢獻多過價格上漲。具體來說,公司最高端的品牌科羅娜在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達兩位數。展望未來,管理層預計科羅娜的增長勢頭不減,鑑於其與百威截然不同的產品定位以及消費群體。為了更好地,滿足科羅娜的忠實消費者,公司近期在積極考慮生產本地化,由於強勁的需求已經超出了墨西哥(目前唯一生產科羅娜的國家)的供應鏈能力。

此外,百威英博繼續佔領中國電商領域啤酒類別的頭部位置,在這個飛速發展的銷售渠道中以兩位數增長。總而言之,作為亞太地區增長最快,盈利能力最強的釀酒商之一,管理層對公司在亞太地區以及中國的增長前景充滿信心。

固特異(GT.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3.0%),中國需求回暖,原裝和置換出貨量兩位數增長;經銷商庫存較低。得益於中國市場原裝出貨和置換需求出貨量實現兩位數的強勁增長,公司三季度亞太地區淨銷售額同比增長3%。本季度可觀的業績表現標誌著固特異在中國的一個拐點:在擺脫過去幾個季度持續下滑的趨勢後,市場逐漸回暖。與2018年相比,中國經銷商渠道庫存當前較低,此外,今年亞太地區新開設的470家品牌店也提高了營銷效率。儘管認識到中國的商業環境仍充滿挑戰,管理層預期,得益於強大品牌知名度和團隊紮實的執行力,固特異在中國的增長勢頭有望延續

伊士曼化工(EMN.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8%,製造和銷售化學品、纖維和塑料),豬瘟塗裝輪胎等下遊需求拖累中國多業務收入下滑。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降低9%(5%受價格因素影響,3%受銷量影響,1%為外匯因素)。公司認為三季度以來,受貿易摩擦加劇拖累,工業生產逐步放緩,主要消費者終端市場(包括交通、耐用消費品和電子)都受到波及,銷量不及預期,從而導致了更低的產能利用率。分業務來看,三季度添加劑和功能性產品(Additives &Functional Products)同比下降9%,主要拖累包括匯率和中國豬瘟導致的動物營養需求下降。同時,由於中國市場塗裝市場的大幅下滑(同比25%),公司供應塗裝客戶的高附加值添加劑也受到一些影響。此外,管理層也提到歐洲和美國的輪胎產品反傾銷也對下遊需求產生了實質性影響,出口的受限使得中國市場的輪胎經銷商競爭更為激烈。纖維產品(Fibers)三季度同比下滑1%,主要受中國合資企業銷量下滑拖累。向前看,公司認為貿易摩擦給整體生產環境和消費者信心帶來不確定性。

法國液化空氣(AI-FR,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4.5%),中國平板顯示器需求強勁,大型工業增長穩健。三季度,公司亞太區收入同比增長7.2%。大型工業(LargeIndustry)全球收入同比增長10.3%,主要受中國區氧氣強勁需求的驅動。工業經銷(Industrial Merchant)業務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7%,中國區氣缸需求強勁,且管理層認為這一態勢有望延續;但批發價格同比下滑了4%。就瓶裝氣而言,公司採取了收購本土的小分銷商,並將這些分銷商整合到一起的策略。電子(Electronics)業務三季度整體收入同比增長7.3%,得益於中國市場平板顯示器的強勁需求。中國市場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及載氣(CarrierGases)增長強勁。除此之外,公司已於9月初將福建子公司出售給福建申遠新材料有限公司。

福迪威集團(FTV.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8.6%,多元化工業集團,涉及儀表、傳感器、自動化等多方面業務),整體小幅增長,5G建設提振需求但貿易摩擦帶來拖累。中國區三季度收入同比小幅增長,福祿克(Fluke)和誇利特爾(Qualitrol)的強勁增長被泰克(Tektronix)的放緩(受華為影響)和吉微亞(GVR)的平淡表現所抵消。福祿克三季度中國區收入同比中單位數增長,主要受益於福祿克工業系統(FlukeIndustrial)、過程儀表(ProcessInstruments)和網絡(FlukeNetworks)的強勁表現。英思科(ISC)核心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低單位數,西歐和中國的頹勢部分抵消了北美的強勢表現。本季度英思科核心收入增速的下滑主要反映了宏觀經濟環境放緩下儀器銷售的減少。三季度誇利特爾(Qualitrol)核心收入同比下滑低單位數,儘管中國和拉美收入同比分別實現了20%和30%的增長,但北美、西歐和中東銷售不振,對業績造成了拖累。受中國5G建設的推動,泰克(Tektronix)高性能示波器實現強勁增長。傳感技術核心收入同比下降低單位數,北美和中國的增長被西歐的疲軟所抵消。三季度,高端消毒產品(AdvancedSterilization Products)核心收入同比增長低單位數,中國和日本表現強勁。除此之外,公司將在中國地區通過福迪威業務系統進行直接控制,從而推動未來的創新和加速增長。

伊利諾伊工具(ITW.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2%),滲透率提升推動中國增長遠好於整體。公司三季度內生收入同比下滑1.7%。分區域看,北美市場同比下降2%,國際業務同比下降1%,但中國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同比增長7%。儘管作為下遊需求的整體中國汽車市場三季度下滑約中個位數,但公司能否實現7%增長的出色表現主要是市場滲透率的持續提升,特別是中國本土廠商。展望2020年,管理層預計公司業務將比市場增速高出2~4個百分點。

戴姆勒中國銷售新高,國產佔比升至83%;開雲延續高增長,消費回流繼續;好時增長穩健,投資回報率提升;Illumina大中華區收入下滑,科研需求拖累,關稅預建庫存影響明顯;丹納赫高單位數增長,部分受高基數拖累(10月29日)

戴姆勒(DAI-DE,2018年公司中國業務收入佔比為11.5%),三季度銷量創新高但收入下滑,國產佔比進一步提升至83%。公司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8%,得益於中型汽車、奔馳S系、E系銷量的拉動。中國地區整體銷量達到歷史最高的18萬輛,儘管收入同比下滑2%。具體來看,奔馳在中國的銷量三季度同比增長2%,其中83%為國產,較2017年的68%和2018年的72%進一步攀升。儘管公司認為中國汽車市場2019年仍將出現下滑,但管理層對近期北汽的注資感到欣喜,並期待雙方的合作推動戴姆勒未來的成功。

開雲(KER-FR,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7.6%),中國市場繼續高增長,消費回流趨勢延續。公司三季度整體收入同比增長11.6%。分地區看,儘管受香港影響,亞太區仍然表現亮眼。在國內需求強勁、更多消費回流和消費渠道調整的拉動,中國大陸市場增長強勁。分品牌來看,YSL三季度表現強勢,可比收入同比增長10.8%,零售收入同比增長11%,其中西歐和北美市場表現良好,但亞太區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香港以及大陸低滲透率的影響。不過,公司認為這一品牌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並且公司也在致力於品牌推廣(如在中國大陸開設旗艦店、發展旅遊零售等)。三季度Gucci在電商渠道表現強勢,同比增長超過20%。中國市場迅速發展,三季度市場規模位列第二。此外,在同比高基數的背景下,三季度中國大陸消費回流依然保持了強勁增長。

好時(HSY.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2.5%),中國市場高單位數增長;投資回報率提升。剔除匯率因素,中國地區三季度銷售額同比內生增長7.8%,主要得益於排塊裝巧克力(Hersey Bars)銷量提升以及中國地區專供口味的創新。由於公司持續優化營銷方面的投入,國際市場業務營銷費用本季度同比下降了14%。因此,中國市場的投資回報率也有所提高。展望未來,公司對在中國市場的可持續增長具有信心。

Illumina(ILMN.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0.2%),大中華區收入下滑,關稅預建庫存影響明顯;臨床業務強勁,科研業務拖累。公司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6%,DNA測序(sequencing)產品增速達12%,但微陣列(microarrays)產品收入同比下滑24%一定程度上對收入增長造成了拖累。新興市場繼續帶來可觀的增長貢獻,儘管大中華區三季度營收同比減少7%。然而,剔除2018年三季度為避免關稅預建庫存的600萬美元的淨銷售額後,收入基本持平(同比下降僅1%)。得益於腫瘤診療,無創產前檢測(NIPT)以及遺傳病排查業務的增長,大中華地區的臨床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受到宏觀經濟下行的影響,研究經費有所削減,因此科研業務表現趨弱。作為公司戰略計劃,公司已與多家公司籤署合作夥伴關係,包括貝瑞基因,燃石醫學和艾德生物。這一合作能使合作夥伴在Illumina平臺上開發自己的IVD(體外診斷)分析,同時Illumina則可以使用這些測試並且擴大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

丹納赫(DHR.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1.5%,以工業儀器及設備為主要業務),中國市場高單位數增長,部分業務受高基數影響。三季度公司整體收入同比增長4.0%,中國市場同比增長高單位數。分產品來看,雷度米特醫療設備(Radiometer)在核心收入增速上實現雙位數增長,主要得益於中國和日本的強勁勢頭。公司認為這主要受血液和免疫產品方面市場份額增長的推動。哈希水質檢測儀(Hach)三季度核心收入同比提升低單位數。歐洲和北美地區的強勁表現被中國的增速下降所抵消(主要受環保部61號文帶來的基數效應影響)。除此之外,中國市場在丹納赫水平臺(Water Quality platform)繼續表現出色,儘管中國環保部制定的61號文件提升了地表水質量的監測水平,但公司仍對中國市場前景持積極觀點。

汽車需求拖累ABB中國訂單明顯下滑;巴斯夫面臨貿易摩擦和需求下滑壓力,但預計四季度企穩;iRobot多層次措施抵消關稅衝擊,但轉移生產線初期或降低毛利率;瓦裡安中國訂單強勁,計劃加大投資;賽默飛增長強勁,對全年指引樂觀(10月27日)

ABB(ABBN-CH,2018年公司中國業務收入佔比14.6%),汽車需求疲弱拖累訂單大幅下滑。三季度公司在亞洲、中東和非洲地區(AMEA)的訂單量同比增長1%,但中國地區訂單量下滑5%。由於汽車行業整體需求的疲弱,中國市場機器人技術與離散自動化(DiscreteAutomation)業務三季度訂單同比大幅下滑16%。儘管存在逆風,管理層對三季度正式開始投產的上海機器人工廠抱有信心,並強調了ABB對研發的高度重視和投入。實際上,剔除機器人技術業務,得益於工業過程自動化的強勁表現,公司中國區訂單同比有所增長。公司預計在正式將GEIS(18年6月底被ABB收購併入電氣化部門)剝離給原先的合資夥伴後,旗下的電氣化業務有望回暖。

巴斯夫(BAS,2018年公司中國業務收入佔比10.4%,世界最大的化工企業之一),貿易摩擦和需求下滑帶來挑戰;國六催化需求並預計四季度需求企穩。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微降2%,主要是受化學品和材料業務產品定價下行拖累(-4%)。國六排放標準將於2020年生效,推動了中國市場催化劑業務的發展。不過,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繼續給公司業績帶來壓力,且中國工業生產也在下滑。往前看,儘管中國經濟增速下滑至6%,但管理層認為,考慮到四季度往往是工業生產的高峰,中國工業產出增速四季度可能不會進一步惡化。對於近期宏觀環境的一些變化,包括中美貿易談判取得一定進展、中國豬價快速攀升等,管理層認為公司已經逐漸適應中國的宏觀環境,並且理解了客戶需求。管理層還表示,長期來看,中國在改善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勞動效率以及保護環境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對於公司而言是良好的發展機遇。

iRobot(IRBT,2018年公司中國業務收入佔比為3.2%,主要生產掃地機器人)。多層次抵消關稅衝擊;轉移生產線初期或降低毛利率。第二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長9.4%,其中歐洲、中東和非洲區增長27%、日本區增長40%,而美國區下降7%。為了抵消對自中國進口商品關稅上調政策的影響,iRobot制定了一個多層次的計劃。除了申請豁免外,該公司計劃在中國以外地區建立一條入門級生產線,並將更複雜的產品線移出中國。例如,iRobot正在將首條機器人生產線轉移到馬來西亞,但預計生產成本會提高。目前,公司正在與合作製造商就明年的價格進行談判。管理層預計,按公認會計準則計算,2020年毛利率將降至40%以下。針對 「雙11」消費日等特殊消費日,公司認為,由於前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已經成為iRobot的一大優勢。iRobot公司已經完成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來滿足人們的要求。

瓦裡安醫療系統(VAR.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3.8%,公司提供放療、放射外科、X射線管技術、數字圖像檢測器、貨物檢查及無損檢測設備),中國訂單強勁;關稅豁免帶來積極影響,計劃加大投資。三季度(4QFY19)亞太地區收入同比增長30%,2019財年收入增長14%,中國、東南亞和韓國的強勁表現部分抵消了日本的疲弱。公司三季度獲得兩次關稅豁免,包括從中國進口的零部件關稅及醫用直線加速器。關稅豁免提振收入~2100萬美元,減少成本~400萬美元,但同時也帶來了~200萬美元關稅豁免相關費用。管理層表示,公司在中國市場依然處於領先地位:全品類產品需求均較為強勁,三季度公司取得了10筆Halcyon訂單。三季度,公司在天津腫瘤醫院獲得了中國市場的首個大型軟體招標——ARIA放射治療信息系統(一款使本地化的工作流程軟體)。公司注意到近期中國市場醫療許可批准有所增加,預計這一勢頭有望延續到2020財年。

向前看,管理層認為2020財年的業績會較大程度受益於關稅的豁免,儘管存在2019財年高基數的影響,但訂單依然有望維持相對強勁的增長。在業績表現亮眼的背景下,公司計劃繼續加大在中國市場核心業務的投資。

賽默飛(TMO.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0%,世界領先的科學儀器、耗材及化學品公司),中國增長強勁,對全年指引樂觀。三季度中國區營收實現了13%的同比增長。目前公司增強了製藥業務和生物科研能力,以服務於不斷發展的生物製藥產業。蘇州將成為最大的在華臨床試驗基地,這是建立完整的臨床供應鏈網絡戰略的一部分。基於該戰略,公司將重點關注產品質量、冷鏈物流、先進包裝和配送運輸等維度。由於公司定位與中國政府「五年規劃」中優先發展生命科學相一致,管理層對中國區業務有信心,正向實現穩健高速增長邁進(預計全年增長~15%)。

福特虧損收窄,關注新車型和並推進國產化;卡特彼勒銷量下滑但預計經銷商四季度補庫;希爾頓RevPAR下滑,新開豪華酒店並計劃推出長住服務;需求和品牌轉型繼續拖累惠而浦;阿克蘇諾貝爾裝飾塗料銷量下滑,但高端產品如多樂士仍有增長(10月26日)

福特(F.US,2018年公司中國業務收入佔比為4.1%),繼續虧損但降幅收窄;關注新車型和並推進國產化。中國市場三季度銷量同比下滑12%,較上季度降幅收窄;綜合收入同比下降27%,原主要受到低銷量和零部件銷售的拖累。受到中國業績疲軟以及其他不利因素影響,公司目前預期2019年調整後EBIT預期在65億至70億美元之間,而2018年為70億美元。

從好的方面看,由於結構成本降低以及合併運營帶來的有利市場因素,福特在中國的EBIT虧損收窄至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億美元。長安福特的經銷商盈利能力也有一些改善。儘管如此,管理層不滿足於福特當前在華的表現,因此團隊致力於通過穩定銷售,推出迎合中國客戶需求的產品,優化成本結構等來恢復盈利增長。公司將密切關注三季度推出的新車型的銷售業績(包括福克斯Active、銳界ST、銳界ST-Line,金牛座和領地)。未來也計劃推出更多新款車型。為減少美國進口產品的利潤損失,公司投入了大量精力推進本地化計劃,近期有另外五輛汽車(包括林肯海盜船和探險家)將開始在中國組裝,有望抵消當前宏觀環境下的波動以及關稅影響。總體而言,福特把中國看作至關重要的市場,並決心提高其競爭力。

卡特彼勒(CAT.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5.1%),銷量下滑但預計經銷商四季度開始補庫備貨。公司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6%,主要歸咎於礦山和建築機械的銷量下降。具體而言,由於亞太地區銷售放緩、競爭壓力增大以及經銷商庫存減少(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建築機械收入同比縮減7%。但管理層預計,由於2020年農曆新年較早,中國地區經銷商有望在四季度重新補庫,為明年較早開始的銷售期做準備。儘管增長動力疲軟,卡特彼勒的挖掘機市場份額最近幾月仍然保持穩定,其主要產品(10噸及以上的液壓挖掘機)持續表現強勁。此外,管理層即將推出新的GC液壓挖掘機產品線,並預期刺激政策有望推動增長。總體而言,卡特彼勒對其在中國的長期競爭力具有信心。

希爾頓酒店(HLT.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3.7%),受香港業務拖累,大中華區RevPAR下滑;兩家豪華酒店在華開業,計劃推出長住服務。大中華地區RevPAR三季度同比下滑5.6%,管理層表示,在貿易摩擦持續以及旅遊業整體疲軟的背景下,預計大中華區全年RevPAR將出現低單位數的下滑。大中華區內部,香港三季度RevPAR同比下滑40%,而內地同比僅下滑約3%。公司預計全年香港RevPAR將同比下滑23-25%,而內地則持平或下跌1%。儘管近期有不利因素影響,管理層對於中國地區的長期發展仍抱有信心。今年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新開的豪華酒店數量有望創歷史新高,其中兩家在中國(瀋陽康萊德酒店和天津康萊德酒店)。為了進一步增強品牌組合,希爾頓計劃未來12個月內在中國推出酒店長住服務。

惠而浦(WHR.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3.9%),需求疲弱與品牌轉型繼續拖累中國收入,品牌轉型初見成效。三季度,剔除匯率因素影響,亞太地區收入同比增長7%,主要得益於印度市場的拉動。中國市場表現依然疲弱,主要是由於整體行業需求走弱以及品牌轉型所需投入增加的拖累。管理層預計,此前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可在一定程度上被原材料成本的降低而抵消。儘管中國區銷量有所增加,但品牌轉型所需投入導致利潤率壓力增加。管理層表示,公司在中國的品牌轉型戰略正在正常推進,三季度惠而浦(Whirlpool)品牌價值首次超過三洋(Sanyo)。

► 阿克蘇諾貝爾(AKZA-NL,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3.3%, 核心業務包括裝飾塗料、高性能塗料和專業化學品),中國市場銷量降幅有所收窄;公司正在實施高端化戰略。儘管亞洲銷量下滑對業績造成一定拖累,三季度公司整體營收依然實現了3%的同比增長。中國市場裝飾塗料銷量有所下滑,但與前幾個季度相比,降幅已經有所收窄。由於中國市場競爭環境激烈,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性較高,阿克蘇諾貝爾採取了產品高端化策略。此舉已初見成效,包括多樂士塗料在內的高端產品銷量同比實現增長。高性能塗料方面,銷售回報率依然穩定在兩位數,但由於需求疲軟,銷量有所減少。

特斯拉上海工廠投產,預期中國或成為Model 3的最大市場;寶潔和金佰利在華增長強勁,依託高端化和產品創新;麥當勞數字生態系統助力增長;波音收入驟降,計劃削減產量;創新驅動羅氏中國兩位數增長(10月24日)

► 特斯拉(TSLA,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8%),上海超級工廠正式投產;中國有望成為Model 3的最大市場。公司三季度交付量達到97,186輛,為有史以來的新高,其中Model 3交付量同比增長42%,而Model S 和 Model X交付量同比下滑37%。受建造上海超級工廠和加州Fremont的Model Y的投產準備的影響,Capex環比有所增加。公司計劃於2020年夏季啟動Model Y的生產,早於此前計劃的秋季。

中國方面,特斯拉已在上海超級工廠試生產了整車。管理層表示將在近期獲得正式生產牌照以及其他監管許可,隨後將開始擴大在上海的汽車生產和交付。儘管任何新工廠的啟動期都伴隨相對低效率的時期,但公司正在優化成本,管理層預計上海超級工廠的利潤率能與Fremont的工廠相當。此外,中國是目前為止中型轎車最大的市場。管理層認為,Model 3與汽油動力中型轎車的價格相當,從而認為中國有潛力成為Model 3的最大市場。

寶潔(PG,2018年公司中國地區收入佔比8.4%),大中華區多數品類表現強勁,高端產品創新反響良好。受益於價格上調和部分品牌銷量增加,三季度(2020年第一財季)公司內生同比增長7%。作為公司最大的兩個市場之一,第三季度大中華區內生銷售同比增長13%,中國消費者對高端創新反映良好,尤其是在品質影響品牌選擇的時候。分部門來看,大中華區美發產品(Hair Care)產品內生銷售持平,產品創新的積極效應抵消了部分渠道負面的變化。皮膚&身體護理(Skin &Personal Care)上,中國區在Olay Skin, SK-II均取得了雙位數的增長。大中華區剃鬚護理(Shave Care)的內生銷售同比實現了高單位數的增長,得益於創新和良好的產品結構的推動。受益於電動牙刷、高端牙膏產品創新和定價,大中華區口腔護理(Oral Care)銷售同比增長高單位數。家紡產品(Fabric Care)方面,大中華區和亞太地區錄得雙位數內生增長。向前看,受益於第一季度的強勁表現,公司上調了本財年的營收和現金預期。

金佰利(KMB.US,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尿布、面巾紙、紙巾、成人尿布、手術服和一次性面膜),紙尿褲和女性護理產品均實現雙位數增長;產品創新和高端化有望持續推動增長。中國市場個人護理產品內生收入三季度同比增長15%左右,其中紙尿褲和女性護理產品的銷售額增速均達兩位數。由於促銷活動更具針對性,從而減少了支出,紙尿褲的定價有所改善。去年推出的5D紙尿褲持續驅動銷量增長,而近期推出的好奇特種紙尿褲也在逐漸佔領份額。得益於有效的數字營銷,產品推新和高端化進程,中國女性護理用品三季度也錄得強勁增長。總體而言,金佰利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基本維持不變。高端市場的份額實現了兩位數的強勁增長,而低端市場份額則略有下滑。往前看,管理層表示市場競爭正在向創新領域轉移,這對公司是有利的。公司將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專業人士,把創新列為再投資的三大重點之一。

► 麥當勞(MCD.US, 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1.2%)中國市場推動增長;數位化會員系統助力。公司三季度全球可比商店營業額同比增長5.9%,到店顧客數也有上升。作為餐廳數計算最大的業務板塊,麥當勞的國際特許經營(DL)業務本季度可比收入同比增速達8.1%,一定程度上也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新上線的數字生態系統為其1億註冊會員提供福利,並推廣外賣渠道,對中國市場的增長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波音(BA.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3.2%)。中國收入同比驟降;公司計劃削減787產量。737MAX停飛嚴重損害了公司的三季度的業績表現,收入同比下滑20%。三季度中國收入同比更是驟降74%。公司表示致力於737 MAX的安全返回服務,積極配合包括中國民用航空局在內的國際監管機構的調查,提供必要的數據和其他信息資料。此外,中美貿易摩擦也給波音的生產計劃帶來了挑戰,尤其是787機型。儘管近期貿易暫緩的前景有所明朗,但波音尚未收到中國的定單,因此決定調整其產量。從2020年末開始,公司計劃將787的生產計劃從每月14架減少到每月12架,大約持續兩年。鑑於公司預計在未來20年全球總需求的44,000架飛機中,中國佔比達17.5%(7,700架),管理層表示將竭力支持貿易談判,並仍然希望飛機將成為貿易協議的一部分。

羅氏(RO-CH,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4.6%),創新藥品推動在華雙位數增長;兩種藥品即將被納入醫保目錄。中國市場藥品業務三季度同比實現兩位數的強勁增長,推動公司整體藥品銷售同比增長12%。羅氏對產品創新的重視以及對中國患者需求的響應能力,是其實現強勁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肺癌藥品Alecensa已在中國推出,對於來自國內生物仿製藥的潛在競爭,羅氏預測少數藥廠能夠獲批,並有充分信心保持其市場份額。公司應對競爭的主要策略是爭取旗下產品儘快納入醫保目錄,公司表示,Perjeta(治療乳腺癌)和Hemlibra(治療血友病)有望在近期被納入。儘管價格談判是納入醫保目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環節,公司認為得益於納入後銷量的增長,即便談判價格降低也依然可以維持收入增長。此外,管理層對中國監管部門創新藥物審批程序的加快表示欣喜,這使得Tecentriq(治療肺癌)有可能於四季度在中國推出。不過另一方面,由於監管政策變化,公司在中國合作的分銷商數量有所減少,使得其診斷業務近期表現疲軟。

利潔時中國收入下滑;頭部品牌客戶雲服務推動思愛普在華增長;諾華繼續雙位數高增長;中國半導體投資需求拉動阿特拉斯·科普柯增長;奧的斯電梯延續高增長;斯凱孚增長放緩,繼續去庫存(10月23日)

利潔時(RB-GB,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5.2%,利時潔是一家英國消費品公司,旗下品牌包括滴露,美贊臣和杜蕾斯)。中國區收入由於競爭壓力和低出生率下滑;公司正在實行產品多樣化戰略。三季度嬰兒配方和兒童營養(IFCN)業務收入同比下滑3%,中國區收入同比也出現了下滑。具體來看,低出生率造成中國市場增長緩慢,加之來自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有所加劇,公司在中國的經營進一步面臨挑戰。對此,公司近期推出了價格相對較低的新產品(例如美贊臣草飼安兒寶奶粉,Grassfed),作為其高端化策略的補充,更好地應對低端市場的競爭。往前看,管理層預計中國市場的競爭格局依然嚴峻,但鑑於旗下美贊臣的市場認同以及正在推進的產品組合調整,利時潔有信心維持其在中國嬰兒營養領域的主導地位。

思愛普(SAP-DE,2018年來自中國的收入為3.3%),頭部品牌客戶雲服務推動中國增長;有放緩壓力,但對增長前景抱有信心。儘管宏觀環境挑戰仍存,但亞太地區三季度表現保持穩定,雲收入同比增長40%。在中國,隨著小米正式採用SAP Concur界面,公司在推廣智能支出解決方案方面取得了穩步進展。在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方面,得益於其廣泛的行業覆蓋範圍和對用戶體驗的高度重視,麥當勞和大明礦業的中國子公司已開始採用其S/4HANA雲產品(一種旨在協調企業的日常流程的軟體)。作為阿里的合作夥伴,思愛普四季度即將在阿里雲上啟動其S/4平臺,此舉將成為公司進一步深入中國廣闊市場的踏腳石,尤其是面向中小型企業的業務。儘管本季度在華取得了上述成就,但公司承認,由於業務持續性方面的挑戰,客戶對軟體本身的關注程度有所降低,反映了中國市場的整體放緩以及不確定性的增加。中國對促進本土創新的重視也使外國公司處於劣勢。然而,考慮到思愛普27年間在中國積累的強大影響力,以及《財富》 2000強企業中約70%為其在中國的客戶,管理層仍然對思愛普為中國提供本土化產品的能力保持信心,並預計公司能繼續保持其近十年來的增長率。

► 諾華(NOVN,2018年公司中國業務收入佔比為1.4%),中國高雙位數收入增長; 新藥Gilenya 7月獲批;醫保目錄納入和創新策略有助於維持公司增長勢頭。中國市場三季度錄得高兩位數的收入增長,推動公司在新興市場同比10%的增長表現。管理層指出,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諾華的創新藥,其中具有最大的推動力是Entresto(治療心衰病),Lucentis(治療視網膜病變)和Cosentyx(治療銀屑病)。公司預計Entresto將在四季度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同時預計Lucentis,DME和RVO也將於近期被納入。通過降低患者的自付費用,醫保目錄納入將進一步促進諾華在中國的增長勢頭,因此公司把爭取Cosentyx在2020年納入目錄作為優先事項。被問及專利過期以及其他中國市場潛在的下行風險時,管理層表示公司具備推出新藥的能力,從而能夠支撐收入增長。過去兩年,諾華已有24項新藥獲批並計劃在2023年底前提交50份新藥申請,以進一步擴大其創新藥組合。今年7月,治療復髮型多發性硬化症(RMS)的新藥芬戈莫德(Gilenya)在中國獲批。關於4 + 7帶量採購政策,該公司認為該舉措釋放了更多的資源,從而能夠用於藥品創新;目前諾華的藥品尚未被列入清單。

阿特拉斯·科普柯(ACTO.A-SE,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7.7%,全球領先的壓縮機、真空解決方案、真空泵生產商),中國市場半導體投資拉動增長;汽車行業疲弱造成拖累。公司來自亞洲的訂單量(全區域佔總訂單的36%,為最大市場)三季度同比增長21%。真空技術領域經歷了強勁增長,在亞洲市場訂單同比增加59%,主要得益於中國致力擴大半導體行業的新投資以及使物流和製造結構更接近最終消費者的改良。工業技術是亞洲唯一呈負面趨勢的領域,主要是受到中國整體汽車行業疲弱的拖累。展望未來,儘管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和貿易保護主義情緒升級繼續為在華增長前景蒙上陰影,但鑑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龐大的貿易量,管理層決心繼續深耕中國市場,發揮其在製造業和物流業的技術優勢。

聯合技術(UTX.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4.3%,全球多元化製造企業之一,主要為全球航空航天和建築業提供高科技產品和服務)奧的斯電梯~15%收入增速推動中國區增長。中國區三季度內生收入同比增長11%,其中奧的斯電梯(Otis)收入同比增長15%左右。奧的斯在中國的新設備訂單定價能力逐漸增長,而服務訂單得益於有利的產品組合定價也實現了5%的增長。公司在中國特別採用了「智能服務增長」策略,該策略優先考慮具有長期盈利能力的服務合同。中國區維修業務繼利潤持續幾年下滑後成功扭虧,目前已連續四個季度實現利潤同比正增長。公司在中國推出了一款app,通過協調客戶、修理工和服務銷售人員來促進維修業務收入增長。往前看,公司計劃進一步進行戰略投入以擴大利潤率。

斯凱孚(SKF,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5.5%,世界最大的滾動軸承製造公司之一,產品廣泛用於汽車、航空、鐵路、家電等各行業),三季度中國市場增速放緩;計劃繼續削減庫存。公司三季度亞太地區內生收入同比增長1%,其中中國市場增速有所放緩但仍相對穩健。作為在中國市場的風電相關業務最大的軸承供貨商,公司這一領域的需求變化將對公司業務產生較大影響。公司計劃四季度繼續削減庫存,但由於公司計劃將生產轉移到在中國新建的工廠,減庫存幅度會有所減小。向前看,受工業品和汽車需求下降的影響,公司預計四季度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整體下降,但亞太區需求預計將維持穩定。

人頭馬、達能、可口可樂、聯合利華在華均實現穩健增長;線上和直銷渠道強勁,但遊客免稅業務受拖累;雅高RevPAR繼續下滑;斯倫貝謝高增長得益於鑽井勘探(10月22日)

人頭馬(RCO-FR,2018年公司中國地區收入佔比6.3%),中國大陸雙位數高增長;線上渠道強勁,但遊客免稅業務下滑。公司截至9月的六個月(2019/20財年上半年)整體內生增長下滑3.6%,部分由於香港地區對亞洲免稅業務造成明顯衝擊。公司在亞太地區內生增長1.4%,大中華區中位數增長,而大陸地區表現最為強勁實現雙位數內生增長,主要受持續穩定的雙位數價量齊漲推動。公司所有品類在中秋節假期銷售中都有不錯表現,幹邑白蘭地尤為活躍。不過香港和澳門地區雙位數的下滑造成拖累。目前,澳門地區已做出重新定位渠道的戰略決定,定價也逐步向大陸水平靠攏。分渠道來看,來自亞洲旅遊零售的銷售額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前往香港的遊客數量下降、在免稅店和邊境商店購物的遊客數量減少所拖累。中國市場電子商務收入表現亮眼,公司預計電商渠道佔比為20%~22%。除此之外,第二季度直銷業務也表現出色,公司預計目前直銷業務佔比約33%-35%。向前看,受2020年中國春節提前影響,公司預計第三財度大中華區表現或強於第四財季(~500萬歐元)。

達能(BN-FR,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3.9%),市場滲透率和直銷渠道推動中國市場嬰幼產品同比20%高速增長。公司三季度整體營收同比增長3%,主要得益於專業營養品(Specialized Nutrition)快速增長的推動。分產品線來看,醫藥營養品(Advanced Medical Nutrition, AMN)三季度銷售實現中個位數的同比增長,其中中國市場實現了雙位數增長。生命早期營養品(Early Nutrition,ELN)三季度中國區銷售額同比增長逾20%,是中國區有史以來淨銷售額最高的季度,得益於去年同期的低基數。達能通過實體商店和電子商務平臺提高了市場滲透率,有效推動了中國區的增長。公司直銷母嬰商店的數量增加了將近一倍,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直銷渠道正在以中位數的速度增長,已經佔到中國總銷售額的75%(相比二季度佔比為70%),且收入增長快於間接渠道。往前看,管理層認為雖然生命早期營養品絕對銷售額已經處於高位,但未來依然具有增長潛力。飲用水和飲料方面,脈動(Mizone)在中國銷售額進一步下滑,公司正在思考品牌和構思轉型方案以重新吸引年輕的中國消費者。

可口可樂(KO.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為3.2%),中國市場多品類表現強勁,上調2019年收入預期。公司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8%,內生增長5%。分區域來看,亞太區前三季度內生收入同比增長4%。公司目前在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不斷獲得市場份額和消費者的認可,這是公司取得強勢銷量增長的主要原因。由於中國和東南亞市場的強勁表現,公司在非酒精即飲(NARTD,non-alcohol ready-to-drink)市場的份額有所增加。分產品來看,果汁、含乳飲料及植物基飲料整體增長1%,中國市場美汁源果粒橙(Minute Maid Pulpy)表現搶眼。淳茶舍(Authentic Tea House)品牌在中國和東南亞的進展遠超公司預期。得益於拉丁美洲和印度多品牌的帶動,飲用水、功能增強性飲用水和運動型飲料同比增長2%,但中國在這一細分品類上表現不佳,主要是由於中國市場對利潤率較低的商用水重視度不高。此外,三季度可口可樂在中國推出了可口可樂咖啡+汽水以及美汁源椰子汁植物蛋白飲料,進一步豐富產品品類。鑑於第三季度表現,可口可樂上調了2019年收入預期,預計全年內生收入增長幅度至少為5%。

聯合利華(UNA-NL,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6%),中國市場總體表現穩健,得益於高端產品和電商渠道的拉動。三季度公司整體銷售同比增長2.9%(銷量同比增長1.4%,價格同比增長1.5%)。得益於電商渠道和高端產品的拉動,中國收入增速雖不及二季度,但依然取得了相對不錯的表現。分產品大類來看,受益於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大型洗衣市場推動,本季度家庭護理(HomeCare)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4%,銷量同比增長3.2%。家庭衛生產品表現亮眼,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包括奧妙(Omo)在內的手洗清潔劑在中國等市場的強勁表現。公司在中國市場推出了花木星球洗衣液,反響較好。身體護理方面(beauty & personal care),公司將清揚男士(Clear Men)的產品線擴展到中國皮膚清潔市場,從而貢獻了發展中市場的銷售增速。此外,中國市場頭髮護理產品的競爭依然激烈,公司正在持續推進創新和提高市場活躍度。

雅高(AC-FR,2018年來自中國的收入為1.6%),大中華區RevPAR同比下滑-6.7%;業績展望謹慎。亞太地區三季度RevPAR同比下滑1.1%,主要由於中國奢華型酒店表現疲弱。目前,中國佔公司亞太地區奢華型酒店市場份額的40%。受貿易摩擦(由於中國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經貿夥伴,貿易摩擦也對澳大利亞收入造成了拖累)和地區局勢等因素影響,大中華區三季度RevPAR同比下滑了6.7%。具體來看,在整體增長放緩背景下,中國大陸RevPAR同比下降3.1%,不過在管理層的預期之內。相比之下,香港RevPAR同比驟降32%,主要受7月以來旅客人數大幅下滑的拖累。此外,管理層對貿易談判進展及其可能帶來的影響持相對謹慎態度。

斯倫貝謝(SLB.US,2018年公司中國業務收入佔比為11.9%),鑽井與勘探活動推動中國收入雙位數增長。得益於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兩位數增長,公司在中東和亞洲地區的三季度綜合收入環比增長4%。除設備銷售外,中國地區的增長主要是受到鑽探和勘探活動增加的推動。公司儲層收入環比增長6%,一定程度上得益於中國近海電纜測井等活動的拉動。管理層在談及其未來3-5年的增長前景時指出,數位化,因地制宜戰略和技術革新的組合對國際市場發展將至關重要。考慮到本地企業的高競爭力和高資本密集度帶來的壓力,在中國等區域開發新的商業模式已變得勢在必行。

保樂力加高基數下增長穩健;雀巢表現平淡;沃爾沃上調中國重卡預期,工程機械繼續增長;PPG預期中國車市明年回暖;霍尼韋爾表現強勁,但亞薩合萊收入下滑(10月19日)

► 保樂力加(RI-FR,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8.4%;旗下品牌包括絕對伏特加Absolut Vodka,芝華士Chivas,傑卡斯Jacob's Creek,和馬爹利Martell等)。高基數下中國市場穩健增長;管理層對未來增長仍有信心。公司三季度(1QFY20)內生增長1.9%。得益於其「轉型與加速」戰略計劃,公司三季度中國市場銷量同比增長6%,整體來看這一表現依然穩健,特別是如果考慮到去年同期27%的同比增長高基數以及經營環境因中國監管趨嚴受到的不利影響(一些KTV、俱樂部等娛樂場所暫時關閉或縮短經營時間等)。產品細分看,芝華士三季度中國銷售下降,而馬爹利得益於2月份5%的價格上漲維持收入增長。傑卡斯也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往前看,管理層預計明年中國銷售將保持高單位數至低雙位數的增長。

雀巢(NESN-CH,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8.5%),中國市場表現平淡,高端產品相對佔優。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同比內生增長3.7%,主要受美國市場和普瑞納寵物護理(Purina PetCare)業務的強勁勢頭推動。AOA區域(亞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前三季度內生增長3.1%,但中國市場表現持平,實際增長和價格均表現平淡。此外,中國市場各品類表現呈現分化態勢。啟賦奶粉和普瑞納等高端產品增長良好,而銀鷺花生奶、粥和S-26嬰兒奶粉等主流產品受到挑戰。徐福記也面臨一些壓力,但公司仍需等待春節來進一步觀察具體的經營情況。向前看,在中國市場營養品業務上,公司將努力在三四線城市提高市場佔有率,從而一定程度上抵消出生率下滑的影響;高端營養品方面,公司將繼續通過不斷創新來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 沃爾沃(VOLV. B-SE,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6.8%),上調中國市場重卡需求預測;工程機械穩定增長。公司三季度匯率調整後淨收入同比增長7%。卡車方面,得益於中國市場物流行業日漸成熟,卡車需求進一步從中型向重型轉型。2019前三季度,中型卡車銷量同比下降25%,而重型卡車市場基本保持平穩(同比-1%)。與亞洲整體交付量同比下降4%相比,中國合資企業東風集團三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長10%。因此,公司將其2019年中國需求預測從115萬上調至127萬。工程機械方面,亞洲總體需求同比下降11%,但由於沃爾沃和山東臨工聯名品牌的輪式裝載機和小型挖掘機的拉動,中國市場需求同比增長7%,訂單量同比增長6%。往前看,管理層認為,儘管中國市場存在不確定性,但已做好充分準備通過其商業模式的靈活性和戰略合作(包括與山東臨工和三星)來應對波動。

PPG工業(PPG.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3.5%),三季度中國汽車產量同比下滑15%左右,短期仍將承壓,但預計2020年重回增長。三季度,公司銷售淨收入同比上漲2%,但銷量同比下滑~3%,主要受全球工業生產疲弱,及其對汽車生產和公司多數工業終端客戶的持續拖累。三季度,公司汽車OEM塗料業務受全球汽車生產不振的影響,銷量同比下滑高單位數;中國市場汽車產量同比下滑15%左右。向前看,公司預計汽車行業在四季度仍將承壓,中國市場也將維持低迷態勢,但相比去年的弱勢而言其負面壓力可能略有減輕。中國市場的消費者信心近期維持低位,但管理層對中國市場持相對樂觀態度,並預計2020年中國區需求將重回增長。

霍尼韋爾(HON.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6.0%),三季度中國市場表現為年內最佳,儘管有匯率負面影響;訂單雙位數增長。公司三季度收入內生同比增長3%。管理層著重提到特性材料與技術部門(PMT)的訂單和訂單儲備都實現高個位數增長,主要是得益於俄羅斯和中國的強勁需求。整體上看,本季度中國區業務表現為年初至今最佳,營收實現中個位數增長,訂單和預定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尤其是考慮到人民幣對美元走弱對公司帶來一定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因此,霍尼韋爾對其在中國的增長勢頭以及商業環境抱有信心。

亞薩合萊(ASSA.B-SE,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5.5%,是全球知名的智能鎖和安防解決方案供應商,產品涵蓋鎖具、門禁系統等),受商業模式更替和工廠關閉拖累,三季度中國市場收入同比下滑,但營業利潤率有所擴張。公司三季度亞太地區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部分由於中國收入負增長的拖累。管理層認為中國當前的疲軟表現是暫時的,主要是由於公司正在進行商業模式切換。在新模式下,公司對訂單將更具選擇性,優先考慮具有更高利潤率和合理交貨時間的客戶。正是得益於這一經營策略的調整,公司營業利潤率依然擴張30bp。此外,近期部分製造工廠的關閉也對中國收入增長造成了拖累,但從長遠來看,重整工廠、業務合併有利於提高公司經營效率。針對9月1日生效的15%的關稅上調,管理層認為能夠將成本傳遞給下遊消費者。

強生中國區增長依然強勁;雅培兒童營養品在華銷售下滑;美鋁下調鋁產量和需求預期(10月17日)

強生(JNJ,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2.9%),中國區增長依然強勁,傷口修復產品市場份額擴大。今年三季度,強生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9%。中國區業務表現強勁,醫療器械、製藥和消費者三大業務部門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約為19%、14%、5%。如果不考慮公司剝離糖尿病業務LifeScan和高級滅菌產品事業部ASP的影響,中國區整體銷售收入同比增速約為15%。得益於亞太區的強勁表現特別是中國市場份額的提升,公司的傷口修復產品業務表現亮眼。目前關稅尚未對公司經營造成明顯影響,公司會持續關注潛在的影響。此外,公司三季度與骨科機器人公司北京天智航技術達成了一項聯合營銷、分銷和研發合作協議,天智航技術是唯一在中國獲批用於脊柱手術的機械手臂機器人。

雅培製藥(ABT.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7.3%),中國市場繼續拉動成熟藥品銷售增長;兒童營養品銷量因出生率低而出現下滑,成人營養品業務仍然強勁。公司三季度整體內生收入增長7.6%。兒童營養品方面,三季度大中華區低迷的業績部分抵消了美國以及其他市場的超額增長(大中華區營養品業務佔公司整體的10%)。儘管中國消費升級持續進行,但低出生率使得兒童營養品的銷量出現下滑,加劇了價格和營銷方面的競爭壓力。為了提高其在中國的競爭力,公司計劃發起新的媒體宣傳活動,強化消費者關係平臺建設,並逐步推出新產品。儘管中國兒童營養業務面臨挑戰,但管理層表示在成人營養品業務的帶動下,中國整體營養品銷售依然取得了穩健的增長。管理層還指出,營養品業務在中國面臨的挑戰與貿易和經濟問題無明顯關聯。雅培設備和診斷業務業績三季度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相關產品依然能夠及時在中國獲得批准。此外,在印度,中國和巴西市場強勁增長的拉動下,三季度成熟藥品(EPD)銷售額同比增長了8%。管理層表示,由於產品組合中特殊藥品相對集中,所以不太容易受到中國「4+ 7」藥品帶量採購政策的負面影響。

美鋁(AA.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0.1%),中國鋁土礦需求增長但全球依然過剩;環保限產造成中國鋁供給缺口擴大。儘管當前中國大陸煉油廠對進口的海上鋁土礦有較大需求(自2018年以來,中國主要的內陸省份對此類進口產品的消費量增長了近四倍),但預計鋁土礦板塊將在19年第四季度維持過剩狀態。氧化鋁方面,預計2019年全球過剩將擴大。中國對於冶煉廠的環保限產大大降低了氧化鋁需求。同時,公司目前預計鋁的供應缺口將有所收窄。儘管冶煉廠限產造成中國市場鋁供給不足,但由於公司預計全球其他地區需求走弱,故綜合來看會使得供給缺口收窄。具體來看,生產端,管理層下調了2019年全球鋁產量的預計,主要由於一系列的中國限產措施使得全年預計產量減少了約60萬噸。同時公司預計需求也有所走弱,主要考慮到低貿易量和製造業活動增長放緩等其他宏觀經濟不佳因素導致的全球需求不振。美鋁預計全球原鋁消費量將在2019年持平或同比收縮。儘管當前的經濟挑戰持續,但管理層表示,鋁消費的減少並沒有反映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從鋁自身的可持續性特性和不斷增強的環保意識出發,公司對鋁的前景依然抱有信心。

路易威登中國區增長依然強勁,看好年末和春節銷售;百事中國市場年實現雙位數增長(10月11日)

路易威登集團(MC-FR,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6.7%),中國區增長依然強勁;公司預計年末及春節將表現亮眼。公司三季度業績表現強勁,內生收入同比增長11%。亞洲除日本地區內生收入同比增長12%,同樣表現亮眼。分業務板塊看,酒類業務三季度整體內生收入同比增長8%,中國區增長強勁。香水和化妝品業務方面,紀梵希(Givenchy)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取得了良好表現,主要由於Prisme Libre散粉銷售的推動。絲芙蘭(Sephora)在全球各地區都取得了穩健的增長,亞洲和中東表現尤為強勁,中國區新推出的品牌營銷深受市場歡迎。管理層表示,公司中國區的線上業務並沒有受到香港局勢的拖累。此外,儘管2020年春節較往年將相對提前,但由於公司經營的靈活度和更高的產能,故公司並不打算將LV年底的銷售推後到明年初。公司預計年末以及明年春節都將有強勁的業績表現。此外,公司不打算提升中國區的定價。

百事公司(PEP.US,2018年中國地區收入佔比1.5%),中國市場收入兩位數強勁增長,零食銷量優於飲料;關稅加徵和匯率波動帶來挑戰。儘管全球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持續波動,三季度中國市場內生收入實現同比雙位數的強勁增長。分產品品類來看,零食三季度銷量同比增長8%,其中中國市場高個位數增長,飲料銷量同比增長4%,中國市場低個位數增長。此外,管理層表示關稅加徵以及匯率波動仍將給中國市場帶來一定挑戰。

相關焦點

  • 全球購騎士卡優質服務,逆勢增長領跑行業賽道
    會員制特權電商平臺全球購騎士卡,便是憑藉首創的特權聚合模式,連結生活服務和在線電商服務,開闢了電商賽道新領域。全球購騎士卡立足於當下用戶需求,創新性提供新電商服務,成為電商賽道的一匹黑馬。幫用戶省錢+省力,帶來消費新選擇根據最新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19 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跨越 3 萬元大關,人均消費支出首次邁入 2 萬元領域。
  • 逆勢增長,全球購騎士特權獲評2020中國明日之星TOP100
    大會對2020全球範圍的優秀科技創新上市公司、創業公司、投資機構、創新人物進行選拔,推出WIA2020世界創新獎系列榜單和報告,涵蓋全球知名科技、消費創新企業,其中,會員制特權電商平臺全球購騎士特權獲評2020中國明日之星TOP100企業稱號。
  • 樂高逆勢增長奧秘:中國創意 上海首發 全球歡迎
    中國消費者不僅有逛商店的熱情,更有「買買買」的實力。樂高集團202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在中國市場的零售額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受中國、美洲、西歐等主要市場的表現帶動,整個集團的零售額同比增長14%,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1%,在全球零售業普遍受到疫情影響的背景下,取得了逆勢增長的成績。
  • 2020年中國股市逆勢增長成為全球熱門
    王剛/中國日報2020 growth against odds, bright future forecasts make China the go-to stock market2020年逆勢增長,光明的未來預測使中國成為股市的熱門With all its pandemic ramifications, the year that was-2020-may
  • 中國汽車排第四,擠下奔馳、寶馬、法拉利,全球車企排名重新洗牌
    來自中國的汽車企業更是闖進全球前四,擠下奔馳、寶馬、法拉利等知名汽車企業。 第九名是寶馬,企業市值達473.3億美元。寶馬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汽車和摩託車製造商之一,旗下擁有BMW、MINI以及勞斯萊斯三大品牌。2020第三季度,寶馬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62.83億歐元,較去年同比下滑1.4%。而中國市場銷量增幅明顯,達到了31%,成為寶馬銷量增幅最大的單一市場。
  • 逆勢增長1.9%,中國成為全球唯一貨物貿易正增長主要經濟體
    商品結構上,2020年,中國的防疫物資和「宅經濟」產品出口出現了井噴式增長。中國出口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醫療器械、藥品合計增長了31%,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9個百分點;出口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家用電器合計增長了22.1%,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3個百分點。
  • 中國服裝市場寒冬期?看比音勒芬如何逆勢而上
    原標題:中國服裝市場寒冬期?看比音勒芬如何逆勢而上 來源:中華網2019年,中國服裝市場遇冷,男女裝飽和預期下滑,中國服裝市場同比增長率降至3.5%,服裝品牌發展同樣放緩,無數品牌遭遇擱淺,市場環境不容樂觀。
  • 中國的進出口貿易規模逆勢增長:華商化危為機 助力中國外貿
    ,11月中國外貿進出口4607.2億美元,增長13.6%。其中,出口增長21.1%,進口增長4.5%。中國的進出口貿易規模逆勢增長,呈現出顯著復甦態勢。在此過程中,海外華僑華人迎難而上、積極應對,為穩定中國對外貿易貢獻了一份獨特力量。
  • 中國對非洲大國貿易發展穩定 中企對非投資逆勢增長
    中國對非洲大國貿易發展穩定 對非洲小國貿易起伏較大 黃皮書指出,2017非洲外貿總額變動態勢和全球外貿態勢基本同步,但非洲外貿增長稍弱於全球平均水平趨勢並未改變。2017年,非洲出口在全球總額中的佔比從上年的2.2%微升至2.3%,進口在全球總額中佔比從上年的3.1%微降至3.0%。
  • 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數據出爐,樂心醫療逆勢大幅增長72.9%
    6月23日,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受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市場遭受到一定衝擊,出貨量整體下降11.3%至1762萬臺。其中最為亮眼的是A股上市公司樂心醫療(SZ.300562),在行業增速整體下滑的背景下,樂心醫療一季度出貨量逆勢增長72.9%,增長率居行業第一。報告稱,整體上看,一季度可穿戴設備市場依然好於預期,一方面在家辦公和學習明顯帶動了消費者對耳機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主要依託線下通訊渠道的成人手錶市場在渠道運營方面更加成熟。
  • 寶馬全球大規模OTA 竭力彌補電氣化短板
    近日,寶馬集團宣布,全球逾75萬輛BMW汽車通過OTA的方式將車內BMW 7.0作業系統升級到最新版本,其中在中國市場涉及20多萬輛。與傳統車企大多採用的4S店升級方式不同,車主可在車內或手機上的BMW App中免費下載軟體並自行安裝,預計時間約為20分鐘。
  • 華為2018年年報發布:營收利潤實現逆勢雙增長,研發費用亮眼
    3月29日上午,科技巨頭華為公司在其深圳總部發布2018年年報,各項數據表現十分亮眼。根據華為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華為全年(2018年)實現營收規模達到7212億元,同比猛增19.5%!在利潤層面,華為在2018年的淨利潤為593億元,同比增長25.1%!
  • 全球市場穩居前三 TCL電視高質量增長的密碼何在?
    然而,並不是所有品牌都表現低迷甚至沉淪,也有品牌在用逆勢增長的漂亮成績,給這個行業增添希望:最近,TCL電子發布了首三季度的業績表現(不含電視機代工業務),營收利潤雙雙大幅提升,延續了逆勢高質量增長的慣性。TCL漂亮業績答卷的背後,是包括Mini LED在內的技術紅利的持續釋放,在支撐TCL電視業務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引領整個彩電業的價值升維。
  • 洞悉商業新增長 鳳凰網「萬象更新」加碼價值傳遞
    值得一提的是,期間,鳳凰網仍然保持著領跑位置。據現場公布的數據,在今年上半年,鳳凰網取得了用戶留存率最高、人均使用時長第一、人均啟動次數第一、百度搜索指數居首位、微博微指數峰值最高、微信指數第二等成績。強勁增長的背後,是鳳凰網完善的新聞網絡在強力支撐。
  • 全球智能手錶排行榜:華為逆勢增長118%,中國還有個品牌躋身前五
    由於供應鏈中斷和消費者支出下降,全球消費電子市場受到巨大衝擊。根據權威調研機構IDC的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11.7%,至2.758億部,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年度(同比)下降。
  • ...今年第三季度,全球貿易額同比下滑5%;中國進出口貿易規模逆勢...
    2020-10-21 18:26:39來源:FX168 【聯合國報告:三季度全球貿易縮水,中國進出口逆勢增長】新華社日內瓦10月21日消息,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當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貿易額同比下滑5%;中國進出口貿易規模逆勢增長,呈現顯著復甦態勢。
  • Unity中國逆勢增長 助力頭號玩家、王者榮耀上線
    不過,Unity的發展並未止步,相反還在疫情中逆勢增長,第一季度業績比原計劃超了很多,面向大學生的招聘也一直沒有停過。  「我們這幾個月一直在招聘,7月還會有新一批大學生加入,預計Unity中國今年要增加50%的員工。」Unity大中華區總裁兼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俊波說。  Unity中國的增長來自於哪?
  • 由中國駛向全球的寶馬電動化:第五代eDrive與BMWiX3
    飛機落地瀋陽桃仙機場,便來到了寶馬在中國的家。在2010年華晨寶馬鐵西工廠開工建設的那個夏天,很少有人想到,這裡未來會成為寶馬集團全球電動車的重要生產基地。
  • 易觀:Q2家庭場景app逆勢增長 親寶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領跑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7月30日消息,易觀發布的《2020年2季度數字用戶行為分析》報告也證明了這一點,報告顯示,2020年Q2,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規模達到10.26億人,環比小幅增長0.38%,同時,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
  • 疫情突襲 米斯特比薩聯手食亨逆勢增長
    為抗擊疫情,大量餐飲商戶主動或被動暫停營業,人們外出聚餐數量驟降,引發中國餐飲業一次大震動。然而你疫情之下,米斯特比薩聯手食亨卻實現了逆勢增長,營業額增長24.6%,淨收入增長20.2%,有效訂單量增長30.5%,單月淨收入突破8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