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提示*
9月4日晚,《乘風破浪的姐姐》走到了成團之夜。
幾位姐姐的成功組團一時成為城中熱話。
不過,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成團之夜過去之後,上熱搜的人居然是擔當主持人的楊瀾。
對楊瀾的印象,大家都會跟知性、大方、專業聯繫在一起。
而這一次,她在做完播報之後,前一秒還是標準的微笑,下一秒瞬間黑臉,留下黃曉明獨自對著鏡頭尬笑。
楊瀾的這一舉動,引來網友們的關於她不敬業的議論,有網友還做出動圖,稱楊瀾的表現像下班後的自己:老娘下班了。
對此,楊瀾本人後來做出回應,她表示自己匆匆離場是因為接下來還要去和周深到主舞臺給寶藏姐姐頒獎,因時間太緊怕來不及,而且也以為鏡頭已經切換了。
其實,眾所周知,楊瀾的主持水準代表著我國頂尖水平,人品,氣質,智慧,風格都是有口皆碑的。
雖然楊瀾這次意外「黑臉出鏡」,但大部分網友並沒有感到冒犯和不稱職,反而因為這種「人間真實」而收穫更多好感,又圈了一波粉。
事實上,楊瀾之所以一直深受大家喜愛,並且能在《浪姐》這個關注度極高的綜藝擔當壓軸主持,真是她個人實力和素質的體現。
而縱觀楊瀾52年的經歷,她的人生才是當之無愧的乘風破浪。
1990年,楊瀾以優秀的成績從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
不久,她從千名候選人中幸運地脫穎而出,成為中國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的女主持人。
從1990年至1994年初,楊瀾主持的《正大綜藝》節目受到了全國觀眾的喜愛,創造了收視之冠的佳績,她本人則於1994年獲得中國首屆主持人「金話筒獎」。
央視這個舞臺是令許多女孩望塵莫及的巨大機遇,楊瀾通過主持《正大綜藝》節目迎來了很多人爭破頭都得不到的成功。
可正當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她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離開央視,出國留學。
從一開始,楊瀾似乎就不在意人生的得失,骨子裡有著一種難得的清醒。
楊瀾給年輕人的忠告
身處異國他鄉,楊瀾從一個小有名氣的主持,回歸到一個無名留學生,她心無旁騖、埋頭苦學,常常學習到夜深人靜。
1996年5月,楊瀾以全優的成績從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傳媒專業畢業,獲得了碩士學位。
當時,美國許多電視臺邀請她留下做記者。
面對誘人的機會,楊瀾婉言拒絕了,如兩年前一樣,楊瀾又一次做出了讓人匪夷所思的決定,選擇了回國發展。
回國後,她選擇進入鳳凰衛視,隨即創辦了《楊瀾訪談錄》,成為國內首檔高端訪談節目。
楊瀾儘管身兼各種頭銜,但她目前做得最多的,依舊是自己最喜愛的一線主持採訪工作。入行至今,她採訪過近一千個知名人物。
從國家元首到藝術家,從企業家到學者,楊瀾試圖通過文化媒體來記錄時代的樣貌。
有一次,她採訪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時間只有半個小時,楊瀾卻把他的所有博士論文看了個遍,目的只是為了在自己的節目上不要問蠢問題。
從《楊瀾訪談錄》的知性,到《天下女人》的詼諧,三十多年,她曾站在世界的舞臺,也有過艱辛和失敗。
但因為熱愛,她一直在路上。
媒體三十年,楊瀾不斷邁出步伐,亦回顧舊日嚮往。沒人能成為她的參照,永遠只跟自己比較。
楊瀾英法雙語為北京申辦冬奧會做陳述
如今,雖然年過半百,但楊瀾那張寵辱不驚的臉上,依然滿是少女般的勇氣與執著。
曾經在一次演講中,她說過的那段話堪稱經典:
「有人會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若有沉靜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這或許就是楊瀾被不少人認為是「乘風破浪的姐姐」最佳代言人的原因吧。
而她也在結束當晚主持工作後,發文談了自己對30+姐姐的理解。
作為一位人生閱歷極為豐富,在年齡面前雲淡風輕,無懼風雨的知性女神,楊瀾的話確實更值得大姐姐、小姐姐們去思考,去細品。
願你我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女。
楊瀾TED演講:重塑中國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