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裡,語文課本的權威性不容置疑,但是,一本書裡那麼多字,出現一兩處錯誤也是難免的,比如有一位8歲的小朋友,在課本中就發現了一處錯誤:文章前面講「江河裡的水被蒸乾了」,後面又接著寫道:「他翻過九十九座高山,趟過九十九條大河,來到東海邊」。這個錯誤被發現後,出版社也是及時回應,表示會在下個版本中進行修改,同時也鼓勵大家積極發現問題。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期,其中考了一道題,難倒了眾多選手,甚至連冠軍陳更也答錯了。命題組組長更是公開指出語文課本中也錯了!
當時命題組出的是這樣一道題:
張繼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他「愁」的原因最可能是:
A旅費不足,寄宿遊船。
B國家動亂,自己漂泊。
C環境悽涼,疾病纏身。
當時臺上一位最有名氣的選手就是陳更,陳更的實力想必看過詩詞大會 的人都知道,他不但會背詩,對很多詩詞的典故也是了如指掌。
而對於這道題,他給出的答案是A,他表示,這首《楓橋夜泊》是張繼落榜後所寫,當時他在回家的途中窮困潦倒,所以A選項更合適。但是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B,當主考官把正確答案公布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驚了,看來錯的人不在少數。
《中國詩詞大會》命題組組長李定廣教授指出這並不是一首落第詩,張繼並沒有落榜,據《唐才子傳》記載,張繼在天寶十二年首次科考就進士及第了。而這首詩寫於安史之亂後。安史之亂發生於天寶十四年一月份。張繼寫此詩時位於蘇州城,他本來是湖北襄陽人,之所以會流落到江南是當時的環境所迫。他不得不和其他人一樣逃亡蘇州。
自己剛中了進士兩年,就發生了這種事,擱誰誰不愁?所以他就寫下了這首名垂千古的七言絕句《楓橋夜泊》,不少選手聽到李定廣教授的講解,都感嘆自己居然理解錯了這麼多年。
李定廣教授還指出其實這道題答錯不能全怪選手,就連語文課本上也都是錯的,李定廣說的語文課本指的是初中語文課本中的一篇散文,名字叫《不朽的失眠》,作者為我國著名女作家張曉風,此文正是對《楓夜夜泊》的解讀,張女士寫道:
考中的人,姓名一筆一划寫在榜單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覺裡,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這件事,令他羞慚沮喪。
很顯然連女作家張曉風也誤以為這是一首落第詩,事實上,不僅他們這首詩的理解錯誤,很多人都是這樣理解的,不得不說,古代詩詞的奧秘還是很深的,一道看似簡單的題,讓我們更準確的理解了古詩詞。
中國古代那麼多詩人,寫下了無數詩詞,每個都有自己的深刻含義,而我們將這些含義理解錯了多少,到底還有多少詩詞在被我們誤讀。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詩詞閱讀,但是如果只是讓孩子強行背誦,未免對孩子有些太殘酷,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沒有理解的參與,即使把一篇詩詞背的滾瓜爛熟,但是還是不知道這篇詩詞到底寫了什麼。
必要的背誦積累不可少,但也不能只是讓孩子死記硬背,今年的高考也證明了,古詩詞和文言文增多,這些考的都不是孩子的背誦能力,而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所以,家長們要讓孩子進行正確的理解,減少誤讀,在這裡,給大家推薦這本《詩詞大會全集》,這本書一共八冊,每冊都是一個主題。
這裡面詳細解釋了每一首詩詞,可以讓孩子更好的理解詩詞,減少對詩詞的誤讀。
而且這本書涵蓋了很多書本上的詩詞,如果能將這本書上的詩詞全理解了,對於高考的孩子也是有極大的幫助。
而且今年的高考題,有好幾道都是詩詞大會考過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進行購買,畢竟這8冊書才68元,算下來每本也就8元錢,能讓孩子讀懂古詩詞,避免對古詩詞一知半解鬧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