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考《楓橋夜泊》,難倒冠軍陳更,專家:課本也錯了

2020-07-23 仙人掌教育筆記

在很多人眼裡,語文課本的權威性不容置疑,但是,一本書裡那麼多字,出現一兩處錯誤也是難免的,比如有一位8歲的小朋友,在課本中就發現了一處錯誤:文章前面講「江河裡的水被蒸乾了」,後面又接著寫道:「他翻過九十九座高山,趟過九十九條大河,來到東海邊」。這個錯誤被發現後,出版社也是及時回應,表示會在下個版本中進行修改,同時也鼓勵大家積極發現問題。

詩詞大會考《楓橋夜泊》,難倒冠軍陳更,專家:課本也錯了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期,其中考了一道題,難倒了眾多選手,甚至連冠軍陳更也答錯了。命題組組長更是公開指出語文課本中也錯了!

當時命題組出的是這樣一道題:

張繼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他「愁」的原因最可能是:

A旅費不足,寄宿遊船。

B國家動亂,自己漂泊。

C環境悽涼,疾病纏身。

詩詞大會考《楓橋夜泊》,難倒冠軍陳更,專家:課本也錯了

當時臺上一位最有名氣的選手就是陳更,陳更的實力想必看過詩詞大會 的人都知道,他不但會背詩,對很多詩詞的典故也是了如指掌。

而對於這道題,他給出的答案是A,他表示,這首《楓橋夜泊》是張繼落榜後所寫,當時他在回家的途中窮困潦倒,所以A選項更合適。但是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B,當主考官把正確答案公布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驚了,看來錯的人不在少數。

詩詞大會考《楓橋夜泊》,難倒冠軍陳更,專家:課本也錯了

《中國詩詞大會》命題組組長李定廣教授指出這並不是一首落第詩,張繼並沒有落榜,據《唐才子傳》記載,張繼在天寶十二年首次科考就進士及第了。而這首詩寫於安史之亂後。安史之亂發生於天寶十四年一月份。張繼寫此詩時位於蘇州城,他本來是湖北襄陽人,之所以會流落到江南是當時的環境所迫。他不得不和其他人一樣逃亡蘇州。

自己剛中了進士兩年,就發生了這種事,擱誰誰不愁?所以他就寫下了這首名垂千古的七言絕句《楓橋夜泊》,不少選手聽到李定廣教授的講解,都感嘆自己居然理解錯了這麼多年。

詩詞大會考《楓橋夜泊》,難倒冠軍陳更,專家:課本也錯了

李定廣教授還指出其實這道題答錯不能全怪選手,就連語文課本上也都是錯的,李定廣說的語文課本指的是初中語文課本中的一篇散文,名字叫《不朽的失眠》,作者為我國著名女作家張曉風,此文正是對《楓夜夜泊》的解讀,張女士寫道:

考中的人,姓名一筆一划寫在榜單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覺裡,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這件事,令他羞慚沮喪。


詩詞大會考《楓橋夜泊》,難倒冠軍陳更,專家:課本也錯了

很顯然連女作家張曉風也誤以為這是一首落第詩,事實上,不僅他們這首詩的理解錯誤,很多人都是這樣理解的,不得不說,古代詩詞的奧秘還是很深的,一道看似簡單的題,讓我們更準確的理解了古詩詞。

中國古代那麼多詩人,寫下了無數詩詞,每個都有自己的深刻含義,而我們將這些含義理解錯了多少,到底還有多少詩詞在被我們誤讀。

詩詞大會考《楓橋夜泊》,難倒冠軍陳更,專家:課本也錯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詩詞閱讀,但是如果只是讓孩子強行背誦,未免對孩子有些太殘酷,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沒有理解的參與,即使把一篇詩詞背的滾瓜爛熟,但是還是不知道這篇詩詞到底寫了什麼。

必要的背誦積累不可少,但也不能只是讓孩子死記硬背,今年的高考也證明了,古詩詞和文言文增多,這些考的都不是孩子的背誦能力,而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所以,家長們要讓孩子進行正確的理解,減少誤讀,在這裡,給大家推薦這本《詩詞大會全集》,這本書一共八冊,每冊都是一個主題。

詩詞大會考《楓橋夜泊》,難倒冠軍陳更,專家:課本也錯了

這裡面詳細解釋了每一首詩詞,可以讓孩子更好的理解詩詞,減少對詩詞的誤讀。

詩詞大會考《楓橋夜泊》,難倒冠軍陳更,專家:課本也錯了

而且這本書涵蓋了很多書本上的詩詞,如果能將這本書上的詩詞全理解了,對於高考的孩子也是有極大的幫助。

詩詞大會考《楓橋夜泊》,難倒冠軍陳更,專家:課本也錯了

而且今年的高考題,有好幾道都是詩詞大會考過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進行購買,畢竟這8冊書才68元,算下來每本也就8元錢,能讓孩子讀懂古詩詞,避免對古詩詞一知半解鬧笑話。

相關焦點

  • 詩詞大會考「月落烏啼霜滿天」難倒北大博士,專家:語文書也錯了
    除此以外,詩詞大會上還曾考過: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是什麼;「但願人長久」中的「長久」何意;李清照「應是綠肥紅瘦」中的「紅和瘦」是什麼?這些咱們平時再熟悉不過的詩,都難倒了不少高手,這些詩詞名句到底什麼意思,大家可以參看筆者前期的文章。
  • 詩詞大會考《楓橋夜泊》難住不少人,董卿皺眉,觀眾:80後不該錯
    每次面對這類問題,筆者都會對他們說,你去讀一讀《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就是這28字小詩,捧紅了蘇州城幾大景點,讓寒山寺、楓橋成為了無數文藝青年嚮往之地。就連詩中提到的那鼎鍾,都一度被爭搶。
  • 陳更,經過艱苦跋涉,成為詩詞大會冠軍
    中國詩詞大會是我不知道看過多少次的節目了,每天不管是早晨的時候,還是晚上的時候,我都習慣性地打開手機或者電腦,重溫詩詞大會的精彩節目。詩詞大會上眾多的優秀人物聚集於此,星光閃耀,讓人目不暇接。選手的表現很是精彩,主持人董卿的點評更是入木三分,恰到好處,為節目增光添彩了很多。
  • 張繼的《楓橋夜泊》真的寫錯了?小學生讀後,提了個問題難倒老師
    在這些詩人中,張繼也是獨一份的存在,他從未躋身於唐朝大詩人的行列,卻以《楓橋夜泊》這首詩垂名千古。在一個秋天的夜晚,張繼在蘇州城門下泊船,這個帶有些微惆悵的詩人,忍不住揮灑筆墨寫下了《楓橋夜泊》這首大名鼎鼎的詩歌。在群星薈萃的唐詩中,這首詩並非流螢之光,而是真真切切的明星,堪稱千古絕唱,被後人推崇至極。全詩句句形象鮮明,可感可畫,內容清晰合理,以至於中國歷代唐詩選本都將它納入其中,甚至連亞洲的一些小學教科書也收錄此詩。
  • 經典穿越時空,記得語文課本裡的古詩《楓橋夜泊》?
    【 讀小學語文課本古詩《楓橋夜泊》】文/子云很多人去了蘇州寒山寺之後,才知道寒山不是一座山。在我們意識裡,寺廟幾乎都是建在山上的,所謂深山藏古寺。寒山原來是一位名僧。讓大家慕名而去寒山寺的,應該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
  •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落幕,北大才女陳更奪冠!盤點四季冠軍
    昨天晚上,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落幕,經過數輪精彩的對決,來自北京大學的陳更摘得桂冠。說起陳更,喜歡詩詞的人一定不陌生。陳更是《中國詩詞大會》的明星選手。在第四季時,陳更終於成為冠軍。四年堅持,終於開出最絢爛的花朵。對於陳更在詩詞大會的堅持在場的所有人都給予了熱烈的掌聲。
  • 一句「江楓漁火對愁眠」,難倒北大博士才女,專家:語文課本背鍋
    隨著詩詞大會的舉辦,詩詞重新出現了在我們的視野中,我們得以重新捧起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粹文化,讓它們繼續發光發熱。懷著對於詩歌的熱愛,很多民間大神都紛紛在節目中亮相,前有清華才女武亦姝,中有外賣小哥雷海為,後有北大博士才女陳更。
  • 詩詞大會冠軍陳更用錯格律跌落神壇?曾保送北大博士今6年未畢業
    而陳更,偏偏是這幾個詞的集合。說起陳更,比起北京大學工科女博士的身份,「《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總冠軍」的頭銜似乎更加為人所知。她執著地參加了四季《中國詩詞大會》,博士卻讀了六年還未畢業。讓人不禁疑問,《中國詩詞大會》到底是成就了陳更,還是耽誤了陳更?
  • 日本人為何獨愛張繼的《楓橋夜泊》,還寫入日本教科書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將唐代的「古月」送給了日本南北朝時期的「今人」兩個時代人的靈魂通過這輪明月發生了共鳴,家與國的情感均借著這首佳作迸發開來,這便是《楓橋夜泊》在日本南北朝時期風靡的原因之一了。
  • 武亦姝:《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力克陳更挫敗彭敏,現狀如何?
    武亦姝:《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力克陳更挫敗彭敏,現狀如何?武亦姝的名字辨識度非常高,與她名字一樣與眾不同的是她的詩詞才華。武亦姝曾在2017年的時候參加了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讓億萬國人都記住了這位不一樣的「00後詩詞才女」。
  • 《楓橋夜泊》並不是落榜回鄉的愁怨詩,而是逃難途中的羈旅詩
    《楓橋夜泊》並不是落榜回鄉的愁怨詩,而是逃難途中的羈旅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唐朝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精確而細膩地描寫了一個夜泊者在江南深秋夜晚的哀愁和落寞,把泊船於他鄉的客愁寫二、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節目上,主持人提問:當時詩人是因為什麼而發愁?
  • 《楓橋夜泊》:日本人最愛的唐詩,被列入小學課本,人人都會背
    而這首小詩,直接將張繼推向中國頂級詩人的殿堂,而這首詩,便是《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八個字,但卻在中國引發了巨大反響。特別是自宋代以來,這首詩被詩人們反覆詠唱, 直至清代而不衰。
  • 日本為何喜歡《楓橋夜泊》這首詩?寫入小學課本,幾乎人人會背
    日本為何喜歡《楓橋夜泊》這首詩?寫入小學教科書,幾乎人人會背很多年以前,唐朝詩人張繼途徑寒山寺,有感而發,留下了一篇千古名作《楓橋夜泊》,詩韻鐘聲千載流傳。它是《楓橋夜泊》碑。《楓橋夜泊》碑《楓橋夜泊》詩碑因所具有的文化積澱和深厚的歷史淵源,可以有「中華第一詩碑之美稱。自《楓橋夜泊》問世以來,歷代文人墨客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據《寒山寺志》載,《楓橋夜泊》詩的第一塊詩碑,為宋代王矽所書。此碑因屢經戰亂、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
  • 唐詩《楓橋夜泊》與蘇州寒山寺
    這首歌曲也是那時的年輕人常去歌廳打卡的必點曲目,歌裡面唱到,「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哏,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歌聲婉轉纏綿,讓人進入到愁思的情感。其實,這首歌曲的靈感來自唐代詩人張繼的詩《楓橋夜泊》。張繼、湖北襄陽人,他是約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的進士,與劉長卿是同時代人。唐代時,考上進士只是具備了做官的資格,還有一個侯錄的程序,唐代叫銓選。
  • 《楓橋夜泊》多人誤解|餘秋雨說「死記硬背無意義」,真是這樣嗎
    在我國的文學史上,詩詞是永不凋謝的花。近年來,古詩詞的熱度越來越高,尤其是像《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文化類節目出現後,將古詩詞的學習推向了又一個高峰。如果你一直關注這類節目,你會發現,節目中的詩詞,大部分都是我們學過的,很常見。
  • 《詩詞大會》冠軍陳更走紅後,北大博士6年未畢業,現狀令人惋惜
    上了大學的陳更,也沒有放棄對文學的喜愛,時常參加一些文學活動,還會選修詩歌鑑賞的課程。學習之餘,陳更還得到機會參加一些節目,像是《中國好詩詞》這一類文化節目,對參加節目非常熟悉的陳更,還報名了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
  • 張繼寫《楓橋夜泊》的背景真的是科考落榜嗎?博士生也回答錯誤!
    近兩年開始流行古風,我們的古詩詞文化也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央視的詩詞大賽,讓全國人民見識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讓人們通過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學到了許多比較冷門的知識。比如,張繼真的是落榜傷心之下才寫了《楓橋夜泊》嗎?「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白居易真的是在哀悼自己的愛情嗎?
  • 清朝無名詩人,妙手偶得佳句,境界堪比唐詩,超越《楓橋夜泊》!
    據《全唐詩》記載,唐朝流傳下來的詩作超48000餘首,大家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至少超過300首,其中張繼《楓橋夜泊》便是其中之一。唐·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詩詞大會考《早發白帝城》,現場一大半人答錯,專家和董卿直搖頭
    高考作文全國卷考的是「對齊桓公、管仲和鮑叔哪個感觸最深」,如果對文化知識不太了解,拿到這個題多少會有點兒懵。同時,杜甫登上了天津卷的高考作文題,王昌齡的詩也成為了全國二卷作文題。這些事實都讓詩詞迷欣慰,是的!傳統文化已經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對於這些出現在高考中的古詩,或許會有朋友覺得簡單,畢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在背詩。
  • 詩詞篇01 張繼《楓橋夜泊》
    楓橋夜泊有人說「楓江古為封江」、「楓橋舊作封橋」(宋周遵道《豹隱紀談》),也有人說,「舊把此橋誤作封橋,到王珪才改正為楓橋」(《吳郡圖經續記》),還有人說,「本為封江、封橋,王蚌改封為楓,人們震懾權勢,只得趨附」。夜泊:夜間把船停靠在岸邊。 烏啼:一說為烏鴉啼鳴,一說為烏啼鎮。霜滿天:霜,不可能滿天,這個「霜」字應當體會作嚴寒;霜滿天,是空氣極冷的形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