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前行 愛撒教壇
阜城縣第一小學 盧莉莉
1998年9月,帶著青春的無限激情,滿懷對教育事業的真誠,我踏上了三尺講臺,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時光匆匆流逝,轉眼間從事教育工作已經20年了。二十年如一日,我在三尺講臺上無私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用真情和愛心澆灌著一棵棵幼苗茁壯地成長。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孔子也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說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地追隨;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路標前行。我們教師若不是路標,縱然你的理論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藝術性再強,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所以從教多年來,我始終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和感染著我的學生和身邊的人。
一、愛崗敬業、嚴格要求自我,注重自身師德修養
在思想上,我立足本職,勤奮鑽研業務,努力提高文化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的技能。用心參加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端正教育思想,熱愛教育事業,堅持教養並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日常生活方面,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樂於奉獻,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地做好領導交付的每一項工作。為人師表,注重自身的師德修養,時刻牢記「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時時處處注意自我的言行舉止,在同事及學生面前做出好的表率。
二、理解尊重、關愛賞識每一位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愛源於母愛,勝於母愛。它是放射著人性光芒的理性的愛。老師對學生的這種理性的愛,能喚醒學生身上一切完美的東西,激發他們揚帆前進。真誠理解尊重、關心和愛護學生,不僅僅要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關心,而且要具體體現在實際行動上,無論是優秀生還是後進生,我都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們,用愛心去感化他們。尤其是後進生,我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勵的辦法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同時在班上指定優等生給他們當小老師,熱情地幫助他們,關心他們,使他們不孤單。之前我教過的班上有個小男孩,紀律散漫,作業常常不完成,還常與同學鬧不和,欺負小同學。雖然多次教育,但沒有收到明顯的效果,怎麼辦呢?最後,我試著尋找他本人身上的優點,結果發現他這個人還真有不少優點。比如,愛勞動,每次勞動,他總是特別用心,幹得特別起勁。另外,他還十分有禮貌,每次見到老師遠遠就笑著打招呼。於是我就特別注意他,一發現他做好事,就及時表揚,然後還會微笑著對他說:「今天作業完成了嗎?我要檢查的啊!」隨時隨地,我會用微笑去鼓勵他,在他犯了錯誤時,我也從不大聲訓他,而是以一顆寬容而博大的心去感化他、激勵他。經過努力,他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紀律性也好多了。我們班裡還有個女孩,她學習很好,但是就是不敢在同學面前發言,只要站起來就緊張,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同學們都替她著急。為了幫助她,我經常課上提問她一些很容易的問題,並且私下經常找她談心,鼓勵她。小女孩膽子漸漸大起來,之後還被大家推選為語文課代表。由此我也明白了愛學生是最好的教育,愛學生是和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連在一起的,而只有平等的愛才能達到心靈深處。
三、走進孩子的內心,用真心引領學生成長。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協作,但是,每當與學生說到請家長時,他們就表現出一種畏懼和擔心。究其原因,是因為原先在孩子心目中,只有他們犯了錯誤時,老師才會請家長,每次請家長後就會被家長訓斥,重者還要被打,所以孩子們很反感。為了消除孩子們的疑慮,我便試著改變策略,當孩子進步了,電話通知家長;當孩子做了好人好事,成績有了進步時,頒發獎狀告知家長。本著少懲罰、多肯定;少質問、多鼓勵;少訓斥、多交談;少命令、多引發的談話政策,進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讓孩子不把學習當成負擔,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健康快樂地成長。看到一點點進步,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家長和老師一齊分享孩子們成功的快樂。讓每一片綠葉都享受「愛」的陽光。
四、注重養成教育,讓孩子成為班級小主人。
多年來,我一向把養成教育作為班級管理的基礎。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用心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在班級管理中充分發揮小幹部的作用,促使孩子們自我約束,自我反省,從而到達了良好的習慣養成。班級一般的事情都有班長負責,但各項具體工作分工到各個班委成員,早讀、課間操等日常工作都由值日組長負責,學習上由學習委員和各科課代表負責,班內的工作構成了程序化和制度化,各項工作就更能順利地得到開展。另外,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及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國慶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植樹節時,教育學生愛護周圍的一草一木;母親節時,讓孩子們給親愛的媽媽送份節日禮物或幫媽媽做件好事,開展「我愛我家」系列活動……透過一系列教育活動,教會孩子認識世界,感恩社會,明辨是非,學會怎樣做人。
五、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這類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缺乏父母的照料和監管,性格孤僻,行為散漫,有的開始迷戀網路遊戲,有的甚至打群架,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看到這些我有針對性的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了很多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改掉他們的陋習。班上有個小男孩,下課不願和大家一起玩,而且他經常摸班上女孩子的頭髮和衣服,叫女同學很害怕。通過家訪,了解到這個男孩的父母離異,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對孩子不管不問,爺爺奶奶都上了歲數,又沒有文化,對孩子的管理很不到位。於是我就多次和這個孩子談心,使他最後吐出了心裡話:別的孩子都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我卻沒有,而且怕同學看不起自己,不願和同學一起玩。原來這個孩子是生活上缺少關心,心靈上缺少溫暖。從此以後,我一有空就和他在一起,還經常把他帶回我自己家,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使他能感受到母親般的溫暖。經過一段時間,這個孩子改正了以前的小毛病,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了,能和同學相處得很融洽了。
育人者必先行為師範,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具有示範性。「命令只能指揮人,榜樣卻能吸引人。」所以,作為教師,我更應模範履行師德規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良好的師德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以自我高深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響學生。路漫漫其修遠兮,教師之路任重而道遠,我會把工作中取得的成績歸零,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改善,以種種不足為契機,努力學習,奮起直追,將永恆的愛播撒人間,將愛的火苗繼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