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靠聲音賺錢的那些人:從月薪3000到年入百萬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原標題:從月薪3000到年入百萬:在中國靠聲音賺錢的那些人

曾經的挖掘機工人、實習護士、啃老族

拿起麥克風

粉絲、流量、財富都向他們湧來

「玖兒,你能演出多少動物?」表演老師問暮玖,這節課訓練的是想像力。

主播暮玖陷入半分鐘沉默,「老師,我現在太忙,已經好久沒去動物園了。」

北京東五環的一個配音表演培訓機構,50平米的教室裡只有她一位學生。在隨後的一小時內,這位主播模仿了母雞、鴨子、綿羊、水牛和大象,又在光亮的瓷磚地板上爬行,表演過獨木橋。

1300元花出去了。

通常來這裡學習的是即將出道的演員,或者轉型期的流量明星,音頻主播這是頭一個。

主播暮玖參加喜馬拉雅線下活動,與粉絲見面(受訪者供圖)

暮玖是喜馬拉雅上月收入20萬的玄幻小說主播,她播講的《鬥破蒼穹》2017年獲得平臺最受歡迎有聲書第二名。雖然她的工作不用上鏡,但她希望通過表演課學會調動肢體,讓聲音表情能豐富一些。

畢竟,5年前她還是個月入三千的大專畢業生,來北漂前差點被家人抓回焦作修武縣當護士。聲音是她擁有的一切的來源。

她不是個例。聲音經濟到來,中國1000多萬音頻節目主播,在音頻分享平臺實現了自我價值的飛躍。

主播掉掉與聽眾見面(受訪者供圖)

比起他們念的爽文故事,他們的成功故事似乎更加魔幻,沒有從天而降的神秘任務,也沒有突然得到的天賦和神通,當曾經的挖掘機工人、實習護士、啃老族拿起麥克風,粉絲、流量、財富都向他們湧來。

但是走進他們的生活,你又會發現,一把嗓音改變的生活背後沒有捷徑。

「沒人會在幸福的時候聽我節目」

天津,主播蕊希的籤售接近尾聲。

一位理著平頭,皮膚黝黑的男孩,小心翼翼走到她身邊,「我從2015年到現在一直關注你,我是一名消防官兵。」

他的聲音顫抖著,蕊希抬起頭,發現淚水在他細長的眼睛裡呼之欲出。

93年出生的蕊希曾是中央廣播電臺的一名早間節目主持人,從體制內跳出來後,自立門戶創立治癒系電臺節目《一個人聽》,安慰著成千上萬的新傷和舊夢。

男孩繼續說,2015年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他在濃煙烈火中幾乎失去了所有戰友。執行任務後的一個月,他每天陷在悲痛中,夢裡都是戰友痛苦掙扎的樣子。那年他才20歲,生離死別壓得他喘不過氣。是蕊希的節目,將他從黑暗邊緣拉了回來。

蕊希有點愣神。儘管在喜馬拉雅上擁有350萬粉絲,她的節目《蕊希電臺》也有超過8億人次收聽,但也有批評聲音說她矯情、販賣雞湯,偶爾她也會質疑自己。

主播蕊希在籤售會上(受訪者供圖)

小夥子的自白像一個及時的肯定,蕊希拉著他張羅合影,試圖衝淡想哭的感覺。男孩退後半步,突然立正,對著蕊希敬禮,「以軍人的方式來致敬!」

「當時我就『瘋了』,雞皮疙瘩全起來了!」回想起這一幕,蕊希仍然很激動。

從電臺節目到線下籤售,她看到一個個虛擬的ID背後鮮活的人,他們來到蕊希跟前,輕描淡寫地講述著曾經的故事,最後總會加一句,謝謝你讓我走出來。

一位患有抑鬱症的14歲男孩,獨自乘坐高鐵參加了她的籤售會。蕊希一直記得,男孩用了「報恩」這個字眼。好幾次站在窗邊,他想一了百了,是蕊希的聲音將他拉回來。

能這樣幫到一個一個的人,總比非要寫爆款文章來的踏實,蕊希心想。節奏越來越快的都市生活裡,不快樂的人很多,但成年人的崩潰往往不動聲色,在現實中找不到體面的出口,午夜情感電臺這樣古老的溝通介質,在近年找到了龐大的受眾。

情感音頻節目主播蕊希,在全網有3500萬聽眾(受訪者供圖)

「沒有人會在幸福的時候聽我節目。」蕊希很清楚自己在音頻市場中的定位,就像情感垃圾回收站,就像她在今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上架的新節目《蕊希解憂室》,聽眾向她攤開自己最不堪的一面,蕊希從他們生活的彎曲褶皺中,找到能透光的那個點。

深夜,人心暗湧,無數心事往蕊希喜馬拉雅上的私信欄傾倒。隨著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FM、得到等音頻分享平臺出現,越來越多聽眾因為一個聲音而形成社群。每位主播聲音的音色、頻率都是獨一份,無論是情感內容還是付費有聲書,聲音相比文字、視頻更有人味兒,更容易讓受眾產生長時間的依賴。

喜馬拉雅有聲書主播幻櫻空有位女粉絲,從他剛播半年的時候就開始聽他的節目《爆笑鬼差》,前前後後打賞了10萬元。

今年28歲的幻櫻空從14歲起就在外打工,做主播前在長春開了八年挖掘機,很長一段時間內,他生活中最常聽見的只有挖掘機轟隆隆的響聲。

有聲書主播幻櫻空,曾是一名挖掘機工人(受訪者供圖)

女粉絲不知道他長啥樣,就是喜歡聽他念書,「我就看你行,你早晚可以成為大主播的,在這個路上我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吧。」

這位「金主」很低調,曾被幻櫻空的QQ粉絲群管理員當作「殭屍粉」,踢出了群聊,她也沒生氣。

音頻節目主播主要的收入來源是錄製費、平臺分成和聽眾打賞。在這樣的收入結構下,主播能夠沉下心來打磨內容和維繫粉絲關係。而一本有聲書連載下來動輒一兩年,粉絲和主播在日更中往往產生更深的情感連結。

「你讓我努力兩年,保證月入過萬」

隨著以喜馬拉雅為代表的音頻分享平臺的崛起,一批又一批主播用聲音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4年,暮玖不顧家人反對,從武漢拎著兩個箱子開始了北漂生活。在北京的第一個住所,是三居室最小那間房,「撐死了五平米,只放得下一張床和一張桌子,連衣櫃都沒有。」

原本,媽媽給她安排好了人生:大專畢業,回老家縣城當護士,拿著兩千多的月薪,度過平凡安穩的一生。

月入20萬的有聲書主播暮玖(受訪者供圖)

現在,暮玖月入20萬,住在朝陽區的高檔小區,月租八千,每天一百多萬人等著她更新。為了擠出更多播書的時間,她早起晚睡,不刷手機。唯一的樂趣是買漢服,她的微信上有一個漢服代理,負責搜羅各家漢服店最適合她的款式,發給她下單。

暮玖沒有助理,沒有團隊,身上還有幾分學生氣。今天的優渥生活,都是她用嗓子一字一句掙來的。

一份全職聲音編輯,一份直播間兼職,一份廣告配音兼職,暮玖來北京後身兼三職,都和聲音有關。家裡隔音不好,暮玖每天只能等到夜深人靜了才能錄廣告配音。直播時間等平臺安排,每天沒點兒,半夜開播也是常有的事。

有次接了急活,大周末從清晨五點就坐在電腦前,不吃不休到凌晨兩點,把一套28集的故事錄製完成。第二天,嗓子疼得說不出話。

努力沒有白費,暮玖在喜馬拉雅的一次主播海選中脫穎而出,成為《鬥破蒼穹》有聲書主播。這本書是大熱的古裝玄幻小說IP,海選期間競爭非常激烈,而當時玄幻有聲書幾乎被男主播壟斷,沒有什麼名氣的暮玖剛開始被罵得劈頭蓋臉,不少聽眾上來就說「被這女聲毀了」。

為了達到更生動的聲效,她喊來幾位好友,打算用多人錄製的形式做這本書。懂行的人覺得她「太傻了」,這本書500多萬字,連載完需要兩年多。同樣體量的預算和成本下,其他主播都採用一人錄製,暮玖的做法等於在往裡搭錢。可直覺告訴她這是個機會,一定要把內容打磨到極致。

暮玖不聞窗外事,不管不顧蒙頭錄,直到播放量過億,那些罵得最兇的聽眾每天都付費聽更新,她知道這事兒成了。

同樣用聲音改變生活的還有幻櫻空。成為有聲書主播之前,他是一個極度自卑的挖掘機工人,和陌生人說話總是唯唯諾諾的。他曾打電話給經常收聽的電臺熱線,向主持人討教解決辦法,結果緊張得語無倫次,說了兩句就慌忙掛掉。

2016年的一個冬夜,幻櫻空在長春被連騙兩次。先在洗髮店被強制消費五百元,出門看到賭棋的團夥想回本,又被設局騙走一千多。

相當於兩個月白幹,幻櫻空幾乎要被擊垮。連續數天失眠後,他找來一本戲說江湖騙術的有聲書,反覆聽了半個月終於釋然。

「這個播書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還能讓你長個心眼,說來別人可能不信,但是我感覺這個挺偉大的。」幻櫻空也想做有聲書。

幻櫻空準備開始挖掘機作業(受訪者供圖)

他辭職了,白天接點挖掘機散活兒,晚上回家上喜馬拉雅錄小說。他信誓旦旦地向妻子保證,「你放心啊,我肯定會比別人努力,你先讓我努力兩年,之後我保證月收入過萬。」

他沒日沒夜地聽配音教材,開挖掘機的時候也聽。工友不知道他在幹嘛,還問他為啥老在駕駛室傻笑。半個月學重音,半個月學斷句,他琢磨著這配音就像開挖掘機,形成肌肉記憶就算出師了,在那之前必須耐著孤獨反覆操練。他像打了雞血似的練習,天天只睡三個小時,用他的話講,「那時候玩魔怔了」。

每次錄音,妻子都得鑽進被子,大氣不敢出。他們的出租屋小,錄音設備差,稍微動一下就會錄進雜音。幻櫻空的第一個作品《爆笑鬼差》,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錄成的。

三個月後,他在喜馬拉雅上的粉絲就衝破10萬。如今,他已經是年收入七位數的大主播,其中最受歡迎作品《老衲要還俗》已經有超過9.6億次播放。

從挖掘機工人、實習護士到平臺大主播,他們以聲音為支點,邁出了內容創業的第一步,再經過機遇的提點和成百上千小時的練習,一躍成為聲音經濟中的受益者。

非典型網紅

不同於人們印象中浮誇光鮮的網紅群體,音頻主播是一群「異類」,他們中的大多數不需要團隊,不著急拿名氣變現,也不爭人設。

相比短視頻和熱點文章,音頻節目的內容沒有太多時效性,像暮玖和幻櫻空這樣的有聲書主播,三四年前的作品還在持續穩定地帶來付費收入。正向的長尾效應之下,主播們只要一邊維持日更,一邊雕琢出更精緻的聲音作品,就不愁沒有聽眾。

今年,暮玖索性砍掉了好幾本書的配音工作,把時間留給各種課程。今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前夕,她看中了好幾門配音課程,早早放進收藏夾,準備在狂歡節當天下單。如果說天貓雙11是物質消費的嘉年華,那麼喜馬拉雅123就是精神消費的狂歡節,每年在12月3日前上線。

同樣是玄幻小說,有時傳統電臺主播來念卻沒有他們這樣的「野生主播」受歡迎。暮玖猜測,可能是因為他們聲音表演更接地氣。主播的光環和標籤都不是最重要的,音頻平臺上聽眾用耳朵投票,像暮玖這樣的大主播也需要通過有聲課程來充電。

住在上海的脫口秀主播掉掉曾是一名直播從業者,因為抹不開面吆喝打賞,他經歷了兩年慘澹的營業期。看著隔壁直播室的女主播月入鬥金,掉掉也妄自菲薄過,但一旦有粉絲打賞,他又會勸粉絲別打,「大家都不容易。」

脫口秀音頻節目主播掉掉(受訪者供圖)

音頻平臺出現後,他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憑藉著東北人天然的幽默和經年脫口秀創作,掉掉在聲音經濟中站著賺錢。

2013年籤約喜馬拉雅主播的時候,平臺請他開個價,「我說一個月怎麼得給我三千塊錢吧,他一下就同意了,他說我給你四千。那太好了,那咱們就開始合作吧。」如今,掉掉不僅靠音頻節目《非常不著調》年入百萬,還成為了喜馬拉雅的創意總監。

一套錄音設備,一臺電腦,一把嗓子就可能創造價值,養活自己。聲音經濟的風口下,主播們可以不再囿於地域、相貌和學歷限制,用最愜意的方式實現自我價值。

幻櫻空自小和父親生活,每天晚上,父親都要在炕上聽評書節目。幻櫻空也跟著聽,聽著聽著睡著了,在夢裡演評書的情節。早早離家打工後,幻櫻空和父親關係淡漠,一年說不上兩句話。

去年,幻櫻空帶著妻子回到了黑龍江老家綏化明水縣。有聲書在哪兒都可以錄,離家近些方便照顧老人。兩代人的共同趣味,穿過二十年的時間和代際差異,在父子倆的生活中再次匯合了。

現在,父親天天扎在小說裡,幫兒子研究下一本播什麼會火。時不時,他會卷上看中的書,從村裡來到縣城幻櫻空的家裡,翻開了指給他看,「你看看這個細節,我覺得挺好的。」

幻櫻空說,從前父親走路總貓著腰,現在那身子挺得直溜溜的。

相關焦點

  • 月薪5000元在中國可以打敗多少人:答案你絕對想不到
    而月薪收入在2000-5000的人口有3.64億,佔全國總人口26%。其中月薪收入在2000-3000元的有2億人,佔全國總人口14.58%;月薪在3000-5000元的人口有1.57億人,佔全國總人口11.21%。而高收入人群,即5000元以上人口為7182萬人,只佔全國總人口5% 。
  • 月入6000算「窮人」?月入過萬年入百萬算「正常」?你月薪多少?
    有這麼一個人工作了5年,每個月的工資為6000元,在他談了一個女朋友之後,讓他認識到了自己似乎非常「失敗」,一個月6000元,除去房租,再扣去水電等基本的生活開銷。之後剩下的錢就只能基本維持和女朋友吃吃飯,看看電影,就這還得節制一點花。
  • 月薪3000的人,是靠什麼在大城市裡活下去的?
    那麼,月薪3000的人,在大城市是如何,或者是靠什麼活下去的呢?今天我們就簡單地來聊一聊吧,其實有以下幾種情況:1. 靠對現實的無奈---在大城市拿3000的月薪,這已經是最無奈的現實了。如果再換個小一點的城市,難道會比這個結果更好嗎?所以,那些在大城市拿著微薄工資,還在繼續堅持的打拼者們,他們唯一不放棄的理由就是對現實的無奈,因為一旦放棄,將是更大的無奈。在大城市用更多的努力,或許可能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 一窮二白的小夥,靠最不賺錢的2元店,竟然年入百萬
    沒想到,今年年初只能宅在家中,你還記得2020年的規劃嗎?同時,網上一直都有一種聲音:「危」與「機」並存,疫情以後將會帶來所有行業的改革。準備奮勇向前還是隨波逐流呢?路在自己腳下,從來沒有變過,要看你如何走。
  • 靠聲音年入近百萬,沒人知道她其實看不見
    從流行的都市網文到《約翰·克裡斯朵夫》這樣的世界名著,他們的聲音伴隨幾十萬人,度過無聊的通勤路途,或是陪著人們入眠。聽眾們會被這些娓娓道來的故事打動,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聲音背後的主播,其實是看不見的視障者。馬寅青出生於1994年,因早產被放暖箱吸氧過量導致失明。雖然沒能擁有視力,但馬寅青仍能「看」見這個世界——通過觸摸、聆聽,加上自己的想像。
  • 2020年,我國年入百萬多難?不要被騙,很多年入百萬隻是「吹牛」
    現在我國一些人產生了一個「幻覺」覺得月薪過萬、年入百萬,這樣的情況在我國很常見。甚至能經常在網上看到別人月收入很高,對比一下自己卻非常低,因此有了深深的挫敗感,實際上和你說月入過萬、年入百萬的人可能是在「吹牛」。因為在當下的我國中,薪資水平能達到上面這樣水準的並不多。
  • 川藏線上的「拿破崙」,靠滾輪胎賺錢,有人曾月入百萬
    川藏線上的「拿破崙」,靠滾輪胎賺錢,有人曾月入百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川藏線,不少人都走過這條線路。從成都平原出發,一路經過從平原上升到高原,中間要翻過二郎山、折多山、海子山等眾多大山,還要跨過大渡河、金沙江、瀾滄江等大江大河,最後抵達拉薩。
  • 中國人均薪資到底多少錢?年入百萬很輕鬆?(圖)
    知乎上總會有些標題為「年入100萬是什麼體驗?」「年入50萬是什麼體驗?」的帖子,在無數網友揮灑大方的回答下,仿佛年入百萬已經成為平均水平,年入50萬也只是剛剛起步。更令人好奇的是,這些年入百萬的高端人群竟然有時間在知乎上寫這麼多文字分享年入百萬的美妙感覺。那麼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年入百萬在中國到底是個什麼水平,下面就來看一看。
  • 農村回收舊摩託車,一輛300能賺錢嗎?內行人:有人靠它年入百萬
    農村回收舊摩託車,一輛300能賺錢嗎?內行人:有人靠它年入百萬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了,再也不用為吃飽穿暖發愁了,雖然有很多人吐槽生存壓力太大了,但這也是進步的一種體現,畢竟從擔心怎麼吃飽到擔心買多大的房子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概念,這樣的情況在農村也是如此,以前的農村人們每天在田地裡辛勤勞作一年到頭也就夠個溫飽,現在已經截然不同了。
  • 百萬年薪的人,都是靠賣的
    我特別討厭那些,坐飛機曬香檳的人,主要是我太嫉妒了,無法正視我的嫉妒,只有頭等艙,才會有香檳。我最多就是發發休息室,別著急,我的休息室,也是因為我飛的太多了,積分夠多,才到了休息室。賺錢賺錢,從來沒有聽過用底薪賺的說法,提成必須是靠命換來的。如果你底薪就年入70-80W了,你可以直接忽略我這段。
  • 如何靠「聲音」賺錢?有聲書主播,年收入均可達到百萬水平
    什麼樣的聲音才可以稱得上「主播」?隨著內容付費概念的興起,音頻行業發展態勢良好,音頻行業的「主播」群體生存狀態是怎麼樣的?如何靠「聲音」賺錢?有聲書主播,年收入均可達到百萬水平,耳朵經濟是怎樣的一種經濟?
  • 月入過萬、年入百萬成「常態」?我國眾多「階層」,收入為多少?
    現在我國一些人產生了一個「幻覺」覺得月薪過萬、年入百萬,這樣的情況在我國很常見。甚至能經常在網上看到別人月收入很高,對比一下自己卻非常低,因此有了深深的挫敗感,實際上和你說月入過萬、年入百萬的人可能是在「吹牛」。因為在當下的我國中,薪資水平能達到上面這樣水準的並不多。
  • 動不動就月入十萬?中國網友的真實收入,可能突破你的想像
    圖|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官網月收入結構,人數最多的在3000-5000元區間,月薪8000元以上的只有13.3%。這才是正常人的工資水平。別說月薪十幾二十萬,就連月入過萬的人,也是很少的一部分。那麼,網上這麼多動輒年入過百萬、千萬的有錢人,是怎麼來的呢?02T W O第一種情況,倖存者偏差。網際網路放大了精英階層的話語權。一般來說,只有收入高的人才拿出來炫耀。不然工資條連自己都看不下去,曬出來不嫌丟臉嗎?
  • 知乎沒有告訴你,年入百萬有多難
    知乎上總會有些標題為「年入100萬是什麼體驗?」「年入50萬是什麼體驗?」的帖子,在無數網友揮灑大方的回答下,仿佛年入百萬已經成為平均水平,年入50萬也只是剛剛起步。更令人好奇的是,這些年入百萬的高端人群竟然有時間在知乎上寫這麼多文字分享年入百萬的美妙感覺。那麼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年入百萬在中國到底是個什麼水平,下面就來看一看。
  • 動不動就百萬年薪是真的嗎?先看看月薪過萬的人到底有多少
    月薪1萬上街要飯年薪百萬,剛剛脫貧,如果你也被這些標題黨擊中過,先別忙著懷疑自己是不是又拖了祖國的後腿了。 我告訴你一些真實的數據,2018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000多,平均到每個月不到2400塊錢,那個稅起徵點從3500塊錢調到5000塊錢之後呢,繳稅的人數。
  • 詩詞大會冠軍彭敏:北漂月薪2000到年入百萬,誰說背古詩詞沒用?
    高學歷≠高收益彭敏出生在湖南,19歲考上中國人民大學,之後在北京大學讀研究生。2009年,研究班生畢業後的彭敏迎來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詩刋》的一個編輯,但是他當時的工資是很難讓人想像的,只有2000塊,作為研究生,這樣的薪資待遇和學歷是不成正比的。
  • 女人靠什麼賺錢:包子姐6個月逆襲,月入5萬(2)
    女人靠什麼賺錢?手機上怎麼賺錢?在家怎麼賺錢?專註解答以上三個問題,3個月時間,打造月入3萬的在家賺錢系統,這裡是易寒說創業。不到一天的時間,我給包子姐找到了一個年賺百萬的項目,操作簡單,成本幾乎為0。項目就是:賣包子培訓的教程。
  • 靠寫作從月薪3000到月入30000,從普通打工妹到作家的成長曆程
     前段時間,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說的是當初和我一起寫作的一群人,到現在也沒幾個堅持的了。而齊帆齊,就是其中一位,和我一起堅持寫作的人。 現在的她,不僅是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還出版了兩本書《追夢路上,讓靈魂發光》和《誰的逆襲不帶傷》,從月薪3000的打工妹到月入30000的自由職業者,全網粉絲30萬之多,影響了上萬人走上寫作之路。
  • 【星座控】月薪3千,月薪1萬,和月薪5萬的十二星座長啥樣
    白羊座就算月薪3000,花錢的時候也一樣痛快,並不是用錢完全沒計劃,揮霍無度,而是白羊座,相信自己不可能一直月薪3000,花錢花的痛快一點,也好激勵自己努力去賺錢。 金牛座 月薪三千:通通花光,簡簡單單 月薪3000的金牛座特別希望自己能多賺點錢。很認真的工作,希望自己能多存點錢,但並不會靠節省來存錢,反而會把錢全花光,讓日子過得舒服點。
  • 那些不工作的自由 青年靠什麼賺錢呢?
    那麼,那些不工作的自由青年靠什麼賺錢呢? 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那麼到底如果放棄職場生活,到底有沒有門檻不高,又能輕鬆賺錢的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