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提問——「去銀行貸款,銀行最在意的是什麼?」,社會是需要經濟發展的,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促進經濟發展的行為有很多,比如努力工作,算是利用自己的能力給公司創收,也給社會創造了價值,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創業者,要開辦自己的企業,或者拓展自己的業務。這種時候,如果前期資金不夠充足,就需要向銀行這類金融機構進行借貸,以獲得周轉和企業擴張的資金。
那麼,銀行在處理貸款申請的時候,最看重的,是借款人哪些方面的條件呢?哪些人更有機會獲得貸款呢?其實,銀行在批覆貸款申請的時候,主要是考核借款人以下幾個方面的資質條件。
1、 借款人的信用
所謂有借就得有還,銀行的款項借出以後,必須要收得回來。因此,借款人的信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對於這個指標,大多數銀行會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即在兩年的周期以內,累計不能超過6次的還款逾期;還有另一個判斷標準,即還款的逾期時長記錄,不可以超過3個月的長度。這是最基本的兩項,也是必須符合的兩項。
另一方面,有的銀行還會特別關注申請人的徵信查詢次數的記錄,一般能夠獲得貸款的,半年以內基本上不會有超過4次的徵信記錄查詢,如果超過4次,那麼申請貸款的難度會比較高。
2、 借款人的負債情況
如果一個人在多個金融機構都有借款記錄,或者存在很多信用卡債務,那麼這個人的還款壓力是非常大的,而對於銀行來說,他就未必能夠按時還上銀行的債務,那麼向他撥款是有風險的。反之,如果一個人並沒有什麼負債記錄,或者說負債率比較低,那證明這個人在還款的能力上還是有基本保障的。
而不同銀行對於負債率的判斷其實也不太一樣,有的銀行,對於那些原本負債率就超過50%的客戶,就會持保留態度,要麼不予批覆,要麼就是降低授信額度。但是,假設借款人有明確的較高的收入,或者能夠提供有價值的抵押物,那麼即便負債率是超過50%,銀行仍然有可能願意發放貸款。
3、 借款人還款能力
可以說,一個人的還款能力,直接影響到銀行貸款業務是否可以盈利。因此還款能力是眾多考核標準中最重要的。而對於還款能力的考核,主要參考的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借款人的收入:這是最直接的表現,收入越高,自然就有更高的還款能力。
借款人銀行流水的提供:這主要可以看出借款人帳戶的進帳與出帳狀況,以及借款人是否有較充足的餘額。
借款人的收入來源:即借款人是做的何種工作,工作性質是否穩定,一般來說,如果是國企或者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銀行會比較樂意放貸。
4、 借款人是否有抵押物
貸款有信用貸和抵押貸,信用貸主要關注以上提到的諸多因素,而抵押貸同時會更關注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的價值。如果借款人借款金額超過50萬的,通常都會要求提供抵押物,我們所熟知的抵押物就有房產、汽車、土地等等。
總的來說,對於借款人的審核,銀行最看重的兩個大方向,一個是借款人的信用,還有一個就是借款人的還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