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寫不出作文,一寫作文就頭疼,看了範文也沒有效果?

2020-12-18 童教雷鳴

文|童教雷鳴

寫在前面的話:

記得我們小時候,老師讓我們寫作文,非常頭痛,還起了一個順口溜:「作文作,作的我腦殼痛。」只要老師給我們布置作文,下面哀嚎一片。後來有幸進入學生課堂教孩子們寫作文,一開始看著我這個新來的老師,充滿好奇,但一聽到是作文,就在我耳邊響起了熟悉的哀嚎聲。沒想到,近30年的時間過去了,孩子們之間的感受卻一點也沒有變,都對作文不感冒。

今天,我們嘗試從人的思維角度來分析孩子們為什麼害怕寫作文,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幫助到初學寫作、害怕寫作、不敢寫作的同學們。

為什麼孩子害怕寫作文?

孩子們對作文的害怕,幾十年來沒有多大的改變,一直是孩子們學習的心病。只有極少數的孩子對寫作文很有興趣,堅持每天都寫一點內容,對寫作文倒是沒有什麼不好的感受,反而覺得寫作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為什麼孩子們害怕寫作文,主要有以下5種原因:

第一,作文的教學思路從語言邏輯出發,忽略了人的思維特性。

傳統的作文教學強調語言的字、詞、句、段、篇章等邏輯上的構成部分,安排學生從組詞造句、寫話、寫段來學習,這是非常恰當的邏輯,都是正確的安排。但是,對人的思維特性還是沒有深入的去研究,忽略了我們的思維上的一些特性。

我們人是如何說話的?又是如何寫作的?

這兩個問題在本質上是極其相似的,都是我們對外輸出信息的過程,我們弄清楚這個信息輸出過程的邏輯,就能夠明白寫作文訓練的基本邏輯。這些問題的研究不用多麼高深的科學儀器,只需要我們大家去回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進行交流對話的過程是什麼樣子就行,尤其是跟朋友、家人嘮家常的時候。

在話家常時,我們可以說個不停,大半天的時間就過去了。一句話接著一句話,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而且我們可以回憶感受下,我們在說一句話之後,緊接著第二句話就跟著出來,然後是三句、四句……我們的大腦都沒怎麼去思考,就會有一大堆話說出來。這個情況即使是再不怎麼說話的人,只要他心情放鬆與別人聊起天來的時候,一句接一句的就出來了。

這種說話的思維特性,本質上與寫作也是一模一樣的,只是可惜我們並沒有把這種思維特性運用到寫作教學中來,孩子們不知道可以這樣去訓練寫作文。

根據輸出思維的特性,只要孩子們會說話,他就一定會寫作。兩者不同的地方,就是一個用口說,一個用手寫,兩者沒有根本性的區別。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寫作訓練上過於注重語言組成部分的邏輯,卻忽略了人本身說話、寫作的動作上的邏輯。

第二,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以講為主,學生練為輔,導致學生缺少足夠的練筆。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老師在講作文課的時候,都會圍繞一篇作文題目進行大量的分析。這個出發點其實非常好,就是讓學生們有大量的感覺體驗,從不知道怎麼寫,到知道怎麼寫,然後下筆寫作文,這個邏輯其實是說得通的,說得過去的。

但是,現實卻又給我們迎頭一擊:孩子們寫的作文千篇一律,要麼全是一樣的包餃子很開心,要麼全是考砸了被老爸痛毆一頓……孩子們的思維受到極大的限制。

為什麼會這樣,一個原因就是老師的講解表面上看打開學生的思維,實際上又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同樣的道理,很多人 提倡給孩子們看範文,但是發現在寫作文的時候還是跳不出那個範文的框架,寫作文還是沒有什麼進步,寫得一時,但長期看還是沒有效果。

在另一方面,老師過多的講解,學生的寫作時間就減少,他們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作文的練筆。寫作文是思維的輸出,練的少,思維就是比較模糊、不清晰。只有學生通過大量的寫作練習,他們的思維才會越來越清晰;思維越清晰,寫作水平才會自然提升。

所以,在寫作上,老師不需要講太多,就是要告訴孩子們寫作的基本方法,然後引導他們進行大量的寫作練習就可以。

第三,過度強調作文成績,對作文優良太在意,忽略了人寫作時的心情體驗。

現在孩子們寫作文,大多都會被打分,尤其是比較嚴格的老師或家長。他們在看孩子們作文的時候,總會指出孩子們大量的問題,看到孩子的作文時就全是問題,很少看到孩子寫得好的地方。這樣的評價方式,嚴重地打擊孩子們的寫作積極性,辛辛苦苦寫一堆字出來,不是被打擊就是被責罵,哪還有心情繼續寫作。

對寫作沒有好的情感體驗,也是孩子們討厭寫作、害怕寫作的重要因素所在。在此,我們又要提一提說話的事情。

孩子們在襁褓之中時,還不會說話,那個時候他們發出的一個「baba、mama」的音時,我們做父母的都會興奮起來,會滿臉堆笑地對孩子說:「再說一個、再說一個。」我們有沒有在乎過孩子發的音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呢?沒有,只有開心,只有高興,只有對孩子的認可。但是一到寫作的時候,就是這裡不行、那裡不行。明明兩件事情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但是採取的評價方式卻完全不一樣。這是我認為孩子討厭寫作文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四,寫作文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腦袋裡住著一個判官,追求作文完美,時刻準備著糾正寫作的錯誤。

大概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孩子們的大腦裡真的就住著一個判官,會判斷有沒有錯字,有沒有句子寫錯了……這些種種的內心追求,都導致著孩子們在寫的時候,總會停下筆來,要麼用橡皮擦掉重寫,要麼用一堆塗改液、塗改紙修改,而且一修改就一大堆。

孩子們這樣去處理錯誤的時候,本來已有的寫作思維完全斷掉,無法再繼續寫下去。這也導致孩子們覺得寫作文很痛苦,內心很糾結。

第五,寫作的時候,腦袋想的太多,筆上卻沒有行動,寫的太少。

不僅寫作的時候,我們會這樣。平常說話的時候,也有這種情況存在。腦袋裡時時刻刻都在想,想各種各樣的問題、各種各樣的事情,但就是沒有落到實處來。比如兩人相距很遠,未曾相見的時候,感覺有好多話想要給對方說,可是一見面的時候,卻不知從何說起,話到嘴邊卻什麼都忘了。

寫作的時候,也會受到這種狀態的影響,我們的腦袋想的速度非常快,而我們寫的速度卻是有限的,無法和腦袋一樣寫得飛快。所以,我們腦袋一想快了,筆就跟不上,思維就會斷掉,不知道該寫什麼了。

解除寫作的障礙,讓寫作像呼吸一樣自然

針對孩子們在寫作上的五大障礙,我們採取了三個對策,克服寫作的這五個問題,讓孩子們寫作就跟說話一樣,自然而簡單。

第一,不許停。

不許停就是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像說話一樣連續不斷地寫,拿起筆來就開始寫,不能停下來。這是針對第一、二個寫作障礙來設計的方法,大膽地讓孩子堅持寫作,不停地寫作。在不停寫作的過程中,尋找到一種與說話一樣連綿不斷的感覺。

為了找到這種感覺,我們還要引導孩子們在出現停頓不知如何寫的時候,要善於去寫自己的內心、腦袋的思考狀態。比如:「寫到這裡,我不知道該如何寫了,老師卻還是讓我繼續寫作文,還不能停下筆來,我腦袋裡空空的,不知道怎麼寫還能寫下東西來?……」這一大堆關於自己的狀態的文字,都可以寫在作文當中,目的就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思維狀態,通過寫的方式認識到自己的狀態,並通過寫的方式來調整好狀態,繼續寫作文。

不許停地練習,時間不能太短,一般來說要15分鐘左右,尤其是三四年級以上的孩子們,年齡小的孩子可以堅持寫上10分鐘左右。時間太短了,孩子還沒有進入寫自己的狀態就已經結束了,這對激發孩子們思維的作用就不大了。

第二,不許想。

針對第五個寫作障礙,我們讓孩子們在寫作的時候,不要想的太快,而是讓想的速度和寫的速度保持一致,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中。這樣腦袋裡,有什麼就寫什麼,想出來的內容不太多就不會造成腦袋通路的堵塞,只要思維不堵塞,寫作就會順利進行下去。

第三,不許改。

這是針對第三、第四個寫作障礙來設置的。在寫作過程中,不要在乎我們大腦裡的判官,也不要在乎老師的評價,就是在寫的過程中不去修改自己的錯誤。即使不會寫的寫拼音,哪怕拼音不會畫個圖案也是可以的。允許自己的寫作有不完美的地方,在內心上放開對完美的追求,接納自己的錯誤。

為了達到真正的不許改,我們在評價孩子作文的時候,可以點出孩子們寫得好的地方,找他們的優點不找他們的缺點。同時,多鼓勵孩子們大量寫,寫得越多越好。

當然,作文也不是完全不改的,比如說每周要上交的作文,建議要引導孩子們去修改調整,尤其是五六年級以上的孩子們,三四年級的引導起來也沒什麼大的效果。又比如孩子們要參加作文比賽,可以引導孩子們好好修改一下自己的作文。

在這裡,我們所強調的不許改,是在寫作過程中不許改,寫完以後是可以修改的。目的是保證孩子們的思維持續、連貫,如果寫的時候改來改去的寫作過程就容易被打斷,無法進行下去。

小結:不許停、不許想、不許改三個要求實際是遵循身、腦、心三個方面設計出來的三個小技巧。在這三方面進行恰當的引導,孩子們的身、心、腦就會處於最佳的配合狀態,從而讓孩子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從而讓孩子們感覺到寫作就像呼吸一樣自然而簡單。

結束語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本文,首先是為大家分析了孩子為什麼害怕寫作文的五個原因,然後我們針對性地提出不許停、不許想、不許改三個寫作的要求,通過這三個寫作要求讓孩子們寫作能力得到大量地訓練,體會到寫作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最後,再為大家特別說明一點,這個方法是每一個堅持寫作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通過這三個原則可以打通我們每個人在寫作上的任督二脈,也就是打通我們的寫作通路。這是一個通過練習才能達成的事情,所以希望各位家長和老師讓孩子們多多練習寫作,這樣對孩子們才能起到實實在在的作用。

另外,如果您想系統地了解寫作的訓練方法,可以參考我們的寫作專欄,重點其實非常簡單,希望您能抓住重點,快速訓練出孩子的寫作能力。

個人簡介:@童教雷鳴,從事教育15年,專注於6-16歲孩子的潛能開發和學習提升,科學分析教育問題,做簡單的事,堅持做,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小學階段,寫作文是孩子的弱項,如何打消孩子寫作文的恐懼?
    文|橙果媽媽圖|網絡我家孩子的爸爸經常開玩笑說,自家娃果然隨他爹,最頭疼就是上語文課,而上語文課裡邊又最頭疼的是寫作文。玩笑話歸玩笑話,但這孩子每當提到寫作文時,就打退堂鼓,坐著快十分鐘了,還是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去寫一篇小作文?當然,為此家裡就從網上買了很多的書籍,都是關於如何寫好一篇作文,好作文100篇等等。
  • 作文老師不寫範文 好比遊泳教練不下水
    輔導學生作文最有效的辦法,不是給學生講作文的道理,而是做好兩件事:寫一篇範文,改一篇「爛文」。不寫範文的作文老師,好比不下泳池的遊泳教練。有的學生,課外閱讀很多了,優秀作文背的也不少,怎麼審題怎麼立意的作文道理全能背下來,可就是作文沒有實質性的提高。道理清楚:閱讀書籍或優秀作文,好比是在看別人遊泳;背寫作技巧相當於背誦遊泳動作要領,自己寫作文就好比一個人獨自下水學遊泳。
  • 孩子寫不好作文怎麼辦,小學生如何寫好一篇作文
    【6大實用技巧】1、寫真實的感受如果寫不出華麗的辭藻,那就寫內心真實的想法。對於小學生來說,可以把我們想說的話記錄下來,真實的感受寫出來的作文,往往比絢麗的文字更有感染力。2、尋找回憶的片段如果現在內心沒有什麼感受可寫的,那就嘗試去回憶一下,把回憶裡的某個印象深刻的片段寫出來,很可能會讓人共鳴。
  • 看了很多滿分作文,卻不知道要借鑑什麼,難怪孩子寫不出高分作文
    孩子看了很多滿分作文,為何還寫不好作文呢?老師給大家做一個形象的類比:孩子吃了很多菜,為何不會做菜呢?也許有人會說,這不廢話嘛!吃菜跟做菜能是一回事嗎?因為吃菜 ≠ 會做菜,故可以推導出:看作文≠會寫作文因此,要想寫好作文,必須了解(正確推測出)作者的構思及寫作過程……模仿作文,千萬別模仿作文的寫作素材。
  • 暑假逆襲作文,寫不好作文的孩子千萬彆氣餒!
    #教育#一說作文,有些學生就頭疼。小欣媽媽來電,說小欣的作文實在是看不下去,記流水帳,放假在家給她題目讓她練,磨磨蹭蹭一下午寫不出幾個字來,看著急死人了,讓她講也講不出來。我說,多看看書,生活中多留意身邊的事和人。
  • 不說假話寫不了作文?3個方法提高孩子作文水平,寫出真作文
    那不炫技的"真"作文該怎麼寫呢?作為一個教了十多年語文的初三老師,我認為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訓練:1 感受平凡之美為什麼孩子寫作文喜歡用媽媽為孩子送傘自己卻淋溼了,媽媽吃魚頭卻為孩子留下肥美的魚肉等濫俗的情節呢?
  • 孩子憋了半天也不會寫作文,家長如何輔導?能夠啟發孩子寫好作文
    家長們在輔導孩子寫作文時通常有兩種方法,簡單粗糙法,直接用手機搜出範文,耐心的j家長還會給孩子講一下怎麼抄寫和借鑑,沒有耐心的直接就讓孩子抄範文。還有一類家長會認為自己是語文老師,給孩子講解寫作文,一講一個小時,望著孩子似懂非懂的神情,自己恨不得去寫上幾篇,兩個小時過去了,孩子的作文本上還是一個字沒有。
  • 孩子對寫作文感興趣,卻寫不出,怎麼辦?讀這本書就對了
    演員姚晨在微博上曬出了一篇兒子的作文,並爆了自己陪伴兒子寫作的過程。她說:「給娃輔導功課真是件苦差事。大冷天的,還得陪土豆出門撿落葉做手工,凍得鼻涕橫流。寫篇作文花了近兩個小時。大部分時間花在做思想工作。
  • 初中作文得分低?作文這樣寫,你的作文也能成範文!
    初中作文得分低?作文這樣寫,你的作文也能成範文!在之前的文章裡,老師向大家分享了初中語文試卷分值表,從分值表中,我們可以明顯發現語文作文總分值佔比較高:這位家長的孩子現在初中,寫不好作文,家長擔心孩子作文分數上不去,影響語文成績,確實,雖然語文成績差不代表寫不好作文,但是寫不好作文,語文成績肯定不會高。可見作文在語文試卷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為什麼有的孩子很愛看書,可是一寫起作文就頭疼?
    最近有家長反饋,孩子在寫作文的時候寫不出來,但是家長是從小就有親自閱讀的,並且孩子平時看書還不少,而且我們在一起討論情節,孩子的想法和觀點也很獨特,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孩子一提寫作文孩子卻犯愁,為此媽媽很焦慮。
  • 作文策略,範文換題,是不會寫作文同學的福音嗎
    估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會說,最討厭寫作文!而「作文」也是現在正在上學的孩子最頭痛的一件事!之前在市面上,關於作文的培訓也是相當多。更何況現在國家政策傾向於語文,閱讀理解、作文所佔比重越來越大,所以很多培訓機構都爭相打出「全能作文」「滿分作文」等等的標語!而對於不會寫作文的同學來說,很多老師剛開始都會讓背範文!
  • 孩子酷愛讀書,為啥還寫不出作文?
    這是一個一升二和二升三的混合班,一共8個孩子,第一次上課,孩子的狀態還算專注,到課堂小練習的時候,孩子的語言表達也很好,輪到寫句子練習,我一看傻眼了。孩子寫一個字甚至半個字,停頓一下,眼睛盯著其他地方看上一會兒,或者乾脆扣扣橡皮,玩玩手指。第一次看圖寫話,他比其他幾個孩子多用了40分鐘,還是在不斷提醒下才完成的。
  • 寫作文難?教孩子寫作文難上加難……不妨試試流水帳、漢堡包、聯想法
    確實,「寫作文」是很多孩子和家長心中的「痛」。就算平時讀了不少書,等到動筆時,依舊腦袋空空,不知道要寫啥。還記得之前刷屏的浙大學霸父親,為了訓練女兒寫作文,要求她每天寫4篇,寫不完不準睡覺,弄得孩子媽都沒轍,只能報警解決。
  • 看了100篇優秀作文,孩子咋還不會寫作文?
    朋友的孩子自從開始學寫作文,不是哭就是鬧。你跟他急眼,他就敢當場崩潰。畢竟一篇作文裡面涵蓋了他不喜歡的3大事情:寫字、背誦(好詞好句)、應付考試。朋友也心情複雜,既怕他不寫,又怕他亂寫。我給她出主意:「不然,你去書店買點優秀作文當睡前故事?」
  • 孩子寫作文像擠牙膏,很多家長代替寫作文?是愛還是害
    朋友小路的女兒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了,每周會有一次看圖說話,最初,小路是秉承著能讓孩子自己做就自己做的情形,儘量讓孩子自己寫,但是有一天,孩子卻哭哭啼啼地說:你怎麼就不知道幫我寫,我的好朋友美美說,她的看圖說話是她媽媽說,她只要寫下來就好了,老師總是誇她的看圖說話寫的好,從來沒誇過我的
  • 孩子寫作文拖拖拉拉,怎麼辦?特級語文教師:寫作文也要講究技巧
    文|啞鈴媽媽話說,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不,眼看著時鐘已經划過了11點,兒子還坐在書桌前遲遲不肯睡覺。孩子說,「還差作文沒寫呢!」我說:「沒寫趕快寫啊!」可是兒子仍然坐在書桌前,寫一頁撕一頁,不知道如何下筆。我哈欠連天,一直催孩子快點寫,可是從小就很倔強的孩子就是下不了筆。終於他大哭了起來「我不知道該怎麼寫?」如此反覆,到了晚上兩點兒子書桌前已經布滿了寫廢的稿紙,作文卻一點頭緒都沒有。我勸兒子早點睡,可兒子卻說:「作文不寫出來,明天會罰站的。」
  • 孩子不愛寫作文,「套路」的模式儘管有弊端,但用好也有幫助
    看完之後確實覺得很受啟發,但是想去實踐的時候卻發現一方面自己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孩子並不配合,導致的結果就是自己空有一堆的理論方法,卻不能夠很好地轉化為孩子的習作能力。 昨天一位親戚家孩子(小學)上的作文輔導班舉行了一個作文評選活動,就是我們常看到的那種拉票甚至是可以通過「買票」方式的那種營銷性質的評選。 投完票之後我看了看那些孩子們寫的作文,真的是感慨萬千。
  • 寫人作文怎樣寫?看這裡,一種寫作思路,應對多種寫人作文(一)
    在小學階段,寫人作文,記事作文,狀物作文,繪景作文,想像作文,寫信作文,讀後感作文是孩子們要掌握的幾大作文類型。今天先來講寫人作文如何下筆,寫人作文我們分成四篇文章來講,每篇重點不同。四篇文章看完了學會了,小學階段孩子們寫各類型人物都可以得心應手。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寫作文?都是模式化作文教學惹的禍
    讀五年級的外甥給我發微信,說第二單元的作文寫了一下午都沒寫出來。我還挺驚訝的,外甥的語文成績向來不錯,怎麼會被一篇作文難倒?聊了一會我才知道,外甥不是寫不出來,而是想不出什麼新鮮的素材,又不想老是翻炒舊飯,自己把自己給難倒了。
  • 三年級七單元作文,想法很多卻寫不出來,看範文《我有一個想法》
    我們時常會說,小孩子的世界非常單純,因為認知並沒有很清晰,對待外界的想法沒有成熟,所以內心的小想法特別多,想到什麼說什麼,所謂「童言無忌」。 但是,真正寫作文時,想法很多卻寫不出來,正好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作文就是《我有一個想法》,看題目很簡單寫起來並不輕鬆,看範文幫你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