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位臺籍醫生的「福州緣」
陳柏叡一家四口定居榕城。
海峽網12月28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雷巖平 朱丹華/文 受訪者供圖)海峽西岸究竟是什麼樣的?多年前,那些關於祖國大陸的傳說,深深吸引著臺灣少年曾仁宏和陳伯叡。於是他們立下志向,跨過海峽,奔赴大陸學醫。到大陸後,他們搭上了改革開放的「快車」,學有所成,把福州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揮灑青春,安居樂業,拓寬了人生舞臺。
年少立志來福州:「大陸很有發展潛力」
1993年,年僅13歲的曾仁宏被父母送到福州八中。此前,在臺中土生土長的他就知道,自己的先祖來自福建晉江。「我覺得大陸的發展很有潛力,應該早早送你去那裡,將來留在大陸生活!」改革開放後來過大陸的父親對他說。由於福建與臺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他們選擇了福州。
當時,曾仁宏在福州無親無故,獨自租住在臺江區五一新村。「我13歲重新學寫字、學拼音,買了一本《新華字典》隨手翻……當時送我來大陸,我們全家是下了決心的。」曾仁宏笑著對記者說。
1997年,曾仁宏考上福建中醫學院,2002年,又考上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研究生。「北漂」9年,他拿到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學博士學位後,決定回福州工作。「我對福州有特殊的情感,而且更習慣福州的生活。」他說,回福州時,他還帶回了一名重慶籍新娘。
苗慄人陳柏叡17歲在臺灣參加「高考」,被臺灣大學、臺灣陽明大學和北京大學同時錄取,他與家人反覆斟酌,選擇了北京大學:「大陸的發展日新月異,值得去嘗試。」
陳柏叡在北大苦讀8年,完成了醫學本科和碩士課程,還贏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她叫張金燕,於2001年在福建以優異成績被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後取得北京大學首批八年制醫學博士學位。
除了追隨愛人外,陳柏叡選擇在福州紮根還有另一個原因:2009年,福建在大陸率先開放事業單位招收臺籍畢業生。
2010年夏天,陳柏叡成為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臨床醫師,是福州市事業單位聘用的首位碩士研究生學歷的臺胞。
紮根榕城安居樂業:「福州有很大發展空間」
曾仁宏在福州市第六醫院康復科工作。他擅長推拿、針灸、湯藥結合治療,服務熱情又耐心,受到患者歡迎。
他嚮往詩和遠方。2016年底,福州市第六醫院有一個援疆名額,曾仁宏積極自薦。「我很想看看那個遼闊又神秘的地方,也很想探索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下,同一種病的病因與治療方式會有什麼不同。」他說。
「好男兒應當報效邊關!」遠在臺灣的父母得知後,幾番致電鼓勵他,並找來許多有關新疆的資料。
去年2月28日,曾仁宏援疆成行,他成為福建省第一位臺籍援疆醫生、第七批援疆幹部成員。
他被安排在新疆昌吉州奇臺縣中醫院針灸科。援疆那一年,他忙並快樂著:每天接診約20名病人,每周組織兩次科室教學,每月組織一次全院教學……
在新疆休假登山時,他還與另外4位援疆幹部一起,見義勇為,緊急救助摔傷腰椎、無法行走的女教師付菊萍。去年10月,付菊萍將錦旗和感謝信,寄到奇臺縣福州市援疆指揮部。
參加援疆幹部「結親幫扶」活動,讓曾仁宏進一步融入了當地生活。跟曾仁宏結對子的那戶人家,有3個可愛的小孩。「他們和我女兒年齡差不多,都喊我叔叔,會為我唱歌,拉著我一起跳舞。」他說。
再來說說陳柏叡。在福州工作8年後,陳柏叡不僅升級為主治醫師、醫院的科研主力,還獲得2018年福州五四青年獎章。「醫院非常重視我,我在福州的發展空間很大。」他說。
陳柏叡在醫院主要負責傳染性皮膚病的防治工作,在患者中贏得了良好口碑。有患者說:「臺灣來的陳醫生真不錯。」
他還完成了多項課題的臨床研究,論文在國家級及省級核心期刊刊登過。
工作之餘,陳柏叡努力追求業務水平的精進。2016年6月,他取得同濟大學醫學院皮膚與性病學專業博士研究生錄取資格,同時取得了福州市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訪學進修資格。
曾仁宏飽覽了新疆風光。
當臺灣親友的「窗口」:「告訴他們祖國的美好」
「我是許多臺灣親友了解大陸的『窗口』。我想以親身經歷告訴他們祖國的美好。」曾仁宏發自內心地說。
作為在大陸生活了25年的臺胞,曾仁宏見證了改革開放給大陸帶來的變化。「剛來的時候,感覺是到了鄉下,出租屋動不動就停水停電,周邊的房子又矮又破。現在的福州,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已經朝著國際化城市方向發展。以前回臺中探親,得坐飛機先到香港澳門再轉機,走一趟要十幾個小時,如今兩岸直航,一趟只要5個小時。」他說。
曾仁宏告訴記者,一些病人聽說他是臺灣人,很好奇,問得最多的是「為什麼會來大陸工作」。「我回答他們說,大陸每一年都在變化,來福州真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們全家至今都認為當年的決定是正確的。」
對於陳柏叡來說,在大陸16年的生活經歷,讓他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大陸。「本以為會像傳說中的一樣落後、封閉,後來覺得兩岸差異並不大。」陳柏叡說。尤其是到福州以後,他感受到各項惠臺舉措日益完善。
陳柏叡告訴記者,當初入職時,臺胞需要辦理就業許可證,手續相當繁雜。「我記得當時花了10多天才辦下來。」他說,今年8月初,新的惠臺舉措取消了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大陸)就業許可事項。「這真是個大福利!」
不僅如此,今年9月1日起,港澳臺居民還可以申領居住證。持證的臺灣同胞獲得了18位證件號碼,在大陸生活更方便了。
惠臺政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臺胞。陳柏睿告訴記者,近年來,他在臺灣的親友都陸續到大陸來。
陳柏叡比親友們先行一步,他已經融入了福州的生活。他假日裡會帶孩子去福道觀景,去西湖划船,去花海公園賞花,去貴安泡溫泉。
據了解,陳柏叡和曾仁宏都給自己的孩子辦了大陸身份證。曾仁宏說:「我拿出行動,支持兩岸統一。」
延伸閱讀
改革開放以來眾多臺生在榕取得醫科學歷
改革開放以來,福州吸引了許多臺灣同胞前來求學,尤其是中醫科。
福建中醫藥大學海外學院教師林永廉告訴記者,該校自1987年開始對臺招生(不含交換生),人數逐漸增加,到目前為止,已有2000多名臺籍學生取得學歷。
2005年以來,該校臺籍學生的學費與大陸學生實現一致。不少臺籍學生的目標是留在大陸發展,今年大概有三分之二的醫科畢業生,正在積極準備大陸的醫師資格考試。
福建醫科大學校工處張勁龍老師介紹,該校自1988年開始對臺招生,至今已有125名臺籍學生畢業,其中近70人紮根大陸,近40人選擇在大陸高校繼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