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用植保小飛機亮相昭通 可360度噴灑農藥

2020-12-17 私人飛機網

  7月16日,由昭通市農業局植保植檢站投資20餘萬元引進的兩臺農用植保無人飛機正式亮相,這也使昭通成為了雲南省首家使用無人飛機開展農業植保作業的地區。

  農用植保無人飛機是一種遙控式農業噴藥小飛機,飛機體型嬌小但功能強大,可負載8-10公斤農藥。該飛機採用智能操控,操作手通過地面遙控器及GPS定位對其實施控制,其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有助於增加霧流對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好,同時遠距離操控施藥大大提高了農藥噴灑的安全性,還能通過搭載視頻器件,對農業病蟲害等進行實時監控。市植保植檢站副站長馬永翠告訴記者:「採用無人機統一防治一是迅速,二是徹底及時的撲滅病蟲害,它每分鐘可以防治一畝,相當於人工防治的一百倍,採用無人機飛防,避免了農民痛噴霧器打農藥直接接觸人體,對人體造成一些危害,以及環境的一些汙染。」

  雲南昭通市農業局植保植檢站投資20餘萬元引進的兩臺農用植保無人飛機正式亮相。

  在永豐鎮三甲村的水稻田裡,技術員詳細講解了植保無人飛機的操作要領,並進行了實地操作,現場試飛成功。據技術員介紹:「它可以實現全自動的懸停,手放開以後它可以實現自主的懸停。它有自主衛星定位,還有一鍵返航,失控以後它可以自動回到它起飛的地方,自動降落,安全性方面已經考慮得很全面。」

植保無人機已經在全國多地進行推廣

  綠油油的稻田上方,兩架輕盈的無人機通過每架飛機所帶的多個可360度旋轉的噴頭,把細密的藥液噴霧均勻地噴灑到禾苗上。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就完成了幾畝稻田的噴藥工作。當地群眾說:「植保無人飛機能夠幫助人做事。比自己去噴灑農藥效率高,比較均勻,而且比人快,用人噴灑一畝地最少要兩小時,而用它來噴灑,大約只需半個小時或者幾分鐘。」

  據介紹,此次市植保站引進的機型為單旋翼和多旋翼兩種,這種機器主要適用於地勢比較平整,連片種植的區域。對於地勢不整齊,山坡地是否能夠適用,植保部門還在進一步探索中。

    私人飛機網 www.sirenji.com
    本文連結地址:農用植保小飛機亮相昭通 可360度噴灑農藥

相關焦點

  • 咱們接莊噴灑農藥用上無人機
    28日上午,濟寧高新區接莊街道聯合山東中煤集團在接莊街道西貫村開展植保無人機科技下鄉支農服務活動,活動為西貫村的一百餘畝麥田提供無人機農藥噴灑服務。當日上午10時許,在西貫村麥田上空,一架小型的農用植保無人機嗡嗡飛翔,所經之處,灑下的霧化農藥瞬間瀰漫開來。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無人機便完成了西貫村內的一百餘畝麥田的農藥噴灑工作。「無人機噴灑農藥可大大減少農藥成本,噴灑效率是人工的30倍,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的特點。
  • 安農研究生研製出噴灑農藥「神器」 一臺機器效率可抵15個人
    「神器」在玉米地一邊奔跑,一邊噴灑農藥。對於像玉米這樣的高稈農作物,如何有效噴灑農藥?安徽農業大學一群90後研究生設計出一臺「神器」,其一臺機器的工作效率,可以抵得上15個人。外形酷似一架小坦克,既能在高山丘陵地帶越過溝坎,又能35度斜坡「橫衝直撞」,一邊奔跑,還能一邊噴灑農藥……9月17日,在蜀山區全國科普日活動科普進大學的現場,這臺自走式智能熱霧機一亮相便備受矚目。該臺機器體重約有兩百斤,底部是履帶式裝置,前方裝有掃描傳感器,後方是長長的「炮管」,旁邊立著一根無線接收杆。
  • 泰州試點無人機植保 噴灑1畝地農藥僅需1分鐘
    當別人還在田地裡汗流浹背地用傳統的方式給農田噴灑農藥時,泰州高港區胡莊的村民們將用上「高科技」無人飛機。1月9日上午,嗨森農業共享植保無人機服務平臺泰州運營商啟動大會舉行。「以前我們都是背著藥箱噴灑農藥,不僅效率低,藥箱還很重,背著特別累,一出汗有些農藥就容易進入皮膚,對人體有傷害,現在有了無人飛機,噴灑農藥就變得簡單多了。」記者了解到,在原來手工作業方式下,一個人一天最多可以噴灑30畝地,使用植保機之後,噴灑30畝地只需要半小時即可,作業效率是人工噴灑的40倍以上。
  • 福建漳浦:無人機噴灑農藥 省時省力又環保
    田埂上,一個農技人員戴著草帽,手裡拿著遙控器,遠遠的操控一架農用無人機在稻田上空折返往來,一邊飛行,一邊噴灑農藥。這罕見的畫面令來往的農民忍不住駐足行「注目禮」。6月19日上午,在漳浦縣綏安鎮溪南村的田野上,農民陳阿財正操控著農用無人機,為即將成熟的稻田噴灑農藥。短短的15分鐘,5畝稻田就被均勻的噴灑上農藥。
  • 農業植保環節「打藥難」有望緩解 植保無人機成田間地頭「新寵」
    植保無人機噴灑農藥,可以節省30%的農藥和90%的水資源。」彭斌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說。近年來,我國用於農作物植保的農用飛機發展很快,新機型和新技術廣泛應用於水稻、小麥、玉米、甘蔗、果樹、棉花等多種作物病蟲害防治作業上。
  • 慈谿龍山鎮:農場噴灑農藥請來無人機
    昨天下午,慈谿市龍山鎮海通時代農場請來了專業操控師為農場員工現場傳授使用無人飛機噴灑農藥的方法,引來圍觀的農民嘖嘖稱讚。  「無人機1小時能噴灑農藥25畝,一天可以噴灑200畝,農場內露田有800畝,不考慮氣溫、降雨等不宜噴灑農藥的因素影響,4天就能完成植保作業,太方便了。」說起無人機帶來的好處,該農場負責人馬小幅樂得合不攏嘴。
  • 極飛科技:農業無人機採取手術刀式農藥噴灑
    大會以「農業從此大不同」為主題,圍繞構建「無人化農業生態系統」的目標,發布了最新一代農業科技產品和應用場景:功能更豐富的R150農業無人車、全新亮相的P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和P80 2021款農業無人機、行業創新的V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以及真正可落地的AI處方圖技術。
  • 國內植保無人機企業有哪些?
    農業無人機具有噴灑水劑、播撒顆粒、噴灑粉末、水稻精量直播等功能。該類農業無人機被廣泛應用於農、林、漁、牧業等領域,進行藥劑噴灑、播撒肥料、噴撒粉劑、輔助授粉、作物勘察、種子播撒、水稻種子精量直播等作業。
  • 我國植保無人機需求飛速增長 市場格局逐步穩定
    、種子等噴灑作業。植保無人機對地形要求低、負載能力強、作業速度快、作業效率高、操作簡單、易保養維護,可以降低農業種植成本,特別是在農藥噴灑方面,能夠節約農藥及用水量,提高農藥利用率及防治效果,避免人工噴灑農藥帶來的危險,因此其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植保無人機發展起步較早,市場普及率較高。
  • 千億級植保飛防市場即將迎來黎明
    據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17中國土地礦產海洋資源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共有耕地20多億畝,如果平均一年兩季種植,一季4-5次農藥噴灑,光這一需求就能創造一個千億級的市場。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勞動力減少和人力成本不斷上升,裝備落後、作業效率低使得農藥噴灑成為我國糧食生產過程中勞動力消耗最大的環節。無人機打農藥,成為時下熱點業務,最主要無人機打農藥優勢非常明顯。
  • 直升機無人機 噴灑農藥齊上陣
    直升機加注農藥。22日,一架直升機在阿城區料甸街道辦事處轄區的稻田上空噴灑農藥,這是阿城區農技推廣中心在為預防水稻稻瘟病實施的航化作業,將為水稻豐收奠定堅實基礎。作業現場,直升機低空飛過,一道道霧狀藥劑像毛毛雨一樣均勻地噴灑在水稻葉面上。10多分鐘後,直升機飛回到不遠處的一個大院內降落,現場工作人員將事先兌好的藥劑用管線加入到直升機上的藥箱內,加滿後直升機迅速飛走,繼續作業。
  • 朱海洋:農用無人機「高飛」還需多借力
    > 內容摘要:從研發、生產、推廣等環節綜合來看,農用無人機在我國仍處於「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起始階段,伴隨著無限前景的,還有不少掣肘與障礙。放眼全國,植保無人機成為各地大規模統防統治的主力軍,在一些地方,用無人機打農藥已進入了「滴滴時代」。不過從研發、生產、推廣等環節綜合來看,農用無人機在我國仍處於「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起始階段,伴隨著無限前景的,還有不少掣肘與障礙。
  • 作業同時能噴灑農藥嗎?一篇文章告訴你
    作業同時能噴灑農藥嗎?一篇文章告訴你。葡萄無核化處理,也是目前對葡萄提高品質的一種方法。現在我們吃的葡萄有部分沒有核,或者是核很少,這並不是葡萄天生無核,多數是葡萄在生長種採取的無核化處理,才達到的這種狀況。由於目前葡萄無核化處理技術並不完善,因此在葡萄無核處理過程中,儘量避免同時打農藥,以防對葡萄果實造成不利的後果。
  • 90後的「新春耕」:無人機灑農藥 一分鐘一畝地
    農業無人機正在進行噴灑作業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消息,老話說「開春殺一蟲,強於秋後殺百蟲」。春耕時節也正是農戶選擇噴灑農藥的時候。抱著第一次先試試的態度,老伍先購買了100畝面積的噴灑施藥。老伍的檸檬基地,姚磊和夥伴二人總共花了90分鐘左右就完成了施藥,差不多一分鐘就能完成一畝地的施藥。老伍發現,無人機噴灑施藥從樹冠到樹底都比較均勻,不易漏施不說,還大大減少了用藥,之前人工噴灑施藥需要4500元左右的藥錢現在無人機植保施藥3000元就足夠,「當時我就決定,以後我的檸檬基地全部採用無人機植保。」老伍興奮地說道。
  • 啥是農藥助劑?如何正確使用?終於明白了!
    關注化肥農藥助手這裡儘是乾貨! 免費查農藥化肥真假、看農資報價、作物病蟲害防治,經銷商農戶必備;實用的植保文章分享平臺!如在粉劑中加入適量黏度較大的礦物油,在液劑農藥中加入適量的澱粉糊、明膠等。 穩定劑 分兩類:一類可抑制或減緩農藥有效成分分解,如抗氧化劑、抗光解劑等;另一類可提高製劑物理穩定性,如抗結塊劑和抗沉降劑。
  • 綏寧雜交水稻制種基地:使用植保農用無人機輔助授粉
    8月21日,綏寧縣李熙橋鎮大龍村的雜交水稻制種示範基地,工作人員使用植保農用無人機輔助授粉。該縣雜交水稻制種面積達10餘萬畝,年產種子2000多萬公斤,種植規模居全國首位。
  • 千億級植保飛防:開啟躍遷,迎來黎明!
    據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17中國土地礦產海洋資源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共有耕地20多億畝,如果平均一年兩季種植,一季4-5次農藥噴灑,光這一需求就能創造一個千億級的市場。
  • 2018安徽農業博覽會暨農資、植保交易會
    安徽省農藥化肥工業協會 承辦單位 北京中展聯會議管理有限公司 展會概況: 安徽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省份,是典型的傳統農業大省,地處華東腹地,近海鄰江,區位優勢明顯,農業資源豐富,總產量3500萬噸,面積居全國第4位,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稻穀、玉米、大豆、薯類和其它旱糧作物,其中小麥常年播種面積3650萬畝,水稻面積3450萬畝,玉米面積1300萬畝,大豆面積1250萬畝,大宗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蔬菜等,其中,油菜籽播種面積700萬畝,棉花面積250萬畝,蔬菜面積1418萬畝,其它如茶葉、蠶繭、水果、中藥材等都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安徽是我國農業生產重要省份,也是肥料、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