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使用X射線晶體學和分子模擬闡明神經遞質的運輸

2020-12-25 核技術CCNTA

來自MIPT衰老和與年齡有關的疾病的分子機制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與來自德國ForschungszentrumJülich的同事攜手合作,發現了鈉離子如何驅動中樞神經系統中穀氨酸的轉運。穀氨酸是最重要的興奮性神經遞質,並通過稱為興奮性胺基酸轉運蛋白(EAAT)的專門轉運蛋白從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間隙中主動清除。該發現報告在《科學進展》上。

穀氨酸將激活信號從一個神經元傳遞到另一個神經元。為了確保精確地終止穀氨酸能信號傳導,神經遞質在釋放後迅速從突觸間隙中去除。這是專門的蛋白質,即EAAT穀氨酸轉運蛋白的任務。

EAAT是次要的主動轉運蛋白,使用鈉離子的濃度梯度來驅動穀氨酸攝入細胞。為此,轉運蛋白將神經遞質與來自膜外側的三個鈉離子結合在一起,以將其貨物轉運到細胞內部。因此,胞外離子濃度高於胞內區室的生理鈉梯度可作為能源。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EAATs如何協調穀氨酸鹽與鈉離子的耦合結合以及離子如何驅動這一過程。現在,研究人員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高解析度X射線晶體學在結合穀氨酸之前就提供了難以置信的精確的鈉結合穀氨酸轉運蛋白的結構快照。然後,在Jülich超級計算機上進行分子模擬和功能實驗,可以確定兩個鈉離子的結合如何觸發穀氨酸和第三個鈉離子的結合。

這些結果由ForschungszentrumJülich早些時候在新聞稿中報導,揭示了大腦中信息處理的重要分子原理,並且可以為缺血性腦疾病(如中風)提供新穎的治療方法,其中穀氨酸轉運受損導致穀氨酸濃度升高。MIPT衰老和與年齡有關的疾病分子機制中心的Kirill Kovalev評論道:「我們的發現提供了關於神經遞質轉運在哺乳動物神經系統中如何起作用以及可能破壞這種轉運的方式的見解,從而導致記憶和學習方面的問題。」

相關焦點

  • Nature重要成果:對抗癌細胞自我複製的分子奧秘
    五十年前,科學家們設計了第一個核苷類似物,通過分子模擬令快速生長的癌細胞失去了自我複製能力,但是其中的分子機制並不是十分清楚。近期來自杜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模擬了生物分子的複雜形狀和運動,描述了核苷類似物和天然核苷如何轉運到細胞中的過程,他們發現這一系統的核心是一種特殊的分子:CNT(concent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從研究人員提供的動畫中可以看到,CNT就像一部電梯一樣慢慢的移動「貨物」,停在跨細胞膜的各個點上,然後到達另一邊。
  • X射線的魔力|與諾貝爾獎的不解之緣
    一旦獲得了波長一定的光束,研究人員就能利用X光來研究晶體光柵的空間排列:X射線晶體學成為在原子水平研究三維物質結構的首枚探測器。這一發現繼佩蘭(Perrin)的布朗運動實驗之後,又一次向科學界提供證據,證明原子的真實性。此後,X射線學在理論和實驗方法上飛速發展,形成了一門內容極其豐富、應用極其廣泛的綜合學科。
  • Nature:腸道菌群所產生的神經遞質或能調節宿主機體的感知行為
    2020年7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A neurotransmitter produced by gut bacteria modulates host sensory behaviour」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布蘭迪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腸道菌群所產生的神經遞質調節宿主感官行為的分子機制
  • The EMBO Journal|華中科技大學馬聰教授課題組在上發表Munc18與Munc13蛋白調控突觸分泌機制研究新成果
    7月9日,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學院馬聰教授課題組在歐洲分子生物學雜誌The EMBO Journal在線發表了題為Munc13 activates the Munc18-1/syntaxin-1 complex and enables Munc18-1 to prime SNARE assembly的研究論文
  • 生理學:神經遞質和受體
    神經遞質和受體:遞質和調質和概念,遞質共存現象;受體的概念、亞型和調節;乙醯膽鹼及其受體,去甲腎上腺素及其受體。】本題的音頻講解請點擊這裡哦一、神經遞質1. 定義是指由突觸前神經元合成並在突觸囊泡儲存突觸末梢釋放,能特異性作用於突觸後神經元或效應細胞的受體,並使突觸後神經元或效應細胞產生一定效應的信息傳遞物質。其生理作用是傳遞信息。
  • 腦神經元能同時釋放兩神經遞質
    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生科院,杜克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首次報導了腦神經元能同時釋放穀氨酸和乙醯膽鹼兩種經典神經遞質,並通過不同傳輸方式激活突觸後神經細胞
  • 第三節 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的代謝
    作為神經遞質,必須具備幾個基本條件:(1)被認為是遞質的物質應特異性地存在於以該物質為遞質的神經元中,而且,在這種神經元的末梢有合成該遞質的酶系統;(2)遞質在神經末梢內合成以後,通常是集中貯存在囊泡(vesicle)內,這樣可以防止被胞漿內的其它酶所破壞;(3)當神經衝動到來時,神經末梢內的遞質就自突觸前膜釋放入突觸間隙;(4)遞質通過突觸間隙,作用於突觸後膜的叫做受體的特殊部位,引起突觸後膜離子通透性改變以及電位變化
  • 神經遞質:一場源自夢中實驗的發現
    他設計的一項試驗最終確認:是化學分子而非電衝動主導著神經之間信號的傳導。我們現在賦予神經遞質的定義和洛伊維的試驗一樣簡潔,即所謂「神經遞質」,就是在神經突觸信號傳遞中是擔當「信使」的一組特定化學物質,它本身僅具有抑制和興奮作用,但是考慮到效應機制(受體和靶器官)的差異,最終展現的宏觀效果大相逕庭。
  • 納米二級離子質譜(NanoSIMS)與電化學方法聯用研究神經遞質小泡的...
    現任瑞典哥德堡大學教授,南京理工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名譽教授。Ewing教授及其團隊將神經元的胞吐過程作為研究重點,開創了單細胞微體積化學測量,毛細管電泳電化學檢測,單細胞電化學成像以及檢測胞吐釋放物和細胞內單個納米囊泡內容物的電化學方法。同時,Ewing教授團隊還率先將質譜成像開發應用於亞細胞和神經化學分析。
  • 突觸(synapse)結構和功能、神經遞質、毒品種類及作用機理
    各種神經遞質在胞體內合成,形成小泡,通過軸突的快速順向運輸到軸突末端。新近研究發現在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神經遞質共存(coexistenceneurotransmitter)於一個神經元中,在突觸小體內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形態的突觸小泡。
  • 為什麼說X射線是開啟現代生物學的鑰匙?
    (圖片來源/360圖片)也能想到:比如在機場和地鐵站的行李安檢儀,建築和工業構件用的探傷儀,材料科學領域利用強大的X射線來照射新型材料,獲取其內部結構信息;甚至古生物研究利用X射線獲得化石的內部結構;宇宙中遠道而來的X射線則能為我們帶來黑洞等神秘天體的信息
  • X射線成像揭示了一種天然滅蚊化合物的殺蚊機理
    據外媒報導,近日,由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領導的並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的新研究揭示了一種很有效的Bti晶體的原子結構,這有助於解釋轉化毒素穿透蚊子細胞膜的機制。科學家此前發現,一種天然存在的細菌叫做蘇雲金芽孢桿菌(Bti),能產生幾種殺滅蚊蟲幼蟲的化合物,但對大多數其它生物無害。
  • 中美德科學家揭示血清素並不僅僅是一種神經遞質
    2019年3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清華大學、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普林斯頓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沙克生物科學研究所、洛克菲勒大學和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作為一種長期以來因在大腦神經元之間傳遞信號的作用而聞名的大腦化學物質,血清素(serotonin)也能夠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調節神經元中的基因表達
  • 同步輻射中的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研究
    因此蛋白質的結構研究,不僅可以讓我們得以深入了解生物體內諸多生命過程的細節,更有助於重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新型高效藥物和疫苗的研發等。正是由於蛋白質結構研究在基礎科學和醫藥、疫苗研發中的重要作用,結構生物學獲得了蓬勃的發展。 目前獲得蛋白質結構的方法主要有3 種:X 射線晶體學、核磁共振和冷凍電鏡。
  • 神經網絡厲害了!編碼量子力學定律,幾毫秒內模擬分子運動!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和佛羅裡達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人工神經網絡可以被訓練成編碼量子力學定律來描述分子的運動,這可能會在大範圍的領域進行超級模擬。這項被稱為ANI-1ccx勢的新技術,有望提高許多領域研究人員的能力,並在未來的金屬合金和爆炸物理研究中提高基於機器學習勢的準確性。量子力學(QM)算法用於經典計算機,能夠準確地描述化合物在其運行環境中的力學運動。但是量子力學在不同分子大小的情況下很難擴展,這嚴重限制了可能的模擬範圍。在模擬中,即使分子大小稍有增加,也會極大地增加計算負擔。
  • 《科學》:研究闡明葡萄糖轉運蛋白結構
    《科學》:研究闡明葡萄糖轉運蛋白結構
  • 寧波材料所舉辦二維X射線衍射進展及應用講座
    測試中心正高級工程師盧煥明主持講座,來自寧波材料所的20餘位員工和研究生聆聽了報告並進行了互動討論。  在報告中,賀保平介紹了二維X射線衍射的基本原理和衍射儀器的最新進展、在材料分析中的重要意義,展示了二維衍射在原位分析技術及製藥生產中的重要應用。
  • |生酮飲食|神經遞質|...
    特別是,關於情緒和神經發育障礙的初步研究,如焦慮、抑鬱和自閉症譜系障礙。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生酮飲食能夠降低生物胺的代謝物水平,如多巴胺和5-羥色胺,這是抑鬱症病理生理學的關鍵神經遞質。此外,生酮飲食在情緒障礙的病理生理學中有多個作用靶點。
  • 神經遞質能助果蠅快速進行氣味識別
    來自哈佛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哈佛大學Rowland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神經遞質釋放的不對稱性能幫助果蠅快速的進行氣味識別 ,並且嗅覺受體神經元ORN激發時間和速率上的細微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