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忠質疑臺給世衛組織郵件:絲毫未提人傳人,騙大家不懂英文?

2020-12-11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王炳忠在社交媒體發布的內容

【海外網4月12日|戰疫全時區】世界衛生組織近日指責臺灣未在去年12月底發布新冠肺炎通報警告,並指出臺灣沒有明確告知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風險。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於11日公布相關郵件,還反稱世衛組織「失職」。對此,新黨發言人王炳忠在社交媒體上進行了嚴厲批駁,點明郵件內容絲毫未提「人傳人」信息,並指責陳時中「想騙大家看不懂英文?」

王炳忠表示,該英文郵件中根本不包括「人傳人」的警告內容,並表示陳時中在指控世衛組織「斷章取義」指責臺灣後,卻公布郵件證明自己才是斷章取義。

王炳忠說,如今全世界對於新冠肺炎「人傳人」的認定是來自鍾南山於1月得出的結論。臺灣給世衛組織提供的「唯一暗示」就是在郵件中提到了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於12月30日發布的緊急通知。王炳忠稱,如果陳時中認為根據這份通知就能得知新冠肺炎會「人傳人」,那就證實了大陸根本沒有隱瞞疫情。

王炳忠指責道,臺灣根本不該為抗疫邀功,或是為美國防疫不力開脫,在指責世衛組織的同時卻又無視其對規範用語的呼籲,堅持用帶有歧視性的表述。他在多篇推文中先後表示,「與WHO翻臉的臺灣,做好了只剩美國這一『朋友』的準備嗎?」「國王新衣終究是會被揭穿!」,指出民進黨當局對社會隱瞞,誤導臺灣人民的行為。(海外網 趙健行)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信息。

相關焦點

  • 黃智賢:臺灣給世衛發的郵件 證明大陸沒有隱匿疫情
    原標題:黃智賢:臺灣給世衛組織發的郵件證明大陸沒有隱匿疫情黃智賢(臺媒資料圖)[海外網4月10日|戰疫全時區]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1日公布了一封去年12月底發給世衛組織的郵件,欲藉此指責世衛組織「失職」。
  • 臺灣曾郵件通報世衛組織「人傳人」?譚德塞又不給蔡英文面子了
    民進黨當局炒作「示警郵件」,譚德塞明確回應:疫情通報最早來自武漢,臺灣未通報「人傳人」。民進黨當局聲稱,臺防疫部門曾於去年12月31日向世衛組織發函「示警」新冠肺炎病毒「人傳人」,世衛組織未向全球公開這項信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譚德塞繼4月8日稱臺灣過去3個月對他人身攻擊及種族岐視後,20日在日內瓦記者會上第二次回應臺灣議題。
  • 世衛組織打臉蔡英文,臺灣綠營網軍「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民進黨當局為配合美國甩鍋,拿證據想「反駁世衛」卻露出馬腳…繼與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大打口水仗後,民進黨當局又配合美國甩鍋,聲稱早在去年年底就在寄給世衛的電郵中警告新冠病毒可能「人傳人」。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還秀出這份電郵,不過內容其實並未提到「人傳人」。島內輿論直言,此舉反而把臺灣推向尷尬境地。
  • 蔡英文「力挺」的這份美媒廣告 被世衛組織發13點聲明懟了
    當地時間14日,《紐約時報》刊登了據稱是「臺灣民眾」募資的廣告,文案指責臺灣被世衛組織拒於門外,蔡英文也發文「力挺」這份廣告。世衛組織(WHO)就此發布13點聲明反擊,強調數十年來一直與臺灣衛生機構保持技術交流,臺衛生機構可通過多種聯繫窗口接收信息。
  • 臺灣去年年底就向世衛組織「示警」?國臺辦:照搬大陸信息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4月17日應詢向媒體表示,民進黨當局聲稱,臺防疫部門曾於2019年12月31日向世衛組織發函「示警」新冠肺炎病毒「人傳人」,世衛組織未向全球公開這項信息。這些說法完全不符合事實。世衛組織當天也獲悉有關情況。可以說,武漢衛健委公布的信息,為世衛組織立即決定自2020年1月1日在該組織三個層級組建事故管理支持小組,並進入抗疫緊急狀態發揮了關鍵作用。
  • 還會傳人?世衛組織回應……
    還會傳人?世衛組織回應…… 2020-07-04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物資「交換」實為「交易」,島內質疑「臺美防疫合作」是謊言
    臺北駐波士頓辦事處還與麻省臺灣人社團合作募款,把從臺灣訂購的3000片口罩、由「麻省臺灣媽媽團隊」手工縫紉的布口罩,捐贈給波士頓市警局和消防局等部門。除麻省外,臺灣捐贈的超過50萬片醫用口罩,已分送紐約與新澤西地區。疫情暴發以來,臺美抱團對抗世界衛生組織和大陸。
  • 世衛組織的試驗質疑Remdesivir療效
    世界衛生組織(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一項研究發現,吉利德製藥公司(Gilead)的抗病毒藥物Remdesivir對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幾乎沒有影響。
  • 民進黨當局炒作「示警郵件」,譚德塞又不給蔡英文面子了
    譚德塞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民進黨當局聲稱,臺防疫部門曾於去年12月31日向世衛組織發函「示警」新冠肺炎病毒「人傳人」,世衛組織未向全球公開這項信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譚德塞繼4月8日稱臺灣過去3個月對他人身攻擊及種族岐視後,20日在日內瓦記者會上第二次回應臺灣議題。
  • 世衛組織剛選出新任總幹事 臺當局又來添亂
    今年以來,臺當局一直謀求參加世界衛生組織大會(WHA)。直至本屆大會開幕,還是未收到大會邀請函。據新華社報導,開幕那天,大會以協商一致方式決定拒絕將尼加拉瓜等國提出邀請臺參會提案納入議程,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然而,臺當局仍不善罷甘休。第二天(23日),世衛組織選出新任總幹事,衣索比亞前外交部長阿達諾姆當選。
  • 為了不讓世衛組織使用這個英文前綴,中國人民正在做出巨大的犧牲
    雖然世衛組織已經宣布這次新冠病毒流行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但因為大部分疫情仍然限制在中國範圍內,世衛組織暫時還沒有用上另一個更可怕的詞。這個可怕的詞有一個可怕的前綴。
  • 【世衛組織回應COVID-19命名原因】當地時間11日,世衛組織在日內瓦...
    【世衛組織回應COVID-19命名原因】當地時間11日,世衛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 此英文縮寫象徵著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疾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選擇這一名稱,是為了避免將此病毒與地域、動物或個人所關聯,消除歧視。
  • 被世衛組織矮化?臺灣新當局稱「中華臺北就是中華民國」
    前段時間,臺灣「衛生福利部部長」林奏延率代表團赴瑞士參加第69屆世界衛生大會(WHA),上臺發言時,他一反民進黨過去主張接受「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名稱,隻字未提「Taiwan」,也沒有觸及敏感話題,被島內一些人質疑「矮化」。臺「行政院長」林全昨天(6月7日)在「立院」表示,雖不滿意但可接受,還說「Chinese Taipei就是中華民國」。
  • 臺灣去年就向WHO「郵件示警」?國臺辦:炒作偽命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7日訊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今日應詢向媒體表示,民進黨當局聲稱,臺防疫部門曾於12月31日向世衛組織發函「示警」新冠肺炎病毒「人傳人」,世衛組織未向全球公開這項信息。這些說法完全不符合事實。朱鳳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及時向世衛組織以及有關國家和地區通報疫情信息。
  • 關於世衛組織的誕生,這一點國人不能不知
    因為力挺中國在抗擊疫情中的表現,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被很多西方國家認為是親中分子,譚德塞也正面臨任期以來最大的危機,而這已經不是世衛第一次公開力挺中國了。很多人對世衛這個組織充滿好奇,能在眾多西方國家壓力之下依舊堅持事實和真理,如今確實不多見了,翻開世衛的歷史,我們發現它曾經與中國還有一段淵源。
  • 王炳忠PO英文影片,宣示「要和種族歧視唱反調」
    對此新黨發言人王炳忠在臉書發布英文影片,指出臺灣確實出現大量種族歧視攻擊譚德塞的情形,稍後在另一部中文影片中,王炳忠更強調,因為自己是真正愛臺灣,所以必須和種族歧視唱反調,不能讓臺灣成為種族霸凌的代名詞。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簡稱為「NCP」 世衛組織也將謹慎正名
    通知指出,現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簡稱「NCP」。世界衛生組織也正謹慎地重新命名2019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以避免汙名化疫情起源地湖北省武漢市或是中國人民。
  • ...此英文縮寫象徵著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疾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
    【世衛組織回應COVID-19命名原因】當地時間11日,世衛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 此英文縮寫象徵著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疾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選擇這一名稱,是為了避免將此病毒與地域、動物或個人所關聯,消除歧視。
  • 世衛助理總幹事直接「拜拜」
    這是她拿臺灣問題碰瓷世衛組織官員後被對方當即掛斷電話的尷尬表情!拒接,不僅是世衛在正式場合的態度,也是對這種拐彎抹角耍花槍的態度。「以疫謀獨」,此路不通!這條新聞簡單說就兩句話:記者:「世衛組織是否會重新考慮臺灣的成員資格」。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拜拜。
  • 臺灣廣告登《紐約時報》,世衛組織大動作回擊
    《紐約時報》今天刊登據稱是「臺灣民眾」募資的廣告,文案提到臺灣被世衛組織拒於門外;對此世衛大動作提出13點聲明反擊,強調數十年來一直與臺灣衛生部門保持技術交流。譚德塞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近日指責臺灣對他人身攻擊,島內設計師聶永真、網紅阿滴、「沃草」共同創辦人林祖儀等人發動募資在紐時刊登全版廣告,廣告在14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