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一隻蚊子引發的全球健康危機

2020-12-23 綠色和平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號召在這天關注一個全球公共衛生議題。目前,新冠肺炎在全球的大範圍流行已經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疫情的爆發也讓我們開始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來關注氣候變化這個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給我們帶來的健康風險,以及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帶來的挑戰。

這一切要從一隻蚊子說起……

剛剛過去的冬天,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因為疫情的影響宅在了家中,可能並沒有注意到我們其實又一次經歷了一個歷史上少有的「又暖又溼」的冬天: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統計,2019-2020年這個冬天是歷史同期氣溫第五高的暖冬,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09℃,華南,江南南部和東部,內蒙西部等地區甚至偏高2℃以上。與此同時,全國各地降水較往年同期也偏多33%左右,是歷史上排名第五的潮溼冬季。

一個溫暖又溼潤的冬季會帶來什麼影響呢?這意味著來年我們將受到更多惱人的蚊蟲困擾。如果我們把時間尺度拉得更長一些,我們可以發現,伴隨著氣候變化這種小小昆蟲帶來的困擾與健康損害正在不斷加劇——因為蚊蟲與很多傳染病密切相關。

氣候變化是蚊蟲大量繁殖的「溫床」

研究顯示,與疾病傳播相關的所有蚊子的特性,包括叮咬率、卵至成蟲存活率、發育所需時間、成蟲生命周期和繁殖力均與氣溫密切相關。氣候變化帶來的溫度和溼度變化恰恰為蚊蟲的繁殖發展提供了適宜的環境使得種群數量不斷增加。

氣溫與埃及伊蚊的生存和傳播病毒能力的關係。橫軸為氣溫(攝氏度),左圖為叮咬率(次/天),中圖為繁殖力(每隻雌性產卵個數/天),右圖為傳播病毒的可能性。紅色虛線表示95%置信區間。

伊蚊(圖 | pixabay)

以對人類危害最大的蚊蟲——伊蚊(Aedes)為例,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在23-34℃的適宜溫度下產卵數量多且發育時間短。由於蚊蟲在水中繁殖,降水增加將使其適宜繁殖的場所增多。

研究顯示,全球埃及伊蚊的數量自上世紀至今已增長9.5%,而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伊蚊數量的增長最為顯著,和氣候變化的進展恰恰吻合。根據模型預測至本世紀末伊蚊將繼續增長20%-30%。

1905-2099年全球埃及伊蚊豐度的變化潛力(%)。綠色線代表歷史數據記錄(1905-2015年),藍色線和紅色線分別代表低排放情景(RCP2.6)和高排放情景(RCP8.5)下未來的變化趨勢。

蚊蟲雖小卻與多種蟲媒類傳染性疾病密切相關。登革熱,寨卡病毒,黃熱病,乙型腦炎,西尼羅河病毒等都是介由蚊蟲傳播的傳染性疾病。埃及伊蚊是登革熱傳播的主要媒介,白紋伊蚊等伊蚊品種也會傳播登革熱。

WHO的研究顯示登革熱的發病數在過去的50年中增加了30倍,發病率在全球大幅上升。許多之前沒有過登革熱病例的國家也發現了病例。1970年代登革熱僅出現在9個國家,而現在已經有128個國家發現病例。一項研究估計,每年約有3.9億例登革熱感染(95%置信區間2.84-5.28億),約9600萬人出現臨床症狀。絕大多數病例無症狀,因此登革熱病例的實際數量多於報告數量,很多病例被錯誤分類。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20年3月26日發布西太平洋地區登革熱疫情情況更新。圖中顯示2013-2020年中國登革熱病例逐月統計數據。2020年1月中國報告268例登革熱確診病例,與往年同期持平,自2019年9月以來呈持續下降趨勢。

這類疾病的傳播一方面歸因於城鎮化導致的人口流動和集聚使得輸入型案例增加,另一方面正是和由氣候變化驅動下帶來蚊蟲種群擴張和分布區域擴大密切相關。

氣候變暖——蚊蟲北上!

氣候變化會導致很多生物種群的分布範圍和數量發生變化。蚊蟲顯然是氣候變化下「受益良多」的物種。藉助國際貿易的力量,傳播登革熱的伊蚊種群已經侵入到美國的32個州和歐洲的部分國家。而近年來全球變暖導致的溫升使得本身就有很強適應能力的伊蚊在這些區域開始生存繁衍。

Ryan等(2019)預測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下全球各地適宜埃及伊蚊傳播病毒的月數如圖所示(本文將原圖翻譯為中文並製成gif便於閱讀)。高排放情景下(RCP8.5)適宜埃及伊蚊傳播病毒的地理範圍和月數均顯著增長。對於白紋伊蚊,高排放情景下在東南亞和西非的傳播將因氣溫過高而減弱。

在中國,原先主要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登革熱,也隨著蚊蟲種群分布的變化不斷北上。研究顯示,1990-2009年中國國內爆發的登革熱疫情(>10個本地病例),發生的區域由廣東逐漸向福建、浙江等區域北移。

2019年1-8月,全國共有28個省份報告了登革熱病例,包括湖北省黃岡市、重慶市、江西省等華中地區。儘管這次國內疫情爆發受到東南亞地區疫情的影響,但是本地病例快速增長(江西省樟樹市、新幹縣累積診斷641例病例)意味著登革熱病毒正隨著蚊蟲不斷北上。科學家預測如果氣候變化的速度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登革熱風險甚至可能威脅到華北地區

極端天氣增多也可導致傳染病暴發

氣候變化驅動下蚊蟲帶來的傳染性疾病風險增加是氣候變化威脅全球公共健康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氣候變化為病原體的生存和增殖,和包括蚊蟲在內的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媒介(如昆蟲、鼠類等)創造了更加適宜的條件。

比如,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就會短期改變氣象條件,從而有可能加劇傳染性疾病的影響程度和範圍。2004年,肯亞沿海地區的Lamu和Mombasa兩座城市發生了嚴重的高溫熱浪和乾旱的極端事件。天氣異常導致一種同樣由蚊蟲傳播的基孔肯雅病毒開始在這兩座城市肆虐。2004-2006年間兩座城市受感染的人數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疫情爆發是歷史記錄上最嚴重的一次。通過血清學調查,Lamu的感染人數估測為13500人,佔該地總人口的75%。研究學者認為正是居民為應對乾旱而儲存的水缸成為蚊蟲肆虐的源頭。

蚊蟲傳播的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構成潛在的威脅。對於氣候變化帶來的蚊蟲傳播疾病風險增加,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蚊蟲消殺、增加公眾健康系統投資預算、完善蚊蟲傳播疾病的模擬模型和預警系統等,提高適應性。

氣候變化的風險近在眼前。氣候變化影響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進而影響著我們每一個個體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守護環境健康,就是守護我們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蚊子滅絕會導致生態鏈的斷裂,從而引發生態危機嗎?
    本著「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這一原則,人們自發的開始保護生態環境,但也有人表示:「世間萬物皆可愛,蚊子除外。」乍一看,這話好像沒有什麼毛病。在炎熱的夏季,和天氣一樣讓人煩躁的還有蚊子的嗡嗡聲,而且蚊子還是傳播疾病的好幫手,很多傳染病都和蚊子有關。對此有人表示,若是蚊子滅絕,那會導致生態鏈出現斷裂,從而引發生態危機嗎?
  • 4歲小姑娘,被蚊子咬了一口,引發致命危機!家裡蚊子多怎麼辦?
    夏天是露腿的季節,同時又是一個蚊子肆虐的季節。身體裸露出來的部位,很容易就會被蚊子給咬了。有人覺得被蚊子咬一下是小事,撓一撓就好了,再不行噴點花露水的話,就可以止癢了。可是現實情況並沒有那麼簡單,被蚊子咬一口,很有可能會引來致命的危機。
  • 一隻蚊子引發的事故
    情節:一隻飢腸轆轆的蚊子引起的連鎖反應。夜幕低垂,陣陣冷風吹過,一個疲憊的身影正在浴室享受一天勞累後熱水帶來的輕鬆,突然,手臂上傳來一陣劇痛,低頭一看,一隻傲嬌的蚊子正趴在手臂上歡快的吸食著血液,一隻大掌應聲而下,機敏的蚊子飛快的往旁邊一閃,有幸躲過了這致命一擊。
  • 美國疾控中心認為2020年全球最重要的健康問題是蚊子
    CDC呼籲人們關注一種叫做按蚊的蚊子物種,這種蚊子會傳播瘧疾。考慮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花了一年的時間與全球大流行病作鬥爭,選擇蚊子當做頭條是一個意外而有趣的選擇,但確實這種蚊子不可以被輕視,他們對於人類健康非常重要,所引發的疾病也是非常致命的。  但把話說回來,COVID-19甚至沒有進入第二 - 它排在第三位,讓美國的健康專家和關注傳染病的學者大跌眼鏡。CDC並沒有解釋給出這個排名的原因,所以我們不能確定如何列表最終排名的方式。
  • 溢愛淨水器:印度水汙染事件,引發健康危機深思
    溢愛淨水器:印度水汙染事件,引發健康危機深思近日有媒體報導印度南部安得拉邦數百人染上一種「神秘疾病」,患病會出現類似癲癇的症狀,全身顫抖、口吐白沫、噁心等,嚴重者甚至會昏厥,這種不明疾病的患病人數已致超800。
  • 福建這個小村莊,1000年來沒有一隻蚊子,這是為何?
    雨水一多,蚊子就隨即多了起來。我是一個極其害怕蚊子的人。我是一個極其愛出去旅遊的人,而且我去的景點大多都是被一些綠色的植被環繞,而這些綠色的植被是最容易藏蚊子的。每次出去旅行都會被叮上幾個大包,癢上幾天,非常影響出遊的心情。當我聽說在我國有一個村子真的一隻蚊子也沒有的時候,我就按耐不住自己內心的好奇了。
  • 家裡有蚊子不用怕,教你一訣竅,蚊子來一隻滅一隻,方法太棒了
    夏天的季節由於天氣比價炎熱,所以家裡難免會有一些蚊子。可是,有些家庭覺得雖然點蚊香可以滅蚊,但是蚊香的氣味聞多了會危害健康。那麼,你知道怎麼消滅家裡的蚊子嗎?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招滅蚊的小技巧,解決了很多家庭困擾的煩惱。下面就來了解一下消滅蚊子的小妙招吧!
  • 被蚊子咬了一口,竟能引發致命危機?這些驅蚊方法,用不對反傷身
    包括蚊子、蜱蟲、隱翅蟲等,而這其中的「頭號殺手」就是蚊子!而蚊子叮咬不僅僅造成只有瘙癢而已,其實也隱含著一些其它的風險。全球每年有幾十萬到上百萬人死於瘧疾,在我國主要是中華按蚊傳播該病。它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
  • 卓越網聯手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共推環保公益「筷」行動
    而通過卓越亞馬遜參與綠色和平組織「筷行動」,每個消費者都有機會挽救一棵參天大樹,守護一片綠色。6款綠色和平「筷行動」的筷子和筷子袋套裝中,隨身筷袋和全木筷子均標有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標誌,考慮部分消費者更願意使用自己的筷子,其中的2款套裝為一對隨身筷袋。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中國區相關負責人虞鑫表示:「非常高興能有機會與卓越亞馬遜聯手推廣此次環保公益活動。
  • 誠食暑期講座預告 | 古學斌:全球環境危機與綠色社會工作的興起
    這些都引發了大家的思考:農村發展的出路在於城市化嗎?難道鄉村振興不需要堅持「農村農業優先發展」嗎,不需要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嗎?如果沒有農民的主體性,如果不能落實憲法賦予的農村集體的主體地位,怎麼可能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如果堅持了農村集體的主題地位,農村發展又會有怎樣的新圖景呢?
  • 電氣化轉型的汽車廠商,能不能讓綠色和平組織閉嘴?
    綠色和平組織的研究報告Greenpeace的中文名稱為綠色和平組織,屬於國際非政府組織(NGO)。根據百科資料顯示,「綠色和平組織」的前身為1971年9月15日成立於加拿大的「不以舉手表決委員會」,後在1979年改為綠色和平組織,目前總部設在荷蘭阿姆斯特丹。
  • 中安和平張揚:讓「綠色」成為生產力 被動式建築在中國應用前景廣闊
    近日,在第四屆中安和平被動式建築技術應用與發展國際研討會召開前夕,中安和平董事長張揚表示,被動式建築本身就是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被動式建築在中國市場的應用前景廣闊,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資源,不斷創新,讓「綠色」成為生產力,既能盈利,又能創造社會價值。
  • 現在打死一隻蚊子 相當於「消滅」上千隻
    浙江在線04月11日訊進入4月沒多少時間,已經有很多人被蚊子「咬」了。昨天,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市區多個監測點都已經監測到了蚊子活動的情況。  現在活動的是「越冬蚊」  3月份的時候,已經有網友在微博上報料:稱自己被蚊子叮了。
  • 集合全球的技術和資源,人類可以消滅蚊子嗎
    蚊帳、紗窗、殺蟲劑、蚊香、捕蚊器、電蚊拍這些武器,只能消滅極小範圍的蚊子,作為全球分布最為廣泛的動物,3600多種和亞種,數量多到無法計算,我們能夠想到的消滅它的比較靠譜的方法,只有生化武器與基因武器。
  • 第二份作業:假如我是一隻蚊子
    上次的題目是:假如我是一隻蚊子,會怎樣安排自己的一天?可能大家都在疑惑:灰鴿叔叔,你讓我們答這道題,到底要測試什麼啊?這和寫作有什麼關係呢?這次我們一共收到有效作業92份,有不少是最後一天突擊交來的,我們這樣做了分類統計:有不少同學依然很認真。認真到我們課件組有點不好意思了。
  • 夏季蚊子真煩人 孕媽綠色防蚊全攻略
    而以下三種行為,也相當於對蚊子自投羅網:1、穿衣打扮不當。蚊子怕光但又不喜歡光線太暗,最喜歡在弱光環境下吸血。白天,當人們穿著深色衣服時,反射的光線較暗,恰恰投其所好。另外,蚊子喜歡叮咬體溫較高的人,而深色衣服的吸熱能力強。幾種因素相加,自然使得深色衣服的誘蚊指數大漲。2、香水髮膠面霜招惹蚊子。大多數化妝品都含有可吸引蚊子的化學成分。
  • 冰川觀察綠色和平組織,怎麼從救世主走向「對人類犯罪」
    ,事實上,類似民間組織和它們的努力越多,各國當局才會受到越多的監督,世界也才會越美好。這個興起於1971年的環保機構,也許是史上最有威力的非政府組織。最初,12個熱血青年從溫哥華出海阻止美國核試驗的時候,他們應該不會想到,40多年後會發展到全球30個國家43個分會,擁有超過1300名工作人員。同彩虹勇士號一樣,他們著名的橡皮艇也將成為傳奇。
  • 這個地方蚊子活不下去,全國唯一沒有蚊子的村莊,純綠色旅遊
    在夏天天氣特別炎熱,如果選擇在夏天出去旅遊的朋友,一定都會為一件事情而發愁,那就是蒼蠅以及蚊子,一般情況下,夏天的時候大家都會選擇去一些有山有水的地方遊玩,因為這些地方會比較涼爽,可是要知道這些地方也最容易有蒼蠅以及蚊子,越是水多植物多的地方,蚊蟲也就越多,所以在夏天出門,防蚊噴霧是絕對必不可少的一件裝備
  • 小小的蚊子,每年能「殺死」70萬人
    模仿宋小寶的口吻自嘲,對於招蚊子體質的Kitty來說,夏天難熬的不只是高溫,還有防不勝防的蚊蟲叮咬。嶺南之夏,高溫多雨持續時間長,給蚊蟲這一古老生物創造了年度黃金生長期。據高倍顯微鏡實拍觀察到,一隻吸飽血的雌蚊幾乎每秒產卵2個,短短幾分鐘就產下至少200個卵。而這些蟲卵不出半個月就可以長成咬人蚊。
  • 綠色和平:南極座頭鯨數量顯著恢復意味著什麼
    KIRSTEN THOMPSON)綠色和平國際海洋科學家、埃克塞特大學生態學講師2020年1月15日,在南極洲半月島附近海域遊泳的座頭鯨。 Abbie Trayler-Smith / Greenpeace在海洋深處,我們大多數人看不到的地方,有一個奇蹟正在默默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