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瞄準「前途」還是「錢途」?

2020-08-21 志三說

人的一生都在選擇。

高考,和投胎、婚姻並列成為決定一個人人生的「三大選擇」。

投胎,按佛教講,由上輩子的修行決定;高考(包括選擇大學、專業、城市)是人生承上啟下的一次關鍵選擇,很多人因這個選擇基本決定了之後所走的人生路徑——找什麼樣的工作,甚至決定其找什麼樣的人結婚。

人們常說,高考是「七分考,三分報」。從這個意義上講,高考只是預賽,報志願才是決賽。

即使沒考好,也要報得好。志願報不好,高分也枉然。

(一)

周浩,是一名青海考生。他2008年參加高考時,考了660分。

在志願填報時,家裡人和老師沒有徵詢周浩本人意願,沒有選擇他所喜歡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而是幫他選擇了北京大學。

進入北大後,從小就喜歡操作和動手的周浩面對枯燥的理論學習,很不適應,萌生了轉系的想法,可是經過努力沒有成功。

周浩選擇了休學,在嘗試過電話接線員、做過流水線工人之後,不擅交際又沒有一技之長的周浩,決定重新回校讀書。但,這時北大已經回不去了,周浩選擇了就讀北京市技師學院數控技術專業

在技師學院,周浩找到了人生的坐標,重新找回了自信。

在2014年11月舉行的第六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決賽中,周浩獲得了冠軍。畢業後,周浩留校任教,在第一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上,周浩又獲得了機械類一等獎,成為名符其實的行業狀元。

後來,有媒體採訪周浩,問及從北大退學上技校,有沒有後悔,周浩表示:不後悔。

假如,當年志願填報時,周浩的父母能夠尊重他的想法和選擇,周浩的人生或許會更加精彩。

(二)

選擇,不僅是為了當下,更是為了擁有更好的未來;好的未來,意味著選擇權力更大,選擇範圍更廣。

所以,一個讓未來路徑變寬的選擇是好選擇,一個讓未來路徑變窄的選擇是壞的選擇。

許多父母都像周浩的父母,高考報志願時,抱著「我是為他/她好」的良好初衷,希望他/她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放棄選擇那些在我們成年人眼中「不靠譜」的愛好作為專業。

但我們可曾想過:只為了所謂的「未來好找工作」、「生活穩定」或「薪資不錯」等理由,父母們豈不是剝奪了孩子追求生命熱情的權利!

為什麼很多學生上了大學之後想轉系?就是當初選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如果轉不了專業,那種如讀天書、如坐針氈的日子,對一個大學生來說,豈止是煎熬,時間的浪費、青春的壓抑,將成為一生揮之不去的痛苦陰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什麼這樸素的真理,在志願填報時被某些父母有意屏蔽,甚至一腳踢開?

建立在孩子們興趣和愛好基礎上的志願填報,選擇的是心理嚮往的事情,他們就會在大學裡認真地去學習它,日後考上更好學校的研究生,去理想的城市從事一份自己喜歡的職業,也更容易在這一領域出人頭地——還會為中年以後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礎。

(三)

未來,是自己選擇,還是父母代勞?

準大學們莫再做「媽寶」了,要敢於立足於興趣與夢想,自己選擇專業,敢於為自己所選的專業努力奮鬥。如此,來日才不會因選擇而遺憾和悔恨,才能讓自己的人生越走越寬廣。

父母們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心願與意志,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甘心情願做孩子的諮詢師和幫手。

我們現在選專業,眼光不要光盯著就業熱門的幾個專業。現在社會變化很快,四年之後,現在的熱門專業是否還是熱門?其中存在很大的風險。

選專業,要有發展的眼光,不能僅僅局限於當下的社會需求,而應該是看到未來的需要,為未來二三十年的社會發展選專業。未來二三十年的產業變化和職業需求與現在會不一樣,這是因為我們正在跨入一個新時代:智能時代。

智能時代,勢不可擋。

選專業時首先要問一問,這個職業是否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

凡是電腦、機器人能做的工作,選擇專業時一定要避免;相反,創造性工作、需要情感交流的工作,如心理諮詢、幼教、管理、藝術、建築設計、服裝設計、營銷等是機器人永遠無法替代的,因為機器人沒有情感和意識,不懂人的心理,只能夠按程序工作,無法進行由感受和想像而派生的靈性創造。

(四)

選哪座城市、哪所學校、哪個專業,是擺在考生填志願時的三大靈魂叩問。

對高分者,有這樣一句順口溜:「一本奔名校,城市考慮到,專業往後靠,深造有必要,就業很有效。」

成績在一本和二本之間,城市重要,但需努力兼顧到院校,最後才是專業。

如果分數已經是三本或高職專科的水平,那麼專業就比什麼都重要了: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選擇技能性強的,最好不選擇沒有門檻的專業。也就是說,當你畢業後求職找工作時,你的學校沒有競爭優勢,靠的就是這專業的一技之長了。

當下,考研深造已成大學生的「標配」,因此也有這樣一句話:3個985求職不受苦,3個211應聘都有招,本碩博都是985或211,還會愁找工作嗎?

……

職業分工越來越細,未來的社會一定是發揮自身競爭優勢,把你的強項發揮到極致,你的作用就會突顯。

但對準大學生而言,志願填報並不能決定你一生的發展,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你還是需要不斷的努力,如此才能夠不斷地朝著自己的理想前進。

每個人都想過得精彩,可不少人在日復一日的瑣碎中磨光了對未來的期待。美好生活本身其實並不難,難的是你從來沒有認真去實現它。

站在高考志願填報的十字路口,願孩子們別將就、別妥協、別敷衍——你的態度可以決定你未來生活的模樣。

相關焦點

  • 高考成績放榜,如何填報志願?升學規劃專家談「前途」與「錢途」
    填報志願時,城市、學校、專業到底哪個最重要?要不要為了「錢途」,直奔眼下最熱門的高薪專業?如果落榜了或者對分數不滿意,究竟該不該復讀…… 根據各省份此前公布的「放榜」時間,從7月23日起各地陸續公布高考成績,查分時間主要集中在23至26日。高考成績公布後,接下來將進入到志願填報的關鍵環節。 針對這些直擊靈魂的叩問,中國新聞周刊邀請專注於高考志願、升學規劃方面的專家梁挺福,聊一聊填報志願時的那些關鍵事。
  • 要前途還是「錢途」——從鍾芳蓉選考古專業看高考志願三大因素
    填報高考志願,首先應該考慮前途還是「錢途」?高考填報志願,應基於自身條件,充分考慮學校、專業、城市等因素,做出理性選擇。年輕朋友應志存高遠,切忌簡單地以就業前景、收入為衡量標準,盲目追求所謂的熱門專業。鍾芳蓉高考成績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她在眾多選擇中對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情有獨鍾,顯示出年輕人中難得一見的遠大志向。
  • 勿以「錢途」論前途
    不少網友質疑她選擇填報的志願沒「錢途」,並紛紛支招:「好不容易上了北大為什麼不選個熱門專業」「應該選一個能幫助家裡解決經濟困難的務實專業」……近幾年,每到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諸如「家裡沒礦就不要報XX專業」「XX專業太冷門不好就業」之類的說法就會冒出來。或許,網友們的「花式勸退」並非出於惡意,只是「得高分就該選擇金融之類熱門專業」的看法著實偏頗,而用「錢途」衡量前途所折射出的急功近利心態更是不可取。所謂的專業冷熱,其實都是相對而言,並無絕對標準。那種認為考古專業不好就業的觀點也是一種誤解,因為考古專業的就業率並不低。
  • 前途?錢途?報志願的那些事兒
    對於剛剛結束高考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的高考戰役還沒有結束,不同的是,他們的父母也會被捲入之後的戰役。高考拉下帷幕,前幾天出成績,幾家歡喜幾家愁,好不容易平復了心情,新的戰鬥又要開始了。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報志願。幾天幾夜報志願之旅......
  • 高考志願填報指南:「錢途」和「夢想」專業如何取捨?
    人生中特別愜意的一段時間可能就是從高考結束到公布成績之間的那段時光了吧。只要你神經足夠大條,就可以度過一段沒有暑假作業、沒有KPI、沒有逼婚、更沒有房租的日子。   不過,既然各考區的錄取線都已經出來了,那麼你馬上就要面臨人生中一項非常重要的選擇了——填報志願。
  • 高考志願是選擇「畢生所愛」,還是瞄準百萬年薪的「天才少年」?
    2020年的高考硝煙已經散盡,一些考生也終於放鬆了長期緊繃的神經,有的已經開始進入旅遊和狂歡模式。然而對於家長和考生來說,當高考成績公布時,高考志願填報,這個不啻於第二次高考的重要問題,就已經擺在了面前。它既決定了考生未來的求學和人生之路的大致走向,還可能與傳統觀念中的人生價值實現掛鈎!
  • 留守女孩回應考古專業「沒錢途」,志願報的是前途還是夢想?
    在鍾芳蓉報考了北大考古專業的消息被爆出後就有網友紛紛表示考古「沒錢途」,要再好好考慮。而鍾芳蓉也回應了這一點:自己對錢並不那麼看重,父母也都有工作。儘管在網上大家都默契地給予了這個心懷夢想的孩子以支持,但心裡恐怕都是一聲暗嘆:還是太年輕,沒受過社會的毒打啊!
  • 東方快評丨志願填報莫為「熱門專業」遮望眼
    高考之後的志願填報,是考驗考生和家長的一個重要環節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3.6%的受訪高考生選專業會參考專業排行榜。受訪高考生看好的專業依次是:電子信息類(55.0%)、金融類(50.3%)、經濟類(48.5%)、計算機類(47.9%)和醫學類(42.6%)等。
  • 財富慢談 | 填報志願與未來「錢途」
    爭議的焦點是替鍾芳蓉未來的「錢途」擔憂,這樣好的成績完全可以去報考「賺錢的專業」,但鍾芳蓉不改初衷,半個中國考古界都給予少年熱情的鼓勵。每年的暑假、填志願、找工作永遠是個熱門的話題。這裡是「財富漫談」,只漫談下填志願與未來職業薪酬關係。首先聲明,我覺得填志願時,考慮未來的收入是人之常情。
  • 高考志願填報擇校擇業問題
    我是2015年山東高考考生,現在在杭州讀研究生了。回顧自己這十多年的求學生涯,確實有一些建議給正在擇校的高考生或即將考研的準研究生們。 我先說一句話:選擇大於努力。學弟學妹們要好好記住,在你以後每個做選擇的時刻都要回味這句話。高考成績已出,但這並不意味著高考結束了,擇校擇業才是參加高考的目的,才是真正的核心。
  • 高考志願填報是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志願填報其實有竅門!
    最近幾天,許多考生和家長朋友都忙得焦頭爛額,高考成績發布後,考生成績好的,對於高考志願填報,就相對輕鬆的很,因為可以直接填報自己喜歡的學校專業,但是目前了解的大部分考生和家長,對於志願填報其實是非常迷茫的,因為對大學,對專業缺乏了解。
  • 高考志願怎麼填報有「錢途」?2020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可參考
    高考志願怎麼填報有「錢途」?很多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會比較看重將來的職業發展是不是有前途和錢途。  所以專業的選擇就尤為重要了,想要有「錢途」這些本科就業綠牌專業可參考。  什麼是綠牌專業呢?  綠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
  • 高考志願填報機構:一場關於前途的「冒險」
    「孩子考的每一分都特別不容易,我們做家長的看在眼裡,疫情期間,她也每天認真複習,所以不管考了多少分,我都覺得很不錯,想要在最後志願填報上爭取一分都不浪費。」然而,談到報志願的過程,嶽月母親卻又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雖然我們經常去聽學校組織的志願填報講座,但心裡還是放心不下,選學校、投檔、看專業這些我們真的是不懂。」
  • 選「前途」還是「錢途」——大學專業如何選
    有部分人強烈反對,認為這樣沒有「錢途」,另一部分支持的人認為這是為國家做貢獻,前途無量。 自高考恢復以來,先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改革開放後的對外貿易,國際貿易,再到今日的計算機,金融業,5G。中國學子專業的選擇映射出國家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需求在不斷的發生改變。
  • 男生高考志願填報師範好不好?男生當老師有前途嗎?
    有個網友說:每年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聽得最多的是不學醫不當教師。也聽得很多大學畢業就在家耗著,一年一年,趕在35歲前弄個教師資格證去考個鄉村教師,這時畢業參加教師工作的早已是骨幹職稱職位讓你望塵莫及了。所以選擇職業並不是看到別人風生水起光鮮亮麗就一定也是自己的。
  • 高考志願填報,還要多聽聽內心聲音
    來源:北京青年報新聞速遞:7月下旬,全國各地的高考成績陸續揭曉。巨大的利潤空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上市和創業公司入局,各類志願填報APP如雨後春筍般湧入市場,不少高考服務類APP還宣稱引入了大數據、人工智慧算法等技術,來為學子們精準預測高校的錄取分數,計算被心儀大學錄取的概率。北京青年報:在理性選擇深入人心的當下,高考志願填報難就難在人人都想實現「最優選擇」。
  • 河南志願填報第二天,最具前途和競爭力的專業推薦
    2020年高考專業選擇,有哪些前景好的專業推薦?哪個專業畢業薪資高?相信這是大家在填報志願時,都會思考的問題。由此可見,每個人都怕入錯行。俗話說的好:學的好不如考的好,考的好不如報的好。試問,誰不想報個有錢途又有前途的專業呢?有很多大學生都會吐槽:現在找工作時流的淚,都是當初報志願腦子進的水。高考的時候報了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專業,結果上大學之後就傻眼了。
  • 高考志願填報:請聽從內心的聲音
    來源:北京青年報7月下旬,全國各地的高考成績陸續揭曉。巨大的利潤空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上市和創業公司入局,各類志願填報APP如雨後春筍般湧入市場,不少高考服務類APP還宣稱引入了大數據、人工智慧算法等技術,來為學子們精準預測高校的錄取分數,計算被心儀大學錄取的概率。
  • 高考壓軸戲__志願填報
    走出高考考場,對於考生來說,一項歷史使命業已完成。孩子們忙著去放鬆,十二年苦讀,好也罷,壞也罷,終於降下帷幕,可是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鬆了這口氣,又要憋起另一口氣,那就是,志願填報。近些年志願填報在各地風生水起,形成了新的產業化行當,一時間報考軟體,報考講座,報考培訓等等層出不窮。民間甚至湧現了大波志願填報機構,各路大神大咖,帶領著自己的志願填報團隊,與各所高中學校搭臺互利互惠,報考費用也逐年攀升。在我們東北這所三線小城,去年的報考機構基本是三千打底兒,五六千常態,大咖大神級別的,七千到一萬。
  • 高考填志願,興趣和錢途哪個更重要!
    高考填志願,興趣和錢途哪個更重要?大家好我是可愛的圓圓學姐。今天又和大家見面。嗯,今天要聊的話題同樣也是關於高考的。要填志願的時候,你有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就是我要不要選自己喜歡的專業。還是選擇父母推薦的專業,還是選擇那些賺錢多熱門的專業呢?首先我相信很多高中的同學知道的專業只有語數英物化生政史地。高考填志願時,一下子面對幾百個專業肯定是一臉蒙的。不是很明白這些專業到底是做什麼的。學姐先介紹一下常見的專業主要分為七個大類。分別是理工文商農醫藝。理科是研究理論的基礎學科,適合聰明,擅長數理化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