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8月23日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後,東城溫塘社區的袁振釗家裡迎來了一波又一波客人,村裡的家長們紛紛帶著孩子前來「取經」,順便觀摩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希望以此激勵小孩以袁振釗為榜樣,發奮學習。
據了解,土生土長的溫塘社區學子袁振釗,今年以695分被清華大學錄取。這也是繼去年該社區另一位學子袁百漮以679分被清華大學錄取後,溫塘社區連續2年有學生考進清華大學。
「學霸」分享激勵社區子弟前行
2019年,袁百漮以679分被清華大學錄取後,溫塘社區專門舉辦了分享會,讓袁百漮跟社區的弟弟妹妹們分享「學習經」,當時準備升高三的袁振釗便是其中一個。
「從高二的成績來看,我還沒達到清華的標準,但是跟袁百漮學長交流學習方法後,就立志要衝清華大學,跟學長成為校友。」袁振釗告訴記者,學長的經驗分享和指點支持,讓自己更增添了信心,加上高三一年的努力,自己在考場上充分發揮,終於如願實現了考上清華的目標。「我報了電子信息專業,希望以後從事高科技事業,為國家發展作貢獻。」
袁百漮、袁振釗的逐夢清華故事,一直激勵著溫塘社區的莘莘學子們,也在當地一時傳為佳話。一個地方連續兩年考出清華學子,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
據了解,立村於北宋(993年)的溫塘社區,至今有1027年歷史,是歷史文化悠久、人口眾多的革命老村,當地崇文重教的良好鄉風和家風,由來已久。《溫塘村志》記載,溫塘歷史上出過50多名進士,近代還出過一名北京大學高才生——袁振英,他還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一批黨員之一。
堅持弘揚尊師重教風尚的溫塘,十幾年來,每逢每年教師節,社區兩委幹部都會到轄區內公辦學校探望慰問在教育一線的老師,組織轄區兩所學校教職工、退休老師到社區開展聯誼和交流,送上節日的問候和祝福,提高教師的歸屬感。每逢每年六一兒童節,到公辦學校探望慰問,向學生送上節日的問候和節日小禮品。
同時,不斷推動粵劇、醒獅等傳統社區文化進學校,謀劃建設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開展粵劇、醒獅、書法、繪畫等公益培訓,活躍社區文化氛圍。
10年發放獎學金約510萬元
按照傳統,和去年獎勵袁百漮一樣,溫塘社區今年也將在入學前為袁振釗舉辦一個頒獎禮並發放獎勵金,同時還會以光榮榜的形式表揚及獎勵社區考上本科的其他學子。
「十年來社區共向約600名優秀學子,發放約510萬元獎學金。」溫塘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0年開始,溫塘社區為了提高溫塘學生讀書積極性,為溫塘今後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制定並通過了社區獎學方案。根據「方案」,社區對考取北大、清華的社區學子將獎勵20萬元,考取國家重點本科(第一批本科,以國家當年公布的分數線為準)的獎勵2萬元,考取第二批本科的獎勵5千元。
榜樣的力量和獎金的激勵,作用是巨大的,不僅能有效激勵社區學子奮發學習、立志成才,也更讓子弟們感受到家鄉父老的關心與期盼。許多溫塘學子紛紛表示「以袁百漮、袁振釗為榜樣,繼續努力,將來為家鄉為國家積極做貢獻。」
【記者】劉遠忠
【作者】 劉遠忠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