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合物準晶中捕捉到光——為雷射和傳感器的設計帶來新的可能

2020-12-18 騰訊網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光局域化在無缺陷的二十面體的準晶中存在已經在理論上給予了預測,卻沒有被實驗所證實。在這裡,報導了製造出亞微米的不導電的二十面體的準晶以及首次直接通過實驗證實並觀察到無缺陷的準晶中的內在的光局域化。這一結果是在可見光的波長範圍內在不同的雷射波長下於時間解析度的測量條件下獲得的

ITMO大學的科學家們開展了一系列的實驗來研究聚合物準晶,最終證實了他們一開始的設想。在不久的將來,採用準晶也許可以為設計新的雷射器和傳感器開闢了一扇新的大門。這一文章發表在期刊《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上。

晶體是一種周期性排列的固體結構,即當原子發生位移的時候,他們會取代其他原子的位置,後者是前者的轉移。這一事實在科學上已經在20世紀的初期就被證實了。這一理論導致了現代固體物理的誕生,也同時幫助建立了半導體技術的發展。

ITMO大學的助理教授Mikhail Rybin

計算機,智慧型手機,LED燈泡,雷射——幾乎所有我們不能想像的,如果我們今天的生活中沒有這些會咋樣,Mikhail Rybin說到,他是ITMO大學物理和工程學院的助理教授,這些物品的設計得益於我們理解了半導體材料的晶體結構的本質。周期結構的理論使得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要使物質產生光,電子或者聲音,只有兩種辦法。一種辦法就是波長在晶體中的向前傳播,或者它快速的在一種稱之為帶間隙的波長處消散。幾乎不存在其他的選擇和它非常容易的簡化了當實施工程任務的時候粒子傳統的規律。

然而,一些器件需要晶體不會傳輸波長和不會發生熄滅。但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像光」陷阱「一樣保持它本身也是必須的。

例如,對於雷射或一些傳感器的運行來說,波長必須多次穿透器件工作區域以促使它同活性物質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有效性,Mikhail Rybin解釋說,這對創造這一「陷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要保持在一個非常小的區域是非常困難的。這對現代物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技術上的挑戰。

可以說,越大越好!

比較理想的,整個材料將會在「陷阱」的角色發生,這是因為更多的光被捕獲,波長同活性介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會更加有效。然而,在是晶體的情形下,就幾乎不可能了。正如前面所討論的一樣,它只會消散波長或使其通過。

文章中所展示的光「陷阱」的示意圖

可以替代的,這裡存在一個可能,就是局部光在非有序的結構中,例如 ,在粉末中, Mikhail Rybin解釋到,然而我們並不能獲得可以重複的這一系統。在一個樣品中,粒子會以一定的方式排列,而在另外一些樣品中,就會完全不一樣。對於特定的任務,對同一器件的批量製造,你需要一些適合的事物。

這裡同時存在第三種辦法。我們可以使用材料的一種中間態,此時粒子並不形成周期性的晶格,正如在晶體中所發生的一樣,但在同時具有數學意義上的嚴格排序。這些結構稱之為準晶,他們是在1980年被發現的,並且從此以後開始被物理學家們開始進行研究。

由於在準晶中並不存在周期性,Mikhail Rybin說到,這樣就不存在限制波長要麼直接穿過而不損失或快速消散的問題。在2017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曾經預測了在準晶中光的局域化現象,而我們採用實驗證實了這一結果。

Artem Sinelnik正在實驗室工作

在幾乎40多年的關於研究準晶的過程中,物理學家們理解了準晶的結構和學習使用計算機模擬技術來模擬它。可問題就在於這一準晶在微觀層面並不是比較容易合成的。

這就是當這一技術發展起來的時候來拯救我們,Artem Sinelnik說到,他是物理和工程系的一名博士生,在我們的研究部門內,有一套三維的納米級別的列印裝置,這一列印裝置的體素(列印設備的最小的列印體積單元)大約為一個微米的一半,這一數量級是人體頭髮絲的百分之一還要小。在這一設備的幫助下,我們列印製造出在三維空間具有複雜材料分布特徵的準晶結構。

Artem Sinelnik 在具有納米列印精度的實驗設備前

在列印製造出準晶之後,科學家們開始進行了他們的初步研究。他們採用電子顯微鏡分析了材料的表面質量。於是,他們進行光學測量來證實樣品的內部容積確實具有準晶的結構。

在這之後,我們進行了實驗,該項工作的合作者Artem Sinelnik解釋說,一個短的脈衝輸送給準晶,然後來測量一個稱之為 餘暉的量。正如所預期的一樣,光的確在於我們的樣品中存在延遲,即,波可以在內部保留一段較長的時間。於是,我們可以證實這一三維的聚合物準晶的確有能力來捕獲光。

Mikhail Rybin和Artem Sinelnik

直到今天,該工作可以說僅僅是非常基本的。它顯示了聚合物準晶的主要的光學性質,這一聚合物準晶是通過三維納米列印來製備的,具有局域化光的能力。然而,正如作者所注意到的一樣,這一研究在將來將會獲得應用。

例如,通常一個雷射器的設計是基於我們具有活性介質的事實的前提下,這一活性介質使得光通過足夠充分的巨大的外部振蕩器來實現局域化, Mikhail Rybin解釋到,在這一工作中,我們的研究結果展示了準晶可以結合活性介質的功能同振蕩器的功能結合在一個結構中的能力。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雷射雷達?它能給你的手機帶來什麼?
    雷射雷達(LiDAR)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今年,它出現在了新的iPad Pro平板電腦上,還有傳言說它將出現在iPhone 12上,而且在過去的幾年裡,它的一種形式實際上已經出現在Android手機上。什麼是雷射雷達(LiDAR),為什麼行動裝置上會使用到它?
  • MIT聯合 DARPA將雷射雷達傳感器封裝到單晶片上
    那時,MIT光子微系統小組就希望將體積大、價格高的機械雷射雷達系統集成到微晶片上,實現量產。 如今,MIT和 DARPA 的雷射雷達傳感器研發工作仍在繼續。不久前 MIT展示了新型固態 lidar-on-a-chip。2020 年 12 月 1 日,IEEE Spectrum 發表了一篇報導,講述了 MIT是如何推進下一代雷射雷達傳感器發展的。
  • 雷射測距傳感器的原理&應用
    英文名稱為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簡稱LASER),意思為原子受激輻射的光,故稱雷射,雷射的產生原理,是原子中的電子吸收能量後從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再從高能級回落到低能級的時候,所釋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被引誘(激發)出來的光子束(雷射)。
  • PM2.5傳感器中,雷射、紅外原理之間的區別
    後來雷射型PM2.5傳感器的誕生,可以精確測量PM2.5濃度,主要應用在PM2.5檢測領域,可嵌入到家用(車載、手持)空氣檢測儀、空氣淨化器中,新型雷射型PM2.5傳感器是基於定量測量,可檢測0.3μm的顆粒物,能夠精確測量PM1.0、PM2.5、PM10的數值,精度高。 那麼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 雷射傳感器與光電傳感器的區別
    雷射傳感器先由雷射發射二極體對準目標發射雷射脈衝。經目標反射後雷射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傳感器接收器,被光學系統接收後成像到雪崩光電二極體上並將其轉化為相應的電信號。   二、光源   光電傳感器的光源可見紅光、紅外光,但是雷射傳感器利用雷射技術進行測量的傳感器。
  • 科學家首次捕捉雷射在空氣中飛行畫面
    據《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27日報導,利用能探測到單光子,每秒200億幀的超高速攝像機,科學家首次捕捉到了雷射在空氣中飛行的畫面。在10分鐘內,研究者記錄了光子與空氣碰撞時產生的200萬次雷射脈衝。該技術可用於巡查環境角落,顯示屏幕上看不到的物體,還可用在需要精準計量時間信息的地方。蘇格蘭赫利瓦特大學的主要研究者加裡皮說:「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光經過身邊時的情形。」
  • 雷射衍生石墨烯實現高性能傳感和探測
    LDG/MIP 為基礎的電化學傳感器敏感地和選擇性地探測水樣品中的BPAKAUST使用雷射束髮展了一個簡單的辦法來製造石墨烯電極,同現有的製作方法相比較,具有更好的性能。這種神奇的電極由石墨烯組成,是碳的一種典型形式,這一物質的出現將會改變電活性物質的傳輸方式,可以在不同領域,如從食品安全到臨床診斷到環境的探測和測量均會帶來革命性的影響。石墨烯包括多重超薄和高度有序的相互連接的蜂窩形的環狀碳原子所組成的板條。
  • 雷射位移傳感器使用方法詳解
    雷射位移傳感器原理先給大家分享一個雷射位移傳感器原理圖,一般雷射位移傳感器採用的基本原理是光學三角法: 半導體雷射器①被鏡片②聚焦到被測物體⑥。反射光被鏡片③收集,投射到CMOS陣列④上;信號處理器⑤通過三角函數計算陣列④上的光點位置得到距物體的距離。
  • 賀利氏和SigmaSense攜觸控傳感器亮相2020年深圳國際全觸與顯示展
    該傳感器採用性能卓越、功能全面的SigmaDrive觸摸控制器,擁有優異的光學清晰度、可靠的柔性以及更低的成本,將為觸控傳感器市場帶來顛覆性變革。這為各種尺寸的經濟型交互式顯示器創造了條件,包括100英寸以上的顯示器。
  • iPhone 12 Pro可能加入雷射雷達傳感器 攝像頭布局將調整
    【TechWeb】近日,在蘋果前授權服務合作夥伴運營的Twitter帳號@choco_bit上流傳出了一張iPhone12 Pro設計圖,圖片顯示其後置攝像頭做了新的布局,原本iPhone11中的三攝布局變成了四攝,並且第四枚攝像頭做了特別標記,似乎有特殊用處。
  • 解析度翻倍,Occipital發布二代Structure 3D傳感器
    據悉,Mark II售價保持399美元不變,但設計、配置和功能都得到大幅優化,例如體積縮小50%,並配備定製光學元件,新增內置6軸IMU傳感器,視場角更大的攝像頭,以及採用升級的NU3000 ASIC深度處理晶片。使用體驗方面,Mark II最大區別是新增了戶外使用場景,此前的Structure僅支持室內使用在,這次補齊了應用場景上的短板。
  • 硬核:雷射結構光的原理、設計和類型詳解
    結構光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光學領域中一種重要的工具,在成像、顯微鏡檢測、雷射材料加工以及光通信等眾多領域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 圖一. 各種形式的結構光的示例03如何在雷射器外部和內部產生結構光?第一種外部構建結構光的方法如圖2a所示,單步式有損耗復振幅調製方法,可以對近場相位和振幅進行控制。使用透鏡組將輸出平面中繼到所需的位置,同時透鏡組還充當空間濾波器以去除不需要的光。此時輸出遠場的相位和振幅都已構造成所需的輪廓。
  • 綜述:雷射結構光的原理、設計和類型詳解
    使用透鏡組將輸出平面中繼到所需的位置,同時透鏡組還充當空間濾波器以去除不需要的光。此時輸出遠場的相位和振幅都已構造成所需的輪廓。 第二種外部構建結構光的方法如圖2b所示,單步式無損耗純相位調製方法,可對輸出遠場振幅或近場相位進行整形,此時輸出遠場的相位未受控制。
  • aTiny雷射位移傳感器在木工行業的應用
    在家具的自動化生產過程中,待加工的原料板材是由自動設備從儲存區的堆碼上取出並運送到生產線上的,這些板材的表面紋理多種多樣,從暗色的亞光表面到拋光的高亮表面種類繁多。在工藝上,通過雷射位移傳感器來識別它的存放位置,並且對料堆的高度進行監測,從而實現自動化。
  • 蘋果造車讓製造雷達傳感器的公司高潮
    Alphabet 旗下的 Waymo 和通用汽車 (GM) 的 Cruise 等自動駕駛汽車公司在其自動駕駛系統中大量使用了雷射雷達。據報導,蘋果公司已經決定在其自動駕駛系統的部分領域使用外部合作夥伴,包括雷射雷達傳感器。
  • 空氣淨化器中都應用到了哪些傳感器
    打開APP 空氣淨化器中都應用到了哪些傳感器 luftmy勒夫邁 發表於 2020-06-29 16:41:47 為了有一個舒適健康的環境,許多家庭以及室內場所都安裝了空氣淨化器,隨著科技發展和技術升級,空氣淨化器已經和智能家居結合,使空氣淨化器的功能和性能大大提高。空氣淨化器的功能實現離不開傳感器,它都用到了什麼傳感器呢? 溫溼度傳感器 溼度傳感器是幾十年來的傳統元器件,目前產品越來越小型化,並通過精確的計算,賦予了新的應用生命力。
  • 高靈敏度微球雷射傳感器基本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9510.htm一、引言微球諧振腔是半徑從幾微米到幾百微米的球形光學諧振腔。通過在微球表面不斷的發生全反射,微球腔將光約束在赤道平面附近並沿大圓繞行[1],激發出特有的回音壁模式(whispering gallery mode,簡稱WGM或WG)。
  • CMOS傳感器在3D視覺、感測和度量中的應用
    它在工廠或倉庫應用有不可或缺的角色,而隨著區塊煉技術的引進和電商市場發展,它在物流中心和運輸應用有顯著的增長。Teledyne e2v 擁有專為條形碼掃描而設計的2D 成像產品,例如是集合高性能和能夠實現高可靠性高速掃描的Snappy 傳感器系列。3D圖像的生成有好幾種技術和科技。
  • 昕諾飛姚夢明:物聯網照明給照明設計帶來新的可能
    打開APP 昕諾飛姚夢明:物聯網照明給照明設計帶來新的可能 工程師曾玲 發表於 2018-06-14 14:04:00 2018
  • 深度解析皮秒雷射:蘋果6使用指紋識別,開始帶動皮秒雷射普及
    指紋識別模組行業的爆發也為雷射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模組企業在巨大的訂 單面前選擇擴建工廠,大規模採購生產設備,而指紋識別模組的分板採用雷射切割 機進行加工最為適宜,因為雷射非接觸加工更保護電路。而隨著手機客戶對指紋識 別精度要求的不斷提升,目前的用戶大多傾向直接採購更高精度的皮秒雷射切割機。 客戶有指紋識別模組廠商和coating廠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