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檔與以往不同,數據顯示6~8月全國範圍內共102部電影推向市場,較2018年暑期檔133部同期減少了23.3%,是近三年上映電影數量最少的暑期檔,且大片供給不足。為捍衛中國電影市場的國際地位,只能採取「引進外援」的策略。
截止至目前,已知在暑期檔上映的好萊塢分帳大片,包括《X戰警:黑鳳凰》、《黑衣人:全球追緝》、《玩具總動員4》、《蜘蛛俠:英雄遠徵》、《獅子王》、《愛寵大機密2》,這是自2004年「國產電影保護月」通知下達以來,內地電影市場對外最為鬆懈的暑期檔。
外媒Deadline甚至調侃道,「好萊塢電影在今年7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蜘蛛俠:英雄遠徵》和《愛寵大機密2》都進入了暑期檔,《獅子王》超領先北美一周公映,且未來還有其他好萊塢電影有望殺入中國市場,今年7月,好萊塢將在暑期檔佔有極大優勢」。
這樣的背景下,留給率先開畫的《蜘蛛俠:英雄遠徵》的空間就更大了。原本國產電影《少年得你》和《八佰》有望憑藉新鮮題材和話題效應對「蜘蛛俠」形成圍堵之勢。但如今,兩部電影雙雙撤檔。暑期檔上半程,《蜘蛛俠:英雄遠徵》可謂所向披靡,未見敵手。
已知《蜘蛛俠:英雄遠徵》領先北美四天在內地公映,前三天已經拿下6.35億票房,更是有望成為「蜘蛛俠」系列首部內地票房破十億的電影。當前貓眼專業版預測《蜘蛛俠:英雄遠徵》內地票房將最終在13.49億定格,這樣的成績為中國電影市場帶來了哪些啟示?
「蜘蛛俠」真人電影編年史
上世紀90年代,索尼影業在漫威手中接過蜘蛛俠及其相關角色改編權,僅用了1000萬美元+未來收益分成。經過近20年的開發運作,「蜘蛛俠」成長為索尼影業最賺錢的IP,在全球範圍內創造了近60億美金的票房成績,未來還會有更大的票房空間。
而在這背後,「蜘蛛俠IP」的成長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
2002年,索尼影業首度推出蜘蛛俠真人電影《蜘蛛俠》,讓飽受「9·11恐怖襲擊事件」驚嚇的美國觀眾對這位銀幕上的英雄如醉如痴,不僅全球票房報收8.22億美金,躋身美國影史上票房前五,更是通過放大「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樣一句標誌性口號,將超級英雄理想主義的色彩渲染到極致。
時隔兩年公映的《蜘蛛俠2》不負眾望,先是首映日當天打破票房記錄,隨後更是以2億美金成本置換了7.84億美金票房。
在前兩部「蜘蛛俠」電影大獲成功之後,索尼影業推出《蜘蛛俠3》。彼時,主演託比·馬奎爾已經憑藉「蜘蛛俠」一角已經一躍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超級明星,導演山姆·雷米的身價也水漲船高,二人在票房分紅方面展現出了更高的訴求。
事實上,《蜘蛛俠2》拍攝期間,託比·馬奎爾曾委託經紀公司,向索尼開價2500萬美元或影片贏利的10%,但均被拒絕。要知道他在最初加盟「蜘蛛俠」時,片酬僅400萬美元。
「蜘蛛俠」真人電影票房統計表:
(娛樂獨角獸統計)
儘管《蜘蛛俠3》在創造了「蜘蛛俠」系列有史以來最高票房——8.91億美金,但相較2.58億的高昂成本來說,所產生的利潤並不可觀,僅相當於第一部《蜘蛛俠》的四分之一。因此,經過三年的慎重考慮,索尼影業宣布更換主創,重啟「蜘蛛俠」系列電影。
於是就有了安德魯·加菲爾德飾演的第二代「蜘蛛俠」,頂著前作巨大的粉絲壓力,2012年的《超凡蜘蛛俠》和2014年《超凡蜘蛛俠2》,雖然口碑過關,但在票房表現上並不亮眼,索尼影業的利潤甚至因此一度降到只有幾千萬的水平,蜘蛛俠IP開發陷入困境。
「小蜘蛛」與「毒液」,索尼超英的新紀元
不得已之下,索尼向漫威展開求助。事實上,漫威方面也樂於看到「蜘蛛俠」電影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畢竟索尼方面只擁有蜘蛛俠及其相關角色的改編權,而關於衍生品開發方面的業務,依然掌握在漫威手中,只有內容源頭生機勃勃,衍生品銷售才有市場競爭力。
因此,雙方很快達成合作協議,蜘蛛俠進入復仇者聯盟大家庭也被提上了日程。為了適應漫威關於超級英雄開發的時間線,這一次蜘蛛俠的人選需要在年紀上更加靠前,具備初中生青澀氣質的湯姆·赫蘭德隨即成為第三代蜘蛛俠,同時於2015年《美國隊長3》中露面,首次試水銀幕。
令人沒想到的是,重新詮釋的「小蜘蛛」概念吸引了全球影迷關注,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市場反饋。2017年,索尼影業規劃了「蜘蛛俠」的全新故事線,首部片名取為《蜘蛛俠:英雄歸來》,一方面隱含了索尼二度重啟的意味,另一方面也吻合了蜘蛛俠回歸復仇者聯盟的故事設定。
有了「英雄歸來」情懷的加持,同時溝通了「復聯」龐大的粉絲群,《蜘蛛俠:英雄歸來》在全球拿下8.80億美元票房,僅次於巔峰時期的《蜘蛛俠2》。而不久之後的《復仇者聯盟3》和《復仇者聯盟4》,更是通過夯實「小蜘蛛」與「鋼鐵俠」之間人生導師的感情線,為蜘蛛俠IP吸了不少粉。
在這期間,索尼影業還開啟了蜘蛛俠IP的角色副線,首次為反派英雄「毒液」立傳,以連續13天單日票房冠軍,18.78億人民幣票房,位列超英單體電影內地票房第一名。緊接著,索尼又推出動畫《蜘蛛俠:平行宇宙》不僅在國內外收穫好評,更一舉摘得奧斯卡最佳動畫。
可以說,通過兩部回報率超高的作品——《毒液》和《蜘蛛俠:平行宇宙》,索尼影業打響了它一直以來潛心謀劃的「蜘蛛俠宇宙」的概念,將曾經山窮水盡的蜘蛛俠IP盤出了空前的價值。
而今年推出的這部《蜘蛛俠:英雄遠徵》,在劇情走向和時間節點上,更是承接了《復仇者聯盟4》的熱度,豆瓣評分高達8.2分,率先通過中國市場完成口碑發酵,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其在北美市場上的表現。
「保護月」大門打開:外來的「救市者」
2004年,國家電影局從扶植國產電影的角度考慮,曾口頭下達希望全國各院線支持國產影片的通知,即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或7月到8月)期間,不鼓勵引進海外分帳大片,而這段時間則被媒體和業界稱為「國產電影保護月」。
一段時間裡,「國產電影保護月」的存在確實為為國產片樹起了一頂保護傘。雖然沒有官方成文的書面通知,但從每年的排片當中就可以窺見端倪。
譬如2012年8月27日,曾利用同檔期大片內耗的手法,令《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和《超凡蜘蛛俠》正面「開戰」。2013年7月22日,確定上映的《驚天危機》因原譯名《白宮墜落》片名敏感曾被要求撤檔,但同題材的批片《白宮陷落》就安全過審等等。
因此,除了國產片,暑期檔期間上映的曾一度是少量的合拍片、批片和不怎麼賣座的動畫片。
但值得注意的是,「保護月」存在的初衷,是為完成國片每年所佔票房比的份額。由於上文中提到,今年上映的國產片數量有所下滑,不足以支撐起暑期檔應有的市場容量,因此對大量好萊塢分帳片開放市場。而國產片票房佔比的顧慮,也早已被拋諸腦後。
事實上,外片在中國一直以來,都充當著調節市場氛圍和豐富市場多樣性的角色。這一次,《蜘蛛俠:英雄遠徵》更是物盡其用。
可以說,即便最後如貓眼專業版預測,《蜘蛛俠:英雄遠徵》在中國拿下13.49億票房,這個成績在當今中國影市也算不上具有「侵略性」,哪怕按照慣例放在暑期檔前後上映,依然具有票房爆發力。甚至可以說,中國電影市場當前的氛圍,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蜘蛛俠IP的發揮。
畢竟,大盤熱了、市場活了,不僅僅是蜘蛛俠帶領一眾好萊塢分帳大片在中國掘金鋪路,更是國產片「回魂」的好時候。這樣看來,蜘蛛俠這次的任務不僅僅是拯救世界,更有望成為中國電影的救市英雄。
綜合娛樂獨角獸、鈦媒體、36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