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字基本筆畫及書寫技法

2020-12-13 尹齋自媒

在介紹硬筆字的基本筆法之前,我們先來簡述一下中國漢字的發展歷程,了解一下漢字的來歷,目的是進一步了解漢字的間架結構和筆畫的書寫特點,知道漢字的筆畫是怎樣來的,這樣才便於我們更好的去研習漢字的筆法,才能更好的把字寫好,正如古人所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貽」。中國漢字的產生,有一個很長的孕育和發展的過程,據考古發現,它最早發現於公元四千年前,甚至可以上溯到六千年左右。最早具有文化性質的圖案,是描繪在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花紋和符號,這些花紋大都是用來表示這些器皿的存放位置和所屬者的氏族名稱,現在一致認為花紋和符號具有文字的功用,而被公認為現存最早的文字,它大都不可識或只是一些氏族的圖騰。到目前為止,可辨識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它產生於大約3700年前,是通行於殷商時代的文字,因為它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所以稱為甲骨文。文字是人類為擴大交際功用而創造的一種實用工具,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會不斷向更方便,更實用的方向演變,從殷商到奴隸制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周王朝,這一時期把字鑄到青銅器皿上,稱為「金文"(古稱銅為金)。金文發展到戰國時代,形成了大篆,遺留下來的石鼓文是大篆的代表。金文比甲骨文更多地考慮布局的安排以求舒適,造成了一定的裝飾效果。金文發展到戰國時代,形成了大篆,遺留下來的石鼓文是大篆的代表。秦統一六國後,推行統一的文字政策後簡化字體。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的《爰歷篇》,胡母敬作的《博學篇》定為當時文字的範本。這是漢字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後的文字叫「小篆」。隸書的出現就打破了篆書曲屈四環的形體結構並改變其筆道形態而書寫的字體,相傳這種字體是秦代一個叫程邈的隸人創造的,所以叫隸書,但據說之前已有隸書出現,程邈只作了一番整理加工罷了。隸書始於秦代盛行於兩漢,直到魏晉楷書廣泛流行後,才被楷書所取代,但是作為書法藝術,隸書獨具一格,仍為人們所喜愛。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書法發展到了高峰,成為我國書法史上第一個高端,不僅有篆、隸、楷、行、草諸字體,而且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各派一家的書體,成就最大的是王羲之,其書尤以行草見長,書風俊秀飄逸,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書聖」。好,關於漢字的發展史我們暫了解到此。下面為了方便研習硬筆書法的朋友作些參考簡述一些硬筆字的書寫技法,首先來簡述硬筆字的基本筆畫,筆者因時間倉促不免出現一些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讀者朋友諒解。

在介紹硬筆字的基本筆畫之前,先講一下硬筆字的書寫工具和特點。硬筆字的書寫工具,現一般是指鋼筆(水筆),原子筆,鉛筆等等,其中鋼毛(水筆)的運用比較普篇。這些工具使用上有很多優點,一是書寫流利,節省時間,二是攜帶方便,容易保管,三是經久耐用,四是執筆方法、書寫技巧容易掌握。硬筆筆尖堅硬,書寫時執筆方法不同於毛筆,硬筆是用拇指,食指及中指緊捏筆桿下端,無名指和小指自然併攏在中指後面。筆桿上端在虎口處,筆身傾斜。寫毛筆講究懸腕,懸肘,寫鋼筆字手腕可以接觸紙面。但鋼筆握筆位置的高低,筆桿傾的斜角度,對書寫時的速度,力度及字體變化都有影響。因此,硬筆也要講求正確的握筆方法。

硬筆字基本筆畫可以採取毛筆字的"露鋒"、「回鋒」的運筆方法,寫基本的筆畫,可以參照。「欲橫先豎。欲先橫」的筆法。使筆畫有稜有角,有輕有重,顯得生動活潑。下面是幾種基本筆畫的寫法。

一、點的寫法。有以下幾種?

斜點:下筆時由輕入重,向右下方迅速按點。稍頓,筆尖向左上方收回。在筆畫的起端的末尾都帶有鋒芒。近似於毛筆字的寫法。

豎點,下筆時筆尖向右行,然後折筆向左,接著向下運行,頓筆後提起,但由於硬筆字線條細,所以不宜將筆畫寫長了。向下運筆時,使筆畫粗些。

斜長點:下筆稍輕,由輕入重地向右下方用力按筆,然後筆尖稍向下轉,頓筆後提起。注意寫出的這一筆畫,其上端應尖一些,下端成稍圓形,中間稍帶彎曲。

三點水:三點水雖斷開而筆意應互相承上啟下,一、二點稍短小而末端向下,第三點向左下方下筆,接著折筆迅速向右上方挑出。

二、橫的寫法。在寫橫畫時,為了顯示出韻味,應當兩端稍粗大(前端方而銳,後端稍圓),中間稍細。鋼筆要達到這種效果,靠手腕和手指的力量,以及運筆的速度。例如:

長橫:下筆稍重,向右下方出筆,稍頓一下,即轉筆斜向右上運行,中間要輕快滑過,收筆處用力頓筆,使筆尖不離開紙面而畫出一個實心長圓點。

短橫:基本寫法與長橫差不多,只是應當寫的短而粗,中間不必太細。

豎:豎畫一般近似垂直向下,主要有兩種:一種叫懸針,即這一豎尖朝下,如懸垂的針錐一般。另一種叫垂露豎,即寫這一筆畫時,未端要向上回筆,使之變得粗壯。兩種豎的寫法如下:

懸針豎:下筆時向右下方按筆(即欲豎先橫)然後轉筆垂直而下,力量由重到漸漸輕快,最後輕鬆離開紙面,猶如飛機在跑道上向前滑動,筆畫漸騰空而起一樣。上端稍粗而方銳,下端要重直如針錐。

垂露豎:起筆與懸針豎相同,只是末端要頓筆,並且回筆向上,下面是圓的。

三、撇的寫法。撇有短撇、長撇、長豎撇之分,寫法基本上相同,只是傾斜角度不同而已。

短撇:下筆稍重,向右下方頓筆,然後掉轉筆鋒,向左下方撇出,其末端銳利,顯得剛勁有力。

長撇:與寫短撇相同,只是傾斜度與短撇略有些不同。

豎長撇:起筆方法同寫豎一樣,然後向左下方輕快行筆而下,筆畫稍帶弧形。

四、捺。捺有斜捺、平捺、寫法基本相同,只是其傾斜角度及長短不同而己。

斜捺:出筆輕,向右下行筆,逐漸增大力度,至下端稍停筆後,向右捺出,顯示出象刀刃般的銳角,底刃取平。

平捺:其寫法與斜捺大致相同,只是斜度稍有差別:要使綱筆字的捺具有毛筆字的效果,主要是捺尾至頓筆處與向右轉筆捺出時,要顯示出刀切般的陵角來(底刃刀傾斜向右上方)。

五、挑。由左向右上方桃出的筆畫,稱為桃。

斜挑:出筆向左下方,稍頓筆,然後向左上方挑出。

短挑:寫法與斜挑相似,只是長度稍短,斜度稍大。

六、鉤。鉤的種類很多,其用筆方法大致相同。凡寫鉤的轉筆處要稍頓一下筆,然後輕快挑出。

豎鉤:起筆時與寫豎畫相同,至轉彎處頓筆,然後向左上方挑出。

橫折彎勾:寫法要點是在勾的轉彎處要頓筆,向上挑出時要輕快。

相關焦點

  • 硬筆楷書筆畫,「橫」的4種書寫實用技法
    中國漢字構成是由基本筆畫或偏旁部首組合而成的一種特殊字體,由此每一位書法愛好者及書法家都曾練習過楷書,楷書是基礎,是進階行書、草書的一個必然過程。在楷書的練習中,首先就要對基本筆畫有所認識,其次結構掌握,用筆方法……章法等等。
  • 硬筆行書書寫技法,牽絲連帶的書寫技巧運用
    硬筆行書技法,牽絲連帶的書寫技巧牽絲之處,是筆畫連接之處,不能刻意,來需要熟練之後,才能完成好。首先需要知道,字的筆畫需要寫多長,再連下一筆,中源間(牽絲)是快速行筆過度時的痕跡,到什麼時候開始寫下一個筆畫,要很流暢,這些知都需要很熟練,心裡明白道,手也能達到。其實,連筆的最高境界不在於牽絲的多少,而在於意連。牽絲的本質,是因書寫的「慣性」而在筆畫之間留存的運動痕跡。
  • 硬筆行書基本筆畫的寫法,3種橫畫,28個例字,0基礎學習的法寶
    硬筆書法,基本筆畫,橫畫的運筆 橫畫在字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書寫時或上仰或下俯,多有變化,有的並帶有牽絲附筆。 短橫 行書的短橫,有的以點代替,向左下出鋒收筆,與下筆呼應。有的短橫在字底出現時,改為平提,以銜接右邊的字。
  • 高清硬筆行書基本筆畫圖解,看完記得收藏!(附例字)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字體其實就是硬筆行書,或者行楷,因為它寫起來比較快速、流暢,幾乎適用於工作生活中的任何場景。基本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基本要素,今天我們就帶大家學習幾個最常用到的行書基本筆畫,幫助大家快速入門!
  • 硬筆隸書八大基本筆畫寫法
    硬筆隸書寫法和毛筆隸書基本相同,毛筆隸書講究明顯的粗細方圓變化,硬筆隸書講究線條瘦細勁挺。兩者側重點不同。然而,無論是硬筆還是毛筆隸書,但應仔細揣摩硬筆隸書字帖,包括《乙瑛碑》、《禮器碑》、《華山碑》、《史晨碑》、《曹全碑》、《張遷碑》,認真看隸書名帖,熟悉隸書筆畫、結構、字形。硬筆隸書重藝術性,而硬筆楷書和行楷重實用性。因此,在書寫隸書時,掌握隸書基本筆法後,應注重表達隸書的美感。
  • 硬筆行書間架結構,10個技法,掌握技巧練字更高效
    大家好,我是三口書法的作者,今天我分享的內容是:硬筆行書間架結構10個技法。  要想把字練好,除了基本筆畫練好外,行書的間架結構也是非常重要,今天分享10個間架結構的書寫技法。三口書法,硬筆行書間架結構,第一法:橫畫傾斜。
  • 規範行書基本筆畫書寫技法連載二十六
    規範行書基本筆畫書寫技法連載二十六 2020-11-29 18:39
  • 硬筆書法:鋼筆行書用筆技法,掌握一個關鍵應用,硬筆行書就過關
    硬筆行書的筆法,主要是毫端,即筆尖的掌握問題。行書的用筆,由於牽連引帶,雖筆畫的起收頓挫等繁瑣形式大為減少,但不能直來直往,依然存在著頓挫提接等技法。鋼筆行書用筆技法為了更利於體現硬筆行書的特徵,首先應選用彈性稍大一些的筆尖,最好是經改造過的美工筆,通過加力的大小變化促進筆頭的開合,從而達到控制筆畫粗細的效果。
  • 書法欣賞|田英章工楷書法技法在硬筆楷書中應用分析與示例賞析
    工筆楷書的最基本技法「一畫三段寫」。在筆者看來,田式工楷筆法最大的特點在於「一畫三段寫」這種思路的應用。在硬筆應用中,同樣適用。每一個筆畫在「起筆」「行筆」「收筆」做將功夫做到位,不偷工減料,田式工楷的筆法主要技巧就算掌握了。
  • 硬筆行書字帖:鋼筆字行書技法
    由此可以看出,行書是由楷書快寫演變而來的,因其既部分的節省了楷書的筆畫,且筆畫之間又出現了許多連筆牽絲,書寫起來既方便又快捷,易為一般人所認識和接受,具有實用意義,故很快得以廣泛流行。日常生活中,行書是最常用最流行的書體,尤以硬筆書寫為最。
  • 硬筆行書字帖:鋼筆字行書入門技法
    由此可以看出,行書是由楷書快寫演變而來的,因其既部分的節省了楷書的筆畫,且筆畫之間又出現了許多連筆牽絲,書寫起來既方便又快捷,易為一般人所認識和接受,具有實用意義,故很快得以廣泛流行。日常生活中,行書是最常用最流行的書體,尤以硬筆書寫為最。
  • 語文基礎|硬筆書法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規律和口訣,收藏
    各位家長,您的孩子字寫得怎麼樣今天老師給大家推薦28種基本筆畫的漂亮寫法,堅持練習就會有長進!快教孩子練起來吧!硬筆書法鋼筆字書寫規律與口訣硬筆書法教學:鋼筆字書寫規律與口訣短橫口訣:寫短橫,不能平
  • 規範行書基本筆畫書寫技法連載二十八(豎彎鉤)
    規範行書基本筆畫書寫技法連載二十八(豎彎鉤) 2020-11-30 17:05
  • 硬筆書法:各年齡段學生書寫工具的選擇
    硬筆書寫是人們日常學習和文字工作中很普通的一件事情,把字寫得漂亮美觀,也是每一個人的願望。隨著社會的發展,硬筆書法以它方便、快捷的優勢和在基礎教育中的作用地位,逐漸被人們所重視。正因為硬筆字人人會寫,許多人以為硬筆書法不必像毛筆書法那樣講求技法和學習方法,只要拿筆多練就會寫好的。如果這樣,加強中小學寫字教學就不能落到實處,就變成了一紙空頭文件。所以,在硬筆書法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正確的思想準備和科學正確的練習方法。據筆者多年來的觀察總結,如果一個學校的領導和教師重視寫字教學,有正確的思想準備並掌握科學正確的訓練方法,把寫字教學抓得卓有成效,完全是可行的。
  • 硬筆字與毛筆字的書寫要領
    毛筆書法是以軟筆為界定,利用毛筆的特性,在書寫中講究執筆、用筆等技法,有提按、轉折、停頓等主要方法,由於毛筆的特性是軟,所以書寫起來就不同於硬筆的使用方法,它要求書寫者要在書寫過程各除了必要的技法外,還要做到氣息平和,心態端正,不能急躁,這樣寫出來的字就顯得平平正正,其中最難把握的就是要在軟中尋求硬,這就是毛筆書法的最基本的要求。
  • 硬筆書法筆畫的黃金定律,一旦領悟,進步神速!
    教育部門要求九年制義務教育學生掌握3500個常用字。我們學寫硬筆書法,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學寫,而是應該了解、掌握其規律,靈活地去學寫,要能舉一反三。我們知道,漢字是由幾十個基本筆畫組合而成,因此,想要寫好硬筆字,從基本筆畫入手,熟悉其要領,就是一條學寫硬筆書法的捷徑。基本筆畫分為橫、豎、撇、捺、點、提、折、鉤及各種複合形態,這裡擇要敘述。
  • 硬筆書法教程 |鋼筆字結構及筆畫規律初探!
    1.左右相等是指左右兩個偏旁的寬度和高度基本相等,各佔字的二分之一寬度。書寫時,既要平分左右,又要相互照應,注意筆畫之間的穿插。如:領、故、斜、舒、顏、放、解等。  2.左窄右寬是指左邊的偏旁較窄,約佔三分之一的寬度;右邊的部分較寬,約佔字的三分之二的寬度。書寫時,左邊的部分要寫窄長一些,右邊的部分寫寬一些,並注意左右兩部分高低的參差變化。
  • 純乾貨 | 硬筆規範字的基本筆畫13-24書寫演示(附分解步驟)
    硬筆書法 | 書法作品 | 行書字帖 | 硬筆楷書 | 書法教程
  • 楷書字根技法11|「阝」右偏旁字田英章工筆楷書技巧分析
    前一篇《偏旁部首楷書技法》文章分析了左「阝」(左耳旁)字的書寫要點。今日與書友們一起討論一下「阝」作為右耳刀旁的書寫技法技巧的個人經驗。最首要的的一點是:「阝」旁位於左側成為左偏旁與右側右偏旁的書寫技術要領完全不同。
  • 50個硬筆書法結構規律,讓你快速達到規範書寫,成人學生都適用
    50個硬筆書法結構規律硬筆書法要比毛筆書法圈簡單得多,沒有碑帖之爭,也沒有技法上大的分歧,至於書體,要麼楷書,要麼行書,硬筆去學篆隸草的不多。對硬筆書法學習的目標定位也不高,大多只追求規範字書寫能力,藝術追求倒是其次。所以,有的書者認為硬筆無筆法,只是拼結構,硬筆學習也就成了「快餐」式消費。硬筆書法的筆畫其實很簡單,一共就8個基本筆畫,橫豎撇捺點折鉤提,沒有太多的技法,一般成人幾個小時就能掌握。主要的難點還是在於結構,尤其是硬筆的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