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借力微信的「皮皮麻將」火了,可它其實是賭博)
摘要: 如今在四川麻將圈已如傅園慧在網際網路上一般,是地地道道的「網紅」,同時也是APP Store下載排行前十的軟體。
「賭博的朋友請聽我一句,當你走投無路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當你看著自己的年邁滄桑的父母無助的表情你會想到什麼。當你看著自己的妻兒無家可歸在街頭抱頭痛哭的時候,你想到了什麼。當你自己一個人四處借錢,而換來的冷嘲熱諷你會想到什麼。你能想到你以後的結局嗎?不要一錯再錯了,不要想著靠賭還能有翻盤的心 裡了。根本不可能的,只要你繼續賭遲早還是一無所有的。」
——節選自天涯論壇《一個賭徒最後的懺悔》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用這樣的詩句來形容皮皮麻將勢如破竹般的傳播速度再合適不過了。這個建立在微信生態上的APP於5月份才正式上線,如今在四川麻將圈已如傅園慧在網際網路上一般,是地地道道的「網紅」,同時也是APP Store下載排行前十的軟體。皮皮麻將到底是怎樣一個產品,有如此大的能量。
皮皮麻將
這個APP結構異常簡單
皮皮麻將的操作太簡單了:作為開局者:創建房間--選擇模式(局數,玩法)--邀請好友(群內分享連結的方式)--開戰--結算積分。作為參局者,微信群內點擊連結接受--輸入房間號--進入房間--開戰--結算積分。這種能經過一句話描述就能將所有操作一一說明的APP並不多見,而對於縱橫麻壇的中老年愛好者,這種簡單粗暴的結構極易得到普及。
怎麼看,皮皮麻將APP都不是一款休閒手遊。
皮皮麻將將自己定義為虛擬棋牌室,採用虛擬鑽石系統作為棋牌室的「房費」支付系統,非常符合四川人實際去棋牌娛樂室並支付房費的習慣。
輸贏和翻番模式也是與實際麻將規則和計算方式相當。建立熟人社交系統,讓麻友無論天涯海角都能在一起戰鬥,這也是一個誘人的方式。
皮皮麻將以微信為入口,基於微信生態發展。留意身邊的麻將發燒友,他們的朋友多半也是興趣相投的人。而親戚朋友,親戚朋友的朋友,這跟朋友圈和微信群的關係鏈關聯度很高。所以,皮皮麻將採用口碑式的推廣效果非常明顯。
你以為我在誇獎它?NONONO。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皮皮麻將還是突然火了?當然有果必有因。
所有玩皮皮麻將的人都是因為朋友介紹而開始的。而在這底下都是有著利益驅動,這個利益獲得者就是代理。
打開皮皮四川麻將,小喇叭滾動播放的就是「皮皮四川麻將代理招募:請聯繫微信群xxxx」,淘寶上販賣鑽石的一搜一大把。其實皮皮麻將根本就不依靠那點房卡盈利,而是依靠忽悠大量一直不堅定,一心想賺錢的人成為他們的代理。
而代理首先要自掏腰包,從公司拿到鑽石,然後再賣出卡,所以代理們一定要想辦法賣出自己的卡,把錢賺回來。據筆者了解,一顆鑽石1塊錢,開一次需要付費3顆鑽,僅能玩8局,代理憑藉價格優勢,可以低價出貨。比如7折從公司拿卡,而要發展下線賺錢則上一級代理可以8折賣出,級別越低得到價格高。最後下一級代理再不停的發展下級代理,賺取代理費。這樣他們會不停的為遊戲做推廣。而最容易接受並成為這個遊戲的消費者或者另一個下線代理的群體就是熟人,熟人找熟人,這種方式就跟傳銷如出一轍。
而這些代理往往都存在於微信群中,要麼是群主,要麼是群裡的管理人員。在誘惑用戶賭博的時候還把錢穩當的賺了。
微信群紅包背後是滾滾的賭博洪流
從皮皮麻將運行模式找到特點有四,一是要建立或進入相應的微信群,分享建立的房間號或輸入房間號才能開局。二是一旦開局,只有參與的人能知道結果,無法觀戰。三是一次開房最多只能玩8局。四是完成一次開房後根據最後積分,在微信群中以紅包形式支付費用。這其實就帶來了問題:
1、群裡的人都一定是熟人麼?而跟你一桌的人你確定都是人?
2、開局之後,同一桌的人是否只是靠牌技和運氣和你打牌。
3、8局一般持續時間不超過20分鐘,對於通宵鏖戰的老麻友們還沒有高潮就結束了。
4、紅包支付費用根據口頭約定而定,1積分兌換相應的現金,且無上限。
我們來一一分析一下。首先能進入一個100多人微信群裡一定是有熟人才能進入,而據筆者統計進入的每一個麻將群中,熟人不超過6人,基本都是朋友的朋友,靠朋友拉進來的,而彼此是完全不認識的。那麼在一桌的熟人若不是提前約定,那麼在一個100人有六個熟人的群裡的隨機能做在一桌的概率是C(6,4)/C(100,4)=0.00037,也就是千分之0.3的概率。那麼可以發現在群基本是在跟陌生人玩。當然也可以懷疑一桌的陌生人中是否有皮皮麻將軟體的操作者或者就是軟體本身。同時,也不乏做局者,據筆者了解,此例不少,甚至出現了很多損失慘重的大案。
第二個問題,既然是跟陌生人打,那麼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熟人社交如何體現,開局清一色,天胡地胡真的有那麼多狗屎運?別天真了,為了贏取對方,手段大多為打合手、透牌等等常見的騙人手法,另外百度一下皮皮麻將的「輔助工具」就知道作弊工具和外掛真是琳琅滿目,而且有圖有真相,透視型軟體如下圖。
對於第三和第四個問題,筆者想表達的觀點是該類遊戲帶有一個天生的特點——賭博。這也是皮皮麻將經久不衰的原因。皮皮麻將這兩點的設置完美的擊中了人性中貪、痴、欲等弱點。在一個沒有現金上限規定的牌局中,緊靠8局牌定輸贏簡直就是一個讓人的欲望高潮無處釋放的方式,固然的結果是要麼不斷的開局,要麼賭資越大才越有打的欲望。
所以皮皮麻將的種種設置就是培養賭博的溫床,而皮皮麻將僅靠小喇叭中「文明娛樂,禁止賭博」幾個小字提醒,說明皮皮麻將明知有賭博行為的存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實際運營中沒有進行實質性的禁止,默許賭博的暗流發展壯大。
借微信的道,鑽法律的空子
單就皮皮麻將而言算不算違法的網絡賭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以營利為目的,在計算機網絡上建立賭博網站,或者為賭博網站擔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屬於刑法第三百零三條規定的「開設賭場」。
皮皮麻將沒有在平臺上接受投注,也沒有現金購買任何籌碼,也就是說沒有直接實現人民幣和虛擬金幣的雙向兌換,雖然有賭博形式存在也難以認定其賭博性質。所以皮皮表面看真不算賭博軟體,鑽了法律的空子,打了擦邊球。
但不要忘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夥伴——微信。皮皮是建立在微信生態上的軟體,現金交易部分都是通過微信群進行實現。若能證明二者間的關係,那麼還是可以給皮皮麻將定性的。
但根據此前鬧的沸沸揚揚的微信紅包賭博最終不了了之,也說明這種關係取證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目前最多可以說皮皮是個黑心無良app,同時微信作為生態基礎的不作為也成為幫兇脫不了干係。
皮皮麻將已然建立了全國系列,其賭博風氣席捲全國。
當然除了皮皮麻將這個全國開花的「網紅」外,他還誕生了很多兄弟姐妹,例如皮皮湖南麻將,廣西、廣東等各大區域麻將。如此氣勢,儼然七劍下天山。同時,此前曾風靡的JJ棋牌(鬥地主、麻將),熊貓麻將,摜蛋等同樣也是將棋牌與賭博暗中關聯,有的平臺還直接可以充值。這些看似無害的棋牌遊戲都成為如出一轍的賭博APP在全國各地落地生根。
截止目前,這類變著法的賭博APP依然如火如荼,據消息人士透露用戶已破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