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發表2017新年賀詞(題圖)
新年快樂!
按照慣例,習近平主席昨晚通過各大央媒機構首發了2017年新年賀詞。筆者注意到,各央媒機構對新年賀詞的播出時間都統一在了31日19時左右。以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為例,昨晚僅在18點30分節目開始時預告了19點的播出消息,並沒有播送賀詞全文。而昨晚央視播出的賀詞電視畫面既繼承了往年的共性規律,又有一些細微的變化,在諸多細節上打破了原有模式和套路。
近年央視播出的新年賀詞均不是聯播主播口播導語,而是直接通過華燈初上的天安門、車水馬龍的北京環路和燈火通明的新華門畫面配畫外音解說切入。今年這一部分在往年的慣例基礎上,又首次配用了較恢弘大氣的背景音樂。在新年賀詞這一較特殊的時政新聞中,能夠靈活巧用背景音樂做頭,帶動後續氣氛,實為創新之舉。另外筆者注意到,廣播的播出版本也採用了相同的背景音樂。
昨晚19點,新年賀詞通過央媒首發後,各主流媒體機構的微博、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相繼轉發了新華社的通稿或央視的視頻畫面。雖然往年央媒的和地方媒體的「兩微一端」也會發布,但在賀詞通稿中單獨提及「網際網路」這一渠道還是首次。這個變化既體現了官方宣傳機構對網絡傳播陣地的重視,又體現了全球媒介資源共享的時代背景下,民眾對新媒體平臺的新聞獲取依賴程度不斷提升。
2016年的最後一天,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正式開播,習主席也發來賀信表示祝賀。而昨晚發布的新年賀詞,也極具時效性地加入這一發布渠道。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央視要立志將CGTN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外宣旗艦的決心。
(賀詞開場鏡頭)
今年賀詞的開場鏡頭,央視畫面專門對新華門影壁上的「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用搖臂鏡頭做了最大化的鏡頭推進處理。央視資深評論員楊禹認為;「這個是跟往年不同的,這裡邊也是有含義的,大家都懂得。」
(賀詞視頻畫面)
習近平在2017新年賀詞提及過往一年裡國內發生的重大事件和中央的民生關切時,首度引入了新聞片的畫面,與賀詞對接。例如,習近平提及「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次登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實時畫面顯示了裡約奧運會女排頒獎典禮的畫面。提及「困難群眾吃得怎麼樣、住得怎麼樣」時,畫面顯示了習近平2016年基層視察調研的畫面。如此的創新傳遞給了觀眾更多信息量,易引起觀者的共鳴感,也使得新年賀詞變得生動立體。
習近平每年都是坐在辦公室錄製新年賀詞,而今年首次回歸鄭重莊嚴的演講場地,電視畫面中習近平主席從場地一側緩緩走到演講臺前,採用站立式致辭。與胡錦濤主席時期的賀詞布景風格一致,演講臺前配國徽,演講臺後豎國旗。唯一不同的是,胡錦濤時期的場地布景用黃色背景牆和燈籠假花等裝飾品凸顯新年風,而今年賀詞畫面的背景則是一個極具大國形象風範的長城壁畫。
2016年,習近平的新年賀詞電視畫面首次加入了字幕,今年雖沿用了這一人性化的設計,但是對字體進行了優化,由去年的微軟雅黑字體變更為黑體,更具賀詞的鄭重感。
今年新年賀詞的畫面拍攝共設置了主機位、側機位和搖臂三個機位,往年習近平的新年賀詞畫面也通過多機位的方式呈現,但或是因為辦公室區域面積的制約,僅採用了主機位和小型軌道兩個機位。
其實,國家主席發表新年賀詞歷史悠久。通過廣播電臺傳達原聲是從1994年新年賀詞開始的,通過電視畫面傳輸領導人形象是從2001年新年賀詞開始的。歷年的賀詞錄製都是由央視相關時政部門在歲末牽頭組織,且對布光布景等技術要素進行精心設計,力圖將電視視覺語言傳播的優勢發揮到最大。而習近平主席2017年的新年賀詞電視畫面變與不變同在,體現出的莊嚴感與親民感並行。與往年相比,今年賀詞的電視後面模式化和套路化傾向繼續淡化,字幕和新聞片等輔助手段增多,創新細節繼續凸顯,使得央視的賀詞電視畫面和新華社的通稿形成了一定的層次區分,巧用不同媒介的不同屬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內容的同質化,傳遞出創新時政新聞表達方式的官媒新意。
每年最後一天的《新聞聯播》,因為國家主席一年一度的「新年演講赴約」而成為億萬觀眾的螢屏期待,有網友評論:「早已搬好小板凳坐在電視機前,坐等19點聯播開始。」而《新聞聯播》也毋庸置疑地藉助這一「特殊時政新聞」提升了每年最後一天的收視成績。這也在說明著重大新聞的首發權和特殊時間節點的新聞編排,仍在央視的收視優勢因素中佔有重要的席位,這或許可以理解為部分既定時政新聞模式下帶給傳統媒體的「特殊收視福利」。
過去的2016年,央視適應媒體發展的時代趨勢,主動分流電視觀眾,更換部分新聞的傳播媒介,央視新媒體平臺的「V觀」推送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元,在「網絡直播間」的機制建設和技術支撐上領跑全國主流媒體。在這種新形勢下,傳統時政新聞的視覺表達方式也更加多元化,既有在新媒體平臺獨家發布的G20峰會領導人會晤花絮集錦,又有在《新聞聯播》中創新領導人出訪新聞片的展現形式,以純標題加畫面的方式呈現。這些細微的傳播變化,既豐富了時政新聞的觀感,又表達著央媒對傳統意義上刻板時政新聞進行小範圍變革的態度。時政新聞改良之路艱難,由央媒機構率先試足,才會為地方頻道的日後改革贏得空間和可循之道。
另據筆者觀察,今年的新年賀詞的內容本身,除去常規上對國內大事小情的反思回顧和新一年中央重點工作布局的簡要闡釋外,也延續了往年「出新詞」「表新意」的做法。今年賀詞中提及的「天上不會掉餡餅」「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等語句,已在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總體來看,賀詞從小角度切入,語言簡樸實在,情懷不減。賀詞內容的「變」與「不變」都在對領導人話語體系的豐富和創新做出表率。
版權聲明:電視大觀察公眾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轉載時請保留作者、來源。本公眾號部分使用圖片、轉載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您的權利,敬請與我們聯繫。
責任編輯:張少傑 shaojie@guanmedia.com
觀媒,旗下包括「傳媒大觀察」「傳媒小觀察」「電視大觀察」,成立於2011年2月15日,是受到主管部門、媒體總編、傳媒學子等關注的"媒中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