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在wifi下觀看
3月15日,我赴湖北武漢的報導工作「滿月」了!在民間風俗中,「滿月」要有一個隆重的儀式,也是為了取一個好兆頭。
當然,好兆頭在採訪的一個月中,每天都在出現。目前,湖北新增確診病例降至個位數,新增治癒出院病例數字在以千計算。
飛機在武漢天河機場降落後,我赴武漢報導工作便拉開了帷幕,從此,我在武漢也有了新的代號「007」。當然,這跟電影中的詹姆斯·邦德並沒有關係,而是每天工作24小時,一周工作7天。雖有誇張,但也真實地映射出我在武漢的工作強度。
30天、1100多公裡、20餘萬步、78個口罩、139篇稿件……這組數字是我為「滿月」交上的一份答卷!
數字還在不斷地更新中,而我想講述的是數字背後的那些「吉林溫度」。
記者越明在武漢
變化
心態的轉變
如何才能真正了解醫護人員工作的真實狀況呢?那就是深入到病區去感受,去體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要說不怕,那是假話。但既然自己選擇奔赴戰場,那就拋開顧慮,衝到最前線。
30天的採訪過程中,從開始走進病區前的膽怯,到後來出入吉林省醫療隊所負責醫院的病區的自信,1100多公裡、20餘萬步的距離,心態的轉變也讓我的採訪更加深入。
展開採訪前,要了解吉林省先後派出的13批精銳部隊1209人的工作地點。於是,醫療隊武漢分布地圖成為了我「採訪導航」。
吉林省醫護人員和流調人員工作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雷神山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市江岸方艙醫院、武漢市漢陽體校方艙醫院、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金銀潭醫院、武漢市洪山區和青山區疾控中心、以及巴東縣疾控中心。
還記得我第一次要走進中法新城院區的時候,手心的汗不停地往外冒。那裡是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定點醫院,吉林省有6支醫療隊在那裡工作。
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時,悶熱到窒息的感覺瞬間出現。經過2個小時的採訪之後,我整個人像剛從浴室裡出來一樣,渾身溼透了。
這也是醫護人員每日工作的常態,醫生8小時,護士4小時。但從駐地到醫院,再加上穿、脫防護服的時間,「超時」是最普遍的情況。
激動
好消息源源不斷傳出
新冠肺炎的患者根據病情的不同,被分別收治在不同的醫院進行救治。面對患者高齡人員多、基礎疾病多、病情進展快、病情不平穩等因素,吉林省醫護人員也展現出「吉林智慧」。
一臺臺先進的醫療設備不遠千裡送抵武漢,一個個在臨床實踐中產生的發明裝備的應用,一場場討論到深夜的會診會議,再加上他們精湛的醫術與先進的診治手段,讓吉林省負責的療區患者不斷被治癒出院。
在30天的採訪中,每當有出院的消息時,我的心情都非常激動,並且一定要到出院現場去採訪。因為,這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力量!
面對治癒患者一次次鄭重地鞠躬致謝、一封封飽含真情的感謝信、一個個掩面而泣的身影時,他們的那句「謝謝你們」,讓我的心裡波濤洶湧。這一個個畫面,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無價」的名畫,值得收藏一輩子!
感動
「家」不僅在駐地,同樣在病區
我並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在武漢的這一個月,每天都被發生在病區內外的故事感動著。
初到武漢時,物資還有些緊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後方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送抵武漢,當地政府和各界愛心人士也時常到駐地看望大家,讓前線醫護人員和我們都有了「家」的感覺。這個「家」不僅在駐地,同樣在病區。
在病魔面前,醫生與患者之間相互信賴、共樹信心。他們面對著共同的敵人,也讓他們相信在這樣和諧的醫患關係中,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可以相互傳遞。
當志願者面對鏡頭說出:「吉林老鐵真的是太給力了,吉林武漢是一家」,當護士王嘉琪護理的第一個患者治癒出院時,她幾度哽咽地說出,「武漢最美的不是櫻花,而是武漢人感恩的心」時,其實在鏡頭後面的我也哭的稀裡譁啦!
當我寫的一篇篇關於「吉林溫度」的稿件在網絡上被轉載時,當我的稿件點擊率超過千萬時,我真的特別自豪。這種自豪不是因為我的稿件寫的好,而是我們吉林的努力被看見,我們吉林的付出被認可!
是的,我們每一天都在感動中度過。也正是因為這份感動,讓我們充滿著戰勝疫情的信心。
溫暖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艾青在《我愛這土地》中寫道:「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多麼美的一句話啊,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也道出了我們的心情。
作為「逆行者」,他們毫不猶豫衝鋒在前,為了守護更多家庭挺身而出,在過去的30天中,我們也深深地愛上了個英雄的城市武漢,它也成為了我們的第二故鄉。
為了讓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大爺帥帥地去做檢查,護理人員替他颳起了鬍子;病房裡護理人員自製蛋糕、手寫祝福語、唱著生日歌為患者慶生;為了讓患者心情開朗,醫護人員護理之餘還給他們唱起《二人轉》、跳起草原舞……
在吉大一院的駐地,一場深夜會診會議之後,從隔壁會議室推來了生日蛋糕,原本忘記了自己生日的醫生唐穎,看到這一幕時淚如泉湧。面對蠟燭,她許下了疫情過後一定好好陪陪孩子的願望,因為從疫情發生以後,她已經很久沒見到孩子了!
他們也是愛人、是兒女、是父母,他們也有悲喜、有惶恐、有牽掛。在吉林省首批支援武漢醫療隊「滿月」當天,中國吉林網策劃了《「逆行」整一月 「家書」抵萬金》的活動。面對鏡頭,他們許下了疫情過後的願望。
這一幕幕充滿柔情與溫暖的畫面,在疫情一線仍在上演!
武漢,這座富含文化底蘊和英雄情懷的城市,我們在這裡留下了努力的汗水,我們在這裡結下了戰「疫」的情誼。我相信,沒有不可逾越的寒冬,沒有不可戰勝的病毒,烏雲永遠遮蔽不了太陽,疫情擋不住春天的來臨!
荊楚春已至,戰疫勝可期。疫情過後,我們一定會帶家人再來。那時,武漢,我想重新認識你!
吉林省融媒體武漢報導組記者 越明
來源:中國吉林網
編輯:張楠
主編:馬楠 監製:姜乃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