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中部省份陸續公布了各省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十四五」規劃建議)。
在產業規劃層面,中部省份各有側重,但都強調要增強供應鏈產業鏈韌性、打造產業鏈長板、打造現代產業體系。
江西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大力實施產業鏈鏈長制,推進鑄鏈強鏈引鏈補鏈。完善核心零部件、關鍵原材料多元化可供體系,著力補齊智能傳感器、工業軟體、稀土功能材料、集成電路矽片等關鍵領域基礎部件短板。
安徽提出,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開展產業鏈補鏈固鏈強鏈行動,推行產業集群群長制、產業鏈供應鏈鏈長制、產業聯盟盟長制,鍛造產業鏈供應鏈長板,培育形成1個萬億級產業、10個左右千億以上重大產業、100個左右「群主」企業「鏈長」企業、1000個左右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冠軍」企業。
壯大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也都寫進了中部各省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
江西提出,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集聚壯大數字產業。用好世界VR產業大會平臺,加快產業項目落地和示範應用,努力建設世界級VR中心。
安徽提出,打造數字科技創新先行區和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區。建設合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中國軟體名園、中國軟體名城。做大做強「中國聲谷」。加快江淮大數據中心、安徽(淮南)大數據交易中心建設。
優化區域發展布局、強化區域協作也在中部各省「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佔據重要位置。在做大做強省會城市的同時,各省均強調要加快城市群建設和發展,培育區域經濟動力源。
湖南提出,構建「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格局。「兩副」指的是建設嶽陽、衡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提出,完善提升「一圈引領、兩軸驅動、三區協同」的區域發展格局,具體包括:做強做優大南昌都市圈;打造滬昆、京九高鐵經濟發展主軸;推動贛南等原中央蘇區高質量發展等。湖北提出,著力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具體包括:充分發揮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的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推動「襄十隨神」、「宜荊荊恩」城市群由點軸式向扇面式發展,打造支撐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南北「兩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