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是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大運動,如果這個練習不夠,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日後的其他運動。我就是犯了這個錯誤,所以把這個歷程記錄了下來,希望各位家長引以為戒。
小碩果出生15天左右的時候,我們就驚喜的發現,他在大人身上趴著的時候可以把頭稍微抬起來一些了。不過,因為他的臍帶快滿月的時候才掉,所以這個期間我們很少讓他趴,想著反正孩子自己也會,就不用刻意去練習了。而且,那個時候孩子身體也比較軟,總是怕傷害到他。
1、正常足月出生的健康寶寶,剛出生雖然不能練習抬頭。但是,卻可以練習趴,而趴是為抬頭做準備。只要注意:必須在大人監護下進行;不在孩子飢餓或者剛吃完奶後練習;每次練習2-3分鐘,一天2-3次就可以;可以逐步的增加時長和次數。
2、寶寶會抬頭,也不代表肌肉不需要鍛鍊。就好比你去健身,就算你本身就有腹肌,是不是也需要靠鍛鍊維持。
3、可能很多家長都跟我一樣,總是覺得孩子軟,怕動他會傷害到他。實際上,你越不引導孩子動,孩子身體就越弱。
這個月小碩果的臍帶雖然掉了,但是脾氣見長。因為月子裡沒有熟悉趴這個姿勢,每次引導他練習抬頭的時候,都會哭。偏趕上那個時候出了一個新聞,兩個月寶寶因為練習趴而窒息死亡,全家都過來勸我不要折騰孩子。我一聽他哭,自己也是受不了,就放棄了。
不夠堅定,總不能因為一個人吃螃蟹吃死了,你就說所有螃蟹有毒啊。寶寶兩個月的時候,練習抬頭不僅可以鍛鍊背部肌肉,還可以緩解肚子痛。如果能堅定一些,在寶寶心情好的時候練習,哭了就哄哄,然後再找機會,這樣寶寶慢慢就可以適應了。不過,這個度家長要掌握好,時刻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
這個時候心態已經開始佛系了,想著讓孩子自由發育吧,就沒有刻意練習。結果,體檢的時候,醫生說寶寶抬頭不好,讓回家練。練習了兩天寶寶就抬得穩穩的了,然後就又放棄了。
很多家長有個誤區,覺得抬頭會了就行了。其實,練習抬頭目的不是教會寶寶抬頭,而是要鍛鍊寶寶的上肢力量和背部力量。如果這兩個力量不足,會嚴重影響寶寶接下來的肢體運動項目。可惜這個道理,我在小碩果三個月的時候才意識到。所以,在翻身練習的時候,我就勤快多了。
小碩果在三個半月的時候還不會正著翻身,每次給他翻過去,他都會想辦法翻回來。於是就不停的練習,終於在四個月的時候,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次翻身。
但是從那以後,他從來不會主動去翻,每天就喜歡躺著。而且,引導他翻身的時候還會發脾氣。這讓我一度以為他是懶!
後來我才發現,他不是不喜歡翻身,也不是懶,而是翻過去後不會抬頭。每次都是直接扣在床上,用飛機手的姿勢趴著(因為手臂力量不足)。
等到他四個多月的時候,突然迷上了豎抱。但是豎著抱他,他的頭總是後仰,還東倒西歪的(因為後背肌肉力量不足)。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可能寶寶的坐和爬也會受影響。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以為孩子是發育遲緩,並且陷入了焦慮中。一會懷疑他腦癱,一會懷疑他肌張力高。
實際上,這都是孩子的第一個大運動——抬頭,練習不足導致的。現在小碩果剛滿五個月,這幾天我加強了對他的抬頭訓練,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起碼豎抱的時候,頭穩了很多。
仔細想想,寶寶在床上老老實實躺了那麼久,大人也不引導他去做動作,然後你突然要求他又會翻又會爬的,連個過度都沒有,這個顯然有些強人所難。其實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只不過容易被家長忽視。
說了這麼多,就是希望各位寶媽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抬頭訓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