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灣建紅樹林海岸公園 棧道入海穿行海上森林
2018-04-18 07:46:58 來源:
福州新聞網作者:管澍
羅源灣紅樹林海岸公園抓緊建設,修建入海棧道通往海上紅樹林,這是北山村紅樹林棧道效果圖。
福州晚報記者 管澍 通訊員 王磊 文/攝
羅源灣西南側,羅源縣松山鎮北山村和巽嶼村之間,海岸線上綿延生長著千畝鬱鬱蔥蔥的秋茄,灘涂上密密麻麻的小孔裡棲息著數以萬計的小螃蟹,小螃蟹在小孔邊爬來爬去,不知名的小魚在灘上跳來跳去。工人們正在修建新的入海棧道,幾個月後,置身「海上森林」,近距離觀察溼地生物的夢想就將實現。但你能想像到,這片被稱為福州最大的人工紅樹林,7年前是什麼樣子嗎?
荒草叢生變為「海上森林」
7年前,羅源灣西南側是外來物種互花米草的重災區,荒草叢生、航道堵塞,水質狀況不容樂觀、生物多樣性急劇下降,被稱為「溼地保護神」的土生紅樹林逐漸被覆蓋、減少,直至消失殆盡。互花米草枯死後,隨海浪漂到海中,成為主要的海漂垃圾。
2011年,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立項啟動《羅源灣互花米草整治與綜合利用項目》。2016年,《羅源灣北岸環境修復整治工程及紅樹林海洋溼地公園項目》列入建設海上福州的重點項目。
根據項目要求,當地政府和海洋與漁業行政管理部門一邊採用「灘涂米草除控劑」整治互花米草,一邊派工作人員深入沿海漁村,和當地漁民探討協商,科學選出適合栽種的紅樹林品種。至2017年底,共整治互花米草約2000畝,種植紅樹林約1500畝。
松山鎮北山村一直有養殖牡蠣、大黃魚、泥蚶、縊蟶和對蝦的傳統。過去互花米草的瘋長讓灘涂荒廢,造成每年漁業直接經濟損失高達6000多萬元,迫使不少漁民外出打工。
據羅源縣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經過多年的整治和紅樹林的良性生長,近一兩年,在這片灘涂上趕小海的漁民越來越多,這說明海域環境越來越好,生物多樣性不斷在恢復。
入海棧道讓你身臨紅樹林
羅源灣紅樹林海岸公園總面積約10000多畝,位於羅源縣松山鎮北山—巽嶼淺海灘涂以及北山村、巽嶼村部分陸域,含面積約172畝的羅源灣海洋世界旅遊區。羅源灣海洋世界旅遊區已基本建設完成,旅遊區內建造了十幾個豐富多彩的主題旅遊項目,兩者的結合是對我國海岸公園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補充,對海洋生態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在建的羅源灣紅樹林海岸公園分三期完成,近期重點建設項目集中於紅樹林海岸公園堤壩東西兩側,西側主要在現有魚塘基礎上進行旅遊休閒開發;堤壩東側則在現有1500畝紅樹林的基礎上,加大人工種植養護紅樹林的力度,力爭早日建成萬畝紅樹林,保護生態環境。
記者看到,在建的紅樹林入海棧道地樁已打好,目前工人正在搭建便道,方便後續施工。據了解,紅樹林棧道計劃建設200米,高度高於高潮位1米多,與堤壩垂直,寬約2米,全防腐木鋪設,計劃在7月完工。屆時,旅遊者可在棧道上穿行於紅樹林間,感受起伏的波濤及壯觀的「海上森林」,近距離觀賞林下和水中生物。目前,人工沙灘也在緊鑼密鼓地鋪設,計劃今年再鋪100米,與現有的175米沙灘連接,形成規模,方便旅遊觀光、休憩。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