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最前沿#
他,連續四年登上春晚舞臺,從一個新人成為了春晚舞臺的常客;他,是那個曾經「搓過澡」、「會穿越」、「當過服務員」、「扶起老太太」的天真無「鞋」的好人「郝建」;他,一直堅守著自己獨特的舞臺表演風格,和「開心麻花」一同艱難起步,一步步走向成功。他,就是沈騰!
沈騰憑藉著自己的執著,一步步地行走在曲折的喜劇之路上,他曾發誓——自己這一輩子都不會離開話劇舞臺!
2003年冬的一天,大雪紛飛,北京特別的冷,在中央戲劇學院逸夫劇院門口,沈騰和幾個年輕人失落地站在那裡,被凍得瑟瑟發抖,他們的首場話劇演出只僅僅賣出去了7張票,演出被迫中止。而沈騰幾個就站在那裡等著給買了票的7位觀眾退票,此時此刻,沈騰等人誰也不知道,以後的路該怎樣走下去。
這場被迫中止的話劇名叫《想吃麻花現給你擰》,而這個由沈騰和幾個年輕人組成的團隊,就叫「開心麻花」。「客官來了樓上請,包子饅頭熱乎餅,想吃麻花兒現給你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北大中文系的男生們,在宿舍聚眾打架時,這句出自革命電影《渡江偵察記》中的順口溜,就是當時最流行的「招呼語」。
2003年,北大中文系畢業的創始人之一遇凱,在創作舞臺劇時,將《想吃麻花現給你擰》變成了一個話劇,而這就是當下最火的戲劇品脾「開心麻花」的由來。此後的十幾年來,「開心麻花」一直將他們的喜劇進行到底,從一個話劇發展成了集舞臺劇、網絡劇和影視劇為一體的喜劇品脾,再到近幾年春晚舞臺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沈騰就是「開心麻花」的元老之一。
現如今,「開心麻花」在話劇市場早已經是風生水起,劇場的話劇多是搞笑的喜劇形式,所以「開心麻花」擁有了一票以年輕人為主的粉絲群,每年年底看「開心麻花」的戲也都成為了粉絲們的習慣。而沈騰也已經是大紅大紫,粉絲擁躉無數,看「開心麻花」成為了北京白領的一種時尚。
既然是這樣,沈騰的首場演出為什麼會遭遇退票呢?原來,我們在舞臺上看到的那個「妙語連珠」的沈騰,在現實生活中卻有著嚴重的「閱讀障礙」。那什麼是「閱讀障礙」呢?「閱讀障礙」指的就是在閱讀和理解方面存在缺陷,不能回憶起所讀的內容,也不能從所讀的資料中得出結論或推理。
2003年,沈騰在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有同學拿來一個劇本,問他願不願意試一試,那是「開心麻花」的第一部戲《想吃麻花現給你擰》。由於患有「閱讀障礙」,所以沈騰很難將劇本看下去,也很難記住臺詞,但他卻花了整整一個晚上的時間,將劇本全看完了。
臨近演出的時候,沈騰還買了一瓶小二鍋頭,也沒把裡面的酒換成水,直接就在臺上把蓋兒擰開,咕咚咕咚就喝完了。事後,沈騰回頭想了想,覺得自己表演的有些笨拙,但沒想到,導演還真看上他了,於是沈騰便開始在「開心麻花」裡施展自己的喜劇拳腳。
可是,沈騰的喜劇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想吃麻花現給你擰》上市之前,所有人都是信心滿滿,一開始就在中央戲劇學院逸夫劇場租了40場。但沒想到的是,第一天的票房,就給了沈騰和夥伴們當頭一棒,因為當時的觀眾還沒有辦法接受他們這種大膽的表演方式,所以才會出現一天只賣了7張票的情況,連租場費他們都交不起最終只能被迫停演。
儘管第一次演出以失敗告終,但沈騰的骨子裡頭,卻不是一個輕易放棄的人。在倔脾氣的推動下,沈騰和他的團隊硬是堅持了下來,最後的幾場演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沈騰始終都相信,他們的這種喜劇表演方式,最終是能夠得到大家認可的,缺少的只是推廣而已,於是他們一邊表演,一邊給大家講解宣傳。通過觀眾們的口口相傳,前來觀看的人數也就逐漸的增加。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沈騰團隊的這種堅持,那就不會有今天給大家帶來這麼多歡樂的「開心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