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感言
今天一見教官覺得怎麼這麼兇,挺煩人的。晚上躺在床上,教官進門提醒我們:「晚上都把被子蓋好了,無論疊得多好,都要把被子蓋好。我晚上檢查,如果誰沒蓋被子,你就完了。」剛聽完教官說這些話,我們都哄堂大笑。但事後想想,教官也辛苦一天了,還得晚上起夜看我們蓋沒蓋被子,頓時覺得教官也沒那麼煩人了。
——北京宏志中學高一(1)班周子斌
■ 學校說法
我們的校園文化,是把愛國放在首位的。學校希望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能夠體現出來我們應該怎麼去愛國,軍訓就是這樣一個支點。 ——北京十八中德育主任丁長林
「立正!」「稍息!」「向右看齊……」距9月1日開學還有不足半個月,中學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新生軍訓。
自1985年開始試點以來,我國學生軍訓工作已走過29年的發展歷程。截至2013年底,全國已有2000多所高等學校、22000多所高級中學開展學生軍訓工作,每年訓練學生1700多萬人次,基本實現了國家確定的所有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均開展學生軍訓的目標。
2005年起,軍訓被列為北京市高中生必修課,完成一周左右的軍訓後,學生就將獲得兩個高中必修課學分,這也是他們進入高中後最早拿到的學分。
今年是北京高中生必修軍訓課的第十年,學生軍訓內容是否有所改變?軍訓對學生起到什麼作用?學生的軍營生活是怎樣的?記者日前走進軍營,實地探訪了高中生的軍訓生活。
7月底8月初,北京市各中學陸續啟動了高一新生軍訓。記者了解到,全市範圍內的高一新生軍訓將一直持續到9月份。
軍訓情況入學籍檔案
8月12日中午,在副校長帶隊下,北京宏志中學的23名教師陪同450名高一、高二學生來到位於昌平的某軍事基地,開始為期7天的軍訓。一進入營地,所有學生全部換上了迷彩短袖T恤、藏藍色短褲。
學生宿舍內,除了一張桌子就是上下床鋪,屋子裡沒有電視、手機等任何電訊設備。學生進入營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學會疊「豆腐塊」被子。
8月14日,門頭溝某軍事基地也迎來一批高中生——京源學校的120名高一新生將在此進行為期10天的軍訓,此外還有其他兩所學校的高一新生也在這裡軍訓。據京源學校德育處主任王珏介紹,根據基地的容納量,區裡的高一新生將分批分時段進行軍訓。
也有學校將高中軍訓安排在八月中下旬。首師大附中和首師大二附中近600名高一新生將在8月24日進駐某軍事基地進行為期7天的軍訓。首師大附中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學校都會選擇在開學前軍訓,就是為了和開學典禮相銜接。
據了解,自2005年起,北京市教委就將軍訓列為全市高中生必修課。2007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關於印發《學生軍事訓練工作規定》的通知。規定明確:普通高等學校、高中階段學校具有中國內地戶籍的學生,應接受學校統一安排的軍事訓練,軍訓情況將記入學生學籍檔案。
北京市教委表示,實施高中課改後,按照規定學生必須修滿144個學分才能高中畢業,軍訓被納入高中綜合實際課程內容,為高中階段的必修課程,共兩個學分。
一天「累趴」十餘女生
周教官已有四年教官經歷,這幾天他將負責北京宏志中學高一男生的訓練。與以往一樣,剛到軍營的學生給他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松松垮垮,懶懶散散」。「學生們在規矩和紀律方面還是有意識的,只是在一些細節方面還不太注意。」他說。
下午2點,周教官和其他教官首先對學生進行了「單兵隊列動作」訓練——2個小時裡,不斷重複著立正、稍息、向右看齊三個動作。
訓練剛過半,高一(7)班的雲心怡就被累得眼冒金星,站也站不穩,中途被老師扶下場地歇息了一會兒。當天,10餘個女生因各種原因中途下場進行休息。午飯時分,一位女生因沒帶飯盆被教官訓斥了幾句,委屈地哭了起來。「主要是嫌教官語氣太硬,聲音太高。」北京市宏志中學教育處主任張雲霞說,放鬆了一個暑期的學生,突然面對這種抬頭挺胸、站得跟棍兒一樣筆直的訓練,多數都會產生不適應。
第六天最易打退堂鼓
學生的不適應還表現在對艱苦環境的逃避。8月9日,北京十八中高一新生剛到軍訓基地,面對清苦的軍營生活,兩個女生開始打退堂鼓,她們找到學校德育處主任丁長林,稱身體不舒服想回家,「我就跟這兩個女生做思想工作,我們軍訓到底是來幹什麼?我想,如果我們堅持下來了,肯定會有很多的收穫。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堅持一下。」丁長林說,雖然一些學生會產生不適應,但每年學生的變化也很讓人欣慰。他說,去年軍訓時,到了第六天,因各方面原因大概有十幾個學生提出堅持不下來。今年軍訓,同樣是第六天,只有一位女生因身體原因沒能堅持軍訓,但這位女生天天堅持到操場看同學們訓練,「她就是要感受這種氛圍。」
磨鍊意志是主要目的
對於學生軍訓要達到的目的,各個學校的回答雖不盡相同,但傳達的意思都是一致的:主要是鍛鍊學生的意志品質。
北京十八中高一(1)班楊海波說,暑假期間自己生活很沒規律,什麼事情都不按點兒來,有時睡到中午才起床,整天渾渾噩噩的感覺。經過一周軍訓後,自己每天早上6點起床晚上10點睡覺,「感覺自己做事也認真了。」
首師大附中相關負責人表示,軍訓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的一種意志品質鍛鍊,同時對學生進行一種國防教育。「軍訓幾天確實非常苦,磨鍊了學生的意志」,王珏表示,學校對學生軍訓的目的除了要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和組織性外,還希望通過軍訓,增加集體的凝聚力。
丁長林表示,除了鍛鍊學生意志力外,學校還想通過這種莊重、嚴肅氛圍,激發每個學生內心深處最原始的愛國情懷。
D02-D05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杜丁
D02-D05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飛
(下轉D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