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價值資訊,點擊上方藍色字「刑事實務」關注,郵:38920387@qq.com
作者:勞東燕,法學博士,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轉自:「法學學術前沿」公眾號(frontiers-of-law)
陳興良:《教義刑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2版。周光權:《刑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3版。張明楷:《刑法學》,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4版(2016年第5版即出)。陳興良主編:《刑法總論精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第3版。陳興良主編:《刑法各論精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版。陳興良:《刑法哲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5版。張明楷:《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上、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2版。張明楷:《刑法格言的展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3版。周光權:《法治視野中的刑法客觀主義》,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2版。周光權:《行為無價值論的中國展開》,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勞東燕:《風險社會中的刑法:社會轉型與刑法理論的變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蔡桂生:《構成要件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付立慶:《犯罪構成理論:比較研究與路徑選擇》,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陳璇:《刑法中的社會相當性理論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1.林鈺雄:《新刑法總則》,臺灣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版(或林鈺雄:《新刑法總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2.[德]岡特·施特拉騰韋特:《刑法總論I——犯罪論》,楊萌譯,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3.[德]克勞斯·羅克辛:《德國最高法院判例:刑法總論》,何慶仁、蔡桂生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4.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5.[德]金德霍伊澤爾:《刑法總論教科書》,蔡桂生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6.[德]耶賽克、魏特根:《德國刑法教科書(總論)》,徐久生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7.[德]埃裡克·希爾根多夫:《德國刑法學:從傳統到現代》,江溯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8. [德] 克勞斯·羅克辛:《德國刑法總論》第1卷,王世洲譯,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9. [德] 克勞斯·羅克辛:《德國刑法總論》第2卷,王世洲主譯,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10. [德] 克勞斯·羅克辛:《刑事政策與刑法體系》,蔡桂生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11. 許玉秀:《當代刑法學思潮》,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12. 許玉秀、陳志輝編:《不移不惑獻身法與正義——許逎曼教授刑事法論文選輯》,春風煦日學術基金2006年版。1. [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總論》,王昭武、劉明祥譯,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2版。2. [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各論》,王昭武、劉明祥譯,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2版。3. [日]山口厚:《刑法總論》,付立慶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4. [日]山口厚:《刑法各論》,王昭武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5. [日]平野龍一:《刑法的基礎》,黎宏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6. [日]伊東研祐:《法益概念史研究》,秦一禾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7. [日]日高義博:《違法性的基礎理論》,張光雲譯,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8. [日]高橋則夫:《共犯體系與共犯理論》,馮軍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1. 儲槐植、江溯:《美國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2. Joshua Dressler, Understanding Criminal Law,6th edition, New York: Matthew Bender, 2012. 3. David Ormerod, Smith & Hogan Criminal Law, 12th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4.[美]喬治·弗萊徹:《反思刑法》,鄧子濱譯,華夏出租社2008年版(George Fletcher,Rethinking Criminal Law,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8.)。 5.[美]道格拉斯·胡薩克:《刑法哲學》,姜敏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Douglas N. Husak,Philosophy of Criminal Law, Totowa: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87.)。6. 李立豐:《美國刑法犯意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1.[意]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黃風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年版。2.[斯洛維尼亞]卜思天·M·儒攀基奇:《刑法理念的批判》,丁後盾等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3.[美]哈伯特·L·帕克:《刑事制裁的界限》,梁根林等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Herbert L.Packer, The Limits of the Criminal Sanction, Stanford: StanfordUniversity Press, 1968.)4.[英] David Garland:《控制的文化》,周盈成譯,臺灣巨流圖書公司2006年版(David Garland, TheCulture of Control: Crime and Social Order in Contemporary Society,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6.[美]米爾伊安·R·達瑪什卡:《司法與國家權力的多種面孔》,鄭戈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1. 吳宗憲:《西方犯罪學》,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版。2. 白建軍:《關係犯罪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3版。3. 喬治·B·沃爾德等著:《理論犯罪學》,方鵬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1.[英]韋恩·莫裡森:《理論犯罪學:從現代到後現代》,劉仁文等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Wayne Morrison,Theoretical Criminology: from modernity to post-modernism, CavendishPublishing, 1995.)。2.[美]史蒂芬·E·巴坎:《犯罪學:社會學的理解》,秦晨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3. 吳宗憲:《西方犯罪學史》(第1-4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2版。[德]普珀:《法學思維小學堂》,蔡聖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德]魏德士:《法理學》,吳越、丁曉春譯,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美]沃德·法恩斯沃思:《高手:解決法律難題的31種思維技巧》,丁芝華譯,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1. 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2. 吳從周:《概念法學、利益法學與價值法學》,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3.[德]卡爾·拉倫茨:《法學方法論》,陳愛娥譯,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4.[德]考夫曼:《法律哲學》,劉幸義等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5. 黃宗智:《經驗與理論:中國社會、經濟與法律的的實踐歷史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和法律方法》,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2.[美]約翰·莫裡斯·凱利:《西方法律思想簡史》,王笑紅譯,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3.[法]雷蒙·阿隆:《社會學主要思潮》,葛秉寧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年版。3. 高鴻鈞、趙曉力主編:《新編西方法律思想史》(古代、中世紀、近代部分),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4. 高鴻鈞、趙曉力主編:《新編西方法律思想史》(現代、當代部分),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5.[英]韋恩·莫裡森:《法理學:從古希臘到後現代》,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6.[德]阿圖爾·考夫曼、溫弗裡德·哈斯默爾:《當代法哲學和法律理論導論》,鄭永流譯,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7.[美]列奧·史特勞斯、約瑟夫·克羅波西(主編):《政治哲學史》,李洪潤等譯,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8.[法]託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董果良譯,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9.[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版。10.[美]斯科特. 戈登:《控制國家——西方憲政的歷史》,應奇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1. 陳興良、張軍、胡云騰主編:《人民法院刑事指導案例裁判要旨通纂》(上、下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2.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二、三、四、五庭編:《刑事審判參考》(法律出版社,系列出版物)。3. 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人民法院案例選》(人民法院出版社,系列出版物)。4. 國家法官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國審判案例要覽(刑事審判案例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系列出版物)。5.《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報》。
廣告